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见到天安门的那年,黑明 19岁。
虽然之前在课本上见过照片,但第一次实实在在地亲眼见到天安门时,黑明还是被震撼了。和所有来天安门游玩的人一样,他留下了人生中第一张与天安门的合影。
时光荏苒。2004年,40岁的黑明在家整理照片时,翻出了这张曾经的照片和不同时期的天安门留影,从少年的朝气蓬勃,到成年后的风华正茂,再到不惑之年的沧桑,这些变化让黑明一时间感慨万千。看着照片中岁月的痕迹,黑明萌发了寻找 100张天安门前老照片的想法。他决定邀请老照片中的主人公重返天安门,在这里对他们进行影像对比。“我想在这些照片里找到一种对比,可以从对比里看到老百姓的生活变化,这些变化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
对大多数人而言,天安门有着特殊的意义。黑明也不例外:“我是在‘文革’期间上的学,我对天安门有种很特殊的情结。”正是这种特殊的情结,支撑着他完成了这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004年 ~2009年,五年的辛苦寻找、五年的繁重拍摄、五年的修订核实。因为对照片有着极致的要求,黑明在每张照片拍摄时都要严格遵照老照片中的季节、位置、时间、光影,因为环境越接近,对比出的效果越强烈。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色彩、不同的面孔、不同的人生……每一个人从黑白照片中的样子,到新照片中的神态都让黑明动容。
“几十年过去了,主人公们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有些甚至已近垂暮之年。他们的变化不仅是容颜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思想观念的深刻转变,包括对人生、对社会、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和理解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尤其是他们照相时把手中的‘红宝书’换成随身携带的护照、存折、银行卡、退休证和养老保险证时,每个人的笑容更加灿烂,神情更加从容。当然,这些看似幽默的元素,也给我的作品平添了讽刺意味。”提到这些改变,黑明如是说。
五年间,每一张照片的拍摄都像是一场历险。每次黑明扛着摄影器材前往天安门广场时,都要被安保人员盘查一番。为了不让随身携带的胶片经过 X光照射,他可谓是费尽口舌。
在天安门的五年拍摄,黑明也赶上了不少好玩的事。2007年 8月的一天中午,天安门广场突然鞭炮声四起。警察、保安和几辆警车迅速赶到,严密布防。一时间,鞭炮声、游客嘈杂的询问声、警察腰间的对讲机声混作一团。警察忙着取证,放炮的一对中年男女也被警察迅速带上警车。
后来黑明才知道,放鞭炮的一对夫妻是从外地来的,他们的孩子考上了北京的大学,一家三口来北京送孩子,顺便放上一串鞭炮庆祝庆祝。“多么淳朴的父母!”听完后,黑明笑了,“也许他们心目中没有比天安门广场更为庄严的地方,所以选择来到祖国的“心脏”和最为神圣的地方,为孩子的成功点燃震天响的鞭炮,这也合乎常理”。
“混迹”在天安门的五年里,黑明见到了百种人生,酸甜苦辣。“他们有人为了民族的复兴,跟着共产党走南闯北、甘洒热血;有人为了国家的富强昌盛,高举毛泽东旗帜,奉献了最好的年华;有人秉承匹夫有责的信念,却经受了不少折磨;有人因为历史问题,株连九族,受到极大的屈辱……今天,有人早已过上超英赶美的日子;有人依然在为生计艰辛奔波;有人还在畅想未来……无论男女老少,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1958年
2009年
应德毅
