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同身受,语文教学的情感体验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ta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少年王冕》两个教学片断的现象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作为年轻教师,要走的路还很长,需要自己不断钻研文本,解读教材,探索课堂,研究学生。语文教学的情感体验之路,任重而道远,感性语文教学,长路漫漫,唯有不断努力,勤奋耕耘。本文的教学现象分析,几许思考,不吝斧正,与君共勉。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体验;教学现象;《少年王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课堂教学文本理念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的课堂是一个感性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应努力把感性的世界还给孩子,实现由感官的初次体验到学理的知识沉淀再到人文素养的提升。语文教学的感性,正是需要教师通过丰富形象的感性互动,让声、像、图、文,甚至是色和味都进入语文学习中,让孩子在语文课堂上多说、多论、多争、多看、多想、多动。同时,努力大胆地尝试把传统的课堂由教室向室外、校外延伸,让孩子在感性的世界里真切地把握住语文学习的灵魂,寻求语文的“性感”。
  因此,围绕“差异教学策略下学生学习状态”这一研究主题,在有教无类下进行“差异教学”,有所区别,又有所不同,最终达到感同身受、情感体验、思想升华。为此,笔者在执教这一课时进行了板块解构教学,即把课文共分為三个板块。教学板块一:复习导入,品析字词;板块二:领会好学,品读感悟;板块三:课堂拓展,效果生成,回顾总结。三个板块,由表及里,逐层递进。但课文执教下来的效果,对“赞美王冕勤奋学习、孝敬长辈的美好品质”的理解,“品读联系全文,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感受人物形象”的渗入以及“文字情感体验背后”的理性生成,均与笔者的预期有所出入,离“好课”的“好”还有些欠缺,有些距离。
  二、课堂教学现象描述
  (教学片断一)
  精读课文,感悟王冕的孝顺、勤奋。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至第四自然段,用“ ”画出描写王冕孝顺懂事的句子。
  1.出示:王冕说:“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1)师:明明说在学堂闷得慌,为什么放牛的时候还要带几本书去读读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他真的不想读书了吗?
  (2)师:王冕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样的话的?
  2.出示:一天,母亲把他叫到面前,说孩子呀,不是我要耽误你。这几年年成不好,只靠我做些针线活挣的这点钱,实在供不起你读书。如今只好让你到隔壁人家去放牛。
  (1)从母亲的话语中,你们能想象此时的母亲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吗?(伤心、无可奈何)
  (2)从哪看出来?(从“不是、只靠、这点钱、实在、只好”几个词语看出母亲的无可奈何)
  (3)指导朗读
  A.你能读好母亲的话吗?
  B.指名读,教师相机评价:
  你读出了母亲的这份无奈!
  你的朗读中饱含着母亲对孩子的爱!对孩子的歉疚!
  师:王冕听到母亲让他放弃学习,去秦家放牛(板书弃学放牛),他心里会怎样想呢?(生交流)
  该部分是文本的初入学习,问题的预设,学生也能较为快速地准确回答出来,画线的句子简单直白。学生1:“放牛还读书,说明王冕很爱看书、爱学习”;学生2:“一点都不矛盾,他是很想读书的,但不想让妈妈烦恼”;学生3:“是在母亲交不起钱,让她去放牛的情况下”。母亲此时的心情——“无奈”,学生能够体会到。所体现的词语,也能说出来,虽然不是很全地一下子说出来。这一教学片断较为顺利,朗读也富有感情,对于王冕放弃学习,学生也能感知到“王冕不会怪自己的母亲,心里也当没事,放牛也可以自己看书”。虽然很顺利,但留心观察,课堂很机械化,片断的教学缺乏灵性,或许因为是公开课,学生的交流不够真情实感。
  (教学片断四)
  品读感悟,体会王冕的细心观察、刻苦学画。
  什么景色让王冕悟出了这个道理?请同学们用心读读这段话,边读边想,你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出示: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上镶着白云。阳光透出来了,照得湖水通红。山上雾气缭绕,岩石掩映;山下树木葱茏,青翠欲滴。树枝像水洗过一般,绿得尤其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
  (1)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夏日雨后荷塘的美?(从景物的颜色形态美等)
  (2)这段话不但有序地写了天空、山上、山下、湖里的景物,景物的色彩和形态都表达得很生动,遣词造句还这样传神,真让我们感觉身临其境呀。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
  (3)这么美的文字,不把它记下来那就太可惜了,大家试着背一背。
  (4)有人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幅美丽的图画,是谁带给我们的?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王冕?(板书善于观察)
