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背伯劳羽色多态现象探讨

来源 :动物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y_2003_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羽色多态现象的研究对了解物种的遗传、变异和进化有着重要意义。棕背伯劳(Lanius schach)具有典型的羽色多态现象。结合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馆藏标本和2005年4月—2007年1月间的野外调查,分析棕背伯劳棕色型和黑色型在形态和地理分布上的差异性后,得到的结果如下:1) 广东可能存在与棕色型、黑色型相区别的一种新色型——黑色白边型,该色型全身以黑色为主,但具多枚白色飞羽;2) 棕色型与黑色型各身体量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3) 野外种群中棕色型为优势色型,黑色型多集中于沿海地区而山区未有发
其他文献
种苗生产过程中,通过人工催情(彭泽鲫雌鱼两次注射LRH-A2与HCG的混合物,尖鳍鲤雄鱼一次注射鲤鱼脑垂体)获得卵和精,人工再行两种配子的混合.子代有3种表型:Ⅰ.雌性,形态同母
用蛋白酶K消化法提取并正反链双向测得半翅目盲蝽科盲蝽族(Mirini)中后丽盲蝽属(Apolygus)和草盲蝽属(Lygus)9个种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的序列,应用Mega计算该两个属
对白符[虫兆](Folsomia candida)胚胎发育全过程进行显微观察,记述了白符[虫兆]从卵裂、囊胚期、原肠期、组织分化期、孵化前期等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变化和发育过程。其结果表明
用180条引物对黔东南小香羊、贵州白山羊、贵州黑山羊和黔北麻羊4个贵州地方山羊品种(种群),以及南江黄羊和波尔山羊进行RAPD分析,其中27条引物扩增出多态性图谱.这27条引物
蝙蝠是一种唯一能够飞行的哺乳动物,其皮肤的超微结构尚未见报道。在电镜下观察了白边油蝠(Pipistrellus kuhlii)背部和翼膜皮肤的超微结构。表皮的厚度较低(10~12μm),角质层下有1~2
新种长鳍异华鲮Parasinilabeo longiventralis采自中国南部广西省富川县境内珠江水系的一条支流——贺江。新种与异华鲮属(Parasinilabeo)内的其他种的主要区别特征是:口角须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