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十年树木,百年育人,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成长的道路上总少不了荆棘。当今的青少年学生大多是在非常顺利和备受宠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所以抗挫折的能力普遍较低,在学习和生活中经不起任何挫折。此外,随着身心发育的成熟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增加,他们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感日益增强,开始以一个独立主体参与社会活动。但是由于个性及心理发展尚不完善、不稳定,青少年的情绪容易波动。一旦遇到什么挫折和不幸,极易悲观失望、自暴自弃,有的甚至走上轻生的道路。
那么中学生如何才能处理好挫折呢。
【关键词】中学生;承受挫折;能力;培养
什么是挫折?它是指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的活动中,遇到了干扰、障碍,遭受到损失或失败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自然界没有不凋谢的花朵,人世间没有不曲折的道路。”一个人想有所作为,随时都可能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关键是我们如何战胜挫折。纵观古今中外名人的人生道路,我们就会发现,他们无一不是从挫折和坎坷中磨砺出来的。
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孟夫子就写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增益其所不能……”孟夫子的这一句名言之所以能千古传诵,就是因为它揭示了人成长的规律:经受过大的挫折和磨练的人,才会有大的作为。但耐挫折的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培养而成的,如何培养呢?作为教师,应从积极的方面引导中学生正确对待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使他们认识到困难和挫折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并教育他们如何应付所遇到的挫折,提高抗挫折耐挫折的能力。
一 加强思想教育,提高认识,淡化挫折
中学生淡化挫折的能力往往比较弱,反应比较简单消极。对挫折往往表现出焦虑、攻击、退缩、退让、固执等,他们基本说不出调控挫折体验的方法,不能调控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更不能勇敢地面对现实,找出原因。所以需要教师在谈话中,慢慢去淡化挫折,树立信心。
1、首先你要敢于肯定自己。不管别人怎么看你,怎么贬低你,怎么不理解你,你自己要经常对自己说:“我就是我。我的老师,我的父母,我周围的人可以给提供一千种人生参考,但最后的选择权利还在于我。 挫折产生后,谁都会感到紧张、烦闷,行为也不免有些失常。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有意识地运用心理防御机制,采取一些比较积极的间接反应方式,从而避免加重挫折或由挫折带来新的挫折。
2、学会分散挫折的压力。不要把痛苦闷在心里,应当主动向老师、同学或亲友倾诉,争取别人的谅解、同情与帮助。这样可以减轻挫折感,增强克服挫折的信心。不伯失败,面对着失败意志坚定,锋芒不减,或者幽默地一笑,然后又大踏步地踩着失败朝前走去,是一切有造诣的人共有的风格。
3、尝试转移自己的视线。遭受挫折后,一般人都会感觉度日如年,这时,要适当安排一些健康的娱乐活动,走出户外去呼吸大自然那新鲜的空气。丰富多彩的闲暇活动可以使挫折感转移方向,扩大思路,使内心产生一种向上的激情从而增强自信心。学会暂时的搁置,忘却不愉快,离开你所厌烦的情境。让时间抚平不宁静的心,填平心灵上的创伤。学会宽容。越是在遭受挫折,越是要谦让,对别人宽容大度。这一点是构成健康人格的关键因素之一。真的猛士,则可以操纵自我心智,跨越道道障碍,打破重重险阻,奋力前行!在人生的道路上,只有那些勇于面对挫折,不畏艰难,凭坚强的毅力拼搏的人,才能有希望走向成功,才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二 理解挫折,利用榜样做好面对挫折的心理准备
大海中没有礁石就激荡不起浪花,蓝天上没有云彩就衬托不出绚丽;要得到快乐,你就必须承受挫折。要得到成长,你就必须面对困难。大多数中学生对遭受挫折没有心理准备,因此,教师应利用班会和课后等适宜的场合,适当在班级和学生渗透这方面的内容,应该让学生明白:挫折是任何人都不可避免的,虽然令人不快的,但这种体验可以由自己控制,让自己在各种挫折中锻炼、成长。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教师如能适时向学生提供可模仿的勇于战胜挫折的榜样,当然能加深学生对挫折的认识,激起内在的上进热情,进而转化为战胜挫折的信心、勇气和动力。讲一些名人成功的坎坷经历,如居里夫人发现镭的不易,女排运动员训练的艰辛,童话大师安徒生爷爷成长的磨难,千手观音邰丽华的坚强,张海迪大姐姐跟命运的挑战,海伦?凯勒对生活的积极乐观……一个个伟大的人物在学生们心中竖起了一座座丰碑,一个个真切感人的故事震撼着他们的心灵。
