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分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控制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事业单位财务控制的对策。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财务控制 管见
行政事业单位是指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其履行的是执法监督和社会一些管理职能等,如部门所属的执法监督、监管机构等。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控制是指以制度、预算等为主要手段,通过规范和约束行政事业单位及其内设机构的财务行为,保证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贯彻执行,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行政事业发展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控制管理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和新问题,本文从客观实际出发,分析问题,查找原因,并提出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控制的几点对策建议。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控制特点
1、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控制的主体和层次
财务控制主要是通过财务措施限制财务信息的不对称性,弥补财务契约的不完全性,以规范财务管理活动,确保制定的财务计划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控制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来自行政事业单位外部的财务控制,即财政部门代表政府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的财务控制;第二个层次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对单位内部各职能部门的控制;第三个层次是单位内部职能部门对员工的控制。第二和第三层次是内部财务控制。通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控制层次的分析,财务控制的主体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是行政事业单位之外的政府财政部门;二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管理者和相关职能部门。政府部门的控制属于宏观控制范畴,主要由国家政策和相关部门进行控制。而管理者和主要职能部门的控制属于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是基础性的财务控制活动。
2、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控制的目标
财务控制目标是财务控制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是评价财务控制活动是否合理的标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控制的总体目标是在确保国家有关财政和法律法规制度贯彻执行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财务决策机制、执行机制、监督机制以及行之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系统,强化风险管理,确保各项财务活动的健康运行和财产的完全完整,合理使用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保证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3、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控制的方式
从理论上看,财务控制的方式主要有制度控制、技术控制和激励控制三种。具体到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控制过程中,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特点,又可划分为预算控制、制度控制、收人控制和支出控制等等。其中,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控制的主要对象是单位收入和支出行为,因而财务控制的主要手段是依托预算以及各种法律、法规、行政组成的制度体系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行为。
二、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预算编制不够科学
根据国家预算管理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必须根据行政事业发展的计划和任务,编制年度财务收支计划。但一些单位在编制预算时,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一是预算编制不全面,缺乏量化分析及有效分配。按照预算编制的相关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现行预算将预算内容分为若干科目,并对预算编制的口径及限额进行了明确规定,但带有行政事业单位特点的一些支出,如管理人员继续教育支出、实地调研支出等仍然难以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对各项预算支出没有做到具体细化,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主次轻重不分,缺乏调查研究,闭门造车,导致预算脱离单位实际,预算不能准确体现行政事业任务的实际需要。二是编制时没有充分考虑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也没有认真评价所提供的服务与效益,简单地采用在往年预算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系数的增量预算法,使编制的预算和事业发展的规模、速度不相适应。以致对事业发展较快、规模较大的单位因预算过小、资金缺乏而阻碍了事业的发展;对事业发展较慢、规模较小的单位因预算过大而滋长了花钱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的不良习气。
2、制度控制不夠严格
制度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控制的基础。制度是一种行为规则,在单位的财务控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控制制度的核心是对单位预算的管理制度和财务收支方面的管理制度。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控制的制度建设和执行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制度不健全。例如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一些管理制度还没建立起来,造成把关不严,供应范围过宽,资金分配存在严重的随意性。二是制度执行不力。例如对资金的管理、原始票据的管理和固定资产的管理等虽然有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不能严格遵守,存在着有章不循,执法不严的现象,造成单位财产的流失。
3、财务控制意识淡薄
普遍来看,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财务控制意识还较为淡薄,没有很好地树立财务控制意识。具体表现在以下三点:一是忽略财务控制的作用。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和内部人员普遍缺乏对财务控制知识的了解,忽略了财务控制活动对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作用,将部门预算等同于财务控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人员没能正确认识财务控制制度,财务控制活动的进行缺乏实施基础。二是忽视会计工作重要性。会计的基本功能是核算与控制,但在行政事业单位中,会计的职能没有得到良好发挥。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特殊性和单位内部人员的错误认识,长期以来会计人员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只充当支付角色,其核算职能严重弱化,控制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三是缺乏对支出的控制意识。从单位管理者到下属部门的人员都对单位的各项支出没有控制意识。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尚未建立明确、合理的各项经费开支范围和标准,致使财务监督与控制流于形式,经费乱支现象严重,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巨大损失。
4、会计核算不规范,资产管理混乱
