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霭龄自掏腰包,宋庆龄“以大让小”,宋美龄摔断肋骨
80年前的7月7日,卢沟桥畔一声枪响,“七七事变”爆发。蓄谋已久的日本依仗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很快占领了北平、天津等地,准备吞并中国。此时,汪精卫公开说“中国的国家力量,不能挡住日本的侵略”,周佛海等人则组织“低调俱乐部”,鼓吹“战必大败,和未必大乱”。蒋介石虽然被迫抗战,但执行着“战而后和”的方针,希望跟日本打一打,引起国际社会干涉调停,最终取得“体面”的和平。一时间,“亡国论”“失败论”的悲观论调在国内弥散开来。
宋庆龄与大姐成立妇女抗敌后援会
危急时刻,宋庆龄站了出来。1937年8月,她写出《中国是不可征服的》一文。“我坚决地相信,中国不但能够抵抗日本的任何侵略,并且能够而且必须准备收复失地……日本的武力已不过成为一只纸老虎。”作为孙中山的遗孀,再加上为国为民尽心尽力,宋庆龄在国人心中地位很高。正如德国反法西斯女战士王安娜所言:“千百万中国人把她当作理想的化身,对她无比尊敬。”她的文章一出,民心士气为之一振。“宋庆龄看到了中日两国表面的军事力量对比,也分析了两国的潜力。她认为日本的社会经济结构不够坚实,经不起长期的战争;中国土地广大,资源丰富,更重要的是中国人民大众已经觉醒起来了。”96岁高龄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尚明轩对《环球人物》记者说。
不久之后,英国工党代表团来华调查日本侵略的情况。宋庆龄给代表团写了封信:“尽管日本陆海空军的技术和装备远胜于中国军队,但我们知道单凭军事技术是不能赢得这场战争的……中国为了民族生存而抗战,日本军国主义决不能奴役像中国这样伟大的民族。”
“平心而论,宋庆龄和日本的关系也算密切。她在日本生活过一段时间,结识并嫁给孙中山就是在日本。他们的一些日本朋友给宋庆龄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况且在20世纪初,日本也曾是很多中国人学习的对象。但是所有的这一切,在民族利益面前都被暂时放在了一边。”中山大学近代中国研究中心原副主任林家有说。
8月13日,日军开始大举进攻上海,企图攻占南京,实现“三个月灭亡中国”的野心。眼见形势危急,国民政府发表了自卫抗战声明,先后调遣近80万军队投入淞沪战场。
在淞沪会战爆发之前,宋庆龄考虑到上海妇女的爱国传统,与廖仲恺的妻子、自己的老朋友何香凝一起,准备建立上海妇女抗战后援会。此前多年,宋庆龄因为政治分歧以及宋美龄的婚姻问题,与大姐宋霭龄关系冷淡。这一次,她联络了宋霭龄,希望大姐能为此做些事情。林家有说:“其中细节史料上没有明确记载,从宋霭龄积极参与的结果来推测,她答应得应该很痛快。”
几乎与此同时,南京成立了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战将士总会(以下简称总会),宋美龄担任主席。林家有说:“宋庆龄是孙夫人,又是宋美龄的姐姐,如果以她为全国同类团体的领袖,想必全国上下不会觉得不妥。”但宋庆龄心胸宽广,很快响应了总会“要求各地和各级组织给予支持”的号召,将上海妇女抗战后援会改名为“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战将士总会上海分会”。分会在宋庆龄、何香凝的领导下保持了组织和活动上的独立性,从属于宋美龄主持的总会。
传记作家陈廷一对这个“以大让小”的故事进行了戏剧化的描述——宋霭龄先开口了:“你说说这个小妹,咱们成立了妇女抗敌后援会,她又在南京成立个什么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敌将士总会……自任主席不说,还声称她那个慰劳会是全国最高组织,别人建立的组织都得算她的分会,让跟她联系,受她领导。你说这算什么事?”宋庆龄笑了:“大姐一向不争这种事的,怎么今天和小妹计较上了……抗日是全国当前第一位的大事。她身为委员长的夫人,世人瞩目,这样做无形中就是向全国全世界表明中国抗日的决心。”
总会上海分会的成立,是三姐妹在抗战中正式合作的开始。“宋氏三姐妹结束了长期的对立,走到了一条路上。” 尚明轩说。