1924年生于浙江省永康县石柱村。1949年 2月参军,并被编入第四野战军铁道纵队,同年 10月前往北京参加开国大典。女儿应代娅说:“我父亲岁数大了,耳朵也不好用了。他现在是副军级待遇,一个月 11500元的收入,妈妈也有 1000多元的收入,身体很健康,生活条件很好。 ”应德毅虽然年迈耳聋,但发送手机短信却很利索。他用短信告诉我:“我们家人丁兴旺,也算辉煌,5个孩子基本都受过高等教育,女儿、儿子、女婿和儿媳妇,博士、硕士都有,孙子和外孙子清华大学和哈佛大学毕业的也都有。相信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都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
1949年
2009年
杨振亚
1924年生于河北蠡县。1948年底调回华北画报社工作。1949年拍摄了开国大典。对于这张合影,杨振亚介绍说:“1949年 9月 30日下午,我和孟昭瑞、林杨(左图二)、吴群(左一)一起去天安门广场看场地,准备第二天的拍摄工作。看完场地之后,孟昭瑞给我们三个人拍了这张纪念照。第二天拍摄开国大典的时候,我和陈正青、侯波三个人的任务是在天安门城楼上负责拍摄领导人讲话;林杨在受检阅的飞机上拍摄空军编队的飞机,不是拍地面;吴群和孟昭瑞负责广场上受阅部队和群众的拍摄。”拍完开国大典之后,杨振亚担任了军教片室的主任,军教片室拍过很多有名的电影,包括《地道战》和《地雷战》都是。他在八一厂一直干到 1988年离休。
1955年
2009年
王永宁
1929年生于河北固安县牛驼镇五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49年在北京市公安局工作,1955年听说以后不发警服了,只让穿便装。为了留个纪念,他特意去天安门前花钱照了一张穿警服的相片,也是他这辈子在天安门前照的惟一的一张相片,一直保存到了现在。
此次为他拍照,当他身着一套 84式老警服出现在天安门广场的时候,一名年轻警察上前问他是干什么的,他开玩笑地说:“我是你们的祖宗,不信你回市局去打听打听。”随和的小警察笑了笑便转身离开我们。此刻,王永宁继续幽默道:“我背盒子枪执勤的时候,你还不知在哪儿呢!”说完,我们哈哈大笑。
1967年
2007年
齐洪霞
1948 年生于天津一个军人家庭。从小接受既传统又革命的教育,培养了诚实真挚的品格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无论学习还是各种活动都不甘落后。1965 年从天津南开区入伍来到北京军区后勤部,经过培训分配到军区总医院妇产科工作。当时她还是个小姑娘,总是有些不好意思,经过领导的说服教育,她逐渐开始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经过专业学习,齐洪霞逐渐成为一名医术高超的妇科医生。她说:“当年我15 分钟就可以完成一例剖腹产,我一天最多做过11 台手术。”
1966年
2007年
刘凤菊
1947 年生于天津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她的父母一生总共生了 12 个孩子,其中有 6 个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刘凤菊说她这辈子只想平平淡淡,不想冒尖。她于 1989年从石景山医院退休,生活中力争低调,从不参加集体活动。在刘凤菊心目中,最神圣的地方是天安门,最伟大的领袖是毛主席。她认为在天安门不仅可以看到毛主席,还可以回想起1966 年毛主席在天安门第三次接见红卫兵时的情景。当时她作为部队标兵,成为金水桥上的一名卫士,那是她一生最难忘的时刻。
1968年
2009年
沈炎仲
1953年生于天津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54年随家人移居北京。我问他们当时为什么去广场照相。他们说:“前几天我还找到 1968年我们照相那天的日记,日记上写着‘1968年 8月 2 日(星期四),今天早晨,我们三个人一起到天安门去。我们在纪念碑前畅谈自己毕业后都上哪儿,三个人的想法都一样,毕业后,我们坚决不留在城里。”沈炎仲回忆说:“那时我妈经常给我点儿零花钱,照相应该是我请他们。照完相的第二年,我们三个就去兵团了。”
1966年
2007年
郑盘齐