首先,账目核算不规范。缺乏科学合理的核算方法和相关标准,账面核算不规范,随意性大。行政事业单位在账面核算过程中运用不法手段掩埋收益,掩盖计划外不合理支出,账面核算混乱,会计账面根本不能反映单位真实财务情况。其次,会计原始凭证管理不严。行政事业单位原始凭证的格式和内容普遍不规范,很多票据的内容填写不全,在审核的时候也并不严格。原始凭证的开具缺乏必有的程序,甚至原始票据上都没有相关单位的盖章和相关责任人的签字,造成会计核算从基础上就不规范。另外,固定资产管理也较为混乱。固定资产账面和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对已贬损灭失的资产没有进行及时的登记,对新购入的固定资产没有及时作价入账的现象在行政事业单位广泛存在。此外,固定资产的非法转移现象严重,给国家的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三、加强事业单位财务控制的对策
1、合理编制单位预算,加强预算控制
事业单位预算是事业单位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事业计划的重要保证,也是单位财务工作的基本依据。因此,事业单位预算应当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得编制赤字预算。在正式编制预算前应总结、分析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掌 握财务收支和业务活动及有关资料的变化情况,找出影响本期预算的各种因素,剔除上年一次性或临时性因素;客观分析本年度事业计划对预算的要求,分析本年度国家有关政策对预算的影响,正确领会上级有关部门对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有关要求。建立有效的预算信息反馈系统和职责明确的预算责任中心,随时对事业任务完成进度、实际效益,预期目标偏差情况等进行阶段性跟踪、评价,借以了解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是否偏离目标,分析产生偏离的原因。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以调整和修正,合理调剂余缺,做到预算的严肃性,灵活性相对统一。
2、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制度控制
财务制度是事业单位从事财务工作的基本依据和行为规范。要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就必须制订一整套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只有通过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财务工作才可以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现规范化管理的要求,保证事业健康发展。要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特点,科学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账务处理程序制度、稽核制度、财产清查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内部牵制制度、财产管理制度等等。
3、加强人员教育宣传,提高财务控制意识
单位负责人在单位财务控制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是单位财务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对本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财务控制制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负主要责任。通过日常宣称以及开设相关课程等方式加强单位负责人对财务控制的认识,有利于单位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的建立、推广和完善,同时,通过采取各种类型的宣传活动,如板报、主体演讲等方式,提高所属人员的财务控制意识,促进单位内部各部门人员财务控制意识的提高,使财务控制充分发挥其作用。
4、强化会计基础工作,落实规范管理
要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控制管理水平,必须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强化会计核算的控制作用。长期以来,會计原始凭证管理不严,账面核算不规范和固定资产的管理混乱等问题直接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控制制度建设和部门预算的实施效果。我们要强化会计工作基础,定期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建立对会计工作的检查制度,从根本上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控制体系。
[参考文献]
[1]刘艳萍:事业单位财务控制问题初探[J],山西财税,2004(11)
[2]刘晓霖、郭桂花:事业单位财务控制浅谈[J],新疆农垦经济,2006(10)
[3]金红谦:试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控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10)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财务控制 管见
行政事业单位是指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其履行的是执法监督和社会一些管理职能等,如部门所属的执法监督、监管机构等。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控制是指以制度、预算等为主要手段,通过规范和约束行政事业单位及其内设机构的财务行为,保证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贯彻执行,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行政事业发展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控制管理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和新问题,本文从客观实际出发,分析问题,查找原因,并提出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控制的几点对策建议。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控制特点
1、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控制的主体和层次
财务控制主要是通过财务措施限制财务信息的不对称性,弥补财务契约的不完全性,以规范财务管理活动,确保制定的财务计划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控制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来自行政事业单位外部的财务控制,即财政部门代表政府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的财务控制;第二个层次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对单位内部各职能部门的控制;第三个层次是单位内部职能部门对员工的控制。第二和第三层次是内部财务控制。通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控制层次的分析,财务控制的主体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是行政事业单位之外的政府财政部门;二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管理者和相关职能部门。政府部门的控制属于宏观控制范畴,主要由国家政策和相关部门进行控制。而管理者和主要职能部门的控制属于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是基础性的财务控制活动。
2、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控制的目标
财务控制目标是财务控制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是评价财务控制活动是否合理的标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控制的总体目标是在确保国家有关财政和法律法规制度贯彻执行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财务决策机制、执行机制、监督机制以及行之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系统,强化风险管理,确保各项财务活动的健康运行和财产的完全完整,合理使用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保证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3、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控制的方式
从理论上看,财务控制的方式主要有制度控制、技术控制和激励控制三种。具体到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控制过程中,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特点,又可划分为预算控制、制度控制、收人控制和支出控制等等。其中,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控制的主要对象是单位收入和支出行为,因而财务控制的主要手段是依托预算以及各种法律、法规、行政组成的制度体系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行为。
二、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预算编制不够科学
