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园林植物配置优劣,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化的质量。植物配置要建立在能够充分发挥植物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并根据美学要求,讲究艺术性,对植物进行科学的融合与创造,以期达到步移景异,时移景异的美学效果。本文探讨了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园林植物配置中,应适地适树,近远结合,速慢生搭配,常绿树和落叶树按比例栽植,乔、花、灌木、草坪合理搭配讲究季相变化。植物配置问题是科学性、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综合反映。审美观各异,情况千变万化,无一定模式,合理的植物配置还需我们去探索和发展,充分发挥其综合功能,服务于人类。
一、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原则
1、 掌握植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因地制宜, 适地适树
充分考虑植物的耐性和抗性。由于对水分的需要量不同, 一般深根性植物比浅根性的耐旱, 木本植物比草本植物耐旱, 本地区的植物比外来的品种耐旱。因此, 山坡地适宜多配置深根性的, 本地区的木本植物, 湖岸溪旁可植浅根性的植物, 浇灌条件差处宜植耐旱植物。由于对光的需要不同, 一般生长在树下者、或下部侧枝生长繁茂者、叶色浓密质厚者较耐阴, 耐荫树种可与阳性树种混交配置成树群或片林。孤植或树丛宜用阳性树种。建筑物南面宜植阳性树木和喜阳光温暖的花卉, 建筑物北面宜植耐荫植物。同样, 由于各种植物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各有其一定限度, 耐寒力弱的宜种在建筑物南面背风向阳处。工厂绿化, 宜配置抗烟尘和抗有害气体较强的植物。充分考虑植物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植物按其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 都要经历或长或短的幼年、青年、成年和老年等几个时期。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 植物的竞争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和自身的表现如形态、习性等都不尽相同。一般木本植物定植后, 要求尽可能地相对稳定。因此, 在配置中必须充分考虑到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各时期种间和株间可能产生的矛盾和优势, 加以合理地搭配, 使其达到理想的效果。
2、掌握植物的观赏性特点, 达到美化效果
植物的形状、颜色和姿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季节的变换、生长环境特点的不同而千变万化, 这就为组成优美的构图和植物景观提供丰富多彩的条件。只有充分掌握每种植物的观赏性, 才能更好地应用它。人们往往是通过对植株的整体欣赏产生综合性观感。以树木(乔木和灌木)为例, 它的各个部分, 如树形、树干、枝、叶、花和果, 一方面互相关连, 相互映衬, 不可分割, 另一方面又各具有其观赏特性。
3、 需要设计不同的植物配置形式
尽可能的满足园林绿化功能上的需要, 这是实现园林总体效果的重要因素,为此, 需要设计不同的植物配置形式。园林植物具有美化环境、改善生态及经济生产三方面的功能, 在配植中应明确植物所发挥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在进行绿化建设时, 需明确其目的性。园林绿地除了具有综合功能外, 在綜合中总有主要的目的要求, 因此在进行植物配植时应着重考虑用园林科学的方法来实现其目的。在满足主要目的要求的前提下, 应考虑如何配植才能取得较长期稳定的效果,以及配植效果的发展性、变动性和在变动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此外, 还应考虑以最经济的手段获及最大的效果。
二、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策略
1、 植物配置应突出地域特色