1949 年生于河北省乐亭县。郑盘齐(上图左下)当年在天安门的照片,显得非常革命,因为他们举着一张偌大的毛主席像。我问他哪来那么大一张毛主席像,一起照相的是谁。他说:“那张照片是我第二次串联照的。第一次串联回天津没几天,听说毛主席还要接见红卫兵,所以我和另外一个同学坐火车又第二次跑到北京。结果瞎跑还真赶上了,来北京的第二天就赶上了接见,看到了毛主席在城楼上招手。当时很激动,认为自己看到了大救星,很长时间都觉得自己很荣幸,因为我们学校很少有人见过毛主席。照片上蹲在我旁边的是跟我一起来看毛主席的赵福田,后面两个不是南京的就是济南的,忘记了。当时来串联我们都住在一个大通铺,又是一起受到毛主席的接见,所以很激动,接见完之后我们就去照相。我们俩个子矮在前面,他俩个子高,抱着毛主席像站后面。毛主席像是照相的地摊儿给提供的,那时谁都可以抱着照,也不要钱。”
1973年
2009年
段离
1957 年生于新疆富蕴县有色金属矿区一个特殊家庭。现为新疆新闻出版局编审。回忆当年在天安门照相的情景。她说:“我父亲 1949年当兵,1957年当右派,24年没回过家。我母亲根正苗红,每 10年有一次探亲假。1973年正好是我母亲的第二次探亲假,所以我们全家从阿勒泰坐着大卡车走了三天三夜才到了乌鲁木齐,又坐了三天四夜的火车才到了北京。我们去的第一个地方就是天安门广场,当时很多人都排队照相,摄影师和照相机固定在将近一米高的木台子上,被照的人也站在固定的位置,姿势、表情几乎完全一样,几秒钟就照一个。面对陌生的镜头好像谁都不敢笑,包括我们也一样。回到新疆一个月后才收到照片,我用水彩上色,所有来我家看到这张照片的人,都羡慕我们去过天安门。”
1972年
2007年
李晓丽
1960年生于北京一个干部家庭。她一再说自己的生活太平淡了,很多做过的事都不记得了。风风雨雨近 50年,就这么让她一笔带过,真不知道是过得洒脱,还是活得简单。
张宝玲
1963年生于河北省徐水县户木乡崔庄村。现在在中关村的知春电子城租了 5平方米的店面。她说虽然赚不了大钱,但供两个孩子上大学没有问题。
张宝刚
张宝刚是张宝玲的哥哥,他于1956 年出生。张宝刚认为自己现在岁数大了,不准备再创业了。张宝刚对第一次来北京记忆犹新。他说:“我和妹妹 1972年第一次来北京玩,当时住在晓丽家。晓丽的妈妈和我妈妈是亲姐妹,我姨夫是新中国成立前的老八路,他出生入死,打了很多年仗,在我们当地是有名的硬汉。他能文能武,新中国成立后成了 13 级干部。我姨和姨父对我们一家人很好,那次让晓丽带着我和妹妹玩了好几天,至今我还记得当年站在天安门广场照相时那种激动的心情。”
1969年
2007年
余海
1964年生于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读幼儿园的时候,中国时兴“厂校结合”,他父母所在的北京石油学院短短一个月之内就迁出了北京,全家人随之迁往黄河入海口的山东胜利油田。余海在油田从幼儿园一直读到了大学毕业,后来他通过父亲年轻时玩过的一台老式蔡司相机迷上了摄影。说到余海在天安门的这张老照片,他说:“听我父亲讲,当时北京石油学院要离开北京,我们一家人也要跟着学校去山东,可能是我父亲认为再也回不来了,所以就带我们全家去天安门广场照了一些纪念照。那次的照片都是我父亲自己照、自己洗的,照片质量虽然一般,但对我来说很有纪念意义。40多年了,这张照片我一直珍藏到现在。”这些年余海背着相机走遍了中国的每一个油田,包括中石油在世界各地的每一个项目,不仅拍摄了大量的“工作照”,还拍摄了不少属于自己的摄影作品,工作、活动忙得不亦乐乎。
1969年
2009年
毛联裕
1937 年生于山西省昔阳县梁庄村。毛联裕多年来在天安门广场留下很多纪念照,从 20世纪 50年代一直到现在,至少有好几十张。这张照片是他准备去前线的时候,母亲特意从老家山西赶到北京看他时去天安门拍的一张留影。40年过去了,毛联裕的母亲早已离开人世。毛联裕来北京已经 50多年,他刚到北京的时候,很多地方还是一片废墟,天安门广场除了城楼,再无任何新的建筑,作为一个外地人,他经历了北京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年,他每月只能领到 6块钱津贴,现在他每月退休金是 6600 元,和老伴儿的退休金加在一起,月收入已经超过了 8000元,所以他很满足现在的生活状况。
