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林,永远是成年人的童话。由江湖“老怪”徐克监制,全能影人“小宝”尔冬升执导的3D武侠电影《三少爷的剑》最近正在热映,影片主要通过神剑山庄的三少爷谢晓峰与燕十三的生死决斗线讲述江湖人的宿命。
从19岁饰演1977版同名电影的“三少爷”,武侠精神一直都出现在尔冬升的电影中。20年的磨砺,如今重拍《三少爷的剑》,他的江湖虽冷,却更美。而原著作者古龙对江湖与生死那份过度浪漫的理解,与尔冬升内心的契合度,成为电影成功的关键之一。
等待“三少爷”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大概是古龙最凝练的一句箴言。《三少爷的剑》恐怕是古龙所有故事中,最能体现这句话的那一个。
武侠,对于香港人是一种情怀。《三少爷的剑》,对于尔冬升来说,更加特别。虽然成为导演之后,尔冬升拍摄的电影多是描绘社会现实的时装戏,但做演员时,他却是邵氏武侠的当红小生,成名作便是楚原执导、1977年上映,其首次担纲主演的《三少爷的剑》。
那时的尔冬升只有19岁,他饰演的角色正是三少爷——谢晓峰。
古龙擅写浪子。大抵每个读过古龙的人,都不能否认这句话。陆小凤、楚留香、李寻欢、沈浪、江小鱼……这些古龙笔下最受欢迎的角色,都逃不开这两个字。
谢晓峰,本也不过是其中之一。一个人在江湖中的宿命,谁也躲不过。所以谢晓峰在面对死亡时,脑袋里想的不是亲人和往事,而是“夺命十三剑”的第十四剑!只因他的命早已与他的剑合为一体。 这,就是江湖。冰冷,却又躲不开的江湖。
虽然没有执导过古装武侠电影,但武侠精神其实一直都出现在尔冬升的电影中。谁能说江湖不正是另一种社会呢?
《旺角黑夜》里,来福与丹,一个杀手、一个妓女,正是江湖中最常见的身份,那些为了生存拼命努力地“江湖儿女”;《门徒》中,阿昆与阿力,也像是江湖中亲密的师徒,虽相互挂牵,却又各怀祸心;
等到《新宿事件》,尖锐的黑社会描写,结尾赤裸的火并场面,都带有着一种江湖儿女飘零的无奈,而一心只为寻人的铁头,因为偷渡时丢了身份而不得不持续做黑工,为了身份一步步走上黑社会之路;柔弱胆小的阿杰,明明都已经决心洗手不捞偏门,安心做糖炒栗子过活,却因为同伴去洗手间,帮看一会机器,而被拿来撒气,断了手、毁了容。
这样的情节与古龙描述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如出一辙。
江湖于尔冬升,并不陌生。《三少爷的剑》这个故事,在尔冬升心中分量更重。但从导演的身份出发,对当年的版本,尔冬升并不算满意。重拍这件事,他策划了近20年,在2000年前后还曾试图找过张国荣出演。
后来,谢霆锋、古天乐、彭于晏也都与“三少爷”这个角色传出过绯闻,但因为古装片的成本等问题,导致该项目最终一拖再拖。直到2014年,由香港电影的老朋友博纳投资,尔冬升才得以在《我是路人甲》杀青后,一朝圆梦。4月开拍,9月杀青。最终的阵容变成了林更新饰谢晓峰,何润东饰燕十三。然而后期特效让尔冬升和影迷们又等了两年。
江湖生死观的美学诠释
关于故事,尔冬升说过,此次重拍的版本将与当年有很大不同:
“我拍完这个戏后,在20岁那年,曾经在台湾见过古龙,当时我们一起聊天,他给我讲了一个跟小说、跟楚原拍的版本都完全不一样的《三少爷的剑》,对当时的我冲击很大,所以这一次我想试着拍出他心中的江湖。”
跟小说、跟楚原版这种都不一样,首先便在于三少爷的命运,“在以前的版本里,谢晓峰是自行放弃三少爷的身份成为阿吉,但是这次不一样,我和徐克打算让他‘无路可走’。”
故事变了,古龙的精神却不会变。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八个字大抵仍将是故事的核心。诚然,原著中三少爷选择假死,变身“没用的阿吉”却不能的设定,颇有戏剧性,并让人唏嘘。但“无路可走”的故事,则更会强烈突出“身不由己”的状态。
情感线方面,1977版里,将妓院小丽与三少爷的情感加深,却将慕容秋荻与三少爷之间的爱意削弱。新版预告片中,天尊一句,“自今日起,武林再也没有谢氏一族!唯我独尊!”则显示出,电影将矛盾扩大化、尖锐化,也将相爱相杀的恨意抒发得更极致。
