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30年来,中国公关咨询业(主要指公关公司)的发展一直呈现两条线索,即国际公关公司的本土化和本土公关公司的国际化,概括地说就是“跨国本土化(glocalization)”。
横跨海峡的公关盛事
1996年秋,时任台湾财团法人公共关系基金会执行长、世界新闻传播学院公共传播学系系主任的张依依教授来北京,约请大陆公关学者撰写论文参加第二年首次在台北举办的“海峡两岸公共关系学术暨实务研讨会”。由于同为国际公关协会(IPRA)会员,台湾公关界前辈钟荣凯教授与我协会的朱传贤副会长和我先前就已熟识,而钟教授又是张依依教授的老师,所以经钟教授介绍,张教授来京后即与我接洽商谈会议代表邀请事宜。经双方共同努力,由我率团一行lO多人的大陆公关界代表团,于1997年4月18日至4月22日在台北参加了这“一场横跨海峡两岸的公关盛事”(张依依语)。
在这个研讨会上,大陆学者发表论文共有9人,其中有我和廖为建、纪华强、涂光晋、李兴国等教授,参加座谈的则有来自大陆业界和学界的代表,如中国环球公关公司的田哗、朱南,广州方圆公关公司的谢景芬,以及余明阳、程曼丽等教授。会议开场演讲题为“中国大陆与台湾公关之过去、现在和未来”。由于这是大陆公关界首次向海峡对岸介绍大陆10多年公关之发展,我当时凭借在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工作多年的优势,结合当时正在做的“中国公关市场课题研究”,对其发展历史做了一个较全面的梳理,撰写并发表了《中国公共关系咨询业市场一一国际化和本土化》的论文。可以说,这是我协会的第一份中国公关行业的市场调查报告。在这篇论文中,我首次提出了中国公关咨询业发展中“跨国本土化”的两条线索。
此后,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每年做一次中国公关行业调查。至少有五六年的时间,尤其在我主持的前几
“外资公关公司擅长’规定动作’,注重标准化套路、程序,而大部分中资公关公司却擅长。自选动作’。如果。自选动作’没有规范的程序作保障,就很难保证质量;而单纯追求规范却容易缺乏创造性,难以有重大突破。”年的行业调查中,基本上也都是按此两条线索展开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至少到今天,我依旧认为“跨国本土化”是中外公关公司发展的方向,当然现在此趋势也包括中外企业(组织)内职能性的公关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当年之所以选择公关公司(公关咨询业)作为中国公关市场调查的切入口,这与历史和现实有关,毕竟早年推动中国公关市场和中国公关职业发展的主力是公关公司。令人遗憾的是,当中外企业的公关部这些年有了相当瞩目的发展,而今天的中国公关行业调查中却始终未见其任何踪影,不知这个市场还算完整否?
2003年:拐点到来
若以1O年为一代,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中国公关市场的第一代应以外资的国际公关公司为先锋和主力。1984年,世界上最大公关公司之一的伟达公司率先在北京设立其办事处;1985年,另一家国际公关公司博雅公司也以与新华社合作的方式进入中国,并促成中国第一家本土公关公司一一中国环球公关公司的成立;同年,第一家中外合资公关公司——中法公关(Interasia)诞生,该公司后于1993年被爱德曼公关公司并购。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国际上的奥美、爱德曼、福莱、罗德、凯旋一先驱、万博宣伟等公关公司相继挺进中国市场。1995年6月2日,中外8大公司在京签署“对在中国开展公关业务的职业标准立场”文件,其中7家为国际公关公司,本土公关公司仅中国环球一家。可见当时中国公关市场(尤其是以公关公司为主的咨询业)的基本格局。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IT产业的发展带动和催生了以本土公关公司为主的中国公关公司新生代,其中的代表有蓝标、宣亚、迪思、新势、灵思等。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2001年的中国公关行业调查报告,首次推出中外公关公司排行榜,分列中外10大公关公司(“TOPlO—international”和“TOPl0-local”)。
