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端午节,也是上林县三里镇一带的“渡河公节”。这一天,在三里镇汇水河畔,成千上万的群众自发在这里举行“渡河公”放渡活动,把“渡河公”放到水里,让它顺水漂流而下,寄托人们思念祖先、普度生灵、保佑平安、免除灾难的心愿,祈求未来风调雨顺、富足安康。
上林县“渡河公”是自明朝起就流传于三里一带的一种独特的壮族民俗,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在远古的时候,九重天上的银河突然决堤,天河之水淹没了大地,只有一对金童玉女幸运地抱住一个大南瓜浮在水面得以幸存下来,人类也因此避免了灭顶之灾。幸存的这两个人就是人类的祖先。为了纪念这两个祖先,从明朝开始,每年端午期间,上林县三里一带的姑娘们都聚集在一起,哼唱着山歌,制作“渡河公”。如今,“渡河公”这一具有丰富壮族文化内涵的民间传统节俗,以其历史悠久、寓意深刻、魅力无穷而远近闻名,已经被列入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别小看这憨态可掬、惹人喜爱的“渡河公”小布偶,它凝聚着民间手工艺人的心血,上林县三里镇城厢街70岁的民间老手艺人黄福莲是做“渡河公”的高手,也是“渡河公”代表性传承人之一。
黄福莲自幼师从黄殿明师傅,学习源于明朝流传的“渡河公”手工艺刺绣,2006年获得“广西二级民间工艺艺术师”称号。她曾参加过广西首届民间工艺文化艺术节,现场竞技表演手工艺刺绣“渡河公”,还参加了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举办的“广西民间工艺作品展览”,并现场制作“渡河公”。
“渡河公”是用彩布缝绣着明朝装束的小人,小人怀里抱着一个装有风干的艾草、白芷、苍术等多种中草药形似金黄色南瓜的布包,当地人管这些材料叫“香艾”。制作好的“渡河公”用红、黄丝线挂在小孩的脖子上,垂到肚脐的位置。由于香艾有驱邪压惊、镇痛作用,可保佑孩童安康。
民间手工艺不仅仅是一项旧时匠人的谋生技艺,更承载着我们对过去生活的记忆。在这个速度与效益至上的年代,却仍有人用一生的时间来做一件事。这些或从祖父辈或从父辈那里传下来的老手艺,往往还带着老一辈人质朴的生活哲理,他们守住的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原先的“渡河公”是个无脸、黑头、无辫、四肢抱南瓜的“小布人”。数十年来,黄福莲将不少现代元素加入到制作“渡河公”中,对其制作进行了创新——从过去的无脸到可爱的笑脸;从无辫到精巧的辫子;由一个小布人怀抱一個金黄色南瓜演变成两个、三个或四个小布人合抱一个大南瓜;小布人大小不一,大如真人,小如拇指。“渡河公”渐渐成为人见人爱的旅游纪念品,成为吉祥、平安、健康、富贵的象征,不仅具有装饰、馈赠、收藏价值,而且成为传递爱情、亲情、友情的壮族文化使者。
2004年,“渡河公”第一次在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期间展出,引起轰动,被自治区民族博物馆收藏,广西也开始有了“北有绣球,南有渡河公”之说。
2011年,黄福莲应邀参加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暨民间手工艺展销博览会;2012年应邀参加在山东省枣庄市举办的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2013年在中国东盟博览会现场示范手工刺绣“渡河公”。
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国旅游日南宁主会场暨上林生态旅游养生节等活动中也常常见到“渡河公”的身影。
“渡河公”流传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己成为上林县古老而独特的一种民俗文化。虽历经400多年的历史演变,仍然保持着壮族本土风俗的简朴美,而这些得益于纯朴的壮族人民一代又一代的保护和传承。
数十年来,为传承民族传统工艺,黄福莲不但将“渡河公”及其他民间传统手工艺品技艺教会自家儿媳、孙女,也无偿指导街坊和前来学艺的学徒们,同时还挖掘制作刺绣布鞋、壮绣婴儿背篼等民间传统手工艺品。
“渡河公”历经400多年的发展演变和历史岁月的洗礼,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包容性文化,造就了当地简朴而又独特的节日民俗文化。自古生活在此的壮乡人民用他们的勇敢勤劳、开放包容精神,为渡河公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发展条件;风景如画的旅游资源又为渡河公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市场因素。近些年来,上林县在本地民俗的基础上,全力扶持、保护、开发“渡河公”,把它作为一种历史文化民俗加以传承、推介,打造“渡河公”品牌。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节日是一个了解民族文化的窗口,是一种文化记忆的表征和文化传承的纽带。“渡河公”习俗原先是上林三里镇壮族群众每年端午自发组织的民间活动,到如今,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演变成了为纪念始祖“渡河公”而设置的一个有祈福消灾仪式的传统民族节日,游客们纷至沓来,成了上林乃至南宁的一大民俗活动。
“汇河石桥,水满青青草,雨后晴空风景好。三里山奇人俏,岸边烟起飘香,河公危坐船舱,艾叶南瓜烛亮,别时泪短情长!”作为“南宁后花园”的上林县,山青、水秀、人美,“渡河公”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会让这里增添更亮丽的光彩。