另一面,新版中,小丽从妓院的头牌变成不善打扮,只是为了招呼特殊客人存在的尾女,将角色的坎坷与纯洁突出,加上蒋梦婕与林更新的吻戏被炒,新版中,两段爱情都将具有一定分量,电影有限的时间内,情感线如何编排同样是看点之一。
不过无论如何,尔冬升的情怀支撑,使他定会极力做好这个故事的表达,这份新说也一定描绘着他心中的江湖与侠义风骨。
不管是那个19岁的少年,还是如今年近60的长者,浪漫都是尔冬升心中江湖不可磨灭的核心词之一。他的江湖虽冷,却更美。
如今,尔冬升拍摄三少爷的成本比楚原当年高出不少,但新版的美学风格却与老版相似,水墨画一般的山水氤氲,孤桥只灯、白雪茫茫,乃至角色身后遍布纯色的花叶,都像是楚原当年布景的升级,更极致、更唯美,虽有一种虚假的塑料感,却不失写意与浪漫。
不过,属于江湖的浪漫,除了风花雪月之美景,也离不开寒光血影的生死。人终有一死,江湖儿女就更是如此。所以“你情愿怎么死?”“死在我尊重的剑下”,便成了燕十三与谢晓峰决斗前的对话。他们不仅要为自己选择对手,更要为自己选择一处美好的葬身之地。只有这样才会感到死得其所。
这种思想,其实也来源于古龙自己的生死观,辞世后,好友们送出的48瓶XO也成为一段佳话。对于尔导来说,重拍的一大意义便是拍出古龙心中的武侠。而古龙对江湖与生死那份过度浪漫的理解,与尔冬升内心的契合度,便成为电影成功的关键之一。
刀光剑影,男人的浪漫
江湖,少不了刀光剑影。动作设计和视效技术是武侠电影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香港新派武侠的全盛时代,武术指导,曾是香港电影产业闻名世界的一种位置,不仅有亚洲邻国友人来学艺,同样也有一些从香港走出的武指与其他国家合作,以及部分好莱坞影人如昆汀、RZA在电影中体现香港动作片这种影响。 尔冬升也说过剧本在2000年完成时,没有投拍的一个原因,便是因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横空出世,尔导自觉,在当时并没有其他更新的手法来拍摄好一部武侠电影,所以只能作罢。
直到后来看到徐克导演的《龙门飞甲》,他才觉得终于有新的手法可以支撑重拍的意义。
不过3D技术却并非尔冬升所擅长,因此他找到了徐克,甚至认为徐克就像他的师傅一样。并笑称,“跟徐克导演切磋想法的过程感觉就像一场比武,我们把各自擅长的东西摆出来,然后研究如何把它们融合在一起,以及会有哪些可能性和设计,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出人意料的,非常刺激。”
技术经验,大概是尔冬升拍摄3D武侠电影最缺乏的东西。徐克,便是这份经验最好的补充。
作为香港新浪潮中最执着于技术尝试的导演,徐克在拍摄完《狄仁杰》系列、《龙门飞甲》《智取威虎山》等电影之后,对于“真3D”轻车熟路,而武侠动作片,更是徐老怪最擅长的类型,《蝶变》《新蜀山剑侠》《笑傲江湖》《黄飞鸿》系列、《七剑》等等都是其各阶段的武侠代表作。
古龙的小说,是徐克未曾触碰过的。而古龙小说里的动作都是很概念性的,剑法也好,刀法也好,都是剑光一到,事情就摆平了,对于动作设计来说,则是一大不得不克服的难题。毕竟书中可以“没有人能看得见他们拔剑的动作,他们的剑忽然间就已经闪电般击出”。
而电影中,如果一群人看剑都看不到的动作戏,大概无数人都会愤而离场。如果只有一招就能结束一场决斗,在书中,尚可描写成段的气氛、场景、内心,电影中却很难呈现。
因此当年楚原拍《三少爷的剑》时,会将每一招都数出来,设计格挡与招架。在片场,徐克和尔冬升都亲自提兵器为演员们示范,力图将最贴切的想象逼真呈现。
虽然林更新与何润东,出演谢晓峰和燕十三遭到不少人的非议,但两人都正当年,且不缺少拍摄动作戏的经验,加之“听话”的属性也得到尔导称赞,对于想象的还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不同于如今多数动作戏追求的“拳拳到肉”,《三少爷的剑》的动作依旧是崇尚着一种好看、写意的风格。而明年也将是一个武侠片大年,徐浩峰、姜文、袁和平等人都将再战江湖,《三少爷的剑》是否能为这波武侠电影打好头炮,则成为其在类型角度的意义。
