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园是发展现代医疗产业的重要载体,其规划设计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生物医药产业迅猛发展,产业空间集群——生物医药产业园是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有效选择,也是地区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依托。本文以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的“共生思想”作为基调,结合大连珍奥核酸生物谷规划设计方案,,从园区整体规划、功能布局、空间分布、生态平衡几方面,探究“共生思想”理论与规划设计实践的契合,进一步对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园的规划设计方法进行探索。
关键词: 生物医药产业园珍奥核酸生物谷 共生思想
中图分类号: R 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共生思想是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建筑理论,该理论涵盖了历史与未来的共生、部分与整体的共生、内部与外部的共生、人与自然的共生等多个领域,主张对被现代建筑所抛弃的双重含义和多重含义的性质进行重新评价,并发展继新陈代谢时期形成的中间领域理论,是对世界建筑趋于多元化潮流趋势及对技术的永恒性和普遍性信仰的修正并将城市、建筑与生命原理结合起来,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结合点。该思想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如表1),(1)已成为当代建筑计师及规划师新的参考理论。
时间 理论框架 理论实践
20世纪60年代 新陈代谢、开放结构概念 以面向未来的高技术建筑来表现“成长”和“代谢”
20世纪70年代 中间领域和模糊理论 开创了城市和建筑中的“灰空间”
20世纪80年代 共生思想 开始对“共生”的概念进行补充、完善和发展
表1“共生思想”形成的三个阶段 —笔者自绘
大连市金州新区于2010年7月正式组建大连先进装备制造业园区,规划建设面积31平方公里,以“五园一区”的规划模式进行产业布局(如图2),着力打造以珍奥核酸生物谷园区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等项目,力求形成符合园区特点的、独具园区特色的主导产业发展模式。大连珍奥核酸生物谷(以下简称为“生物谷”) 是集研发、生产、销售、健康管理于一体的现代生物制药产业基地。以“产业园”的开发模式,作为促进环境、资源、经济的协调发展的载体。
2.生物谷规划设计思考:
2.1场地诉求:生物谷位于大连金州新区,规划范围为丹大高速公路以东、金七路以西的三角地带,临拓展8、9号城市干道,北侧临广阔的农田绿地(如图1),总用地面积38万平方米,分为A. 图B两区,A 区30万平方米、B区8万平方米。地形为缓坡丘陵,呈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间低地貌。场地要求合理解决场地排水及土方量的竖向设计,北侧未开发农田土地的利用与保护,注重园区与城市相交界面的对话表达。 2.2功能诉求:分析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的各项资源制约因素,明确园区主导产业和特色,将产业特色与园区的生产、游憩、生态和图(1)生物谷微观区位
服务功能有机结合,既要合理的划分各产业功能区,又要避免功能区的纯化所带来的空间单调性,在功能的“集”与“散”中取得平衡,生物谷用地由生产用地、辅助设施用地、行政办公用地、生活区用地及绿化组成,对应功能区即生产区、物流区、办公区、生活区及绿化景观。功能要求综合考虑生物谷产业链条顺承与场地规划的优化关系,兼顾生物谷功能区与外围市政网络的关系。