上林县“渡河公”是自明朝起就流传于三里一带的一种独特的壮族民俗,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在远古的时候,九重天上的银河突然决堤,天河之水淹没了大地,只有一对金童玉女幸运地抱住一个大南瓜浮在水面得以幸存下来,人类也因此避免了灭顶之灾。幸存的这两个人就是人类的祖先。为了纪念这两个祖先,从明朝开始,每年端午期间,上林县三里一带的姑娘们都聚集在一起,哼唱着山歌,制作“渡河公”。如今,“渡河公”这一具有丰富壮族文化内涵的民间传统节俗,以其历史悠久、寓意深刻、魅力无穷而远近闻名,已经被列入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别小看这憨态可掬、惹人喜爱的“渡河公”小布偶,它凝聚着民间手工艺人的心血,上林县三里镇城厢街70岁的民间老手艺人黄福莲是做“渡河公”的高手,也是“渡河公”代表性传承人之一。
黄福莲自幼师从黄殿明师傅,学习源于明朝流传的“渡河公”手工艺刺绣,2006年获得“广西二级民间工艺艺术师”称号。她曾参加过广西首届民间工艺文化艺术节,现场竞技表演手工艺刺绣“渡河公”,还参加了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举办的“广西民间工艺作品展览”,并现场制作“渡河公”。
“渡河公”是用彩布缝绣着明朝装束的小人,小人怀里抱着一个装有风干的艾草、白芷、苍术等多种中草药形似金黄色南瓜的布包,当地人管这些材料叫“香艾”。制作好的“渡河公”用红、黄丝线挂在小孩的脖子上,垂到肚脐的位置。由于香艾有驱邪压惊、镇痛作用,可保佑孩童安康。
民间手工艺不仅仅是一项旧时匠人的谋生技艺,更承载着我们对过去生活的记忆。在这个速度与效益至上的年代,却仍有人用一生的时间来做一件事。这些或从祖父辈或从父辈那里传下来的老手艺,往往还带着老一辈人质朴的生活哲理,他们守住的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原先的“渡河公”是个无脸、黑头、无辫、四肢抱南瓜的“小布人”。数十年来,黄福莲将不少现代元素加入到制作“渡河公”中,对其制作进行了创新——从过去的无脸到可爱的笑脸;从无辫到精巧的辫子;由一个小布人怀抱一個金黄色南瓜演变成两个、三个或四个小布人合抱一个大南瓜;小布人大小不一,大如真人,小如拇指。“渡河公”渐渐成为人见人爱的旅游纪念品,成为吉祥、平安、健康、富贵的象征,不仅具有装饰、馈赠、收藏价值,而且成为传递爱情、亲情、友情的壮族文化使者。
2004年,“渡河公”第一次在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期间展出,引起轰动,被自治区民族博物馆收藏,广西也开始有了“北有绣球,南有渡河公”之说。
2011年,黄福莲应邀参加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暨民间手工艺展销博览会;2012年应邀参加在山东省枣庄市举办的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2013年在中国东盟博览会现场示范手工刺绣“渡河公”。
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国旅游日南宁主会场暨上林生态旅游养生节等活动中也常常见到“渡河公”的身影。
“渡河公”流传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己成为上林县古老而独特的一种民俗文化。虽历经400多年的历史演变,仍然保持着壮族本土风俗的简朴美,而这些得益于纯朴的壮族人民一代又一代的保护和传承。
数十年来,为传承民族传统工艺,黄福莲不但将“渡河公”及其他民间传统手工艺品技艺教会自家儿媳、孙女,也无偿指导街坊和前来学艺的学徒们,同时还挖掘制作刺绣布鞋、壮绣婴儿背篼等民间传统手工艺品。
“渡河公”历经400多年的发展演变和历史岁月的洗礼,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包容性文化,造就了当地简朴而又独特的节日民俗文化。自古生活在此的壮乡人民用他们的勇敢勤劳、开放包容精神,为渡河公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发展条件;风景如画的旅游资源又为渡河公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市场因素。近些年来,上林县在本地民俗的基础上,全力扶持、保护、开发“渡河公”,把它作为一种历史文化民俗加以传承、推介,打造“渡河公”品牌。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节日是一个了解民族文化的窗口,是一种文化记忆的表征和文化传承的纽带。“渡河公”习俗原先是上林三里镇壮族群众每年端午自发组织的民间活动,到如今,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演变成了为纪念始祖“渡河公”而设置的一个有祈福消灾仪式的传统民族节日,游客们纷至沓来,成了上林乃至南宁的一大民俗活动。
“汇河石桥,水满青青草,雨后晴空风景好。三里山奇人俏,岸边烟起飘香,河公危坐船舱,艾叶南瓜烛亮,别时泪短情长!”作为“南宁后花园”的上林县,山青、水秀、人美,“渡河公”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会让这里增添更亮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