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勤工助学是高校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途径之一,它既可以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又发挥了重要的育人功能。“三创”精神的提出具有其理论与实践意义,对于大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旨在从“三创”视角入手,分析勤工助学所体现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三创视角;勤工俭学;育人功能
1 引言
“三创”精神对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大学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勤工助学是学生社会实践的途径,了解社会运转的窗口,具有极为重要的育人功能,应切实将“三创”精神融入到学生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之中。
2 建构“三创”教育的意义
“三创”是指创业、创新、创优,三者既相互联系,又互为依托,共同统一于社会发展与人才成长的时代要求。[1]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是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中坚力量,其“三创”精神的掌握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进程。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三创”教育,对于优化我国人才储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1 倡导“三创”教育思维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促使“三创”精神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机整体。从人类文明发展进程来看,每一次社会的进步都是由新兴技术所推动的,如瓦特改良蒸汽机,促进人们进入到蒸汽时代,电力技术的发明再次改变世界格局,促使人们进入到电气时代。由此可见,创新是推进社会改革进步的力量之源。但仅有创新并不够,还需要将思想之光投入到实际行动中,形成规模化效应,才能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当下思维迸发的阶段,仅有创新、创业还不够,还需要创优,使自身在思想深度、专业操作技能等方面不断优化,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地步,才能有核心竞争力。
2.2 建构“三创”教育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
“中國梦”的伟大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带领下,集众人力,创新、创业、创优的伟大实践。而教育在“中国梦”的实践中担负中人才输送的重要历史任务。目前阶段我国创新、创业、创优意识相对缺乏,因此,学校必须抓好“三创”意识的教育落实工作,培养和聚集“创新、创业、创优”能力于一身优秀人才,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
2.3 “三创”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必要举措
目前我国教育方式多重视理论教育轻视实践课程,并不能与社会很好的接轨。“三创”教育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创优思维,创新重在培养学生的发现新问题、拓宽新思路的智慧和能力;创业重在培养学生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勇气和开创能力;创优意在培养学生的精品意识、工匠精神、敬业品质及能创优品的能力。这些思维契合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三创视角下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
贫困生求学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工作。为切实保证贫困生求学不受经济条件限制,到目前为止,我国除去国家推行的“精准扶贫”政策之外,已经形成了“奖+贷+助+补+免”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即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包含生源地贷款和高校贷款两种)、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特殊困难情况补助以及学杂费减免等。[2]勤工助学作为其中一项,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
勤工助学是指在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者假期时间,在校内或者校外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取得相应的酬劳,用以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活动。
3.1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自立、自信心
勤工助学活动是大学生走出课堂,体会社会的一个窗口,是学生了解社会、使自我适应社会的一种介质。列宁同志曾说过:“教育绝不能只限于学校。”勤工助学帮助学生走出学校建构的“象牙塔”,走向社会。大学生没有经历过工作,通过这样的社会实践可以让他们对社会运行的机制有一些简单的了解,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树立他们的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的意识。同时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也能够为他们的创新及创业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展其“三创”的能力
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在课堂学习书本知识,二是从实践中获得生活经验。若只是学习书本知识,学生很有可能只会“纸上谈兵”,形成眼高手低的坏习惯。不了解社会情况,“三创”也就无从谈起。勤工助学活动是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拓宽自己已有的知识面,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延深自身的知识领域。学生参加活动,将自身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使知识得到升华、能力得到飞跃。
勤工助学岗位往往都与每一具体行业有关,学生在勤工助学的活动中,可以深入了解这一行业的历史,发展现状、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创新点是什么,从而提升创新、创业、创优的能力。
3.3 提供交流合作平台,提升学生心理综合能力
由于贫困生在生活中受到家庭经济情况、个人成长环境等因素制约,以致学生在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方式承受的压力更大[3],在自我认知和评价上会比较敏感,认为自己综合能力较低,自我怀疑,担心不受尊重。
通过勤工助学的过程,学生一方面可以获得经济报酬,缓解自身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帮助他们提升面对现实的勇气,克服自我自卑心理,提升人际交流的勇气和能力。通过勤工助学岗位,学生也可结识许多有想法、有能力、不怕困难和挫折的朋友,为今后创新、创业积累人脉资源。
4 结语
勤工助学岗位是学校帮助贫困同学和育人的一个重要平台,在当下科技创新迸发的时代,育人不仅仅是书本知识的倾囊相授,更是对学生创新、创业、创优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勤工助学的过程中,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切实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以便日后可以顺利的进入就业创业大潮。
参考文献:
[1] 赵志军.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三创”品质的集成嵌入[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2(9).
[2] 张陟遥.高校勤工助学的价值理念:以育人为本[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报,2005,(7):79-81.