  (5)王冕不禁看得入迷了,心里想道——引读
  师:他随后转念又想,“……”。(生齐读)
  (6)是啊,天下没有学不会的事!自此以后,王冕……
  生齐读课文第六节第一句。
  这是文本教学的最后第二部分,也是笔者认为难度最大的一个教学片断。第一个问题的预设,学生未能很好地解答出来,“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夏日雨后荷塘的美”,学生1:“额,荷花美”;学生2:“嗯?天空……白云,雨点”;学生3:“荷花”。答得不令人满意。能回答出“是王冕带给我们的”,但“又看到一个怎样的王冕”,回答得缺少理解性。所以,这一教学片断的学习,用“云里雾里”去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学生没有真正感悟文本,表情的乏味、眼神的空洞,告诉执教老师:他们这一课学得真不怎么样。
  三、课堂教学问题诊断
  “教学片断(一)”中教师的预设,学生虽然基本都能沿着这个方向去说,但与文本缺乏一种情感的共鸣。究其原因,学生自身没有生活、成长在那种贫苦、读不起书的环境里。此外,缺乏对王冕的了解。再者,有学生反问过笔者,说体现王冕孝顺懂事的那句话,是王冕在有家庭困难时说下的,这就是孝顺懂事了吗?好了,这虽是一个学生勇敢地提出自己的问题,但并不代表课堂里没有学生有同样的想法,或许很多。最后,读那句母亲对王冕饱含歉意的话,学生齐读也不是很理想,那种母亲的无可奈何甚至伤心的情感表达,在朗读声中变得索然无味。所以,一段看似简单的教学内容,却反映出很多教学问题,教学现象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教学片断(四)”这段教学内容,笔者认为是文本最难把握也是最不容易驾驭的,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去上,学生也就更难理解。这段雨后荷塘之美,写得非常优美、生动,但似乎与全文内容格格不入,有点突兀,自然对老师的要求就很高。对于“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夏日雨后荷塘美?(从景物的颜色形态等)”这个问题,没有一个学生能答上来。教学过程中他们起身回答,看到这段话都很迷茫,忽然从前面很自然流畅的学习中变得迟缓木讷。“从这幅美丽的图画,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王冕?”诗画的文本内容,学生不能领悟出来,又如何得出一个怎样的王冕?问题显得莫名其妙。仔细深究,该片断的教学设计有些偏差,问题的设置、语言的导入不够生动、具体,需要修改。学生对文本阅读积累的缺乏,人文素养不高,语感能力不强,还有对这段内容的解读、上下文的衔接,包括对全文的结构了解得不够深刻。所以,教学片断(四)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本课的教学质量,学生并未很好地入情入境,何谈感同身受?
  四、课堂教学反思对策
  自工作以来,笔者一直在探索、实践“感性语文教学”,此次执教的《少年王冕》,对其中两个教学片断的不足做出以下思考:首先,应该认真研读文本,指导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执教前,给学生做好必要的资料补充,“小王冕”这个人物形象在上课前已深深进入学生的脑海里,人物形象了然于胸。同时,对于学生朗读不理想的问题,多请一些学生朗读,教师进行范读。其次,在问题的设置上再“温和”一些,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有的放矢,让问题的提问面再广一些,多给学生一些机会,层层推进。问题简单些、有趣些,再深入些。再者,执教本课,教师的评价语明显感觉机械化,因此应使评价语丰富些,让引导语简单、直白,从而使课堂提问、课堂学习变得高效。最后,教学片断(四)的学习,既然是一段美文赏析,可以放在文本最后以加深、丰富人物形象。先来讲解学习“王冕是怎样刻苦学画到终成画家,然后改变家庭生活情况、孝顺母亲”,即教学片断(五),再回过来当一段美文赏析,也作为一个王冕为什么会学习画画、爱上画画的故事,这里着重告诉学生环境对于成长很重要,生活充满着偶然性,但只要自己愿意去接受挑战,也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了的。这段优美生动的文字在伴随音乐朗读时,使对人物形象的感受再深入。此外,作为年轻教师,要多学习、多反思,在文本内容的语言衔接上多下功夫,过渡语要简练,讲课要富有感情,因为教师若自己都没有入情入境,如何带领学生进入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
  以上就是笔者上完《少年王冕》两个教学片断的现象分析,离一堂优质课还有一些距离。作为年轻教师,要走的路还很长,需要自己不斷钻研文本,解读教材,探索课堂,研究学生。语文教学的情感体验之路,任重而道远,感性语文教学,长路漫漫,唯有不断努力,勤奋耕耘。上述教学现象分析,几许思考,不吝斧正,与君共勉。
  作者简介:赵加春,男,1989年生,江苏吴江人,中共党员,本科,历史学(师范)专业,中小学二级教师。苏州市教坛新苗,吴江区教科新秀,两届吴江区优秀班主任。研究方向:小学语文、班级管理。
  (编辑:陈岑)
其他文献
【摘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写话是写作的基础,是语文素养的基石,因此,培养低段学生的写话能力非常重要。刚开始接触写话时,学生、家长很头疼,我更头疼,通过不断摸索学习,反思总结,逐渐掌握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写作;语言;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一、重视仿写,循序渐进  新课标关于写话