江湖虽冷,却亦如梦。刀光剑影,何尝不是男人的浪漫。
从19岁饰演1977版同名电影的“三少爷”,武侠精神一直都出现在尔冬升的电影中。20年的磨砺,如今重拍《三少爷的剑》,他的江湖虽冷,却更美。而原著作者古龙对江湖与生死那份过度浪漫的理解,与尔冬升内心的契合度,成为电影成功的关键之一。
等待“三少爷”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大概是古龙最凝练的一句箴言。《三少爷的剑》恐怕是古龙所有故事中,最能体现这句话的那一个。
武侠,对于香港人是一种情怀。《三少爷的剑》,对于尔冬升来说,更加特别。虽然成为导演之后,尔冬升拍摄的电影多是描绘社会现实的时装戏,但做演员时,他却是邵氏武侠的当红小生,成名作便是楚原执导、1977年上映,其首次担纲主演的《三少爷的剑》。
那时的尔冬升只有19岁,他饰演的角色正是三少爷——谢晓峰。
古龙擅写浪子。大抵每个读过古龙的人,都不能否认这句话。陆小凤、楚留香、李寻欢、沈浪、江小鱼……这些古龙笔下最受欢迎的角色,都逃不开这两个字。
谢晓峰,本也不过是其中之一。一个人在江湖中的宿命,谁也躲不过。所以谢晓峰在面对死亡时,脑袋里想的不是亲人和往事,而是“夺命十三剑”的第十四剑!只因他的命早已与他的剑合为一体。 这,就是江湖。冰冷,却又躲不开的江湖。
虽然没有执导过古装武侠电影,但武侠精神其实一直都出现在尔冬升的电影中。谁能说江湖不正是另一种社会呢?
《旺角黑夜》里,来福与丹,一个杀手、一个妓女,正是江湖中最常见的身份,那些为了生存拼命努力地“江湖儿女”;《门徒》中,阿昆与阿力,也像是江湖中亲密的师徒,虽相互挂牵,却又各怀祸心;
等到《新宿事件》,尖锐的黑社会描写,结尾赤裸的火并场面,都带有着一种江湖儿女飘零的无奈,而一心只为寻人的铁头,因为偷渡时丢了身份而不得不持续做黑工,为了身份一步步走上黑社会之路;柔弱胆小的阿杰,明明都已经决心洗手不捞偏门,安心做糖炒栗子过活,却因为同伴去洗手间,帮看一会机器,而被拿来撒气,断了手、毁了容。
这样的情节与古龙描述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如出一辙。
江湖于尔冬升,并不陌生。《三少爷的剑》这个故事,在尔冬升心中分量更重。但从导演的身份出发,对当年的版本,尔冬升并不算满意。重拍这件事,他策划了近20年,在2000年前后还曾试图找过张国荣出演。
后来,谢霆锋、古天乐、彭于晏也都与“三少爷”这个角色传出过绯闻,但因为古装片的成本等问题,导致该项目最终一拖再拖。直到2014年,由香港电影的老朋友博纳投资,尔冬升才得以在《我是路人甲》杀青后,一朝圆梦。4月开拍,9月杀青。最终的阵容变成了林更新饰谢晓峰,何润东饰燕十三。然而后期特效让尔冬升和影迷们又等了两年。
江湖生死观的美学诠释
关于故事,尔冬升说过,此次重拍的版本将与当年有很大不同:
“我拍完这个戏后,在20岁那年,曾经在台湾见过古龙,当时我们一起聊天,他给我讲了一个跟小说、跟楚原拍的版本都完全不一样的《三少爷的剑》,对当时的我冲击很大,所以这一次我想试着拍出他心中的江湖。”
跟小说、跟楚原版这种都不一样,首先便在于三少爷的命运,“在以前的版本里,谢晓峰是自行放弃三少爷的身份成为阿吉,但是这次不一样,我和徐克打算让他‘无路可走’。”
故事变了,古龙的精神却不会变。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八个字大抵仍将是故事的核心。诚然,原著中三少爷选择假死,变身“没用的阿吉”却不能的设定,颇有戏剧性,并让人唏嘘。但“无路可走”的故事,则更会强烈突出“身不由己”的状态。
情感线方面,1977版里,将妓院小丽与三少爷的情感加深,却将慕容秋荻与三少爷之间的爱意削弱。新版预告片中,天尊一句,“自今日起,武林再也没有谢氏一族!唯我独尊!”则显示出,电影将矛盾扩大化、尖锐化,也将相爱相杀的恨意抒发得更极致。
另一面,新版中,小丽从妓院的头牌变成不善打扮,只是为了招呼特殊客人存在的尾女,将角色的坎坷与纯洁突出,加上蒋梦婕与林更新的吻戏被炒,新版中,两段爱情都将具有一定分量,电影有限的时间内,情感线如何编排同样是看点之一。