2.3空间诉求:生物谷是集研发、生产、销售、健康管理于一体的生物产业基地,产业链条涵盖细胞工程、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五大生物工程技术,兼作为全国工业旅游的示范园区,每年接待游客数量达20万人次。园区空间形态因产业特点而种类多样,性格特点力求整体空间的共生性、产业功能空间的承接性、共享空间的易达性及趣味性。
2.4生态诉求:生物谷基地位于大连市东偏北方向,呈缓坡地貌,周围植被良好,北侧临未开发农田,有较好的自然景观,南侧濒临缸窑河干流,南北发育汇水支,冲沟发育良好。生态要求对场地原有生态系统做合理保护的同时,结合基地气候特点及场地功能布局,探究绿色节能设计的可实施性,促进生态平衡。
3.生物谷规划设计对策
3.1基于“原场地(历史)与新规划(未来)”的共生,明确技术需求,合理选址布局
黑川纪章在“共生思想”里强调:“功能的纯化、广阔的空地、绿化、阳光和新鲜空气被当做现代化的口号为人们所接受,进而成为世界共同的现代化城市目标,但是在现今生命原理的时代,这种合理的功能分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批评。” (1)避免功能的不合理分离,生物谷由办公区、生产区、生活区、物流区组成。生产区是园区的核心区,占地面积较大;办公区是园区与城市交流的平台,是园区的形象窗口,将其置于园区 主体轴线的最高处,突出其宏伟的气势;物流区是为生产服务的后勤区域,根据生产需求分布在生产区周围;生活区包括疗养院及健康管理中心,位于场地的北侧区域,濒临城市道路和农田,具有便易的交通和优美的环境。场地南部为集中的景观绿地带,以延展的水面为主体,附设公共交流与游走空间。几大功能区相互依附共同组成了生物谷的总体功能布局。
3.2基于“局部与整体”的共生,突出产业特色,促进功能完善
3.2.1功能布局
黑川纪章在“共生思想”里强调:“功能的纯化、广阔的空地、绿化、阳光和新鲜空气被当做现代化的口号为人们所接受,进而成为世界共同的现代化城市目标。” (1)避免功能的不合理分离,生物谷由办公区、生产区 、生活区、物流区组成。生产区是园区的核心区,占地面积较大;办公区是园区与城市交流的平台,是园区的形象窗口,将其置于园区 主体轴线的最高处,突出其宏伟的气势;物流区是为生产服务的后勤区域,根据生产需求分布在生产区周围;生活区包括疗养院及健康管理中心,位于场地的北侧区域,濒临城市道路和农田,具有便易的交通和优美的环境。
3.2.2交通规划
结合产业链条及城市外围的市政系统,交通分为内部交通和外部交通两部分,并以“人车分流”的方式组织。内部交通主要指产业内部的物质传递、副产品的交换交通需求,以及废弃物的运输;对外交通主要指产业与外部产业联系的交通需求,包括辦公区的人员流动、展览中心和健康管理中心对外商业部分。“内”“外”动流线的分区合理布局,使不同功能区达到“动态均布”的布局模式。 场地内道路分为两个等级,主干道路宽为12米,呈南北向,次干道宽为7米,沿各厂房、建筑群周围布置成环形路,与三个出入口协同满足功能的需要。厂区道路的布置满足生产、运输、安装、检修、消防及环境卫生的要求划分功能分区,并与区内主要建筑物轴线垂直或斜交设置,呈环形布置。办公区的交通系统为人车分流模式,车行系统在建筑外围结合机动车道布置,步行系统通过广场、步行道、连廊组成有机体。集中停车规划为两个区域,北部办公区设地下停车空间,满足日常内部职工与外来客流的停车需要;北部生产区规划大型机动车停车场,满足生产运输的要求 。
3.2.3景观设计
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园的景观格局主要以生物制药生产功能特色为出发点,采取“双轴四区一带”的布局模式。通过线性的带式景观,突出强调景观轴在生物谷空间的统领作用,在“线性”景观的基础上嵌入“点式”景观,在景观的肌理上,采取“软景”与“硬景”结合的策略。着力打造 面积充足的开放性景观空间,通过沿街水面的设计,形成厂区内灵动的水面景观,并向东西逐渐延伸,以点带线、以轴带面,与原有自然生态资源共同构筑完整的绿化网络,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绿地系统。
3.3基于“人与技术”的共生,塑造生态产业链的属性空间
生物谷的空间布局实质是生物医药产业的空间物化,(2)根据功能的布局,生物谷打造的性格空间主要有生产区的产 业鏈条物化空间及可供游人参观的通透的线性流动空间、办公区域及沿主体景观轴延续的开敞性共享空间、南侧水面的 园 区向城市渗透的过渡空间。在城市干道金七路的城市空间界面上 ,布置科技馆、健康中心、接待中心三组不同性格建筑,作为广场过渡的表达。图(2)生物谷总平面图