宋美龄与“我的空军”
“作为蒋介石的妻子,宋美龄是当时中国的‘第一夫人’。这个特殊的身份,使她在抗战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主任罗敏说道。
1937年10月8日,淞沪前线硝烟弥漫,中国守军的阵地上开来一辆军用运输卡车。官兵们正在日军飞机轰炸的间歇抢修防御工事,并没在意这辆卡车。然而,卡车停稳后,走下来的一名中年女性令他们着实吃了一惊:“这不是蒋夫人吗?!”淞沪会战期间,宋美龄曾多次赴前线看望抗战将士,还写过有关上海战场的新闻电讯,揭露日军的侵略恶行、报道中国抗战的情况。
枪炮无眼,宋美龄在战火中也曾遇险。10月23日,宋美龄再次乘车到前线慰问官兵,途中遇到日军飞机的扫射和炮击。由于道路遭到严重破坏,她乘坐的汽车在一个急转弯处轮胎突然损坏,失控冲进了一条水沟,宋美龄当场受伤昏迷。醒来后,她觉得走路困难,但仍坚持到前线慰问伤兵。慰问结束后,宋美龄接受医生检查,发现摔断了肋骨。“身为蒋介石的妻子,宋美龄冒着战火到前线慰问抗战将士,象征意义是远大于实际作用的,对鼓舞军心很有帮助。”罗敏说。
宋美龄对中国空军也做出了不少贡献。早在西安事变时,她就意识到了空军的作用,曾写过一篇名为《航空与统一》的文章,强调航空事业可以促进国家的统一。
1936年,宋美龄成为航空委员会秘书长,投身筹备空军的事业。她不仅凭借谈判中良好的口才訂购了2000万美元的飞机,还物色到了“飞虎将军”陈纳德。1937年,陈纳德初见宋美龄便为其倾倒,在日记中写道:“她使我无法恢复常态。从那天起,她将永远是我的公主。”“七七事变”之后,陈纳德正式投身中国抗战,在上海、南京、武汉的上空率队与日军作战。而宋美龄则在美国积极活动,争取到了100架战斗机。
宋美龄对自己在筹建空军、参与抗战中发挥的作用感到骄傲。出席重要场合时,她经常穿着旗袍,别上一枚空军飞行奖章。据宋美龄的侍从官回忆,她喜欢称国民党空军为“我的空军”。在她晚年的寓所中,一直挂着她在抗战期间与功勋飞行员合影的巨幅照片。 尚明轩认为,宋美龄和宋庆龄1937年的大多数时间虽然不在一处——宋美龄在南京,宋庆龄在上海,但空间上的距离没有妨碍姐妹团结抗日。1937年,同情中国抗战事业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和他的夫人,以及新西兰人路易·艾黎发起组织了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以下简称“工合”)。“工合”是一个“寓救济于生产,使中国走上自救之路”的组织,宋氏三姐妹很支持,共同参与其活动。
第二年,“工合”总会在武汉成立,宋美龄担任名誉理事长。没过不久,中国“工合”香港促进委员会成立,宋庆龄担任名誉主席。随着“工合”运动的开展,大量难民和伤兵的生活得到了保障,各地的经济也有所发展。
宋氏三姐妹站脚助威,不仅扩大了“工合”运动的影响,还使得姐妹间的关系更为亲近。“日后,由宋庆龄担任主席的保卫中国同盟在香港正式成立,进行了大量支援‘工合’的活动。对此,宋美龄多次在公开场合对二姐大加称赞,一时间宋氏姐妹关系似乎得到了修复。”林家有说。
宋霭龄一改低调,走到台前
“中国有句话:长兄如父,长姐如母。宋家兄弟姐妹6人里,宋霭龄是大姐,对兄弟姐妹有特殊的影响力,但她对政治不是很感兴趣,是宋氏三姐妹里政治立场最模糊的一个。”罗敏评价说,“宋霭龄感兴趣的是钱,她嫁给孔祥熙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这个原因。但是宋霭龄也算得上爱国。虽然孔家在抗战中有发国难财的负面传闻,但是宋霭龄支持抗战的态度基本是明确的。”
宋霭龄婚后便返回孔祥熙的山西老家,过着相夫教子的生活,很少抛头露面,一心想着如何经营家族财富。不过,“七七事变”后,她一反常态地投身到抗战中。除了和两个妹妹共同参与抗战团体和活动,她还拿出了自己最爱的钱。当上海战云密布时,宋霭龄常到医院,询问红十字会的医疗工作是否准备周全。当时,舆论普遍认为红十字会有国际背景,日军对医院不敢有过分的动作,因此红十字会的人回答宋霭龄说:“万事周全,请孔夫人放心。”但是,随着战事越发激烈,上海的医院很快受到波及,陷入了极度拥挤、缺医少药的困境中。