不过无论如何,尔冬升的情怀支撑,使他定会极力做好这个故事的表达,这份新说也一定描绘着他心中的江湖与侠义风骨。
不管是那个19岁的少年,还是如今年近60的长者,浪漫都是尔冬升心中江湖不可磨灭的核心词之一。他的江湖虽冷,却更美。
如今,尔冬升拍摄三少爷的成本比楚原当年高出不少,但新版的美学风格却与老版相似,水墨画一般的山水氤氲,孤桥只灯、白雪茫茫,乃至角色身后遍布纯色的花叶,都像是楚原当年布景的升级,更极致、更唯美,虽有一种虚假的塑料感,却不失写意与浪漫。
不过,属于江湖的浪漫,除了风花雪月之美景,也离不开寒光血影的生死。人终有一死,江湖儿女就更是如此。所以“你情愿怎么死?”“死在我尊重的剑下”,便成了燕十三与谢晓峰决斗前的对话。他们不仅要为自己选择对手,更要为自己选择一处美好的葬身之地。只有这样才会感到死得其所。
这种思想,其实也来源于古龙自己的生死观,辞世后,好友们送出的48瓶XO也成为一段佳话。对于尔导来说,重拍的一大意义便是拍出古龙心中的武侠。而古龙对江湖与生死那份过度浪漫的理解,与尔冬升内心的契合度,便成为电影成功的关键之一。
刀光剑影,男人的浪漫
江湖,少不了刀光剑影。动作设计和视效技术是武侠电影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香港新派武侠的全盛时代,武术指导,曾是香港电影产业闻名世界的一种位置,不仅有亚洲邻国友人来学艺,同样也有一些从香港走出的武指与其他国家合作,以及部分好莱坞影人如昆汀、RZA在电影中体现香港动作片这种影响。 尔冬升也说过剧本在2000年完成时,没有投拍的一个原因,便是因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横空出世,尔导自觉,在当时并没有其他更新的手法来拍摄好一部武侠电影,所以只能作罢。
直到后来看到徐克导演的《龙门飞甲》,他才觉得终于有新的手法可以支撑重拍的意义。
不过3D技术却并非尔冬升所擅长,因此他找到了徐克,甚至认为徐克就像他的师傅一样。并笑称,“跟徐克导演切磋想法的过程感觉就像一场比武,我们把各自擅长的东西摆出来,然后研究如何把它们融合在一起,以及会有哪些可能性和设计,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出人意料的,非常刺激。”
技术经验,大概是尔冬升拍摄3D武侠电影最缺乏的东西。徐克,便是这份经验最好的补充。
作为香港新浪潮中最执着于技术尝试的导演,徐克在拍摄完《狄仁杰》系列、《龙门飞甲》《智取威虎山》等电影之后,对于“真3D”轻车熟路,而武侠动作片,更是徐老怪最擅长的类型,《蝶变》《新蜀山剑侠》《笑傲江湖》《黄飞鸿》系列、《七剑》等等都是其各阶段的武侠代表作。
古龙的小说,是徐克未曾触碰过的。而古龙小说里的动作都是很概念性的,剑法也好,刀法也好,都是剑光一到,事情就摆平了,对于动作设计来说,则是一大不得不克服的难题。毕竟书中可以“没有人能看得见他们拔剑的动作,他们的剑忽然间就已经闪电般击出”。
而电影中,如果一群人看剑都看不到的动作戏,大概无数人都会愤而离场。如果只有一招就能结束一场决斗,在书中,尚可描写成段的气氛、场景、内心,电影中却很难呈现。
因此当年楚原拍《三少爷的剑》时,会将每一招都数出来,设计格挡与招架。在片场,徐克和尔冬升都亲自提兵器为演员们示范,力图将最贴切的想象逼真呈现。
虽然林更新与何润东,出演谢晓峰和燕十三遭到不少人的非议,但两人都正当年,且不缺少拍摄动作戏的经验,加之“听话”的属性也得到尔导称赞,对于想象的还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不同于如今多数动作戏追求的“拳拳到肉”,《三少爷的剑》的动作依旧是崇尚着一种好看、写意的风格。而明年也将是一个武侠片大年,徐浩峰、姜文、袁和平等人都将再战江湖,《三少爷的剑》是否能为这波武侠电影打好头炮,则成为其在类型角度的意义。
江湖虽冷,却亦如梦。刀光剑影,何尝不是男人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