因为每个城市的规模、经济状况不同,在自然条件、资源,和历史、地域文化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城市绿化应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状况,融合地方文化特色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去设计。只有结合历史文脉,充分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和地方风格才能使园林品位真正提高。园林植物的生长因为城市空气污染、土壤缺乏理化性而受到影响,因此植物的选择应将重点放在具有较强适应性的乡土树种上,这样不仅可以将生态效益较快的展现出来,还可以将地方特色体现出来。生态学和美学是生态园林植物配置必不可少的部分。作为交叉性的学科,园林与很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关。所以,园林的发展要结合农业、林业、水产养殖业等。生态园各生态群体的建设应建立在艺术配置的基础上,并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园林艺术,而不是单纯的堆积绿色植物,简单地强调返璞归真。所以,我们还要认真学习研究中国园林的精髓,继承和发扬中国园林的艺术手法,把生态学理论与园林景观艺术相结合,创造一个生态协调稳定、景观优美的游憩地,极大地改善、丰富、调节人们的精神生活。
2、 种植空间的合理搭配
(1) 要充分利用植物资源。因地制宜地扩大和丰富园林植物的品种,提高植物配置艺术的水平,这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是大有可为的。
(2) 要学习自然植物群落的优美景观,并吸取当地自然植物群落形成的规律,作为植物配置艺术的借鉴是十分重要的。这主要是学习树种的组合、段次、结构和生长环境。
(3) 要掌握自然山林规律。所谓掌握自然山林规律,就是一方面要集中山林胜景和精辟概括,去粗取精,做到“精而合宜,巧而得体”;另一方面,在造园配植上,必须因地制宜,以客观环境为依据,对客观存在的景物,用“入巧”将“大工”局部的运用或改造,做到“俗则屏之,嘉则收之”。
(4) 要学习自然界浑宏开阔的气魄。园林建设是以植物、建筑、水石造型来美化环境,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综合性科学,可以说是自然界的“缩影”。因此,不论是整体布局还是局部布置,都必须做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出乎自然。吸取自然界浑厚、雄伟、淳朴、和谐的自然景现,丰富我们植物的配置手法。
3、 植物配置的艺术性
园林不是绿色植物的堆积,不是简单的返朴归真,而是各生态群落在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 是园林艺术的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在植物景观配置中,应遵循统一、调和、均衡、韵律四大基本原则,其原则指明了植物配置的艺术要领。设计植物景观时,要注意植物树形、色彩、线条、质地、比例的差异和变化,使景观呈现出多样性,同时还要保持各因素之间的相似性,引起统一感;关注各种植物之间的联系与配合,遵循调和原则,使人获得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如果所配置的植物在体量、质地上存在差异,就要按照均衡原则,保证景观稳定和谐。配置中有规律的变化会产生韵律感,这样游人游赏时不会感到单调。根据绿地性质,规划设计时选择适当树种。植物配置应注意植物高矮顺序与游人视线的关系;植物色彩美与季节的关系和颜色相配的协调性。
4、植物配置多样性
园林植物如果种群单一,在生态上是贫乏的,在景观上也是单调的。所以园林植物配置提倡以乔木为主,实现乔、灌、草、藤相结合,实行高矮搭配;高、中、低充分利用空间,合理配置,也能提高生态效益,有利于提高环境质量。乔木能改善内部环境,方便市民林荫下休息,也为中、下层植物的生长创造较好的小环境条件。小乔木或者大灌木等中层树可以充当底层屏障,既可挡风,又能增添视觉景观。下层灌木或者地被可以丰富林下景致,保持水土,弥补地形不足
总之,城市绿化植物配置的好坏是反映城市绿化水平高低的一个窗口。对城市绿化的现状与发展问题必须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地审视,并根据当地的气候、人文、城镇发展的需要,在树种选择与配置上要以当地特色为前提,以植物的生态条件为基础,以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为主,充分体现当地的乡土气息,形成富
有个性的地方特色,同时要考虑速生与慢生、常绿与落叶、乔木与灌木的合理配置,大量运用观花、观果、观叶、观干植物,加强垂直绿化、开发应用宿根花卉和丰富的园林地被植物资源,以增加城市绿化的层次、绿量和色彩,提高园林绿化树种的多样性,使城市园林绿化尽快达到叶绿花红,丰富多彩的佳境,同时以人为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植物,创造一个花团锦簇、五色斑斓和满目苍翠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刘丽梅.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J]. 职业, 2008,(27) .
[2] 霍东林. 城市园林植物配置设计[J]. 绿化与生活, 2008,(04) .
