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角膜上皮内生作为lasik的术后并发症之一相关报道较多.多数学者均把角膜上皮内生超过2mm作为手术干预的标志[1],我中心采用角膜荧光素染色观察法,来确定手术干预时间,获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机 构】
:
448000,荆州,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近视眼激光中心,448000,荆州,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近视眼激光中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角膜上皮内生作为lasik的术后并发症之一相关报道较多.多数学者均把角膜上皮内生超过2mm作为手术干预的标志[1],我中心采用角膜荧光素染色观察法,来确定手术干预时间,获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动态轮廓眼压计的临床实用性.方法 67例患者134眼随即先后用动态轮廓眼压计与Goldmann压平眼压计进行眼压测量,比较两种眼压计测量值的差异.结果 134眼中,用Goldmann压平眼压计测量的眼压平均值为(15.82±-4.88) mmHg,用动态轮廓眼压计测量的眼压平均值为(14.5±-4.33) mmHg,;两者无明显差异.但73%的患者的动态轮廓眼压计的眼压值高于Goldma
目的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双眼发病常有先后之别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5月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82例,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58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4例.使用超生生物显微镜(UBM)和IOL-master测量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双眼前房深度及眼轴长度,A超测角膜厚度、晶体厚度,角膜地形图测量角膜曲率,比较先发病眼与对侧眼之间有无差异.结果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先发病眼U
例1 女 23岁 2007年7月5日因右眼红痛伴视力下降1月入院。检查:右眼裸眼视力0.2(不能矫正),结膜混合充血(+),角膜中央灰白色溃疡病灶7mm×7mm,边缘见2mm×2mm隆起,累及角膜深基质层,房水房闪(-),瞳孔2.5mm,眼底不能窥视。实验室检查:右眼角膜刮片细胞学检查,可见大量炎性细胞,中性粒细胞0.100,未见阿米巴包囊及滋养体,培养无真菌及细菌生长。
患者 男性 60岁 因发现左眼肿物1年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视力右1.0,左0.1.右眼检查无异常.左眼鼻侧角膜缘一隆起的胶冻样新生物,约8 mm×10 mm大小,基底血管丰富,表面有新生血管,肿物长入透明角膜约3 mm,并向球结膜侧发展.前房深度适中,瞳孔约2 mm,对光反射存在,眼底检查无异常.左眼B超:玻璃体内少量光点,余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胸片及腹部B超未见异
目的 探讨内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干眼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LASIK术前及术后1d、2d、10d及30d在17名患者(34眼)下睑结膜囊内抽取泪液标本,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检测泪液中NGF含量,同时行泪膜稳定性的检查,并对两者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结节病是一种多系统的慢性肉芽肿性炎症,临床最常侵犯肺和肺门淋巴结,其次是皮肤和眼部.眼部最常见的表现为葡萄膜炎.现报道1例以泪囊肿块为首发表现的男性患者,无任何全身及其他眼部症状和体征。
目的 观察综合治疗弱视的效果.方法 对279例(405眼)弱视患儿进行综合治疗分析.结果 5岁前治愈率95.17%,5-7岁81.03%,7-9岁64%,9-11岁33.33%,轻度弱视治愈率100%,中度弱视治愈率76.92%,重度弱视治愈率27.27%;总有效率95.31%.结论 弱视程度越轻疗效越高,年龄越小治愈率越高,弱视应早期发现,早期综合治疗。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amilialexudativeVitreoretinopamy,FEVR)是一种较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眼病,主要表现有玻璃体混浊、周边部视网膜血管异常和新生血管、黄斑异位和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首先由Criswick和Schepens于1969年报告,国内于1992年和1995年有陆续报告[1-3].我们近年来收集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总结如下。
目的 总结Sturge-weber(sws)继发青光眼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选自1999年11月至2005年12月连续6例10只眼SWS病例,对其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手术近期及远期的眼压控制结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眼压25.81~50.62mmHg,平均34.3mmHg.术后近期眼压14.57~30.82mmHg,平均22.22mmHg,远期1例失访外眼压全部控制正常.眼底视盘没有进行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