基于18F-FDG PET/CT和高分辨率CT(HRCT)影像学特征对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CT和MRI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5518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18F-FDG PET/CT、HRCT影像学特征对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隐匿性淋巴结转移(OLM)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我院经手术完整切除,并有病理组织学证实的临床Ⅰ期156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纳入患者术前均接受18F-FDG PET/CT全身检查,其中男75例,女81例,平均年龄(60.1±11.2)岁,年龄范围19~81岁。以有无发生OLM进行分组,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记录肺癌原发病灶的SUVma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放疗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2月我院接受放疗的94例NSCLC患者的诊治资料,根据靶区勾画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64例)和常规组(30例)。放疗前常规组通过二维CT扫描后,实验组先后于二维CT扫描、MSCT三维重建后进行靶区体积(GTV)、计划靶体积(PTV)勾画,并测量靶区横、纵径。比较两组检查后PTV缩小、心脏剂量下降、骨髓量下降幅度,治疗疗效、放疗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经二维CT扫描、MSCT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滑膜肉瘤(PPSS)的影像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术后病理证实原发性肺滑膜肉瘤,并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总结该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特征。结果7例PPSS,其中男3例,女4例,平均年龄49.9岁,7例行CT检查:3例呈类圆形,2例呈巨大不规则形,2例呈“铸形”、“指状”;3例病变密度均匀,4例肿块密度不均匀,伴坏死、液化区;增强呈不均匀轻中度强化;较少伴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可伴同侧胸腔积液。1例行MRI检查:T1WI呈中等略低信号,T2WI呈中等略高信号,内见更高T2WI信号,D
目的研究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鉴别诊断肝癌(HCC)、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4月到2019年11月到我院就诊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86例,HCC患者37例,FNH患者49例,所有患者均进行IVIM-DWI检测。统计两组患者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DC)、慢速表观扩散系数(D)、快速表观扩散系数(D*)及快速扩散成分占比(f)值,并计算病变部位边缘、中心、整体的ADC值及不同b值时ADC值。结果FNH患者的ADC、D、D*
目的探讨低剂量多层螺旋CT(LDCT)联合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降钙素原(PCT)在肺炎性结节与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135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肺炎性结节患者(炎性组)和同期收治的9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癌患者(恶性组)资料,分别采用LDCT扫描和血清CYFRA21-1、PCT水平检测,观察两组LDCT扫描病理特征、血清CYFRA21-1、PCT水平变化,分析三种诊断方式对肺癌鉴别的诊断效能。结果恶性组经LDCT扫描多呈血管形
目的分析CT灌注成像在反映鼻咽癌放疗效果及预后评估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50例为鼻咽癌患者。所有患者都进行MSCT检查。对所有患者一年后进行随访以及MSCT检查,对患者所得图像进行分析,比较治疗前和放疗中鼻咽癌患者的灌注值,以及随访后复发转移者和无肿瘤生存者的灌注值。结果50例鼻咽癌患者在放疗前与放疗中BF、BV、PS、MT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H值放疗中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50例患者中有效随访36例,其中有复发转
目的探讨经腹壁超声、MSCT检查对胆总管结石所致老年AS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收治46例总胆管结石所致AS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经腹壁超声、MSCT检查,比较患者所得图像进行分析,以手术检查结果为基准,对经腹壁超声、MSCT对胆总管结石、ASC、结石+ASC检出率。结果经腹壁检查对胆总管结石检出率为76.08%,ASC检出率为73.91%,结石+ASC检出率为78.26%,明显低于MSCT检查(97.82%、95.65%、95.65%,P<0.05)。
目的探讨MSCT检查CTA技术对MB-MC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167例行MSCTA检查的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受检者中包括健康人群和MB-MCA患者),将其MSCTA检查的诊断结果进行讨论;分析MSCTA检查不同分支的MB-MCA的检出率及MB不同狭窄程度的厚度与长度。结果167例受检者中,经MSCTA检出58例患者为MB-MCA,检出率为34.73%,其中发生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及其分支25例,第一对角支7例,第二对角支5例,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9例,钝缘支5例,回旋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基于器官的剂量调制技术在头颈部CT联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需行头颈部CTA扫描患者80例,按随机法分为A、B、C三组。A组27例,采用固定mAs对头颅进行扫描;B组26例,采用ATCM技术对头颈部进行联合扫描;C组为27例,采用OBDM技术对头颈部进行联合扫描。三组图像在半卵圆中心、颞叶、小脑半球层面、颌下腺胸锁乳突肌及甲状腺下水平两侧胸锁乳突肌层面进行CT值及噪声的测量,比较三组图像的噪声(SD)、信噪比(SNR)和主观图像质量评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头部图像客观指标的差异
目的探讨影像组学(radiomics)在鉴别诊断混合型肝癌与肝内胆管细胞癌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混合型肝癌(58例)与肝内胆管细胞癌(117例)的资料。筛选临床危险因素并建立临床模型。从动脉期CT影像提取radiomics特征,建立radiomics模型。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将radiomics特征与临床危险因素纳入综合模型。依据鉴别效能和临床有用性,选择最佳模型。结果radiomics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低于临床模型。包含radiomics特征与临床因素的综合模型鉴别效能最佳(训练
目的旨在探讨超声、多层螺旋CT(MSCT)对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诊断及与病理结果对照研究。方法对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8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总结不同检查方法对子宫内膜癌分期的诊断符合率及影像学表现。结果超声对子宫内膜癌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准确率分别为76.00%、37.50%、33.33%、20.00%,MSCT分别为80.00%、87.50%、77.78%、70.00%。超声对Ⅱ期、Ⅲ、Ⅳ期准确率明显低于MSCT检查,差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