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理论和语料来源
批评语言学家福勒曾概括:“语言传播各种各样的世界观,是一种不间断的干预力量。”[1]这无疑说明语言有可能夹杂着人们的不公正评判。本文试图通过对英语新闻的批评性分析来诠释批评语篇分析的理论方法, 揭示西方媒体的话语霸权用偏见解读中国的行为。“Fowler等指出在对语篇进行批评分析时应特别注意考察转换(transformation)、分类(classification) 、连贯性(coherence) 及物性(transitivity)和情态(modality)等蕴含的意识形态意义。” [2]
悉尼先驱晨报是澳大利亚悉尼的主要报纸,该报创办于1831年,是澳大利亚历史最悠久的报纸。办报态度严肃,以监督政府和进行调查性报道著称,但该报所营造的关于中国的“拟态环境”却极大程度地影响着公众的认知。因此本文选取2013年8月5日其官方网站题为“China bans NZ milk powder after botulism warning”即中国在肉毒中毒警告后对进口新西兰奶源奶粉颁布禁令的报道为语料作批评性语篇分析。
二、讨论部分
悉尼先驱晨报对中国禁令新西兰奶粉事件的报道存在以偏概全, 混淆视听的问题。本文拟从转述和分类方面来对该新闻语篇作批评性话语分析:
(一)消息来源
在英语新闻语篇中, 当引述别人的言论或观点的时候报道者往往会交待话语的来历。而交代的信息来源主要有三种类型:具体详细的消息来源, 含蓄不露的消息来源和似真非真的消息来源。
下面我们来分析报道者如何利用转述引语来表达自己的立场。
例如:
1.Many on China’s ubiquitous Weibo microblogs were pointing to Fonterra’s part-ownership of Sanlu, a company responsible for China’s 2008 melamine scandal in which six infants died and more than 300,000 fell ill.
在上述语料中提出的人们的质疑来源于不明确,没有可信度和说服力的微博而非正规的官方新闻,并把恒天然集团曾入股卷入三聚氰胺事件造成严重恶果的三鹿集团作为重点内容详细具体阐释出来,让读者产生似真非真的感觉,并有可能误认为此事件与中国奶粉企业有很大关联,转移了导致此次召回并引发国际担忧的真正原因。
2."The authorities in China, in my opinion absolutely appropriately, have stopped all imports of New Zealand milk powders from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New Zealand Trade Minister Tim Groser said.
这里使用了具体明确的消息来源,是直接引语。其转述权威人士(新西兰贸易部长)的言语可以为事件的国外相关方开脱责任。来自新西兰奶源的奶粉全部被禁止进入中国境内的事件在新西兰贸易部长个人看来是完全合适的事情,强调了新西兰政府的高姿态,塑造了一个“负责任”的形象,而让受众感觉中国在此事件处理上过于苛刻,有刻意为之之嫌。
(二)分类
“语篇的分类系统通常是指语篇对人物和事件的命名和描述,主要通过词汇的选择来实现。” [3]语篇的分类体系最能反映说话人的思想观念, 能体现语言意念功能,也最具有意识形态意义。它通过语言, 对外部世界进行识别、归类, 并赋予外部世界以秩序。语篇的分类系统主要通过对词汇的选择来实现。
例如:
The melamine scandal remains a painful memory for most and triggered a huge surge in demand for imported dairy goods.
对于三鹿奶粉事件的影响,报道者选用了scandal,painful,trigger等有明显贬义的词语抨击中国奶粉企业的信誉,借以鼓吹外国奶粉仍然是最被中国民众认可的言论,从而强化受众对中国奶制品的不良印象。
结语
西方传媒正是通过有失公允的对转述对象和转述话语内容的有意识的选择,来压缩中方话语的可感知空间和可信度。此外在报道中还总是详细陈述以往存在问题的中国奶制品带来的严重恶果,强化受众对中国奶制品的不良的刻板印象,使读者以质疑的视角看待中国禁令新西兰奶粉的初衷,“甚至还有可能产生非理性的直觉式的反应。” [4]
语言表達背后所隐藏的假定、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往往不容易被读者觉察,而且其对人们的认知影响实际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与武力,战争等强制手段相比,这种对话语实践的干涉十分隐晦,却是更为有效,尤其是在人们已习惯用各种传播媒介来认知自己不太清楚的复杂世界的今天。通过批评性语篇分析不难发现由媒介所形成的拟态环境,是如何制约着人们的认知,而且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从而进一步揭示新闻语言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和倾向性。
参考文献:
[1]Fowler,R.“Critical Linguistics”[A].in Malmkjacr,K.(ed.),The Linguistics Encylopedia[M].London:Routledge,1991.
[2]辛斌.语言、权力与意识形态:批评语言学[J]. 现代外语,1996:21-26.
[3]辛斌.新闻语篇的批评性分析刍议[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7 (4).
[4]邵培仁.媒介恐慌论及媒介恐怖论的兴起、演变及理性抉择[J].现代传播,2007(4).
