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是教育的基础,只有源自生活的教育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小学科学与生活有着紧密联系,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身边的生活素材,在生活这个大舞台上开展科学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认识水平有局限,教师在开展小学科学课程时,不能仅仅局限于现有的教学理论,还应当以课堂理论为准,增加课堂容量,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进行探究性学习从而获得成长。从学生的成长角度看,生活必然要成为小学科学课的关键要素,只有融合生活要素的科学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教师可以选取生活中的素材,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运用到生活中,通过STEM理念将课堂内所学的内容整合、运用,让科学经验与科学概念建立有机联系,从而实现科学素养的形成。
近两年,笔者利用专职科学教学的优势,将STEM教育引入小学低年级科学探究式学习,与学生一起汲取生活智慧,探究科学奥秘。
左右采获,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积极引导学生广泛收集素材,在素材的对比筛选中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STEM教育理念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迁移知识。一年级学生通过课堂上初步学习“我们一起学科学”“我们怎么知道”兩个单元,已经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各种感官或工具观察身边的现象并进行简单描述,进而提出比较感兴趣的问题。
此时教师可以通过课后设计“石全石美”主题活动,让学生广泛收集各类石头,通过看、听、摸等方式感受各种石头的特点。当学生将不同种类的石头汇总、对比就会发现,原来常见的石头居然在形状、颜色、质地上有着极大的差别。这样的活动,不但运用了科学课上学到的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初步的感知,而且还激发了学生探究“为什么石头会有这么多种类”“为什么雨花石不是随处可见”等问题的兴趣。通过选取生活中习焉不察的素材开展研究,学生既有发现又有探索,逐步培养其从“无疑”处寻“有疑”的科学素养。
随着学生的科学研究活动逐渐深入,每一个结论的产生都将是下一个“小问号”的开始。当一年级的学生对石头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后,就可以在三四年级时将这一活动深入拓展,比如将石头与纸、木头、塑料等材质进行对比,思考它们的优点和缺点,为今后“技术工程领域”的教学打下基础。
见微知著,探索生活中的科学规律
通过挖掘观察对象的差别,并层层分析,逐级深入,探寻其中蕴含的科学规律。
在学习“和植物握个手”主题单元后,学生能够通过植物的外部特征辨识植物的名称,并通过语言描述出不同植物的特征。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看花认植物”还是“看叶认植物”,目的都是引导学生通过类比发现不同植物的外部特征。但是在植物分类中常有“无花无果神仙难辨”的说法,可见在植物界“花”“果”是区分植物种类的重要标志,而在课本中却恰恰没有体现通过“果实辨别植物”这一环节,所以教师可以设计“‘果’然不同”探究式学习活动。在活动中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将橙子、橘子、柠檬等有相似特征的水果进行类比,发现共同点,不但能初步形成植物分类方法,而且还能逐渐培养观察与描述、对比与分类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开展热带水果和温带水果的对比,从果实的外形、颜色、气味、口感等方面进行比较,思考这些现象的成因。虽然学生总结的结论可能较为粗浅,但是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初步有了“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的观念,并为今后学习“地球与宇宙领域”做好铺垫。
在低年级的活动中,趣味性是不可忽略的要素。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设计让学生品尝水果的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其中可以预设“果皮处理”环节,针对需要去皮的果实,引导学生尝试利用各种工具给水果去皮,找出各种水果对应的最佳处理方式,这也是培养学生“技术工程”意识的绝佳机会。学习中,学生完成了“提出问题—考虑方案—作出计划—开始实施—进行改进”的闭环过程,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表达交流能力等都得到了提升。
就地取材,追寻生活中的科学本质