3.4基于“人与自然”的共生,促进生态园区持续发展
基于与自然共生的理念,将生态设计引入园区规划,环境因素成为设计的关键点,它要求在产品开发的所有阶段均考虑环境因素,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最终引导产生一个更具有可持续性的生产和消费系统(2)。生物谷基于大连地区四季分明、空气湿润、降水集中、季风明显、风力较大的气候特点,在设计初期,根据场地的高差分布,合理的布局园区功能空间,使土方量达到最少,从而减少对原始地貌的破坏,在产业运营期间,生物谷产业内部形成生态可视的可持续设计策略,坚持产业链条的运营主线,通过原材料物质、能量的循环利用及废弃物的合理“变质”,促使“生物链”的自然合理流动。通过软景、硬景与生态设计的结合,践行生态产业园的生态效应。结合大连地区气候特点,附设雨水收集装置,与中心水域景观结合,形成良好的水循环利用。生物谷内的道路照明系统均附设太阳能板,通过太阳能与电能的转换来提供照明。
4.结语与展望
生物医药产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规划带有极大的综合性,不只是简单的土地利用规划,还要涉及到生物医药技术、景观、生态、旅游宣传等多方面,因此要加强多学科之间的交流及跨学科的实践。使得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园能更好的发挥其带动医药产业腾飞的作用,以建立更完善的现代生物医药产业格局。珍奥核酸生物谷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进程中的产物,本着尊重自然原貌、发挥自然优势、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着重考虑人为因素与场地的关系。对园区功能分区合理布局,妥善解决内外交通流线的互干扰问题,结合景观对场地进行合理规划。本次设计仅是对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园规划方法的初探,在某些方面仍需进一步探究及调整。
参考文献:
(1)[日]黑川纪章新共生思想覃力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2-13
(2)杨勇生态工业园空间布局规划研究 (J)中外建筑2010(6)80—82
(3)图片来自大连开发区规划建筑设计院《珍奥核酸生物谷规划设计方案》文本
关键词: 生物医药产业园珍奥核酸生物谷 共生思想
中图分类号: R 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共生思想是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建筑理论,该理论涵盖了历史与未来的共生、部分与整体的共生、内部与外部的共生、人与自然的共生等多个领域,主张对被现代建筑所抛弃的双重含义和多重含义的性质进行重新评价,并发展继新陈代谢时期形成的中间领域理论,是对世界建筑趋于多元化潮流趋势及对技术的永恒性和普遍性信仰的修正并将城市、建筑与生命原理结合起来,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结合点。该思想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如表1),(1)已成为当代建筑计师及规划师新的参考理论。
时间 理论框架 理论实践
20世纪60年代 新陈代谢、开放结构概念 以面向未来的高技术建筑来表现“成长”和“代谢”
20世纪70年代 中间领域和模糊理论 开创了城市和建筑中的“灰空间”
20世纪80年代 共生思想 开始对“共生”的概念进行补充、完善和发展
表1“共生思想”形成的三个阶段 —笔者自绘
大连市金州新区于2010年7月正式组建大连先进装备制造业园区,规划建设面积31平方公里,以“五园一区”的规划模式进行产业布局(如图2),着力打造以珍奥核酸生物谷园区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等项目,力求形成符合园区特点的、独具园区特色的主导产业发展模式。大连珍奥核酸生物谷(以下简称为“生物谷”) 是集研发、生产、销售、健康管理于一体的现代生物制药产业基地。以“产业园”的开发模式,作为促进环境、资源、经济的协调发展的载体。
