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60年代以前,在甘肃庆阳地区的农村,保留着许多老影。老影,其名叫影,实则为画,是当地乡民纪念祖宗的一种画像。
老影大多出自晚清、民国年间,解放后亦有绘制的新影。直到“文革”来临,破除所谓“四旧”时,老影作为“四旧”之物,自然在劫难逃,统统被搜抄出来,付之一炬。据说,还有躲过此劫被个别家族偷藏下来的,但为数寥寥,几成稀世珍品。
老影多是在长达丈余、宽逾5尺的画布上,按照家族祖宗的人数、辈分、性别,分别绘出其画像,每幅画像下方配以文字简介,形成一幅巨大的人物群像图谱,煞是壮观,颇有气势。
老影是后人用来纪念和祭拜祖先的。过年的时候,悬挂起来,供后辈瞻仰、祭拜。每年除夕,族中男性都要集中在老影前烧香焚纸,磕头叩拜。此时,老影面前供品如山,烛光如昼,后辈子孙济济一堂,香烟缭绕,鞭炮齐鸣,气氛极其热烈隆重,成为除夕夜一道独特的风景,使过年的年味和气息更显浓烈醇厚。大年初一,村庄里开始拜年,但首先要拜老影,然后才能相互拜年。老人特别看重拜老影,他们穿长袍,提香盒,神色凝重,态度虔诚。孩子们在大人的带领和指挥下,也跪在地上磕头,站起来作揖,但耍笑趣闹的成分居多,不时受到大人们的呵斥。
老影出自乡间画师之手。庆阳人把绘制老影叫传影,以示对祖先的敬重。画中列祖列宗,一律穿清代服饰,个个正襟危坐,面容慈祥,仪态端庄。画辐四周画以亭台楼阁、松鹤竹鹿,极具传统意韵。画风具有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浓墨重彩,绚丽辉煌,线条明快,布局得当,无疑是乡村民俗祭祀文化的艺术佳作。
庆阳历史古老悠久,传统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民间特别重视家族根脉。20世纪60年代以前,庆阳各地姓氏无论百家,家族无论大小,代数无论多寡,几乎都有本家族的老影和家谱。与家谱相比,老影为画,家谱是文,二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共同记录着一个个家族的根系和历史。在祭拜老影的时候,老人们总不忘历述前辈先贤的业绩和德行,而后辈子孙也以不辱祖宗和家门激励自己。同时,老影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凝聚人心、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作用。在人们寻根怀祖、追思先人、面对记录共同祖宗的老影的时候,家族之间及内部的是非纷争往往显得轻描淡写,不再刻骨铭心,耿耿于怀。
如今,老影已为数不多,但它传达的那种浓厚的文化气息、伦理观念、社会心理和价值标准仍有值得后人体味、汲取、继承乃至发扬的积极之处。
老影大多出自晚清、民国年间,解放后亦有绘制的新影。直到“文革”来临,破除所谓“四旧”时,老影作为“四旧”之物,自然在劫难逃,统统被搜抄出来,付之一炬。据说,还有躲过此劫被个别家族偷藏下来的,但为数寥寥,几成稀世珍品。
老影多是在长达丈余、宽逾5尺的画布上,按照家族祖宗的人数、辈分、性别,分别绘出其画像,每幅画像下方配以文字简介,形成一幅巨大的人物群像图谱,煞是壮观,颇有气势。
老影是后人用来纪念和祭拜祖先的。过年的时候,悬挂起来,供后辈瞻仰、祭拜。每年除夕,族中男性都要集中在老影前烧香焚纸,磕头叩拜。此时,老影面前供品如山,烛光如昼,后辈子孙济济一堂,香烟缭绕,鞭炮齐鸣,气氛极其热烈隆重,成为除夕夜一道独特的风景,使过年的年味和气息更显浓烈醇厚。大年初一,村庄里开始拜年,但首先要拜老影,然后才能相互拜年。老人特别看重拜老影,他们穿长袍,提香盒,神色凝重,态度虔诚。孩子们在大人的带领和指挥下,也跪在地上磕头,站起来作揖,但耍笑趣闹的成分居多,不时受到大人们的呵斥。
老影出自乡间画师之手。庆阳人把绘制老影叫传影,以示对祖先的敬重。画中列祖列宗,一律穿清代服饰,个个正襟危坐,面容慈祥,仪态端庄。画辐四周画以亭台楼阁、松鹤竹鹿,极具传统意韵。画风具有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浓墨重彩,绚丽辉煌,线条明快,布局得当,无疑是乡村民俗祭祀文化的艺术佳作。
庆阳历史古老悠久,传统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民间特别重视家族根脉。20世纪60年代以前,庆阳各地姓氏无论百家,家族无论大小,代数无论多寡,几乎都有本家族的老影和家谱。与家谱相比,老影为画,家谱是文,二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共同记录着一个个家族的根系和历史。在祭拜老影的时候,老人们总不忘历述前辈先贤的业绩和德行,而后辈子孙也以不辱祖宗和家门激励自己。同时,老影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凝聚人心、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作用。在人们寻根怀祖、追思先人、面对记录共同祖宗的老影的时候,家族之间及内部的是非纷争往往显得轻描淡写,不再刻骨铭心,耿耿于怀。
如今,老影已为数不多,但它传达的那种浓厚的文化气息、伦理观念、社会心理和价值标准仍有值得后人体味、汲取、继承乃至发扬的积极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