1970年
2009年
马惠云
1962年生于上海。1967年随父母工作调动来到北京,现为职业股民。
陈桂苓
于 1978年高中毕业,去年退休了。退休后参加了“夕阳秀”老年艺术团,舞蹈队去年还去香港参加比赛获了奖。
40年后的今天,她们虽然已经人到中年,但都有各自的幸福生活:马惠云的女儿出国留学;陈桂苓的儿子在首都师范大学读书,周金华和何俊霞的孩子也不逊色。时常四个人总会找个理由聚聚,一起去看看小学老师,一起吃吃饭,一起再去天安门照照相,总有说不完的话。
1971年
2007年
张莉
1952 年生于北京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她在农村插队 5年,教了4年书,插队回来进入北京勘察设计院工作之后,一边工作一边读书,用 5年时间学完了大学的全部课程。张莉说:“我和杨芳、宫立新那次照相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只是我们都在一起插队,关系很好,那年又正好赶上一起回北京,所以就约到天安门照了一张相。当时在天安门照相是一件很时髦的事情。那时特别是有什么值得纪念的事情,或者和家人朋友相聚,与家人朋友分别的时候,大家都要去天安门照相。那时去天安门也是一种流行,除了具有一定的政治含义,再就像现在的年轻人去酒吧和歌厅聚会一样,很时髦。”
1982年
2009年
王婷婷
1979 年出生在呼和浩特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王婷婷从小就很聪明,她在西直门二小和一五六中读完了小学六年级和初中,初中毕业顺利考入北京四中。遗憾的是 1998 年高考之际,她突然开始发高烧,只好带着高烧走进考场,最终没能进入她理想中的重点大学。2004年王婷婷应聘到中华英才网工作,从项目经理一直做到区域经理。2009年 8月调往杭州分公司工作。王婷婷说:“工作很忙,也很累。希望一年后回北京单干,或者开网店,或者开公司,不管是网店还是公司一定要属于我自己。”
虽然之前在课本上见过照片,但第一次实实在在地亲眼见到天安门时,黑明还是被震撼了。和所有来天安门游玩的人一样,他留下了人生中第一张与天安门的合影。
时光荏苒。2004年,40岁的黑明在家整理照片时,翻出了这张曾经的照片和不同时期的天安门留影,从少年的朝气蓬勃,到成年后的风华正茂,再到不惑之年的沧桑,这些变化让黑明一时间感慨万千。看着照片中岁月的痕迹,黑明萌发了寻找 100张天安门前老照片的想法。他决定邀请老照片中的主人公重返天安门,在这里对他们进行影像对比。“我想在这些照片里找到一种对比,可以从对比里看到老百姓的生活变化,这些变化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
对大多数人而言,天安门有着特殊的意义。黑明也不例外:“我是在‘文革’期间上的学,我对天安门有种很特殊的情结。”正是这种特殊的情结,支撑着他完成了这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004年 ~2009年,五年的辛苦寻找、五年的繁重拍摄、五年的修订核实。因为对照片有着极致的要求,黑明在每张照片拍摄时都要严格遵照老照片中的季节、位置、时间、光影,因为环境越接近,对比出的效果越强烈。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色彩、不同的面孔、不同的人生……每一个人从黑白照片中的样子,到新照片中的神态都让黑明动容。
“几十年过去了,主人公们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有些甚至已近垂暮之年。他们的变化不仅是容颜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思想观念的深刻转变,包括对人生、对社会、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和理解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尤其是他们照相时把手中的‘红宝书’换成随身携带的护照、存折、银行卡、退休证和养老保险证时,每个人的笑容更加灿烂,神情更加从容。当然,这些看似幽默的元素,也给我的作品平添了讽刺意味。”提到这些改变,黑明如是说。