宋霭龄出资设置了伤兵医院、儿童医院,她还自掏腰包购买了3辆救护车和37辆军用卡车,以解燃眉之急。驻扎在上海的军队也收到了宋霭龄的慰问品,当几辆装满汽油的卡车开到阵地时,军官们很是意外:深居简出的孔夫人居然深知汽油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七七事变”之前,宋霭龄很少在公共场合露面,直到淞沪会战之初,她依然和公开的政治活动保持了一定距离,很少见记者。有一次,宋霭龄终于接受了一家美国报纸的采访。采访结束后,记者们又花了很大工夫说服她同意刊登自己的照片。可就在报纸出版前夕,她思虑再三,态度坚决地撤回了稿件。美国作家项美丽曾这样评价宋霭龄:“她的个性太过腼腆,这让记者们很难展开工作。”
然而,随着战事的深入,“腼腆”的宋霭龄也走到了台前。1937年10月底,上海的妇女团体在国际饭店招待在沪的各国妇女领袖。在招待会上,宋霭龄用流利的英语致词,呼吁世界各国的妇女“主张公道正义,保卫世界和平”。第二天,她来到金陵广播电台,破天荒地做了一次广播演说,谴责对日本侵略中国有利的《九国公约》。当时的报纸对这次演讲进行了报道,题为《孔夫人对美人士作广播演讲》。
除此之外,宋霭龄还渐渐地开始参与义卖、推销战时公债等活动。
与宋庆龄一样,宋霭龄同样和日本渊源不浅。当初,宋霭龄就是在日本横滨与孔祥熙成婚的。孔祥熙那时是东京中华留日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在日本有不少熟人。婚后,夫妇二人在生意中经常与日本商人打交道。不过抗战期间,考虑到中日交战的现状,宋霭龄对日本的态度非常谨慎。当孔祥熙奉蒋介石之命,與日本私下接触、企图和谈时,宋霭龄提醒丈夫,当心捉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1937年,正值外敌大规模入侵、国难当头之时,宋氏三姐妹暂时抛开政治分歧,一起加入了抗日救国的行列,既各显其能,也相互扶持。但是,她们的关系是微妙并且复杂的,即便在十四年抗战期间也是如此。短暂的重归于好之后,她们很快又走上了岔路。想要真正理解她们,还要往前看、往后看。”林家有说。
80年前的7月7日,卢沟桥畔一声枪响,“七七事变”爆发。蓄谋已久的日本依仗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很快占领了北平、天津等地,准备吞并中国。此时,汪精卫公开说“中国的国家力量,不能挡住日本的侵略”,周佛海等人则组织“低调俱乐部”,鼓吹“战必大败,和未必大乱”。蒋介石虽然被迫抗战,但执行着“战而后和”的方针,希望跟日本打一打,引起国际社会干涉调停,最终取得“体面”的和平。一时间,“亡国论”“失败论”的悲观论调在国内弥散开来。
宋庆龄与大姐成立妇女抗敌后援会
危急时刻,宋庆龄站了出来。1937年8月,她写出《中国是不可征服的》一文。“我坚决地相信,中国不但能够抵抗日本的任何侵略,并且能够而且必须准备收复失地……日本的武力已不过成为一只纸老虎。”作为孙中山的遗孀,再加上为国为民尽心尽力,宋庆龄在国人心中地位很高。正如德国反法西斯女战士王安娜所言:“千百万中国人把她当作理想的化身,对她无比尊敬。”她的文章一出,民心士气为之一振。“宋庆龄看到了中日两国表面的军事力量对比,也分析了两国的潜力。她认为日本的社会经济结构不够坚实,经不起长期的战争;中国土地广大,资源丰富,更重要的是中国人民大众已经觉醒起来了。”96岁高龄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尚明轩对《环球人物》记者说。
不久之后,英国工党代表团来华调查日本侵略的情况。宋庆龄给代表团写了封信:“尽管日本陆海空军的技术和装备远胜于中国军队,但我们知道单凭军事技术是不能赢得这场战争的……中国为了民族生存而抗战,日本军国主义决不能奴役像中国这样伟大的民族。”
“平心而论,宋庆龄和日本的关系也算密切。她在日本生活过一段时间,结识并嫁给孙中山就是在日本。他们的一些日本朋友给宋庆龄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况且在20世纪初,日本也曾是很多中国人学习的对象。但是所有的这一切,在民族利益面前都被暂时放在了一边。”中山大学近代中国研究中心原副主任林家有说。
