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学困生;成因分析;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20—0029—01
一、 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1.内部原因。
(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大部分学困生自控能力差,上课不愿听讲,甚至违反纪律,不能坚持学习,平时贪玩,经不起诱惑,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学困生考试屡考屡败,长期处于班级的“底层”,内心深处一般都很自卑,缺乏学习信心,心理上敏感、脆弱,易形成挫折感,导致对学好学科缺乏自信心。
(3)学习方法运用不当。学困生往往是课上听课,课后完成作业了事,没有形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遇到探索性问题时,经常不知所措,综合分析的能力较差。
2.外部原因。
(1)小学阶段的基础差。由于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从小学毕业直接到初中学习,其中包含一定数量的成绩不合格者,未处理好小学与初中的知识衔接,导致新旧知识的断链。
(2)教材的原因。初中学科教材内容增多,知识难度增大,学生学习负担加重,再加上学科增多,整天应付作业,没有时间消化,从而影响学科的学习。
(3)社会和家庭的原因。社会和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由于游戏厅、网吧、大量的不良影视作品等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吞噬学生纯净的心灵,造成学生厌学、弃学等。
二、转化策略
1.教育对策——帮助学困生克服心理障碍。
(1)学困生的心理障碍往往与他们情感及意志薄弱有密切关系。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树立人本主义的学生观与教育观,尊重学困生的情感与尊严,挖掘非智力因素,用期望的“春风”融化覆盖在他们心灵中的“冻土”,从而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和戒备心理。
(2)对学生的逆反心理,我们应注意借助师生双方的心理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运用疏泄的方法,深入了解前因后果,主动接近他们,通过谈心疏通思想,才有可能解开他们的思想疙瘩,澄清是非,并通过做好班级学生、家长工作,形成团结、友爱、互助的学习生活环境,减轻学困生的逆反心理压力。
(3)对于厌学的心理,我们可以通过调查,了解产生厌学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愉快教育、成功教育,让学生获得一定的学习成功感,变厌学为乐学,促进学困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对学困生的教育要因人而异,教师首先要以真诚的爱心去爱护学生,使师生之间产生心灵的共鸣、达成心灵的沟通。同他们谈心,介绍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表扬他们的进步,鼓励他们前进。
2.教学对策。
(1)教给学困生学习的方法与窍门,树立学好的“心理优势”,如教给学生循环记忆法、演练技能等,使他们首先树立起信心。
(2)实施分层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为了便于向学习困难者施教,可根据班上学困生所占的比例来实施分层教学。
(3)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对学困生进行鼓励性评价,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避免用一把尺子衡量,只从分数高低对所有学生进行分等。对于学困生,应按照他们的实际,进行激励性评价,使评价有利于他们的发展进步,有利于发展学困生的某些长处。
(4)抓好学困生的课外个别辅导。课外辅导是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学困生的课外辅导,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解决他们在课堂上存在的困难。常用的辅导方法有① 目的辅导。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产生强烈愿望,推动他们积极学习,为下一步的辅导打好基础;② 学法辅导。学困生碰到困难就会怨恨自己“笨”,从而产生心理障碍,所以要向他们介绍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记忆法,让他们亲自实验与总结,还可召开学习方法讨论会,使学生互相交流,让学困生从同学那里得到学习方法指导;③书面辅导。书面作业与试卷,最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水平。对于学困生,当面指出他们的错误并要求其改正,最好再出一些补充题让他们练习巩固,增强信心。
综上所述,学困生有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同的知识基础及不同的学习态度、个性特点,要转化他们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但只要教师积极探索,不断积累经验,针对不同类型的学困生实施不同的教育教学对策,并多给学困生一份关爱,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将使学困生昂首跨入先进行列之中。
编辑:郭裕嘉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20—0029—01
一、 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1.内部原因。
(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大部分学困生自控能力差,上课不愿听讲,甚至违反纪律,不能坚持学习,平时贪玩,经不起诱惑,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学困生考试屡考屡败,长期处于班级的“底层”,内心深处一般都很自卑,缺乏学习信心,心理上敏感、脆弱,易形成挫折感,导致对学好学科缺乏自信心。
(3)学习方法运用不当。学困生往往是课上听课,课后完成作业了事,没有形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遇到探索性问题时,经常不知所措,综合分析的能力较差。
2.外部原因。
(1)小学阶段的基础差。由于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从小学毕业直接到初中学习,其中包含一定数量的成绩不合格者,未处理好小学与初中的知识衔接,导致新旧知识的断链。
(2)教材的原因。初中学科教材内容增多,知识难度增大,学生学习负担加重,再加上学科增多,整天应付作业,没有时间消化,从而影响学科的学习。
(3)社会和家庭的原因。社会和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由于游戏厅、网吧、大量的不良影视作品等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吞噬学生纯净的心灵,造成学生厌学、弃学等。
二、转化策略
1.教育对策——帮助学困生克服心理障碍。
(1)学困生的心理障碍往往与他们情感及意志薄弱有密切关系。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树立人本主义的学生观与教育观,尊重学困生的情感与尊严,挖掘非智力因素,用期望的“春风”融化覆盖在他们心灵中的“冻土”,从而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和戒备心理。
(2)对学生的逆反心理,我们应注意借助师生双方的心理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运用疏泄的方法,深入了解前因后果,主动接近他们,通过谈心疏通思想,才有可能解开他们的思想疙瘩,澄清是非,并通过做好班级学生、家长工作,形成团结、友爱、互助的学习生活环境,减轻学困生的逆反心理压力。
(3)对于厌学的心理,我们可以通过调查,了解产生厌学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愉快教育、成功教育,让学生获得一定的学习成功感,变厌学为乐学,促进学困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对学困生的教育要因人而异,教师首先要以真诚的爱心去爱护学生,使师生之间产生心灵的共鸣、达成心灵的沟通。同他们谈心,介绍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表扬他们的进步,鼓励他们前进。
2.教学对策。
(1)教给学困生学习的方法与窍门,树立学好的“心理优势”,如教给学生循环记忆法、演练技能等,使他们首先树立起信心。
(2)实施分层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为了便于向学习困难者施教,可根据班上学困生所占的比例来实施分层教学。
(3)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对学困生进行鼓励性评价,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避免用一把尺子衡量,只从分数高低对所有学生进行分等。对于学困生,应按照他们的实际,进行激励性评价,使评价有利于他们的发展进步,有利于发展学困生的某些长处。
(4)抓好学困生的课外个别辅导。课外辅导是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学困生的课外辅导,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解决他们在课堂上存在的困难。常用的辅导方法有① 目的辅导。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产生强烈愿望,推动他们积极学习,为下一步的辅导打好基础;② 学法辅导。学困生碰到困难就会怨恨自己“笨”,从而产生心理障碍,所以要向他们介绍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记忆法,让他们亲自实验与总结,还可召开学习方法讨论会,使学生互相交流,让学困生从同学那里得到学习方法指导;③书面辅导。书面作业与试卷,最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水平。对于学困生,当面指出他们的错误并要求其改正,最好再出一些补充题让他们练习巩固,增强信心。
综上所述,学困生有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同的知识基础及不同的学习态度、个性特点,要转化他们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但只要教师积极探索,不断积累经验,针对不同类型的学困生实施不同的教育教学对策,并多给学困生一份关爱,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将使学困生昂首跨入先进行列之中。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