五年间,每一张照片的拍摄都像是一场历险。每次黑明扛着摄影器材前往天安门广场时,都要被安保人员盘查一番。为了不让随身携带的胶片经过 X光照射,他可谓是费尽口舌。
在天安门的五年拍摄,黑明也赶上了不少好玩的事。2007年 8月的一天中午,天安门广场突然鞭炮声四起。警察、保安和几辆警车迅速赶到,严密布防。一时间,鞭炮声、游客嘈杂的询问声、警察腰间的对讲机声混作一团。警察忙着取证,放炮的一对中年男女也被警察迅速带上警车。
后来黑明才知道,放鞭炮的一对夫妻是从外地来的,他们的孩子考上了北京的大学,一家三口来北京送孩子,顺便放上一串鞭炮庆祝庆祝。“多么淳朴的父母!”听完后,黑明笑了,“也许他们心目中没有比天安门广场更为庄严的地方,所以选择来到祖国的“心脏”和最为神圣的地方,为孩子的成功点燃震天响的鞭炮,这也合乎常理”。
“混迹”在天安门的五年里,黑明见到了百种人生,酸甜苦辣。“他们有人为了民族的复兴,跟着共产党走南闯北、甘洒热血;有人为了国家的富强昌盛,高举毛泽东旗帜,奉献了最好的年华;有人秉承匹夫有责的信念,却经受了不少折磨;有人因为历史问题,株连九族,受到极大的屈辱……今天,有人早已过上超英赶美的日子;有人依然在为生计艰辛奔波;有人还在畅想未来……无论男女老少,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1958年
2009年
应德毅
1924年生于浙江省永康县石柱村。1949年 2月参军,并被编入第四野战军铁道纵队,同年 10月前往北京参加开国大典。女儿应代娅说:“我父亲岁数大了,耳朵也不好用了。他现在是副军级待遇,一个月 11500元的收入,妈妈也有 1000多元的收入,身体很健康,生活条件很好。 ”应德毅虽然年迈耳聋,但发送手机短信却很利索。他用短信告诉我:“我们家人丁兴旺,也算辉煌,5个孩子基本都受过高等教育,女儿、儿子、女婿和儿媳妇,博士、硕士都有,孙子和外孙子清华大学和哈佛大学毕业的也都有。相信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都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
1949年
2009年
杨振亚
1924年生于河北蠡县。1948年底调回华北画报社工作。1949年拍摄了开国大典。对于这张合影,杨振亚介绍说:“1949年 9月 30日下午,我和孟昭瑞、林杨(左图二)、吴群(左一)一起去天安门广场看场地,准备第二天的拍摄工作。看完场地之后,孟昭瑞给我们三个人拍了这张纪念照。第二天拍摄开国大典的时候,我和陈正青、侯波三个人的任务是在天安门城楼上负责拍摄领导人讲话;林杨在受检阅的飞机上拍摄空军编队的飞机,不是拍地面;吴群和孟昭瑞负责广场上受阅部队和群众的拍摄。”拍完开国大典之后,杨振亚担任了军教片室的主任,军教片室拍过很多有名的电影,包括《地道战》和《地雷战》都是。他在八一厂一直干到 1988年离休。
1955年
2009年
王永宁
1929年生于河北固安县牛驼镇五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49年在北京市公安局工作,1955年听说以后不发警服了,只让穿便装。为了留个纪念,他特意去天安门前花钱照了一张穿警服的相片,也是他这辈子在天安门前照的惟一的一张相片,一直保存到了现在。
此次为他拍照,当他身着一套 84式老警服出现在天安门广场的时候,一名年轻警察上前问他是干什么的,他开玩笑地说:“我是你们的祖宗,不信你回市局去打听打听。”随和的小警察笑了笑便转身离开我们。此刻,王永宁继续幽默道:“我背盒子枪执勤的时候,你还不知在哪儿呢!”说完,我们哈哈大笑。
1967年
2007年
齐洪霞