截至2003年,之前历年的中国公关行业调查报告所反映的均是国际公关公司实力胜过本土公关公司。2003年的调查报告首次明确显示,参与调查的10大本土公关公司年平均营业额(4000万元人民币)超过了10大国际公关公司(3000万元人民币),但营业收入还是国际公关公司略占先。2006年起,中国公关行业调查报告,首次将中外公关公司排行榜合并成“CIPRA TOP20公司”,即以参与调查的公司按营业收入、人员规模、品牌影响、服务网络、客户情况和专业技术等6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推出中国公关市场“综合实力20强公司”。2006年人围排行榜的外资公关公司跌破10家,仅剩7家。此后,国际公关公司进入排行榜的越来越少,到2010年仅剩4家,这里固然有外资公关公司参与调查积极性的问题,但以此反映中国公关市场的全貌,显然有着明显的缺陷。
跨国本土化的挑战
不可否认,近20年来,中国本土公关公司(尤其是新生代)有了长足的进步,其竞争力也有了较强的提升。确实,进入本世纪以来,本土公关公司的年营业收入增长率明显超过国际公关公司。如果说,早年外资公关公司以先驱者的身份开拓了中国公关市场,本土公关公司则真正做大了中国公关市场。但早在2003年初,我在接受《中国科技财富》杂志采访时就指出:2002年中国公关行业调查报告所显示的25亿元人民币行业营业额值得推敲。“事实上,我们是从中外TOPIO公关公司的营业收入来测算整个行业收入,因为调查只涉及了公关公司一方,而没有涉及公关公司服务的对象,如企业,所以以此推算来估量中国公关市场,显然属于不完全统计。”“我估计这个市场可能在160亿元人民币左右的规模。按照国外通常的计算方法,公关与广告的比率大概为1:5。目前我国广告投放量在800亿元左右,那么公关投放应该是160亿。也就是说现在公关公司的营业收入只占到整个市场10%
20%。”(《中国科技财富》2003年第5期《中国公关市场:世界上最后一个商业名利场》)。
按2010年中国公关行业调查报告估算,当年整个公关市场的年营业额已约为210亿元人民币,且以本土公关公司至少占2/3以上。但做大是否等于做强?“跨国本土化”的市场格局有无变化?这个市场是“向上突破还是横向角力”?实际上,在没有真正深入的市场调查、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所谓科学的统计只是一种片面的表象,其价值有限。在我们的行业调查中,最缺的是人均创利这个指标,因为在以人力资源、知识智慧为核心的公关业中,这个指标才是最能反映强弱和竞争力的。
值得肯定的是,这些年由于本土公关公司在本土市场里国际化运作水平的提高(毕竟公共关系是舶来品),再加上对本土市场的熟悉,其表现亮丽耀眼。它们在本土市场里,面对国际客户,更不用说本土客户,与外资公关公司的横向角力十分强势。但在超越本土市场以外的国际市场,随着中国加入WTO,进入后WTO时代,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经济危机之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入海外市场,无论是海外上市还是海外并购,外资公关公司在日益本土化、逐渐熟悉中国文化的情况下,它们在这个市场里无疑占有绝对的优势。这个优势恐怕短期内难以改变。
除了在本土公关市场和海外国际市场上,中外公关公司的差异或差距依旧体现着“跨国本土化”还是一个趋势。还有正如大概lO年前我以体操比赛的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为喻,对中外公司所做的评价:从整体上来说,“外资公关公司擅长‘规定动作’,注重标准化套路、程序,而大部分中资公关公司却擅长‘自选动作’。如果‘自选动作’没有规范的程序作保障,就很难保证质量;而单纯追求规范却容易缺乏创造性,难以有重大突破。”这个观点我至今仍无变化。目前我在《中国日报》上撰文“Newchallenges of‘glocalization’”(“跨国本土化”的新挑战),基点还是如此。
“事实上,无论中资公司还是外资公司,都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公关市场需要真正缜密和创造性的变化,因为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商业名利场并不易于。以本土化方针成就整体的国际化战略,以国际化的口号吸引本土注意力,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好好吃上一口国际化的蛋糕。但人才的绝对短缺正在拖缓公关公司业务转型热舞的脚步。”这才是“跨国本土化”中急待解决的问题,或面临的巨大挑战。
