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血运雪旺氏细胞的外膜管桥接神经缺损的研究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5971442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含有血运雪旺氏细胞的外膜管桥接兔坐骨神经缺损4cm,术后6个月神经纤维沿着外膜管生长良好,神经纤维排列规则,其复合运动电位、传导速度、波伏、横径平均值,与自体神经移植对比无差异。表明有血运雪旺氏细胞及有血运外膜管结合起来,对神经再生有更大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采用腹膜间皮细胞,种植涤纶人造血管,行狗股浅静脉移植。结果表明,间皮细胞种植的人造血管内壁能形成一层完整的、具有抗血栓形成的活性生物内膜,提高了人造血管通畅率。腹膜间皮细胞来源容易,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整个种植过程能在一期手术中完成,临床实用价值较大。
腘静脉外肌袢形成术是治疗下肢深静脉严重血液倒流性病变的优选手术之一,但手术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肌袢长度不够,术后肌袢粘连等。本实验结果说明,自体阔筋膜移植后不发生退行性变化,其顺行性和最大抗拉强度与正常对照相比也未下降,从形态学和材料力学角度阐明了自体阔筋膜袢代替肌腱袢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采用犬自体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离体衬里的进口ePTFE人工血管行下腔静脉移植。结果显示:离体衬里可在进口ePTFE人工血管腔面形成完全内皮化;衬里人工血管移植后观察5周,全部通畅,一直保持了完整内皮化,无附壁血栓,新内膜较薄(厚180µm±65μm,对照组厚873μm±194μm,P<0.001)。表明衬里的内皮层具备较好的抗切应力、抗凝血和抑制新内膜增生的作用,离体衬里内皮化是提高静脉移植人工血管
用犬的阔筋膜制成阔筋膜束,将阔筋膜束缝合固定于犬踝关节的屈肌腱膜上。三个月后取出阔筋膜束作组织学检查及物理性能检查,证实游离的阔筋膜移植后,不会缺乏营养,变性坏死,不会失去弹性和张力而不能在运动时起到作用。在试验取得成功的基础上,作者应用于临床,代替静脉外肌袢,治疗50例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疗效满意。
采用冷冻、干燥和辐照法,制备犬的股动、静脉段后,作异体相应血管移植。观察32周,移植段均通畅;静脉和动脉移植段的内膜,分别于术后16周和24周修复完全,组织增生不明显,吻合口无狭窄,内皮细胞结构正常;静脉和动脉移植段内膜前列环素的生成量,亦分别于术后16周和24周恢复到正常水平,与内膜修复的时间相一致。
期刊
监测25例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病人术前、术后1、3、7、14、30天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与20例普通腹部手术病人比较。结果表明断流术前全血粘度降低,但术后第1天即开始升高,第7天时已高于对照组水平,术后30天时仍呈升高状态。该变化可能有利于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胃粘膜病变等并发症的发生。断流术后全血粘度的升高主要与全血细胞数量增多、血浆粘度升高、红细胞聚集性增加及变形性降低有关。
低位直肠癌采用Miles手术已有近90年历史,但永久性人工肛门给患者带来很大不便,不少病人因此而拒绝手术。从1991年3月至1993年3月我们对九例低位直肠癌病人采取Miles手术大块切除,然后用降结肠或乙状结肠做直肠,用股薄肌做外括约肌,用肠管浆肌层片做内括约肌的肛门原位再造成形术。手术效果满意。
在兔胸腹部以胸腹壁静脉为轴形成4cm×6cm的静脉皮瓣。经静脉注射GSH,SOD,ATP-MgCl2,分别观察这三种药物对静脉皮瓣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三种药物使用后静脉皮瓣成活面积百分率分别为:GSH组86.56%、SOD组85.52%、ATP-mgcl2组76.2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8.75。文中对这三种药物提高静脉皮瓣成活面积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通过动物模型的制作探讨了在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时,清除坏死胰组织后,在胰被膜下局部灌注抗代谢药5-FU与静脉滴注5-FU,对抑制胰腺外分泌淀粉酶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胰被膜下局部灌注5-FU犬组(A组)在48小时末血清淀粉酶和主胰管插管胰液淀粉酶的含量分别降至49±13、189±31苏氏单位;静脉滴注5-FU犬组(B组)在48小时末分别降至46±28、198±28苏氏单位(P>0.05),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