[3] 丽江市教育局. 创新举措发挥勤工俭学育人功能[J].云南教育视界,2016(12):16-17.
关键词:三创视角;勤工俭学;育人功能
1 引言
“三创”精神对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大学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勤工助学是学生社会实践的途径,了解社会运转的窗口,具有极为重要的育人功能,应切实将“三创”精神融入到学生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之中。
2 建构“三创”教育的意义
“三创”是指创业、创新、创优,三者既相互联系,又互为依托,共同统一于社会发展与人才成长的时代要求。[1]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是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中坚力量,其“三创”精神的掌握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进程。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三创”教育,对于优化我国人才储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1 倡导“三创”教育思维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促使“三创”精神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机整体。从人类文明发展进程来看,每一次社会的进步都是由新兴技术所推动的,如瓦特改良蒸汽机,促进人们进入到蒸汽时代,电力技术的发明再次改变世界格局,促使人们进入到电气时代。由此可见,创新是推进社会改革进步的力量之源。但仅有创新并不够,还需要将思想之光投入到实际行动中,形成规模化效应,才能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当下思维迸发的阶段,仅有创新、创业还不够,还需要创优,使自身在思想深度、专业操作技能等方面不断优化,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地步,才能有核心竞争力。
2.2 建构“三创”教育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
“中國梦”的伟大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带领下,集众人力,创新、创业、创优的伟大实践。而教育在“中国梦”的实践中担负中人才输送的重要历史任务。目前阶段我国创新、创业、创优意识相对缺乏,因此,学校必须抓好“三创”意识的教育落实工作,培养和聚集“创新、创业、创优”能力于一身优秀人才,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
2.3 “三创”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必要举措
目前我国教育方式多重视理论教育轻视实践课程,并不能与社会很好的接轨。“三创”教育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创优思维,创新重在培养学生的发现新问题、拓宽新思路的智慧和能力;创业重在培养学生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勇气和开创能力;创优意在培养学生的精品意识、工匠精神、敬业品质及能创优品的能力。这些思维契合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三创视角下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
贫困生求学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工作。为切实保证贫困生求学不受经济条件限制,到目前为止,我国除去国家推行的“精准扶贫”政策之外,已经形成了“奖+贷+助+补+免”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即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包含生源地贷款和高校贷款两种)、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特殊困难情况补助以及学杂费减免等。[2]勤工助学作为其中一项,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
勤工助学是指在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者假期时间,在校内或者校外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取得相应的酬劳,用以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活动。
3.1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自立、自信心
勤工助学活动是大学生走出课堂,体会社会的一个窗口,是学生了解社会、使自我适应社会的一种介质。列宁同志曾说过:“教育绝不能只限于学校。”勤工助学帮助学生走出学校建构的“象牙塔”,走向社会。大学生没有经历过工作,通过这样的社会实践可以让他们对社会运行的机制有一些简单的了解,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树立他们的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的意识。同时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也能够为他们的创新及创业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展其“三创”的能力
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在课堂学习书本知识,二是从实践中获得生活经验。若只是学习书本知识,学生很有可能只会“纸上谈兵”,形成眼高手低的坏习惯。不了解社会情况,“三创”也就无从谈起。勤工助学活动是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拓宽自己已有的知识面,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延深自身的知识领域。学生参加活动,将自身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使知识得到升华、能力得到飞跃。
勤工助学岗位往往都与每一具体行业有关,学生在勤工助学的活动中,可以深入了解这一行业的历史,发展现状、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创新点是什么,从而提升创新、创业、创优的能力。
3.3 提供交流合作平台,提升学生心理综合能力
由于贫困生在生活中受到家庭经济情况、个人成长环境等因素制约,以致学生在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方式承受的压力更大[3],在自我认知和评价上会比较敏感,认为自己综合能力较低,自我怀疑,担心不受尊重。
通过勤工助学的过程,学生一方面可以获得经济报酬,缓解自身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帮助他们提升面对现实的勇气,克服自我自卑心理,提升人际交流的勇气和能力。通过勤工助学岗位,学生也可结识许多有想法、有能力、不怕困难和挫折的朋友,为今后创新、创业积累人脉资源。
4 结语
勤工助学岗位是学校帮助贫困同学和育人的一个重要平台,在当下科技创新迸发的时代,育人不仅仅是书本知识的倾囊相授,更是对学生创新、创业、创优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勤工助学的过程中,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切实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以便日后可以顺利的进入就业创业大潮。
参考文献:
[1] 赵志军.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三创”品质的集成嵌入[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2(9).
[2] 张陟遥.高校勤工助学的价值理念:以育人为本[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报,2005,(7):79-81.
[3] 丽江市教育局. 创新举措发挥勤工俭学育人功能[J].云南教育视界,2016(12):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