2.生物谷规划设计思考:
2.1场地诉求:生物谷位于大连金州新区,规划范围为丹大高速公路以东、金七路以西的三角地带,临拓展8、9号城市干道,北侧临广阔的农田绿地(如图1),总用地面积38万平方米,分为A. 图B两区,A 区30万平方米、B区8万平方米。地形为缓坡丘陵,呈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间低地貌。场地要求合理解决场地排水及土方量的竖向设计,北侧未开发农田土地的利用与保护,注重园区与城市相交界面的对话表达。 2.2功能诉求:分析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的各项资源制约因素,明确园区主导产业和特色,将产业特色与园区的生产、游憩、生态和图(1)生物谷微观区位
服务功能有机结合,既要合理的划分各产业功能区,又要避免功能区的纯化所带来的空间单调性,在功能的“集”与“散”中取得平衡,生物谷用地由生产用地、辅助设施用地、行政办公用地、生活区用地及绿化组成,对应功能区即生产区、物流区、办公区、生活区及绿化景观。功能要求综合考虑生物谷产业链条顺承与场地规划的优化关系,兼顾生物谷功能区与外围市政网络的关系。
2.3空间诉求:生物谷是集研发、生产、销售、健康管理于一体的生物产业基地,产业链条涵盖细胞工程、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五大生物工程技术,兼作为全国工业旅游的示范园区,每年接待游客数量达20万人次。园区空间形态因产业特点而种类多样,性格特点力求整体空间的共生性、产业功能空间的承接性、共享空间的易达性及趣味性。
2.4生态诉求:生物谷基地位于大连市东偏北方向,呈缓坡地貌,周围植被良好,北侧临未开发农田,有较好的自然景观,南侧濒临缸窑河干流,南北发育汇水支,冲沟发育良好。生态要求对场地原有生态系统做合理保护的同时,结合基地气候特点及场地功能布局,探究绿色节能设计的可实施性,促进生态平衡。
3.生物谷规划设计对策
3.1基于“原场地(历史)与新规划(未来)”的共生,明确技术需求,合理选址布局
黑川纪章在“共生思想”里强调:“功能的纯化、广阔的空地、绿化、阳光和新鲜空气被当做现代化的口号为人们所接受,进而成为世界共同的现代化城市目标,但是在现今生命原理的时代,这种合理的功能分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批评。” (1)避免功能的不合理分离,生物谷由办公区、生产区、生活区、物流区组成。生产区是园区的核心区,占地面积较大;办公区是园区与城市交流的平台,是园区的形象窗口,将其置于园区 主体轴线的最高处,突出其宏伟的气势;物流区是为生产服务的后勤区域,根据生产需求分布在生产区周围;生活区包括疗养院及健康管理中心,位于场地的北侧区域,濒临城市道路和农田,具有便易的交通和优美的环境。场地南部为集中的景观绿地带,以延展的水面为主体,附设公共交流与游走空间。几大功能区相互依附共同组成了生物谷的总体功能布局。
3.2基于“局部与整体”的共生,突出产业特色,促进功能完善
3.2.1功能布局
黑川纪章在“共生思想”里强调:“功能的纯化、广阔的空地、绿化、阳光和新鲜空气被当做现代化的口号为人们所接受,进而成为世界共同的现代化城市目标。” (1)避免功能的不合理分离,生物谷由办公区、生产区 、生活区、物流区组成。生产区是园区的核心区,占地面积较大;办公区是园区与城市交流的平台,是园区的形象窗口,将其置于园区 主体轴线的最高处,突出其宏伟的气势;物流区是为生产服务的后勤区域,根据生产需求分布在生产区周围;生活区包括疗养院及健康管理中心,位于场地的北侧区域,濒临城市道路和农田,具有便易的交通和优美的环境。
3.2.2交通规划