1948 年生于天津一个军人家庭。从小接受既传统又革命的教育,培养了诚实真挚的品格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无论学习还是各种活动都不甘落后。1965 年从天津南开区入伍来到北京军区后勤部,经过培训分配到军区总医院妇产科工作。当时她还是个小姑娘,总是有些不好意思,经过领导的说服教育,她逐渐开始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经过专业学习,齐洪霞逐渐成为一名医术高超的妇科医生。她说:“当年我15 分钟就可以完成一例剖腹产,我一天最多做过11 台手术。”
1966年
2007年
刘凤菊
1947 年生于天津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她的父母一生总共生了 12 个孩子,其中有 6 个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刘凤菊说她这辈子只想平平淡淡,不想冒尖。她于 1989年从石景山医院退休,生活中力争低调,从不参加集体活动。在刘凤菊心目中,最神圣的地方是天安门,最伟大的领袖是毛主席。她认为在天安门不仅可以看到毛主席,还可以回想起1966 年毛主席在天安门第三次接见红卫兵时的情景。当时她作为部队标兵,成为金水桥上的一名卫士,那是她一生最难忘的时刻。
1968年
2009年
沈炎仲
1953年生于天津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54年随家人移居北京。我问他们当时为什么去广场照相。他们说:“前几天我还找到 1968年我们照相那天的日记,日记上写着‘1968年 8月 2 日(星期四),今天早晨,我们三个人一起到天安门去。我们在纪念碑前畅谈自己毕业后都上哪儿,三个人的想法都一样,毕业后,我们坚决不留在城里。”沈炎仲回忆说:“那时我妈经常给我点儿零花钱,照相应该是我请他们。照完相的第二年,我们三个就去兵团了。”
1966年
2007年
郑盘齐
1949 年生于河北省乐亭县。郑盘齐(上图左下)当年在天安门的照片,显得非常革命,因为他们举着一张偌大的毛主席像。我问他哪来那么大一张毛主席像,一起照相的是谁。他说:“那张照片是我第二次串联照的。第一次串联回天津没几天,听说毛主席还要接见红卫兵,所以我和另外一个同学坐火车又第二次跑到北京。结果瞎跑还真赶上了,来北京的第二天就赶上了接见,看到了毛主席在城楼上招手。当时很激动,认为自己看到了大救星,很长时间都觉得自己很荣幸,因为我们学校很少有人见过毛主席。照片上蹲在我旁边的是跟我一起来看毛主席的赵福田,后面两个不是南京的就是济南的,忘记了。当时来串联我们都住在一个大通铺,又是一起受到毛主席的接见,所以很激动,接见完之后我们就去照相。我们俩个子矮在前面,他俩个子高,抱着毛主席像站后面。毛主席像是照相的地摊儿给提供的,那时谁都可以抱着照,也不要钱。”
1973年
2009年
段离
1957 年生于新疆富蕴县有色金属矿区一个特殊家庭。现为新疆新闻出版局编审。回忆当年在天安门照相的情景。她说:“我父亲 1949年当兵,1957年当右派,24年没回过家。我母亲根正苗红,每 10年有一次探亲假。1973年正好是我母亲的第二次探亲假,所以我们全家从阿勒泰坐着大卡车走了三天三夜才到了乌鲁木齐,又坐了三天四夜的火车才到了北京。我们去的第一个地方就是天安门广场,当时很多人都排队照相,摄影师和照相机固定在将近一米高的木台子上,被照的人也站在固定的位置,姿势、表情几乎完全一样,几秒钟就照一个。面对陌生的镜头好像谁都不敢笑,包括我们也一样。回到新疆一个月后才收到照片,我用水彩上色,所有来我家看到这张照片的人,都羡慕我们去过天安门。”
1972年
2007年
李晓丽
1960年生于北京一个干部家庭。她一再说自己的生活太平淡了,很多做过的事都不记得了。风风雨雨近 50年,就这么让她一笔带过,真不知道是过得洒脱,还是活得简单。
张宝玲
1963年生于河北省徐水县户木乡崔庄村。现在在中关村的知春电子城租了 5平方米的店面。她说虽然赚不了大钱,但供两个孩子上大学没有问题。
张宝刚