三 在实践中磨练承受挫折能力,进行挫折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就认为,必须从小让孩子知道生活里有一个困难的字眼,这个字眼是跟劳动、流汗、手上磨出老茧分不开的,这样,他们长大后就会大大缩短社会适应期,提高挫折耐受力。一个经过逆境磨炼的人,成年后就更能有效地适应环境。所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在遇到挫折时,尽量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处理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并鼓励学生的首创精神和探索意识,让其自觉地在尝试和探索中不断地进步和成长。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应与家长密切配合,多鼓励学生参加劳动,并积极给孩子劳动机会,如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社会公益性的劳动、自我服务性劳动等等。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并在劳动中不断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勇气和力量, 从而提高耐挫折的能力。
2、在学习上的磨练。教师和家长应培养学生其刻苦学习的精神。孩子偶尔成绩下降考试不合格也是避免不了的,我们不应责骂更多的是去找原因,给孩子多一些鼓励,让孩子明白失败是成功之母,偶尔的失败并不能代表什么,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失败并帮助走出低谷,让学生时刻保持进取心。
3、生存能力的训练。这是教师或家长有意设置的旨在培养学生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把学生带到生活实践中去,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其能力,鼓励孩子自己去学会处理事情。 四 在情境中学会面对挫折
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在班级中创设一些情境,主要可以围绕自然环境挫折、社会环境挫折、个人需要挫折,如初一的思想政治课就是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品质、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是他们懂得磨练意志、自尊自信、优化人格、陶冶情操、严格自律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在体育课中设置一些难度大些的游戏项目等来促使学生增进适应挫折的心理准备,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并及时关注他的反应。
五 鼓励多看课外书,学会自我教育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广阔的生活海洋。”从读《爱的教育》开始,这本书跟孩子们的生活实际接近,而且,书中无处不在的爱一定能深深地感染学生。让学生学会从只关注自我到关注他人,欣赏他人;在挫折面前如何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在挫折面前不气馁,敢于夺取胜利,树立起了正确的抗挫折意识。
在一个班级里,学习困难的学生往往会更多地成为老师关注的对象,他们的一举一动,成绩的一起一落,总是牵动着老师的心。可是,对于这些对于挫折承受能力较差的孩子,他们的心理很脆弱,往往更容易出现一些心理上的问题,经不住挫折考验,面对挫折恐惧而消极悲观,自然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重者则导致心理障碍,影响身心健康。这些心结,也许对他们目前的学习、生活不会造成影响,可是如果我们不加疏导,孩子们心理上的坎不能过去的话,对他们人格的发展势必造成不能弥补的损失。如马加爵事件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特别是高科技时代的今天,强竞争、快节奏、多变化给将来步入社会的他们带来更加强烈的情绪冲击,使矛盾冲突更普遍更尖锐。因此,我认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跟上。在中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有意识地减少享受,创设挫折情境,刻意提高耐挫能力。挫折教育,对现在的孩子来说,真的是一堂必不可缺的课。
六 多鼓励学生集体讨论。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集体讨论法,让一些不爱说话、不善于表达的学生也能参与到其中,让其在讨论中互相启发、活跃思想、依靠大家的力量,消除胆怯心理,攻克难题,战胜困难。
参考文献
[1] 《中学生心理承受力的提高——让孩子经历挫折》人民教育出版社
[2] 《青少年的挫折心理及调适》朱立宏
[3] 《孩子受挫折的启示》负荣亮《知识与生活》2000年2期
[4] 《中学生心理咨询》刘晓明主编