[3] 毛嘉颖.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分析[J]. 南方园艺, 2010,(02) .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园林植物配置中,应适地适树,近远结合,速慢生搭配,常绿树和落叶树按比例栽植,乔、花、灌木、草坪合理搭配讲究季相变化。植物配置问题是科学性、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综合反映。审美观各异,情况千变万化,无一定模式,合理的植物配置还需我们去探索和发展,充分发挥其综合功能,服务于人类。
一、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原则
1、 掌握植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因地制宜, 适地适树
充分考虑植物的耐性和抗性。由于对水分的需要量不同, 一般深根性植物比浅根性的耐旱, 木本植物比草本植物耐旱, 本地区的植物比外来的品种耐旱。因此, 山坡地适宜多配置深根性的, 本地区的木本植物, 湖岸溪旁可植浅根性的植物, 浇灌条件差处宜植耐旱植物。由于对光的需要不同, 一般生长在树下者、或下部侧枝生长繁茂者、叶色浓密质厚者较耐阴, 耐荫树种可与阳性树种混交配置成树群或片林。孤植或树丛宜用阳性树种。建筑物南面宜植阳性树木和喜阳光温暖的花卉, 建筑物北面宜植耐荫植物。同样, 由于各种植物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各有其一定限度, 耐寒力弱的宜种在建筑物南面背风向阳处。工厂绿化, 宜配置抗烟尘和抗有害气体较强的植物。充分考虑植物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植物按其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 都要经历或长或短的幼年、青年、成年和老年等几个时期。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 植物的竞争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和自身的表现如形态、习性等都不尽相同。一般木本植物定植后, 要求尽可能地相对稳定。因此, 在配置中必须充分考虑到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各时期种间和株间可能产生的矛盾和优势, 加以合理地搭配, 使其达到理想的效果。
2、掌握植物的观赏性特点, 达到美化效果
植物的形状、颜色和姿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季节的变换、生长环境特点的不同而千变万化, 这就为组成优美的构图和植物景观提供丰富多彩的条件。只有充分掌握每种植物的观赏性, 才能更好地应用它。人们往往是通过对植株的整体欣赏产生综合性观感。以树木(乔木和灌木)为例, 它的各个部分, 如树形、树干、枝、叶、花和果, 一方面互相关连, 相互映衬, 不可分割, 另一方面又各具有其观赏特性。
3、 需要设计不同的植物配置形式
尽可能的满足园林绿化功能上的需要, 这是实现园林总体效果的重要因素,为此, 需要设计不同的植物配置形式。园林植物具有美化环境、改善生态及经济生产三方面的功能, 在配植中应明确植物所发挥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在进行绿化建设时, 需明确其目的性。园林绿地除了具有综合功能外, 在綜合中总有主要的目的要求, 因此在进行植物配植时应着重考虑用园林科学的方法来实现其目的。在满足主要目的要求的前提下, 应考虑如何配植才能取得较长期稳定的效果,以及配植效果的发展性、变动性和在变动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此外, 还应考虑以最经济的手段获及最大的效果。
二、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策略
1、 植物配置应突出地域特色
因为每个城市的规模、经济状况不同,在自然条件、资源,和历史、地域文化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城市绿化应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状况,融合地方文化特色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去设计。只有结合历史文脉,充分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和地方风格才能使园林品位真正提高。园林植物的生长因为城市空气污染、土壤缺乏理化性而受到影响,因此植物的选择应将重点放在具有较强适应性的乡土树种上,这样不仅可以将生态效益较快的展现出来,还可以将地方特色体现出来。生态学和美学是生态园林植物配置必不可少的部分。作为交叉性的学科,园林与很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关。所以,园林的发展要结合农业、林业、水产养殖业等。生态园各生态群体的建设应建立在艺术配置的基础上,并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园林艺术,而不是单纯的堆积绿色植物,简单地强调返璞归真。所以,我们还要认真学习研究中国园林的精髓,继承和发扬中国园林的艺术手法,把生态学理论与园林景观艺术相结合,创造一个生态协调稳定、景观优美的游憩地,极大地改善、丰富、调节人们的精神生活。
