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6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出生时间将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抚触护理,观察两组新生儿的黄疸指数以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中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日排便次数、胎便初排时间、黄疸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新生儿进行抚触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抚触护理;新生儿黄疸;胆红素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6-0131-02
新生儿黄疸又称为高胆红素血症,其在新生儿期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新生儿病症[1]。主要原因是血清胆红素的浓度升高,表现为巩膜、皮肤、黏膜等组织发黄,包括病理性和生理性两种。生理性黄疸是指新生儿在生后24h,血清胆红素由17~51μmol/L(1~3mg/dl)缓慢上升到86μmol/L(5mg/dl)以上,临床上主要出现黄疸而无其它的症状,1~2可周内消退[2]。生理性黄疸一般不需要治疗,而病理性黄疸则必须积极的去除病因,以维持内环境稳定,降低新生儿血清中的胆红素水平,从而预防胆红素脑病发生[3]。为探讨抚触护理用于新生儿黄疸中的效果,笔者选取80例新生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抚触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我院产科出生的16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新生儿出生时无溶血、畸形及先天性疾病。根据出生时间将新生儿分成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中男40例,女40例,体重2340~4890g,平均(3690±500)g,足月儿64例,早产儿16例,剖宫产31例,顺产49例。对照组中男50例,女30例,体重2440~4960g,平均(3790±540)g,足月儿55例,早产儿25例,剖宫产50例,顺产30例。兩组新生儿性别、日龄及体重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4] ①婴儿在出生后24h内出现黄疸,血清胆红素>102μmol/L(6mg/dl)。②血清胆红素浓度:足月儿>220.6μmol(12.9mg/dl),早产儿>255μmol/L(15mg/dl)。③血清胆红素每天上升>85μmol/L(5mg/dl)。④黄疸持续时间超过2周,或呈进行性加重。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5]:包括保暖,适当的补充所需维生素;纠正酸中毒和缺氧,维持内环境的稳定;避免使用与蛋白结合位点的药物或竞争葡萄糖醛酸转换酶的药物,如水杨酸盐、维生素K4、维生素K3等。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做好相关的记录,饮食护理、生活护理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新生儿抚触护理。具体为:喂食1h后,新生儿由其母亲或者家属带入抚触室,抚触按摩可在地板上、床上、膝盖上等地方进行,但一定要保证房间适宜的温度。依照从上到下次序,既从头、面、胸、腹、四肢、背部的顺序进行抚触,抚触新生儿头颈和背部采用指柔法,四肢采用挤捏法,进行抚触的人员应充满爱意并注意目光和感情的交流,双手保持温暖,并采用润肤油使双手润滑,动作要轻柔,力度要适中,每个动作进行3~5次,不应重复太多。当新生儿烦躁、饥饿、疲劳、哭喊厉害时则应立即停止抚触,并教会其家属抚触的手法,使其出院后仍然可以继续对新生儿进行抚触[4]。
1.4 观察指标 观察高胆红素血症、每天排便次数、胎便初排时间及黄疸指数。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TX-*3]±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中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25%,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观察组每日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胎便初排时间、黄疸指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细见表1。
3 讨论
新生儿刚脱离母体,体质较弱,需要身体和心理的一个调适过程。由于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在足月儿中要3~5d才成熟,未足月儿中要5~7d才成熟,所以刚出生的新生儿不能清除血红蛋白的代谢产物,故新生儿常常会有生理性黄疸发生。
在对新生儿进行抚触护理时,可采用大面积的皮肤接触,在哺乳时适当抚摸等方法以满足新生儿情感需求。护理人员在对新生儿抚触按摩时,其按摩的手法应由轻而慢慢加力,满月后,进行按摩的护理人员注意力度就即可。对于新生儿的脐带,在其没有脱落之前不宜触碰。进行抚触护理之后,能够增强新生儿迷走神经的兴奋性,从而致使胰岛素和胃泌素的分泌的增加,从而使婴儿的哺乳量增加,使食物的消化吸收增加,最后促进胎粪的排泄[7]。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抚触护理后,新生儿每天的排便次数明显多于仅进行常规护理的新生儿。在新生儿胎粪排泄的同时可减少其对胆红素的重吸收,从而使血清胆红素的水平降低,使新生儿的黄疸发病率降低[8]。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新生儿进行抚触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秀,李业瑜,许立伦,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22(1):77-79.
[2]张秋月,王竹颖,李颖翠,等.生后24h胆红素预测新生儿黄疸意义[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2,46(5):463-464,467.
[3]赵冬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12,30(9):887-890.
[4]陈昌辉,吴青,李茂军,等.新生儿黄疸的诊治及其相关问题[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14):1132-1136.
[5]陈湘玉,陈璐.专科护理小组管理的实践与成效[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8):785-787.
[6]靳永萍,刘芳丽,樊建科,等.穴位按摩在新生儿抚触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8):1237-1239.
[7]黄瑛.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对机体的损害及其防治研究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2):83-86.