横跨海峡的公关盛事
1996年秋,时任台湾财团法人公共关系基金会执行长、世界新闻传播学院公共传播学系系主任的张依依教授来北京,约请大陆公关学者撰写论文参加第二年首次在台北举办的“海峡两岸公共关系学术暨实务研讨会”。由于同为国际公关协会(IPRA)会员,台湾公关界前辈钟荣凯教授与我协会的朱传贤副会长和我先前就已熟识,而钟教授又是张依依教授的老师,所以经钟教授介绍,张教授来京后即与我接洽商谈会议代表邀请事宜。经双方共同努力,由我率团一行lO多人的大陆公关界代表团,于1997年4月18日至4月22日在台北参加了这“一场横跨海峡两岸的公关盛事”(张依依语)。
在这个研讨会上,大陆学者发表论文共有9人,其中有我和廖为建、纪华强、涂光晋、李兴国等教授,参加座谈的则有来自大陆业界和学界的代表,如中国环球公关公司的田哗、朱南,广州方圆公关公司的谢景芬,以及余明阳、程曼丽等教授。会议开场演讲题为“中国大陆与台湾公关之过去、现在和未来”。由于这是大陆公关界首次向海峡对岸介绍大陆10多年公关之发展,我当时凭借在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工作多年的优势,结合当时正在做的“中国公关市场课题研究”,对其发展历史做了一个较全面的梳理,撰写并发表了《中国公共关系咨询业市场一一国际化和本土化》的论文。可以说,这是我协会的第一份中国公关行业的市场调查报告。在这篇论文中,我首次提出了中国公关咨询业发展中“跨国本土化”的两条线索。
此后,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每年做一次中国公关行业调查。至少有五六年的时间,尤其在我主持的前几
“外资公关公司擅长’规定动作’,注重标准化套路、程序,而大部分中资公关公司却擅长。自选动作’。如果。自选动作’没有规范的程序作保障,就很难保证质量;而单纯追求规范却容易缺乏创造性,难以有重大突破。”年的行业调查中,基本上也都是按此两条线索展开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至少到今天,我依旧认为“跨国本土化”是中外公关公司发展的方向,当然现在此趋势也包括中外企业(组织)内职能性的公关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当年之所以选择公关公司(公关咨询业)作为中国公关市场调查的切入口,这与历史和现实有关,毕竟早年推动中国公关市场和中国公关职业发展的主力是公关公司。令人遗憾的是,当中外企业的公关部这些年有了相当瞩目的发展,而今天的中国公关行业调查中却始终未见其任何踪影,不知这个市场还算完整否?
2003年:拐点到来
若以1O年为一代,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中国公关市场的第一代应以外资的国际公关公司为先锋和主力。1984年,世界上最大公关公司之一的伟达公司率先在北京设立其办事处;1985年,另一家国际公关公司博雅公司也以与新华社合作的方式进入中国,并促成中国第一家本土公关公司一一中国环球公关公司的成立;同年,第一家中外合资公关公司——中法公关(Interasia)诞生,该公司后于1993年被爱德曼公关公司并购。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国际上的奥美、爱德曼、福莱、罗德、凯旋一先驱、万博宣伟等公关公司相继挺进中国市场。1995年6月2日,中外8大公司在京签署“对在中国开展公关业务的职业标准立场”文件,其中7家为国际公关公司,本土公关公司仅中国环球一家。可见当时中国公关市场(尤其是以公关公司为主的咨询业)的基本格局。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IT产业的发展带动和催生了以本土公关公司为主的中国公关公司新生代,其中的代表有蓝标、宣亚、迪思、新势、灵思等。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2001年的中国公关行业调查报告,首次推出中外公关公司排行榜,分列中外10大公关公司(“TOPlO—international”和“TOPl0-local”)。