根据国家预算管理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必须根据行政事业发展的计划和任务,编制年度财务收支计划。但一些单位在编制预算时,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一是预算编制不全面,缺乏量化分析及有效分配。按照预算编制的相关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现行预算将预算内容分为若干科目,并对预算编制的口径及限额进行了明确规定,但带有行政事业单位特点的一些支出,如管理人员继续教育支出、实地调研支出等仍然难以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对各项预算支出没有做到具体细化,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主次轻重不分,缺乏调查研究,闭门造车,导致预算脱离单位实际,预算不能准确体现行政事业任务的实际需要。二是编制时没有充分考虑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也没有认真评价所提供的服务与效益,简单地采用在往年预算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系数的增量预算法,使编制的预算和事业发展的规模、速度不相适应。以致对事业发展较快、规模较大的单位因预算过小、资金缺乏而阻碍了事业的发展;对事业发展较慢、规模较小的单位因预算过大而滋长了花钱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的不良习气。
2、制度控制不夠严格
制度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控制的基础。制度是一种行为规则,在单位的财务控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控制制度的核心是对单位预算的管理制度和财务收支方面的管理制度。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控制的制度建设和执行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制度不健全。例如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一些管理制度还没建立起来,造成把关不严,供应范围过宽,资金分配存在严重的随意性。二是制度执行不力。例如对资金的管理、原始票据的管理和固定资产的管理等虽然有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不能严格遵守,存在着有章不循,执法不严的现象,造成单位财产的流失。
3、财务控制意识淡薄
普遍来看,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财务控制意识还较为淡薄,没有很好地树立财务控制意识。具体表现在以下三点:一是忽略财务控制的作用。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和内部人员普遍缺乏对财务控制知识的了解,忽略了财务控制活动对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作用,将部门预算等同于财务控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人员没能正确认识财务控制制度,财务控制活动的进行缺乏实施基础。二是忽视会计工作重要性。会计的基本功能是核算与控制,但在行政事业单位中,会计的职能没有得到良好发挥。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特殊性和单位内部人员的错误认识,长期以来会计人员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只充当支付角色,其核算职能严重弱化,控制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三是缺乏对支出的控制意识。从单位管理者到下属部门的人员都对单位的各项支出没有控制意识。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尚未建立明确、合理的各项经费开支范围和标准,致使财务监督与控制流于形式,经费乱支现象严重,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巨大损失。
4、会计核算不规范,资产管理混乱
首先,账目核算不规范。缺乏科学合理的核算方法和相关标准,账面核算不规范,随意性大。行政事业单位在账面核算过程中运用不法手段掩埋收益,掩盖计划外不合理支出,账面核算混乱,会计账面根本不能反映单位真实财务情况。其次,会计原始凭证管理不严。行政事业单位原始凭证的格式和内容普遍不规范,很多票据的内容填写不全,在审核的时候也并不严格。原始凭证的开具缺乏必有的程序,甚至原始票据上都没有相关单位的盖章和相关责任人的签字,造成会计核算从基础上就不规范。另外,固定资产管理也较为混乱。固定资产账面和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对已贬损灭失的资产没有进行及时的登记,对新购入的固定资产没有及时作价入账的现象在行政事业单位广泛存在。此外,固定资产的非法转移现象严重,给国家的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三、加强事业单位财务控制的对策
1、合理编制单位预算,加强预算控制
事业单位预算是事业单位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事业计划的重要保证,也是单位财务工作的基本依据。因此,事业单位预算应当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得编制赤字预算。在正式编制预算前应总结、分析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掌 握财务收支和业务活动及有关资料的变化情况,找出影响本期预算的各种因素,剔除上年一次性或临时性因素;客观分析本年度事业计划对预算的要求,分析本年度国家有关政策对预算的影响,正确领会上级有关部门对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有关要求。建立有效的预算信息反馈系统和职责明确的预算责任中心,随时对事业任务完成进度、实际效益,预期目标偏差情况等进行阶段性跟踪、评价,借以了解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是否偏离目标,分析产生偏离的原因。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以调整和修正,合理调剂余缺,做到预算的严肃性,灵活性相对统一。
2、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制度控制
财务制度是事业单位从事财务工作的基本依据和行为规范。要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就必须制订一整套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只有通过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财务工作才可以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现规范化管理的要求,保证事业健康发展。要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特点,科学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账务处理程序制度、稽核制度、财产清查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内部牵制制度、财产管理制度等等。
3、加强人员教育宣传,提高财务控制意识
单位负责人在单位财务控制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是单位财务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对本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财务控制制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负主要责任。通过日常宣称以及开设相关课程等方式加强单位负责人对财务控制的认识,有利于单位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的建立、推广和完善,同时,通过采取各种类型的宣传活动,如板报、主体演讲等方式,提高所属人员的财务控制意识,促进单位内部各部门人员财务控制意识的提高,使财务控制充分发挥其作用。
4、强化会计基础工作,落实规范管理
要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控制管理水平,必须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强化会计核算的控制作用。长期以来,會计原始凭证管理不严,账面核算不规范和固定资产的管理混乱等问题直接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控制制度建设和部门预算的实施效果。我们要强化会计工作基础,定期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建立对会计工作的检查制度,从根本上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控制体系。
[参考文献]
[1]刘艳萍:事业单位财务控制问题初探[J],山西财税,2004(11)
[2]刘晓霖、郭桂花:事业单位财务控制浅谈[J],新疆农垦经济,2006(10)
[3]金红谦:试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控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