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用药3大误区

来源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se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房颤属于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有人将其形容为“温柔的杀手”,因为它的症状并不十分明显,却是中风的罪魁祸首,应当得到我们的高度重视。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和电复律治疗、手术治疗3种方式治疗房颤。其中,药物仍然是大多数房颤患者的最主要治疗手段,其目的包括预防血栓形成,控制心率,恢复窦性心律,以降低患者出现中风的风险。但很多患者对药物治疗不重视,或存在一些认知误区,结果将自己置身于险境,应该加以纠正。

误区1:用阿司匹林抗凝


  房颤通常很少导致猝死,但危害却很大。房颤发生时,心房有效的收缩功能消失,这导致心房内的血液淤积并可能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会随着血液流动,停在哪里,就可能会造成相应部位血管的堵塞,如脑栓塞和肺栓塞等。在这些栓塞事件中,最常见的是脑栓塞,即人们常说的中风。幸运的是,通过积极的治疗可以有效减少中风事件的发生。目前,抗凝是国内外公认的预防房颤引发脑中风的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抗凝治疗是通过阻止心房中血液凝集成血块,达到预防脑中风的目的。但很多房颤患者吃错了药——临床确诊房颤的中风患者中,多达7成人抗凝治疗时服用阿司匹林,仅2.7%的人使用华法林疗法,而前者对于房颤抗凝是基本无效的!
  阿司匹林抗凝抗栓,靠的是抗血小板凝结,因此可预防高血压、冠心病所导致的血管硬化、动脉血栓。但是,房颤发作导致的血栓主要在心腔内的心房或是静脉内,是血液滞留淤积而形成,因此抗血小板凝结在此处无效。事实上,在房顫抗凝治疗方面,华法林疗法才是目前公认最有效的,可使患者中风的危险性下降达68%。

误区2:因监测麻烦而放弃抗凝治疗


  华法林虽然可以大大降低中风发生的危险性,但其过量应用可能导致出血,抗凝强度不够则没有预防作用,故长期应用华法林需监测凝血指标(INR),并据此调整剂量,特别是用药初期,需要反复抽血化验。许多患者因此不能长期坚持,甚至放弃抗凝治疗。另外,由于抗凝治疗并不能消除房颤,不能改善心悸、乏力、心衰等症状,故一些房颤患者只用房颤治疗药物而忽视抗凝治疗。
  事实上,抗凝药需要长期坚持服用,不能时断时续,即使没有感觉不适,也不能停药,否则中风会乘虚而入。另外,抗凝药并非只有华法林一种,非维生素K拮抗口服抗凝药(NOAC)在应用过程中就无需常规监测凝血功能。NOAC包括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如达比加群酯)和直接Xa因子抑制剂(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和艾多沙班)。每种药的适应证不尽相同,应该严格遵医嘱使用。

