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抑酸和抗菌疗法的比较和评价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methean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40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分三组进行药物治疗:(1)洛赛克组(L);(2)羟氨苄青霉素+甲硝唑组(AM);(3)洛赛克+羟氨苄青霉素十甲硝唑组(LAM)。三组均治疗14天,溃疡愈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消除HP和减轻炎症方面,AM组及LAM组均优于L组(P<0.05)。无论抗菌还是抑酸,治疗后细菌形态较治疗前变短,有部分HP阳性病例其细菌尿素酶试验转阴。结果表明,HP与溃疡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洛赛克与抗菌药物均能使细菌形态变小,并能使部分HP尿素酶活力消失,HP的致病力减弱。

其他文献
研究自由基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预防和保护作用。实验过程中,动态观察了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力和过氧化物(LPO)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SOD组和CAT组ALT活力轻度上升,LPO含量变化较小,与CCl4对照组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且SOD组二者上升较CAT组为慢。光镜与电镜下观察,SOD和CAT组肝脏
对11只新西兰大白兔作了碘油门静脉栓塞。实验动物均存活,肝功能和白细胞计数呈一过性升高。术后7~14天见汇管区淋巴细胞和嗜中性白细胞浸润,以后表现为汇管区淋巴细胞浸润和轻度纤维组织增生及可逆性的肝细胞变性,未发现门静脉血栓形成。结果表明:(1)正常肝脏对碘油门静脉栓塞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但有一定的损害;(2)碘油门静脉栓塞时,宜在栓塞剂中加入合适的抗生素,以防继发感染;(3)碘油门静脉栓塞,门静脉内
以小白鼠为实验对象,采用胆总管逆行注入激活剂法,建立一种新的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动物模型。通过对模型动物的大体观察、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研究,以及血清酶活性的测定,证明该模型稳定可靠,操作简便易行,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期刊
期刊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正常人及某些胃肠疾病患者血清和胃肠道粘膜中的神经降压素(NT)水平变化。正常人空腹血清NT为22.62±4.82pg/ml,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肠易激综合征者为32.31±4.23pg/ml,(P<0.001);溃疡性结肠炎者为16.3±2.66pg/ml,(P<0.001)。正常人胃肠道粘膜内NT含量高低的顺序为:回肠>直肠>十二指肠
报告雌激素对二甲肼(DMH)诱发Sprague-Dawley大鼠大肠癌作用之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雌激素对DMH诱发肠癌之效应有协同和促进作用,去势可抑制DMH的诱癌效应,并在DMH诱发的肠癌组织中检出雌激素受体。其可能机理是:(1)高水平的雌激素能抑制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2)促进机体的脂质和胆汁酸代谢;(3)刺激肠粘膜上皮增生活跃以及影响DMH在体内代谢和致癌特性表达。提示临床为治疗目的而长期大
期刊
用放射免疫法对具有腹泻症状的15例溃疡性结肠炎,19例慢性结肠炎,20例肠易激综合征病人和15例非腹泻病人的回肠末端,横结肠和乙状结肠粘膜中心P物质(SP)和肠血管活性肽(VIP)进行测定。发现对照组中肠粘膜中VIP含量显著高于SP,与国外报道一致。溃疡性结肠炎病人横结肠粘膜中SP含量显著增加,有统计学意义。可能与增加结肠集团运动,导致排便次数增加有关。慢性结肠炎病人回肠末端SP增加,乙状结肠粘膜
对63例原发性肝癌(PHC)、71例正常人及170例其他疾病患者血清进行5'-核苷酸磷酸二酯酶(5'-NPDase)同工酶激光扫描面积积分半定量检测。结果发现:①90.1%的正常人血清中有低峰型的5'-NPDase-I带,其面积积分≤0.23;②5'-NPDase-I带、V带、VI带面积积分半定量对PHC诊断的阳性率较高(均在85%以上),但缺乏特异性;③在甲胎蛋白(AFP)阴性的PHC中,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