结合产业链条及城市外围的市政系统,交通分为内部交通和外部交通两部分,并以“人车分流”的方式组织。内部交通主要指产业内部的物质传递、副产品的交换交通需求,以及废弃物的运输;对外交通主要指产业与外部产业联系的交通需求,包括辦公区的人员流动、展览中心和健康管理中心对外商业部分。“内”“外”动流线的分区合理布局,使不同功能区达到“动态均布”的布局模式。 场地内道路分为两个等级,主干道路宽为12米,呈南北向,次干道宽为7米,沿各厂房、建筑群周围布置成环形路,与三个出入口协同满足功能的需要。厂区道路的布置满足生产、运输、安装、检修、消防及环境卫生的要求划分功能分区,并与区内主要建筑物轴线垂直或斜交设置,呈环形布置。办公区的交通系统为人车分流模式,车行系统在建筑外围结合机动车道布置,步行系统通过广场、步行道、连廊组成有机体。集中停车规划为两个区域,北部办公区设地下停车空间,满足日常内部职工与外来客流的停车需要;北部生产区规划大型机动车停车场,满足生产运输的要求 。
3.2.3景观设计
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园的景观格局主要以生物制药生产功能特色为出发点,采取“双轴四区一带”的布局模式。通过线性的带式景观,突出强调景观轴在生物谷空间的统领作用,在“线性”景观的基础上嵌入“点式”景观,在景观的肌理上,采取“软景”与“硬景”结合的策略。着力打造 面积充足的开放性景观空间,通过沿街水面的设计,形成厂区内灵动的水面景观,并向东西逐渐延伸,以点带线、以轴带面,与原有自然生态资源共同构筑完整的绿化网络,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绿地系统。
3.3基于“人与技术”的共生,塑造生态产业链的属性空间
生物谷的空间布局实质是生物医药产业的空间物化,(2)根据功能的布局,生物谷打造的性格空间主要有生产区的产 业鏈条物化空间及可供游人参观的通透的线性流动空间、办公区域及沿主体景观轴延续的开敞性共享空间、南侧水面的 园 区向城市渗透的过渡空间。在城市干道金七路的城市空间界面上 ,布置科技馆、健康中心、接待中心三组不同性格建筑,作为广场过渡的表达。图(2)生物谷总平面图
3.4基于“人与自然”的共生,促进生态园区持续发展
基于与自然共生的理念,将生态设计引入园区规划,环境因素成为设计的关键点,它要求在产品开发的所有阶段均考虑环境因素,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最终引导产生一个更具有可持续性的生产和消费系统(2)。生物谷基于大连地区四季分明、空气湿润、降水集中、季风明显、风力较大的气候特点,在设计初期,根据场地的高差分布,合理的布局园区功能空间,使土方量达到最少,从而减少对原始地貌的破坏,在产业运营期间,生物谷产业内部形成生态可视的可持续设计策略,坚持产业链条的运营主线,通过原材料物质、能量的循环利用及废弃物的合理“变质”,促使“生物链”的自然合理流动。通过软景、硬景与生态设计的结合,践行生态产业园的生态效应。结合大连地区气候特点,附设雨水收集装置,与中心水域景观结合,形成良好的水循环利用。生物谷内的道路照明系统均附设太阳能板,通过太阳能与电能的转换来提供照明。
4.结语与展望
生物医药产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规划带有极大的综合性,不只是简单的土地利用规划,还要涉及到生物医药技术、景观、生态、旅游宣传等多方面,因此要加强多学科之间的交流及跨学科的实践。使得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园能更好的发挥其带动医药产业腾飞的作用,以建立更完善的现代生物医药产业格局。珍奥核酸生物谷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进程中的产物,本着尊重自然原貌、发挥自然优势、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着重考虑人为因素与场地的关系。对园区功能分区合理布局,妥善解决内外交通流线的互干扰问题,结合景观对场地进行合理规划。本次设计仅是对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园规划方法的初探,在某些方面仍需进一步探究及调整。
参考文献:
(1)[日]黑川纪章新共生思想覃力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2-13
(2)杨勇生态工业园空间布局规划研究 (J)中外建筑2010(6)80—82
(3)图片来自大连开发区规划建筑设计院《珍奥核酸生物谷规划设计方案》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