【摘要】阅读的主动权本来就是孩子的!但入学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家长的讲故事,惯就了孩子的惰性,拒绝自己阅读。而教师课上阅读方法的刻意指导、课文篇目的细碎分析,又使得孩子感受不到阅读的乐趣,孩子不喜欢阅读,主动阅读的兴趣被消磨殆尽。虽然,我相信没有一位家长、教师会故意剥夺孩子的阅读主动权,恰恰相反,家长和教师都是想让孩子爱上阅读,尽早踏上独立阅读的快车道。  【关键词】阅读;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
【摘要】教学目标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方向,甚至可以说长久影响学生的发展成长。由此,可以看出教学目标设立的重要性。因此,笔者觉得很有必要进行研讨。本文拟从课堂教学目标设立的原则、方法及如何呈现教学目标等诸方面进行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关键词】教学目标;烘云托月;言简意赅;合作共赢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在各种课改的影响下,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立主要存在这些问题:有的认为
【摘要】朗读是一种既传统又富有新意的阅读方法。在整个阅读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利于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更好的理解作品,培养语感,同时提升了写作水平。然而在高考的指挥棒下,教学大多存在功利性,现代诗歌的教学往往避重就轻,忽略了朗读在诗歌教学的重要性,朗读教学环节更加单一化。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朗读教学方式,让学生要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从而
【摘要】本文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着手,通过对学生写作过程中的素材捕捉、阅读辅助等几个侧面阐述了如何在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作文;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学习中,小学生最惧怕的就是写作文。许多学生认为作文难,每每想提笔却“无话可说”。为何会无话可说?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1.学生不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素材;2.学生的阅
【摘要】近年来,素质教育被广泛运用于教学当中,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就小学语文自主学习习惯培养的有利因素进行了浅要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被动的学习习惯不利于小学生的学习进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要建立在学生
【摘要】传统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多习惯以“言”的讲解来疏通文意,学生学习起来,不仅有畏难情绪,而且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不高。2017年统编新教材的实施与专家名师的解读指导,让我们看到文言文教学新的方向和曙光,那就是以文带言,从而到达言文统一的理想境界。本文以《卖油翁》为例,开始文言教学的新尝试。  【关键词】以文带言;言文统一;《卖油翁》;陈康肃公  【中图分类号】G633
【摘要】激情教学是进行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情感体验,教师的热情能极大地感染学生的激情。语文老师要用自己激情的外表、语  言、动作、教学方法唤起学生的激情,提高课堂质量。  【关键词】激情;教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进入21世纪,随着网络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接触的知识、信息越来越多,出现了众多的教学流派,但任何一个教学流派的根本目的都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实施,校本选修课的质量不断得到提升,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思考。本文对庆阳第二中学校本选修课的实践谈几点思考。  【关键词】校本选修课;质量;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甘肃省庆阳第二中学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贯彻落实《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为核心,大力实施校本选修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
【摘要】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应该是学生与文本、生生、师生乃至一切教育资源的对话过程,是基于问题的思维的内化与生成的过程,更是个体生命自省自觉的过程。为师者若能坚持将多重对话以及思维的内化生成落到实处,或迟或早,我们的学生最终将到达教育的最高境界,即走向生命自觉。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对话;生成;自觉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