8月13日,日军开始大举进攻上海,企图攻占南京,实现“三个月灭亡中国”的野心。眼见形势危急,国民政府发表了自卫抗战声明,先后调遣近80万军队投入淞沪战场。
在淞沪会战爆发之前,宋庆龄考虑到上海妇女的爱国传统,与廖仲恺的妻子、自己的老朋友何香凝一起,准备建立上海妇女抗战后援会。此前多年,宋庆龄因为政治分歧以及宋美龄的婚姻问题,与大姐宋霭龄关系冷淡。这一次,她联络了宋霭龄,希望大姐能为此做些事情。林家有说:“其中细节史料上没有明确记载,从宋霭龄积极参与的结果来推测,她答应得应该很痛快。”
几乎与此同时,南京成立了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战将士总会(以下简称总会),宋美龄担任主席。林家有说:“宋庆龄是孙夫人,又是宋美龄的姐姐,如果以她为全国同类团体的领袖,想必全国上下不会觉得不妥。”但宋庆龄心胸宽广,很快响应了总会“要求各地和各级组织给予支持”的号召,将上海妇女抗战后援会改名为“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战将士总会上海分会”。分会在宋庆龄、何香凝的领导下保持了组织和活动上的独立性,从属于宋美龄主持的总会。
传记作家陈廷一对这个“以大让小”的故事进行了戏剧化的描述——宋霭龄先开口了:“你说说这个小妹,咱们成立了妇女抗敌后援会,她又在南京成立个什么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敌将士总会……自任主席不说,还声称她那个慰劳会是全国最高组织,别人建立的组织都得算她的分会,让跟她联系,受她领导。你说这算什么事?”宋庆龄笑了:“大姐一向不争这种事的,怎么今天和小妹计较上了……抗日是全国当前第一位的大事。她身为委员长的夫人,世人瞩目,这样做无形中就是向全国全世界表明中国抗日的决心。”
总会上海分会的成立,是三姐妹在抗战中正式合作的开始。“宋氏三姐妹结束了长期的对立,走到了一条路上。” 尚明轩说。
宋美龄与“我的空军”
“作为蒋介石的妻子,宋美龄是当时中国的‘第一夫人’。这个特殊的身份,使她在抗战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主任罗敏说道。
1937年10月8日,淞沪前线硝烟弥漫,中国守军的阵地上开来一辆军用运输卡车。官兵们正在日军飞机轰炸的间歇抢修防御工事,并没在意这辆卡车。然而,卡车停稳后,走下来的一名中年女性令他们着实吃了一惊:“这不是蒋夫人吗?!”淞沪会战期间,宋美龄曾多次赴前线看望抗战将士,还写过有关上海战场的新闻电讯,揭露日军的侵略恶行、报道中国抗战的情况。
枪炮无眼,宋美龄在战火中也曾遇险。10月23日,宋美龄再次乘车到前线慰问官兵,途中遇到日军飞机的扫射和炮击。由于道路遭到严重破坏,她乘坐的汽车在一个急转弯处轮胎突然损坏,失控冲进了一条水沟,宋美龄当场受伤昏迷。醒来后,她觉得走路困难,但仍坚持到前线慰问伤兵。慰问结束后,宋美龄接受医生检查,发现摔断了肋骨。“身为蒋介石的妻子,宋美龄冒着战火到前线慰问抗战将士,象征意义是远大于实际作用的,对鼓舞军心很有帮助。”罗敏说。
宋美龄对中国空军也做出了不少贡献。早在西安事变时,她就意识到了空军的作用,曾写过一篇名为《航空与统一》的文章,强调航空事业可以促进国家的统一。
1936年,宋美龄成为航空委员会秘书长,投身筹备空军的事业。她不仅凭借谈判中良好的口才訂购了2000万美元的飞机,还物色到了“飞虎将军”陈纳德。1937年,陈纳德初见宋美龄便为其倾倒,在日记中写道:“她使我无法恢复常态。从那天起,她将永远是我的公主。”“七七事变”之后,陈纳德正式投身中国抗战,在上海、南京、武汉的上空率队与日军作战。而宋美龄则在美国积极活动,争取到了100架战斗机。
宋美龄对自己在筹建空军、参与抗战中发挥的作用感到骄傲。出席重要场合时,她经常穿着旗袍,别上一枚空军飞行奖章。据宋美龄的侍从官回忆,她喜欢称国民党空军为“我的空军”。在她晚年的寓所中,一直挂着她在抗战期间与功勋飞行员合影的巨幅照片。 尚明轩认为,宋美龄和宋庆龄1937年的大多数时间虽然不在一处——宋美龄在南京,宋庆龄在上海,但空间上的距离没有妨碍姐妹团结抗日。1937年,同情中国抗战事业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和他的夫人,以及新西兰人路易·艾黎发起组织了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以下简称“工合”)。“工合”是一个“寓救济于生产,使中国走上自救之路”的组织,宋氏三姐妹很支持,共同参与其活动。