截至2003年,之前历年的中国公关行业调查报告所反映的均是国际公关公司实力胜过本土公关公司。2003年的调查报告首次明确显示,参与调查的10大本土公关公司年平均营业额(4000万元人民币)超过了10大国际公关公司(3000万元人民币),但营业收入还是国际公关公司略占先。2006年起,中国公关行业调查报告,首次将中外公关公司排行榜合并成“CIPRA TOP20公司”,即以参与调查的公司按营业收入、人员规模、品牌影响、服务网络、客户情况和专业技术等6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推出中国公关市场“综合实力20强公司”。2006年人围排行榜的外资公关公司跌破10家,仅剩7家。此后,国际公关公司进入排行榜的越来越少,到2010年仅剩4家,这里固然有外资公关公司参与调查积极性的问题,但以此反映中国公关市场的全貌,显然有着明显的缺陷。
跨国本土化的挑战
不可否认,近20年来,中国本土公关公司(尤其是新生代)有了长足的进步,其竞争力也有了较强的提升。确实,进入本世纪以来,本土公关公司的年营业收入增长率明显超过国际公关公司。如果说,早年外资公关公司以先驱者的身份开拓了中国公关市场,本土公关公司则真正做大了中国公关市场。但早在2003年初,我在接受《中国科技财富》杂志采访时就指出:2002年中国公关行业调查报告所显示的25亿元人民币行业营业额值得推敲。“事实上,我们是从中外TOPIO公关公司的营业收入来测算整个行业收入,因为调查只涉及了公关公司一方,而没有涉及公关公司服务的对象,如企业,所以以此推算来估量中国公关市场,显然属于不完全统计。”“我估计这个市场可能在160亿元人民币左右的规模。按照国外通常的计算方法,公关与广告的比率大概为1:5。目前我国广告投放量在800亿元左右,那么公关投放应该是160亿。也就是说现在公关公司的营业收入只占到整个市场10%
20%。”(《中国科技财富》2003年第5期《中国公关市场:世界上最后一个商业名利场》)。
按2010年中国公关行业调查报告估算,当年整个公关市场的年营业额已约为210亿元人民币,且以本土公关公司至少占2/3以上。但做大是否等于做强?“跨国本土化”的市场格局有无变化?这个市场是“向上突破还是横向角力”?实际上,在没有真正深入的市场调查、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所谓科学的统计只是一种片面的表象,其价值有限。在我们的行业调查中,最缺的是人均创利这个指标,因为在以人力资源、知识智慧为核心的公关业中,这个指标才是最能反映强弱和竞争力的。
值得肯定的是,这些年由于本土公关公司在本土市场里国际化运作水平的提高(毕竟公共关系是舶来品),再加上对本土市场的熟悉,其表现亮丽耀眼。它们在本土市场里,面对国际客户,更不用说本土客户,与外资公关公司的横向角力十分强势。但在超越本土市场以外的国际市场,随着中国加入WTO,进入后WTO时代,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经济危机之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入海外市场,无论是海外上市还是海外并购,外资公关公司在日益本土化、逐渐熟悉中国文化的情况下,它们在这个市场里无疑占有绝对的优势。这个优势恐怕短期内难以改变。
除了在本土公关市场和海外国际市场上,中外公关公司的差异或差距依旧体现着“跨国本土化”还是一个趋势。还有正如大概lO年前我以体操比赛的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为喻,对中外公司所做的评价:从整体上来说,“外资公关公司擅长‘规定动作’,注重标准化套路、程序,而大部分中资公关公司却擅长‘自选动作’。如果‘自选动作’没有规范的程序作保障,就很难保证质量;而单纯追求规范却容易缺乏创造性,难以有重大突破。”这个观点我至今仍无变化。目前我在《中国日报》上撰文“Newchallenges of‘glocalization’”(“跨国本土化”的新挑战),基点还是如此。
“事实上,无论中资公司还是外资公司,都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公关市场需要真正缜密和创造性的变化,因为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商业名利场并不易于。以本土化方针成就整体的国际化战略,以国际化的口号吸引本土注意力,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好好吃上一口国际化的蛋糕。但人才的绝对短缺正在拖缓公关公司业务转型热舞的脚步。”这才是“跨国本土化”中急待解决的问题,或面临的巨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