[5]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手册》高亚兵
[6] 《培养学生适应将来的能力》林鹤森《中国教师优秀论文集成》
[7] 《磨砺教育——种新的家庭德育模式》孙桂杰《辽宁教育》1998年5期
[8] 《素质教育全书》经济日报社
[9] 《浅谈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辽宁教育》1999年4期
那么中学生如何才能处理好挫折呢。
【关键词】中学生;承受挫折;能力;培养
什么是挫折?它是指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的活动中,遇到了干扰、障碍,遭受到损失或失败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自然界没有不凋谢的花朵,人世间没有不曲折的道路。”一个人想有所作为,随时都可能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关键是我们如何战胜挫折。纵观古今中外名人的人生道路,我们就会发现,他们无一不是从挫折和坎坷中磨砺出来的。
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孟夫子就写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增益其所不能……”孟夫子的这一句名言之所以能千古传诵,就是因为它揭示了人成长的规律:经受过大的挫折和磨练的人,才会有大的作为。但耐挫折的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培养而成的,如何培养呢?作为教师,应从积极的方面引导中学生正确对待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使他们认识到困难和挫折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并教育他们如何应付所遇到的挫折,提高抗挫折耐挫折的能力。
一 加强思想教育,提高认识,淡化挫折
中学生淡化挫折的能力往往比较弱,反应比较简单消极。对挫折往往表现出焦虑、攻击、退缩、退让、固执等,他们基本说不出调控挫折体验的方法,不能调控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更不能勇敢地面对现实,找出原因。所以需要教师在谈话中,慢慢去淡化挫折,树立信心。
1、首先你要敢于肯定自己。不管别人怎么看你,怎么贬低你,怎么不理解你,你自己要经常对自己说:“我就是我。我的老师,我的父母,我周围的人可以给提供一千种人生参考,但最后的选择权利还在于我。 挫折产生后,谁都会感到紧张、烦闷,行为也不免有些失常。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有意识地运用心理防御机制,采取一些比较积极的间接反应方式,从而避免加重挫折或由挫折带来新的挫折。
2、学会分散挫折的压力。不要把痛苦闷在心里,应当主动向老师、同学或亲友倾诉,争取别人的谅解、同情与帮助。这样可以减轻挫折感,增强克服挫折的信心。不伯失败,面对着失败意志坚定,锋芒不减,或者幽默地一笑,然后又大踏步地踩着失败朝前走去,是一切有造诣的人共有的风格。
3、尝试转移自己的视线。遭受挫折后,一般人都会感觉度日如年,这时,要适当安排一些健康的娱乐活动,走出户外去呼吸大自然那新鲜的空气。丰富多彩的闲暇活动可以使挫折感转移方向,扩大思路,使内心产生一种向上的激情从而增强自信心。学会暂时的搁置,忘却不愉快,离开你所厌烦的情境。让时间抚平不宁静的心,填平心灵上的创伤。学会宽容。越是在遭受挫折,越是要谦让,对别人宽容大度。这一点是构成健康人格的关键因素之一。真的猛士,则可以操纵自我心智,跨越道道障碍,打破重重险阻,奋力前行!在人生的道路上,只有那些勇于面对挫折,不畏艰难,凭坚强的毅力拼搏的人,才能有希望走向成功,才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二 理解挫折,利用榜样做好面对挫折的心理准备
大海中没有礁石就激荡不起浪花,蓝天上没有云彩就衬托不出绚丽;要得到快乐,你就必须承受挫折。要得到成长,你就必须面对困难。大多数中学生对遭受挫折没有心理准备,因此,教师应利用班会和课后等适宜的场合,适当在班级和学生渗透这方面的内容,应该让学生明白:挫折是任何人都不可避免的,虽然令人不快的,但这种体验可以由自己控制,让自己在各种挫折中锻炼、成长。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教师如能适时向学生提供可模仿的勇于战胜挫折的榜样,当然能加深学生对挫折的认识,激起内在的上进热情,进而转化为战胜挫折的信心、勇气和动力。讲一些名人成功的坎坷经历,如居里夫人发现镭的不易,女排运动员训练的艰辛,童话大师安徒生爷爷成长的磨难,千手观音邰丽华的坚强,张海迪大姐姐跟命运的挑战,海伦?凯勒对生活的积极乐观……一个个伟大的人物在学生们心中竖起了一座座丰碑,一个个真切感人的故事震撼着他们的心灵。