2、 种植空间的合理搭配
(1) 要充分利用植物资源。因地制宜地扩大和丰富园林植物的品种,提高植物配置艺术的水平,这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是大有可为的。
(2) 要学习自然植物群落的优美景观,并吸取当地自然植物群落形成的规律,作为植物配置艺术的借鉴是十分重要的。这主要是学习树种的组合、段次、结构和生长环境。
(3) 要掌握自然山林规律。所谓掌握自然山林规律,就是一方面要集中山林胜景和精辟概括,去粗取精,做到“精而合宜,巧而得体”;另一方面,在造园配植上,必须因地制宜,以客观环境为依据,对客观存在的景物,用“入巧”将“大工”局部的运用或改造,做到“俗则屏之,嘉则收之”。
(4) 要学习自然界浑宏开阔的气魄。园林建设是以植物、建筑、水石造型来美化环境,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综合性科学,可以说是自然界的“缩影”。因此,不论是整体布局还是局部布置,都必须做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出乎自然。吸取自然界浑厚、雄伟、淳朴、和谐的自然景现,丰富我们植物的配置手法。
3、 植物配置的艺术性
园林不是绿色植物的堆积,不是简单的返朴归真,而是各生态群落在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 是园林艺术的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在植物景观配置中,应遵循统一、调和、均衡、韵律四大基本原则,其原则指明了植物配置的艺术要领。设计植物景观时,要注意植物树形、色彩、线条、质地、比例的差异和变化,使景观呈现出多样性,同时还要保持各因素之间的相似性,引起统一感;关注各种植物之间的联系与配合,遵循调和原则,使人获得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如果所配置的植物在体量、质地上存在差异,就要按照均衡原则,保证景观稳定和谐。配置中有规律的变化会产生韵律感,这样游人游赏时不会感到单调。根据绿地性质,规划设计时选择适当树种。植物配置应注意植物高矮顺序与游人视线的关系;植物色彩美与季节的关系和颜色相配的协调性。
4、植物配置多样性
园林植物如果种群单一,在生态上是贫乏的,在景观上也是单调的。所以园林植物配置提倡以乔木为主,实现乔、灌、草、藤相结合,实行高矮搭配;高、中、低充分利用空间,合理配置,也能提高生态效益,有利于提高环境质量。乔木能改善内部环境,方便市民林荫下休息,也为中、下层植物的生长创造较好的小环境条件。小乔木或者大灌木等中层树可以充当底层屏障,既可挡风,又能增添视觉景观。下层灌木或者地被可以丰富林下景致,保持水土,弥补地形不足
总之,城市绿化植物配置的好坏是反映城市绿化水平高低的一个窗口。对城市绿化的现状与发展问题必须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地审视,并根据当地的气候、人文、城镇发展的需要,在树种选择与配置上要以当地特色为前提,以植物的生态条件为基础,以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为主,充分体现当地的乡土气息,形成富
有个性的地方特色,同时要考虑速生与慢生、常绿与落叶、乔木与灌木的合理配置,大量运用观花、观果、观叶、观干植物,加强垂直绿化、开发应用宿根花卉和丰富的园林地被植物资源,以增加城市绿化的层次、绿量和色彩,提高园林绿化树种的多样性,使城市园林绿化尽快达到叶绿花红,丰富多彩的佳境,同时以人为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植物,创造一个花团锦簇、五色斑斓和满目苍翠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刘丽梅.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J]. 职业, 2008,(27) .
[2] 霍东林. 城市园林植物配置设计[J]. 绿化与生活, 2008,(04) .
[3] 毛嘉颖.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分析[J]. 南方园艺, 201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