第二年,“工合”总会在武汉成立,宋美龄担任名誉理事长。没过不久,中国“工合”香港促进委员会成立,宋庆龄担任名誉主席。随着“工合”运动的开展,大量难民和伤兵的生活得到了保障,各地的经济也有所发展。
宋氏三姐妹站脚助威,不仅扩大了“工合”运动的影响,还使得姐妹间的关系更为亲近。“日后,由宋庆龄担任主席的保卫中国同盟在香港正式成立,进行了大量支援‘工合’的活动。对此,宋美龄多次在公开场合对二姐大加称赞,一时间宋氏姐妹关系似乎得到了修复。”林家有说。
宋霭龄一改低调,走到台前
“中国有句话:长兄如父,长姐如母。宋家兄弟姐妹6人里,宋霭龄是大姐,对兄弟姐妹有特殊的影响力,但她对政治不是很感兴趣,是宋氏三姐妹里政治立场最模糊的一个。”罗敏评价说,“宋霭龄感兴趣的是钱,她嫁给孔祥熙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这个原因。但是宋霭龄也算得上爱国。虽然孔家在抗战中有发国难财的负面传闻,但是宋霭龄支持抗战的态度基本是明确的。”
宋霭龄婚后便返回孔祥熙的山西老家,过着相夫教子的生活,很少抛头露面,一心想着如何经营家族财富。不过,“七七事变”后,她一反常态地投身到抗战中。除了和两个妹妹共同参与抗战团体和活动,她还拿出了自己最爱的钱。当上海战云密布时,宋霭龄常到医院,询问红十字会的医疗工作是否准备周全。当时,舆论普遍认为红十字会有国际背景,日军对医院不敢有过分的动作,因此红十字会的人回答宋霭龄说:“万事周全,请孔夫人放心。”但是,随着战事越发激烈,上海的医院很快受到波及,陷入了极度拥挤、缺医少药的困境中。
宋霭龄出资设置了伤兵医院、儿童医院,她还自掏腰包购买了3辆救护车和37辆军用卡车,以解燃眉之急。驻扎在上海的军队也收到了宋霭龄的慰问品,当几辆装满汽油的卡车开到阵地时,军官们很是意外:深居简出的孔夫人居然深知汽油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七七事变”之前,宋霭龄很少在公共场合露面,直到淞沪会战之初,她依然和公开的政治活动保持了一定距离,很少见记者。有一次,宋霭龄终于接受了一家美国报纸的采访。采访结束后,记者们又花了很大工夫说服她同意刊登自己的照片。可就在报纸出版前夕,她思虑再三,态度坚决地撤回了稿件。美国作家项美丽曾这样评价宋霭龄:“她的个性太过腼腆,这让记者们很难展开工作。”
然而,随着战事的深入,“腼腆”的宋霭龄也走到了台前。1937年10月底,上海的妇女团体在国际饭店招待在沪的各国妇女领袖。在招待会上,宋霭龄用流利的英语致词,呼吁世界各国的妇女“主张公道正义,保卫世界和平”。第二天,她来到金陵广播电台,破天荒地做了一次广播演说,谴责对日本侵略中国有利的《九国公约》。当时的报纸对这次演讲进行了报道,题为《孔夫人对美人士作广播演讲》。
除此之外,宋霭龄还渐渐地开始参与义卖、推销战时公债等活动。
与宋庆龄一样,宋霭龄同样和日本渊源不浅。当初,宋霭龄就是在日本横滨与孔祥熙成婚的。孔祥熙那时是东京中华留日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在日本有不少熟人。婚后,夫妇二人在生意中经常与日本商人打交道。不过抗战期间,考虑到中日交战的现状,宋霭龄对日本的态度非常谨慎。当孔祥熙奉蒋介石之命,與日本私下接触、企图和谈时,宋霭龄提醒丈夫,当心捉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1937年,正值外敌大规模入侵、国难当头之时,宋氏三姐妹暂时抛开政治分歧,一起加入了抗日救国的行列,既各显其能,也相互扶持。但是,她们的关系是微妙并且复杂的,即便在十四年抗战期间也是如此。短暂的重归于好之后,她们很快又走上了岔路。想要真正理解她们,还要往前看、往后看。”林家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