张宝刚是张宝玲的哥哥,他于1956 年出生。张宝刚认为自己现在岁数大了,不准备再创业了。张宝刚对第一次来北京记忆犹新。他说:“我和妹妹 1972年第一次来北京玩,当时住在晓丽家。晓丽的妈妈和我妈妈是亲姐妹,我姨夫是新中国成立前的老八路,他出生入死,打了很多年仗,在我们当地是有名的硬汉。他能文能武,新中国成立后成了 13 级干部。我姨和姨父对我们一家人很好,那次让晓丽带着我和妹妹玩了好几天,至今我还记得当年站在天安门广场照相时那种激动的心情。”
1969年
2007年
余海
1964年生于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读幼儿园的时候,中国时兴“厂校结合”,他父母所在的北京石油学院短短一个月之内就迁出了北京,全家人随之迁往黄河入海口的山东胜利油田。余海在油田从幼儿园一直读到了大学毕业,后来他通过父亲年轻时玩过的一台老式蔡司相机迷上了摄影。说到余海在天安门的这张老照片,他说:“听我父亲讲,当时北京石油学院要离开北京,我们一家人也要跟着学校去山东,可能是我父亲认为再也回不来了,所以就带我们全家去天安门广场照了一些纪念照。那次的照片都是我父亲自己照、自己洗的,照片质量虽然一般,但对我来说很有纪念意义。40多年了,这张照片我一直珍藏到现在。”这些年余海背着相机走遍了中国的每一个油田,包括中石油在世界各地的每一个项目,不仅拍摄了大量的“工作照”,还拍摄了不少属于自己的摄影作品,工作、活动忙得不亦乐乎。
1969年
2009年
毛联裕
1937 年生于山西省昔阳县梁庄村。毛联裕多年来在天安门广场留下很多纪念照,从 20世纪 50年代一直到现在,至少有好几十张。这张照片是他准备去前线的时候,母亲特意从老家山西赶到北京看他时去天安门拍的一张留影。40年过去了,毛联裕的母亲早已离开人世。毛联裕来北京已经 50多年,他刚到北京的时候,很多地方还是一片废墟,天安门广场除了城楼,再无任何新的建筑,作为一个外地人,他经历了北京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年,他每月只能领到 6块钱津贴,现在他每月退休金是 6600 元,和老伴儿的退休金加在一起,月收入已经超过了 8000元,所以他很满足现在的生活状况。
1970年
2009年
马惠云
1962年生于上海。1967年随父母工作调动来到北京,现为职业股民。
陈桂苓
于 1978年高中毕业,去年退休了。退休后参加了“夕阳秀”老年艺术团,舞蹈队去年还去香港参加比赛获了奖。
40年后的今天,她们虽然已经人到中年,但都有各自的幸福生活:马惠云的女儿出国留学;陈桂苓的儿子在首都师范大学读书,周金华和何俊霞的孩子也不逊色。时常四个人总会找个理由聚聚,一起去看看小学老师,一起吃吃饭,一起再去天安门照照相,总有说不完的话。
1971年
2007年
张莉
1952 年生于北京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她在农村插队 5年,教了4年书,插队回来进入北京勘察设计院工作之后,一边工作一边读书,用 5年时间学完了大学的全部课程。张莉说:“我和杨芳、宫立新那次照相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只是我们都在一起插队,关系很好,那年又正好赶上一起回北京,所以就约到天安门照了一张相。当时在天安门照相是一件很时髦的事情。那时特别是有什么值得纪念的事情,或者和家人朋友相聚,与家人朋友分别的时候,大家都要去天安门照相。那时去天安门也是一种流行,除了具有一定的政治含义,再就像现在的年轻人去酒吧和歌厅聚会一样,很时髦。”
1982年
2009年
王婷婷
1979 年出生在呼和浩特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王婷婷从小就很聪明,她在西直门二小和一五六中读完了小学六年级和初中,初中毕业顺利考入北京四中。遗憾的是 1998 年高考之际,她突然开始发高烧,只好带着高烧走进考场,最终没能进入她理想中的重点大学。2004年王婷婷应聘到中华英才网工作,从项目经理一直做到区域经理。2009年 8月调往杭州分公司工作。王婷婷说:“工作很忙,也很累。希望一年后回北京单干,或者开网店,或者开公司,不管是网店还是公司一定要属于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