STEM案例导入常常会设置一个情境,但纵观现在的科学课堂教学,我们会发现有些STEM课堂教学仅仅是为了情境而创设情境,很是牵强。笔者主张设置真实的生活情境,从实际生活出发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其实在引导学生追寻科学本质的过程中,不一定需要“高大上”的科学实验和引人入胜的故事,选取身边的例子进行细致观察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在一年级的科学课堂上,学生对于“玩中学”这一单元的学习兴趣尤为浓厚,通过体验各种科学小游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通过语言描述自己游戏过程中的活动体验和思考结果。此时,教师可以选取学生平时经常玩的“踩影子”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之后相互讨论、交流总结游戏经验。同时课后还可以布置学生在白天阳光下和晚上灯光下分别观察影子的位置变化规律,通过游戏培养学生运用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的方法得出结论。这种不需要特别准备活动材料、只需在活动中留心观察思考的活动,学生的融入感强,易于激发其刨根问底、积极追寻科学本质的兴趣。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事物的外在特征产生探究的欲望,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溯本求源,求证生活中的科学事实
通过探求事物的起源,引导学生通过实际参与求证生活中的科学事实。
喜欢亲近动物是低年级学生的一个突出特点,在学习“认识周围的动物”时学生能够描述很多平时积累的与动物相关的知识。学生的知识储备涉及的领域不限于课本中提到的“动物的反应”“动物的运动”“小动物找妈妈”等内容,甚至还能对动物捕食、繁殖有较为丰富的积累。此时课本中的知识已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探求的欲望,所以从动物起源开始设计观察活动能够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接近动物、印证已有知识。
在选择观察动物的种类时,需要考虑到每个家庭的生活习惯。猫狗之类的大型动物不适合推广,而且哺乳动物的孕育、生长周期较长,很难在短期内形成完整的观察报告,所以将目标选择为金鱼和蚕等较为合适。
以“蚕宝宝变形记”观察活动为例,学生可以利用一学期的时间对蚕的发育过程形成较为直观完整的认识,其中最令学生兴奋的就是蚕宝宝吐丝结茧的环节。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指导学生不仅记录“看见”了什么,同时还要追问“蚕宝宝为什么会选取这样的位置结茧”。学生通过对比观察、用棉线模拟结茧会萌生初步的“工程技术”理念,有利于今后在情境化的真实问题中积极设计一系列方案来解决相关问题,提升学生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活是一本无字之书。教师通过合理选择生活中的素材,以学生的年龄和兴趣为出发点,寻找适用于教材拓展的STEM案例,让学生逐步学会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历山学校)
责任编辑:欧阳秀娟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认识水平有局限,教师在开展小学科学课程时,不能仅仅局限于现有的教学理论,还应当以课堂理论为准,增加课堂容量,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进行探究性学习从而获得成长。从学生的成长角度看,生活必然要成为小学科学课的关键要素,只有融合生活要素的科学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教师可以选取生活中的素材,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运用到生活中,通过STEM理念将课堂内所学的内容整合、运用,让科学经验与科学概念建立有机联系,从而实现科学素养的形成。
近两年,笔者利用专职科学教学的优势,将STEM教育引入小学低年级科学探究式学习,与学生一起汲取生活智慧,探究科学奥秘。
左右采获,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积极引导学生广泛收集素材,在素材的对比筛选中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STEM教育理念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迁移知识。一年级学生通过课堂上初步学习“我们一起学科学”“我们怎么知道”兩个单元,已经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各种感官或工具观察身边的现象并进行简单描述,进而提出比较感兴趣的问题。
此时教师可以通过课后设计“石全石美”主题活动,让学生广泛收集各类石头,通过看、听、摸等方式感受各种石头的特点。当学生将不同种类的石头汇总、对比就会发现,原来常见的石头居然在形状、颜色、质地上有着极大的差别。这样的活动,不但运用了科学课上学到的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初步的感知,而且还激发了学生探究“为什么石头会有这么多种类”“为什么雨花石不是随处可见”等问题的兴趣。通过选取生活中习焉不察的素材开展研究,学生既有发现又有探索,逐步培养其从“无疑”处寻“有疑”的科学素养。
随着学生的科学研究活动逐渐深入,每一个结论的产生都将是下一个“小问号”的开始。当一年级的学生对石头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后,就可以在三四年级时将这一活动深入拓展,比如将石头与纸、木头、塑料等材质进行对比,思考它们的优点和缺点,为今后“技术工程领域”的教学打下基础。