[8]黄美兴,李金华,李素丽,等.抚触疗法在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0):3271-3272.
[关键词] 抚触护理;新生儿黄疸;胆红素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6-0131-02
新生儿黄疸又称为高胆红素血症,其在新生儿期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新生儿病症[1]。主要原因是血清胆红素的浓度升高,表现为巩膜、皮肤、黏膜等组织发黄,包括病理性和生理性两种。生理性黄疸是指新生儿在生后24h,血清胆红素由17~51μmol/L(1~3mg/dl)缓慢上升到86μmol/L(5mg/dl)以上,临床上主要出现黄疸而无其它的症状,1~2可周内消退[2]。生理性黄疸一般不需要治疗,而病理性黄疸则必须积极的去除病因,以维持内环境稳定,降低新生儿血清中的胆红素水平,从而预防胆红素脑病发生[3]。为探讨抚触护理用于新生儿黄疸中的效果,笔者选取80例新生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抚触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我院产科出生的16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新生儿出生时无溶血、畸形及先天性疾病。根据出生时间将新生儿分成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中男40例,女40例,体重2340~4890g,平均(3690±500)g,足月儿64例,早产儿16例,剖宫产31例,顺产49例。对照组中男50例,女30例,体重2440~4960g,平均(3790±540)g,足月儿55例,早产儿25例,剖宫产50例,顺产30例。兩组新生儿性别、日龄及体重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4] ①婴儿在出生后24h内出现黄疸,血清胆红素>102μmol/L(6mg/dl)。②血清胆红素浓度:足月儿>220.6μmol(12.9mg/dl),早产儿>255μmol/L(15mg/dl)。③血清胆红素每天上升>85μmol/L(5mg/dl)。④黄疸持续时间超过2周,或呈进行性加重。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5]:包括保暖,适当的补充所需维生素;纠正酸中毒和缺氧,维持内环境的稳定;避免使用与蛋白结合位点的药物或竞争葡萄糖醛酸转换酶的药物,如水杨酸盐、维生素K4、维生素K3等。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做好相关的记录,饮食护理、生活护理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新生儿抚触护理。具体为:喂食1h后,新生儿由其母亲或者家属带入抚触室,抚触按摩可在地板上、床上、膝盖上等地方进行,但一定要保证房间适宜的温度。依照从上到下次序,既从头、面、胸、腹、四肢、背部的顺序进行抚触,抚触新生儿头颈和背部采用指柔法,四肢采用挤捏法,进行抚触的人员应充满爱意并注意目光和感情的交流,双手保持温暖,并采用润肤油使双手润滑,动作要轻柔,力度要适中,每个动作进行3~5次,不应重复太多。当新生儿烦躁、饥饿、疲劳、哭喊厉害时则应立即停止抚触,并教会其家属抚触的手法,使其出院后仍然可以继续对新生儿进行抚触[4]。
1.4 观察指标 观察高胆红素血症、每天排便次数、胎便初排时间及黄疸指数。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TX-*3]±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中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25%,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观察组每日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胎便初排时间、黄疸指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细见表1。
3 讨论
新生儿刚脱离母体,体质较弱,需要身体和心理的一个调适过程。由于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在足月儿中要3~5d才成熟,未足月儿中要5~7d才成熟,所以刚出生的新生儿不能清除血红蛋白的代谢产物,故新生儿常常会有生理性黄疸发生。
在对新生儿进行抚触护理时,可采用大面积的皮肤接触,在哺乳时适当抚摸等方法以满足新生儿情感需求。护理人员在对新生儿抚触按摩时,其按摩的手法应由轻而慢慢加力,满月后,进行按摩的护理人员注意力度就即可。对于新生儿的脐带,在其没有脱落之前不宜触碰。进行抚触护理之后,能够增强新生儿迷走神经的兴奋性,从而致使胰岛素和胃泌素的分泌的增加,从而使婴儿的哺乳量增加,使食物的消化吸收增加,最后促进胎粪的排泄[7]。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抚触护理后,新生儿每天的排便次数明显多于仅进行常规护理的新生儿。在新生儿胎粪排泄的同时可减少其对胆红素的重吸收,从而使血清胆红素的水平降低,使新生儿的黄疸发病率降低[8]。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新生儿进行抚触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秀,李业瑜,许立伦,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22(1):77-79.
[2]张秋月,王竹颖,李颖翠,等.生后24h胆红素预测新生儿黄疸意义[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2,46(5):463-464,467.
[3]赵冬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12,30(9):887-890.
[4]陈昌辉,吴青,李茂军,等.新生儿黄疸的诊治及其相关问题[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14):1132-1136.
[5]陈湘玉,陈璐.专科护理小组管理的实践与成效[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8):785-787.
[6]靳永萍,刘芳丽,樊建科,等.穴位按摩在新生儿抚触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8):1237-1239.
[7]黄瑛.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对机体的损害及其防治研究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2):83-86.
[8]黄美兴,李金华,李素丽,等.抚触疗法在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0):3271-3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