误区3:盲目复律或控制心率


  对付房颤还有一大策略是节律治疗,即尽量让患者维持正常窦性心律,或者恢复窦性心律。临床上控制心脏节律有药物和非药物疗法,药物方面主要使用维拉帕米、西地兰或胺碘酮。
  很多患者会盲目追求复律,看到别的患者吃某种药物也要求医生给以处方。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每个人的病情都不同,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复律。临床总结,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就不宜进行房颤复律治疗:①左房内径≥50mm;②房颤心室率慢,60次/分左右;③心功能分级Ⅱ级以上;④房颤的f波普遍导联都小;⑤有血栓及甲状腺功能亢进征象;⑥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史大于半年或有风湿活动史,其他原因房颤病史>1年;⑦怀疑有病窦综合征或传导障碍;⑧有急性感染及电解质紊乱。
  总之,对于需要治疗,且经治疗后病情可明显改善的房颤,一定要积极治疗;而疗效不确定或不显著时,不能强行或勉强施之。
其他文献
这两天照镜子发现自己上眼皮有小小的紫红色斑块,有点痒,擦了点药膏不见好转,反而有逐渐变大的趋势。最近上楼时也觉得费劲,我以为是天冷穿多了,不知道两者有没有关系?会是什么原因导致呢?  湖南 汪女士  汪女士:  根据您的描述,考虑皮肌炎的可能,简单点说就是皮肤和肌肉出现了炎性病变。本病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可能与遗传、自身免疫、感染、肿瘤等有关。皮肌炎的肌肉损害和皮肤症状不一定同时出现,约50
期刊
腰痹病是中医对腰痛的一种阐述,该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以腰骶部反复疼痛、下肢麻木不仁、萎软无力,甚至行动受限等为主要症状表现。  腰痛的范畴比较宽泛,跌打损伤、腰肌劳损、骨质疏松、强直性脊柱炎、椎管狭窄、慢性盆腔炎、肾结石等多种疾病均可引起腰痛。腰痹病除了腰部局部疼痛,还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并伴有肢体关节肌肉沉重发麻、屈伸不利等症状。究其原因,除外伤、受寒着凉等外因诱发,多与体质先天不足、久坐、过劳等内
期刊
秋天到了,随着秋叶泛红的,还有滚圆的石榴。外皮红黄润泽,果粒晶莹如寶石,秋日一绝。  关注石榴上市的,除了吃货,还有深谙石榴之妙的中医医生。不说不知道,以水果的角色广为人知的石榴,是近现代名医张锡纯的“心头好”,经他实践发现,石榴用于调理多种难愈的咳喘,效果相当满意。关于石榴,他曾说道:“其性微凉,能敛肝火,保合肺气,为治气虚不摄肺痨喘嗽之要药。”虚劳咳嗽,自制妙方  秋日买应季石榴,买着甜的自然
期刊
提起糖尿病,很多朋友先想到这种病跟吃有关,也许您想不到,中医认为这种病跟“火”关系密切,比如清代医学著作《医学传心录·病因赋》中就提到“消渴者,无火不生”。这里的“消渴”就是西医所说的糖尿病。  中医对糖尿病的理解有上、中、下三消之分。上消主要表现为大渴,吃饭并不多,与肺有关;中消消谷善饥,就是非常容易饿,与胃有关;下焦饮一溲二,就是小便多,与肾关系密切。而它的发病原因,多是贪吃油腻食物,喝酒无度
期刊
角膜炎与结膜炎都是眼科常见疾病,从名字就可看出二者发病部位并不同,但因为都有眼睛发红、分泌物多、流泪等症状,所以需要注意鉴别,及时诊治。发病部位不一样  角膜是位于眼球前部的一层透明膜,当其防御能力减弱,外界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或自身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出现角膜病变、邻近组织的炎症波及角膜)等因素均可引起角膜的炎症反应。长期佩戴隐形眼镜、角膜擦伤及异物等可能增加患角膜炎的风险。  结膜
期刊
在中学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了“腠理”一词,在《韩非子·喻老》扁鹊见蔡桓公一段中,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后来扁鹊又说:“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教科书解释说,“腠理”是皮肤纹理,让人感觉“腠”就是表皮的意思。后来上大学学习《黄帝内经》,接触了更多的相关词汇,发现之前的解释不太确切,需要深入研究一下。“腠”“理”的字義  “腠”发音同“凑”,含义也相近,有时也通假互用。“凑”的本义是水流
期刊
古人云:“耳者,宗脉之所聚也”“一身之气贯于耳”,全身器官组织在耳朵上都有相应的反射区,从耳朵的形态和色泽可以判断人们的健康状况。那么,什么样的耳朵是健康的耳朵?人体的各个部位在耳朵上都有相应的反射区  一般来讲,耳朵大而肥厚者,身体健壮;耳朵薄瘦者,体弱多病;耳朵红润者,气色和精力俱佳;耳朵色枯者,气血和元气亏耗。人体有病时,在耳朵相應的反射区会出现按压痛或者皮肤色泽的改变,我们通过这些改变可以
期刊
今年85岁高龄的王奶奶,无意中发现自己的左侧乳房长了一个鸽子蛋大小的肿物,并且皮肤有破溃的迹象。王奶奶家人赶紧带她到肿瘤专科医院诊治,结果病理报告证实为乳腺癌。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一病区副主任许守平教授为老人成功地切除了肿瘤,且已痊愈出院。 70~74岁是乳腺癌发病的高峰期  许守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在我国,患乳腺癌的平均年龄为45~55岁。乳腺
期刊
日常生活中,不良姿势、外界暴力、疲劳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人体筋骨受到损伤,进而产生疼痛和活动功能障碍。中医认为,通过对人体重要部位进行正确恰当的拉伸,可以提升筋骨强度,增强骨骼稳定性,达到疏通经络的功效。进行自我保健时,拉伸应遵循“筋喜柔不喜刚”的原则,动作要柔和、缓慢、渐进,拉伸的重要部位包括肩背、腰腹和足底。拉伸肩背:调整体态、改善心肺功能  肩关节是全身最灵活的关节,可以进行屈伸、收展、旋转等多
期刊
嘴唇脱皮,中医认为是唇炎,主要表现为双唇脱屑(脱皮)、皲裂、渗出、结痂,甚至发展为糜烂、唇周围及口角皮肤潮红。出现这个问题,可用外搽法治疗。具体方法:取麦冬、忍冬藤、白茅根各10克,連翘3克,以上药物煮水后,取药液湿敷患处,1天3次,每次3分钟,湿敷后配合用无色凡士林唇膏涂上薄薄一层。若使用后未见好转,建议就诊。  (摘自《生命时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