批评语言学家福勒曾概括:“语言传播各种各样的世界观,是一种不间断的干预力量。”[1]这无疑说明语言有可能夹杂着人们的不公正评判。本文试图通过对英语新闻的批评性分析来诠释批评语篇分析的理论方法, 揭示西方媒体的话语霸权用偏见解读中国的行为。“Fowler等指出在对语篇进行批评分析时应特别注意考察转换(transformation)、分类(classification) 、连贯性(coherence) 及物性(transitivity)和情态(modality)等蕴含的意识形态意义。” [2]
悉尼先驱晨报是澳大利亚悉尼的主要报纸,该报创办于1831年,是澳大利亚历史最悠久的报纸。办报态度严肃,以监督政府和进行调查性报道著称,但该报所营造的关于中国的“拟态环境”却极大程度地影响着公众的认知。因此本文选取2013年8月5日其官方网站题为“China bans NZ milk powder after botulism warning”即中国在肉毒中毒警告后对进口新西兰奶源奶粉颁布禁令的报道为语料作批评性语篇分析。
二、讨论部分
悉尼先驱晨报对中国禁令新西兰奶粉事件的报道存在以偏概全, 混淆视听的问题。本文拟从转述和分类方面来对该新闻语篇作批评性话语分析:
(一)消息来源
在英语新闻语篇中, 当引述别人的言论或观点的时候报道者往往会交待话语的来历。而交代的信息来源主要有三种类型:具体详细的消息来源, 含蓄不露的消息来源和似真非真的消息来源。
下面我们来分析报道者如何利用转述引语来表达自己的立场。
例如:
1.Many on China’s ubiquitous Weibo microblogs were pointing to Fonterra’s part-ownership of Sanlu, a company responsible for China’s 2008 melamine scandal in which six infants died and more than 300,000 fell ill.
在上述语料中提出的人们的质疑来源于不明确,没有可信度和说服力的微博而非正规的官方新闻,并把恒天然集团曾入股卷入三聚氰胺事件造成严重恶果的三鹿集团作为重点内容详细具体阐释出来,让读者产生似真非真的感觉,并有可能误认为此事件与中国奶粉企业有很大关联,转移了导致此次召回并引发国际担忧的真正原因。
2."The authorities in China, in my opinion absolutely appropriately, have stopped all imports of New Zealand milk powders from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New Zealand Trade Minister Tim Groser said.
这里使用了具体明确的消息来源,是直接引语。其转述权威人士(新西兰贸易部长)的言语可以为事件的国外相关方开脱责任。来自新西兰奶源的奶粉全部被禁止进入中国境内的事件在新西兰贸易部长个人看来是完全合适的事情,强调了新西兰政府的高姿态,塑造了一个“负责任”的形象,而让受众感觉中国在此事件处理上过于苛刻,有刻意为之之嫌。
(二)分类
“语篇的分类系统通常是指语篇对人物和事件的命名和描述,主要通过词汇的选择来实现。” [3]语篇的分类体系最能反映说话人的思想观念, 能体现语言意念功能,也最具有意识形态意义。它通过语言, 对外部世界进行识别、归类, 并赋予外部世界以秩序。语篇的分类系统主要通过对词汇的选择来实现。
例如:
The melamine scandal remains a painful memory for most and triggered a huge surge in demand for imported dairy goods.
对于三鹿奶粉事件的影响,报道者选用了scandal,painful,trigger等有明显贬义的词语抨击中国奶粉企业的信誉,借以鼓吹外国奶粉仍然是最被中国民众认可的言论,从而强化受众对中国奶制品的不良印象。
结语
西方传媒正是通过有失公允的对转述对象和转述话语内容的有意识的选择,来压缩中方话语的可感知空间和可信度。此外在报道中还总是详细陈述以往存在问题的中国奶制品带来的严重恶果,强化受众对中国奶制品的不良的刻板印象,使读者以质疑的视角看待中国禁令新西兰奶粉的初衷,“甚至还有可能产生非理性的直觉式的反应。” [4]
语言表達背后所隐藏的假定、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往往不容易被读者觉察,而且其对人们的认知影响实际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与武力,战争等强制手段相比,这种对话语实践的干涉十分隐晦,却是更为有效,尤其是在人们已习惯用各种传播媒介来认知自己不太清楚的复杂世界的今天。通过批评性语篇分析不难发现由媒介所形成的拟态环境,是如何制约着人们的认知,而且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从而进一步揭示新闻语言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和倾向性。
参考文献:
[1]Fowler,R.“Critical Linguistics”[A].in Malmkjacr,K.(ed.),The Linguistics Encylopedia[M].London:Routledge,1991.
[2]辛斌.语言、权力与意识形态:批评语言学[J]. 现代外语,1996:21-26.
[3]辛斌.新闻语篇的批评性分析刍议[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7 (4).
[4]邵培仁.媒介恐慌论及媒介恐怖论的兴起、演变及理性抉择[J].现代传播,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