三 在实践中磨练承受挫折能力,进行挫折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就认为,必须从小让孩子知道生活里有一个困难的字眼,这个字眼是跟劳动、流汗、手上磨出老茧分不开的,这样,他们长大后就会大大缩短社会适应期,提高挫折耐受力。一个经过逆境磨炼的人,成年后就更能有效地适应环境。所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在遇到挫折时,尽量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处理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并鼓励学生的首创精神和探索意识,让其自觉地在尝试和探索中不断地进步和成长。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应与家长密切配合,多鼓励学生参加劳动,并积极给孩子劳动机会,如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社会公益性的劳动、自我服务性劳动等等。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并在劳动中不断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勇气和力量, 从而提高耐挫折的能力。
2、在学习上的磨练。教师和家长应培养学生其刻苦学习的精神。孩子偶尔成绩下降考试不合格也是避免不了的,我们不应责骂更多的是去找原因,给孩子多一些鼓励,让孩子明白失败是成功之母,偶尔的失败并不能代表什么,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失败并帮助走出低谷,让学生时刻保持进取心。
3、生存能力的训练。这是教师或家长有意设置的旨在培养学生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把学生带到生活实践中去,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其能力,鼓励孩子自己去学会处理事情。 四 在情境中学会面对挫折
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在班级中创设一些情境,主要可以围绕自然环境挫折、社会环境挫折、个人需要挫折,如初一的思想政治课就是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品质、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是他们懂得磨练意志、自尊自信、优化人格、陶冶情操、严格自律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在体育课中设置一些难度大些的游戏项目等来促使学生增进适应挫折的心理准备,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并及时关注他的反应。
五 鼓励多看课外书,学会自我教育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广阔的生活海洋。”从读《爱的教育》开始,这本书跟孩子们的生活实际接近,而且,书中无处不在的爱一定能深深地感染学生。让学生学会从只关注自我到关注他人,欣赏他人;在挫折面前如何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在挫折面前不气馁,敢于夺取胜利,树立起了正确的抗挫折意识。
在一个班级里,学习困难的学生往往会更多地成为老师关注的对象,他们的一举一动,成绩的一起一落,总是牵动着老师的心。可是,对于这些对于挫折承受能力较差的孩子,他们的心理很脆弱,往往更容易出现一些心理上的问题,经不住挫折考验,面对挫折恐惧而消极悲观,自然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重者则导致心理障碍,影响身心健康。这些心结,也许对他们目前的学习、生活不会造成影响,可是如果我们不加疏导,孩子们心理上的坎不能过去的话,对他们人格的发展势必造成不能弥补的损失。如马加爵事件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特别是高科技时代的今天,强竞争、快节奏、多变化给将来步入社会的他们带来更加强烈的情绪冲击,使矛盾冲突更普遍更尖锐。因此,我认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跟上。在中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有意识地减少享受,创设挫折情境,刻意提高耐挫能力。挫折教育,对现在的孩子来说,真的是一堂必不可缺的课。
六 多鼓励学生集体讨论。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集体讨论法,让一些不爱说话、不善于表达的学生也能参与到其中,让其在讨论中互相启发、活跃思想、依靠大家的力量,消除胆怯心理,攻克难题,战胜困难。
参考文献
[1] 《中学生心理承受力的提高——让孩子经历挫折》人民教育出版社
[2] 《青少年的挫折心理及调适》朱立宏
[3] 《孩子受挫折的启示》负荣亮《知识与生活》2000年2期
[4] 《中学生心理咨询》刘晓明主编
[5]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手册》高亚兵
[6] 《培养学生适应将来的能力》林鹤森《中国教师优秀论文集成》
[7] 《磨砺教育——种新的家庭德育模式》孙桂杰《辽宁教育》1998年5期
[8] 《素质教育全书》经济日报社
[9] 《浅谈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辽宁教育》1999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