见微知著,探索生活中的科学规律
通过挖掘观察对象的差别,并层层分析,逐级深入,探寻其中蕴含的科学规律。
在学习“和植物握个手”主题单元后,学生能够通过植物的外部特征辨识植物的名称,并通过语言描述出不同植物的特征。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看花认植物”还是“看叶认植物”,目的都是引导学生通过类比发现不同植物的外部特征。但是在植物分类中常有“无花无果神仙难辨”的说法,可见在植物界“花”“果”是区分植物种类的重要标志,而在课本中却恰恰没有体现通过“果实辨别植物”这一环节,所以教师可以设计“‘果’然不同”探究式学习活动。在活动中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将橙子、橘子、柠檬等有相似特征的水果进行类比,发现共同点,不但能初步形成植物分类方法,而且还能逐渐培养观察与描述、对比与分类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开展热带水果和温带水果的对比,从果实的外形、颜色、气味、口感等方面进行比较,思考这些现象的成因。虽然学生总结的结论可能较为粗浅,但是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初步有了“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的观念,并为今后学习“地球与宇宙领域”做好铺垫。
在低年级的活动中,趣味性是不可忽略的要素。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设计让学生品尝水果的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其中可以预设“果皮处理”环节,针对需要去皮的果实,引导学生尝试利用各种工具给水果去皮,找出各种水果对应的最佳处理方式,这也是培养学生“技术工程”意识的绝佳机会。学习中,学生完成了“提出问题—考虑方案—作出计划—开始实施—进行改进”的闭环过程,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表达交流能力等都得到了提升。
就地取材,追寻生活中的科学本质
STEM案例导入常常会设置一个情境,但纵观现在的科学课堂教学,我们会发现有些STEM课堂教学仅仅是为了情境而创设情境,很是牵强。笔者主张设置真实的生活情境,从实际生活出发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其实在引导学生追寻科学本质的过程中,不一定需要“高大上”的科学实验和引人入胜的故事,选取身边的例子进行细致观察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在一年级的科学课堂上,学生对于“玩中学”这一单元的学习兴趣尤为浓厚,通过体验各种科学小游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通过语言描述自己游戏过程中的活动体验和思考结果。此时,教师可以选取学生平时经常玩的“踩影子”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之后相互讨论、交流总结游戏经验。同时课后还可以布置学生在白天阳光下和晚上灯光下分别观察影子的位置变化规律,通过游戏培养学生运用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的方法得出结论。这种不需要特别准备活动材料、只需在活动中留心观察思考的活动,学生的融入感强,易于激发其刨根问底、积极追寻科学本质的兴趣。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事物的外在特征产生探究的欲望,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溯本求源,求证生活中的科学事实
通过探求事物的起源,引导学生通过实际参与求证生活中的科学事实。
喜欢亲近动物是低年级学生的一个突出特点,在学习“认识周围的动物”时学生能够描述很多平时积累的与动物相关的知识。学生的知识储备涉及的领域不限于课本中提到的“动物的反应”“动物的运动”“小动物找妈妈”等内容,甚至还能对动物捕食、繁殖有较为丰富的积累。此时课本中的知识已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探求的欲望,所以从动物起源开始设计观察活动能够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接近动物、印证已有知识。
在选择观察动物的种类时,需要考虑到每个家庭的生活习惯。猫狗之类的大型动物不适合推广,而且哺乳动物的孕育、生长周期较长,很难在短期内形成完整的观察报告,所以将目标选择为金鱼和蚕等较为合适。
以“蚕宝宝变形记”观察活动为例,学生可以利用一学期的时间对蚕的发育过程形成较为直观完整的认识,其中最令学生兴奋的就是蚕宝宝吐丝结茧的环节。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指导学生不仅记录“看见”了什么,同时还要追问“蚕宝宝为什么会选取这样的位置结茧”。学生通过对比观察、用棉线模拟结茧会萌生初步的“工程技术”理念,有利于今后在情境化的真实问题中积极设计一系列方案来解决相关问题,提升学生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活是一本无字之书。教师通过合理选择生活中的素材,以学生的年龄和兴趣为出发点,寻找适用于教材拓展的STEM案例,让学生逐步学会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历山学校)
责任编辑:欧阳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