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上皮细胞的病理改变和β-catenin/Wnt信号通路及其下游靶基因cyclinD1的表达。并比较其与复发性翼状胬肉的表达差异。方法收集翼状胬肉组织26例,其中复发翼状胬肉8例。正常结膜组织6例。冰冻包埋后行HE和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上皮细胞中β-catenin和CyclinD1的表达。并作相关分析。结果翼状胬肉上皮细胞增生,上皮细胞中β-catenin和Cyclin
【机 构】
: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广东广州510260,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广东广州51026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上皮细胞的病理改变和β-catenin/Wnt信号通路及其下游靶基因cyclinD1的表达。并比较其与复发性翼状胬肉的表达差异。方法收集翼状胬肉组织26例,其中复发翼状胬肉8例。正常结膜组织6例。冰冻包埋后行HE和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上皮细胞中β-catenin和CyclinD1的表达。并作相关分析。结果翼状胬肉上皮细胞增生,上皮细胞中β-catenin和CyclinD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结膜。β-catenin表达平均阳性细胞数124.85±9.25,积分光密度826.56±10.25。CyclinD1表达平均阳性细胞数90.40±9.63,积分光密度531.85±12.36。β-catenin和Cv—clinD1表达水平具有正相关。在复发性翼状胬肉上皮细胞中β-catenin和CyclinD1表达水平较初发翼状胬肉有增加。其中β-catenin表达平均阳性细胞数295.12±11.26,积分光密度1145.25±16.58。Cyclin D1表达平均阳性细胞数162.54±9.24,积分光密度856.26±1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Wnt/β-catenin通路可能通过CvclinD1参与翼状胬肉上皮细胞的发病过程。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剥脱综合征(exfoliation syndrome XFS)与单纯老年性白内障两组病人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XFS的手术风险.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03年1月至2011年5月在大连大学中山医院眼科统计分析38例40只眼XFS白内障及同期施行手术的单纯老年性白内障38例50只眼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结
超声乳化术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进展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热点.文中对近年来,关于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以及黄斑水肿的进展以及如何作好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黄斑水肿的防治、最大限度地保护糖尿病人的视力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眼科与视光学仪器的合理运用,对相关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仪器临床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仪器测量的精确性和准确性,精确性又包括测量的重复性和再现性评估2个方面,而准确性主要涉及仪器间的一致性比较.随着新技术和新仪器迅速发展,相关研究层出不穷,然而在评估方法的选择上亦暴露出不少问题.现就精确性和准确性评估的几种重要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介绍,并分别举例说明其在临床科研中的合理选择和应用,同时讨论眼别选择和样本
目的 利用频域OCT的EDI(Enhanced depth imaging)技术观测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者经光动力治疗(PDT)或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LP)后脉络膜厚度的短期变化.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经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隙灯显微镜、前置镜、眼底照相,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FFA)以及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等检查确诊为急性CSC的39例患者39眼纳入本研
目的 分析15例(15只眼)植入Acrysof ReSTOR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IOL)不满意原因、症状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2月至2011年1月期间86例(137只眼)植入AcrysofReSTOR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患者,主要评估术后裸眼远、近视力,最佳矫正远、近视力,并发症及患者不满意原因.结果 共有15例患者(15只眼)诉手术效果不满意,占总术眼的10.9%,其中视物稍模糊1
目的 分析儿童葡萄膜炎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视力预后以及相关的全身疾病.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方法,收集近4年间在天津市眼科医院诊治的16周岁及以下的儿童葡萄膜炎患者106例(165只眼),通过详细询问病史、眼部或全身检查,确定葡萄膜炎类型;分析其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和视力预后.结果 在106例患者中,男45例,女61例(1:1.4);平均发病年龄为(10.9±3.3)岁.急性发病18例(1
目的 观察和分析内斜视儿童眼位矫正术后双眼单视功能的建立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8年11月至2011年9月间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眼科中心行共同性内斜视矫正手术并且术后随访眼位正位(≤±8△)的连续性病例111例.采用手电筒式Worth四点灯评估患儿的中心融合和周边融合;采用Titmus立体视图测定患儿的立体视锐度.采用x2检验比较不同内斜视类型之间周边融合建立的差异
目的 探讨眼内异物的治疗方法及其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收集眼内异物患者80例(84只眼)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方法和并发症的处理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眼内异物伤多见于男性青壮年,以崩入眼内的异物伤(76.3%)最为常见,其次为爆炸伤(15.0%)。位于眼球后段的异物可导致较严重的视力下降。常见并发症包括外伤性白内障、视网膜脱离、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铁锈症等。经过适当的手术治疗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
目的 评估GalileiII、Pentacam和IOLMaster测量近视人群前房深度(ACD)的差异性、相关性和一致性。方法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40名近视志愿者(40眼),等效球镜度为-1.00—8.00D,平均(-4.40±1.80)D。分别应用GalileiII、Pentaeam和IOLMaster3种仪器测量ACD,检查顺序以随机方式确定。采用Bonferroni矫正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
目的 观察可调节人工晶状体预留度数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及调节力的变化.方法 将30例(60只眼)植入可调节人工晶状体,其中将15例(30只眼)植入度数设计(SRKT公式)为主视眼植入理论值过矫0.5D度数,非主视眼植入理论值过矫1.0D度数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15例(30只眼)植入度数设计为主视眼和非主视眼均植入SRKT公式理论值度数作为对照组.手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观察远视力、近视力,最佳矫正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