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和脑缺血事件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存在颈动脉易损斑块的TIA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常规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前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瑞舒伐他汀10 mg/d,后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瑞舒伐他汀20 mg/d。随访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血脂,颈部血管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机 构】
:
222006 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221400 新沂,解放军73071部队卫生队,222006 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222006 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和脑缺血事件的影响。
方法前瞻性纳入存在颈动脉易损斑块的TIA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常规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前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瑞舒伐他汀10 mg/d,后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瑞舒伐他汀20 mg/d。随访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血脂,颈部血管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 IMT)、斑块面积和Crouse斑块积分。比较治疗后6个月内的脑缺血事件发生率。
结果共纳入71例患者,常规剂量组35例,大剂量组36例,常规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分别失访2例和1例。大剂量组基线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5.65±1.05)mmol/L对(5.46±0.87)mmol/L;t=0.812,P=0.419]、三酰甘油(triglyceride, TG)[(2.85±0.74)mmol/L对(2.95±0.86)mmol/L;t=0.513,P=0.609]、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4.11±0.47)mmol/L对(4.08±0.33)mmol/L;t=0.304,P=0.761]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1.27±0.22)mmol/L对(1.23±0.20)mmol/L;t=1.339,P=0.185]与常规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大剂量组TC[(3.06±0.77)mmol/L对(4.98±0.78)mmol/L;t=10.214,P<0.001]、TG[(2.15±0.56)mmol/L对(2.52±0.68)mmol/L;t=2.492,P=0.015]和LDL-C[(2.18±0.59)mmol/L对(3.86±0.42)mmol/L;t=13.526,P<0.001]显著低于后组,而HDL-C[(1.43±0.20)mmol/L对(1.33±0.21)mmol/L;t=2.010,P=0.048]显著高于常规剂量组。大剂量组基线IMT[(1.59±0.26)mm对(1.58±0.28)mm;t=0.152,P=0.879]、斑块面积[(0.87±0.29)mm2对(0.85±0.34)mm2;t=0.261,P=0.749]和Crouse积分[(4.26±0.31)mm对(4.18±0.25)mm;t=1.171,P=0.245]与常规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大剂量组IMT[(1.26±0.25)mm对(1.44±0.27)mm;t=2.852,P=0.005]、斑块面积[(0.50±0.25)mm2对(0.70±0.25)mm2;t=3.298,P=0.001]和Crouse积分[(2.30±0.26)mm对(4.03±0.24)mm;t=28.509,P<0.001]均较常规剂量组显著降低。大剂量组脑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11.76%对29.41%;χ2=3.202,P=0.001)。
结论瑞舒伐他汀具有显著的降脂作用,能消除或稳定颈动脉易损斑块,减少缺血性卒中事件,瑞舒伐他汀20 mg/d的作用优于10 mg/d。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的术后护理.方法 维持血流动力学和循环稳定,加强循环及呼吸系统监护,配合引流管、氧疗护理和营养支持,预防和减少肺部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结果 本组发生并发症18例,主要原因有肺部感染、肺不张、逸搏、二次插管,经采取积极护理措施均痊愈出院.结论 科学有效的术后护理是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损害与脑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发病前无认知损害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评价认知功能,MRI确定梗死部位和侧别,磁共振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定粥样硬化动脉。结果共纳入101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75例(74.3%)存在认知损害,认知损害组年龄[
目的 探讨压力泵对股静脉血流的影响,为产后卧床患者寻求新的促进下肢静脉回流的方法,从而更有效地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使用压力泵,对照组采用主动活动踝关节,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检测手术前后静止状态下股静脉的血流速度.结果 两组患者比较,术前静止、术后静止及活动2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卧床较术前静卧时股静脉血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glycoprotein, GP)Ⅱb HPA-3基因多态性与天津地区汉族人群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和转归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和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GPⅡb HPA-3基因多态性。转归不良定义为6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分。结果共纳入224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和98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
目的探讨Percheron动脉梗死的影像学和临床特征。方法对10例Percheron动脉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10例患者均急性起病且存在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其中垂直注视麻痹3例,语言障碍3例,肢体无力6例,记忆缺损4例。MRI均显示双侧丘脑梗死,1例可见"中脑V字征",1例脑血管造影发现Percheron动脉闭塞。10例均病情好转出院,但存在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结论P
目的 探讨对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进行心理干预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将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39例,对照组31例,两组均常规使用心内科药物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心理护理,心理干预组早期接受规范系统的个性化心理干预和心理护理.运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 - 90),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心肌梗死患者普遍存在明显的焦虑和抑郁状态,系统的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和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Nrf2信号通路的影响和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以及丁苯酞小剂量组(100 mg/kg)和大剂量组(400 mg/kg),在再灌注后24 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缺血脑组织Nrf2蛋白表达水平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含量,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
他汀类药物是一类可有效降低包括心肌梗死和卒中在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的降胆固醇药。临床试验和汇总分析均表明,他汀类药物治疗可增高新发糖尿病风险。文章对他汀类药物诱发糖尿病的证据、可能机制和临床意义进行了综述。
肿瘤抑制基因(TSG)的失活是癌症发病机制的关键因素。TSG失活可能是不可逆的,比如基因缺失或突变;TSG失活也可能通过表观遗传的机制,是可逆的,这为寻找更适合的治疗方法或治疗药物
氯吡格雷治疗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卒中复发风险,但对不同人群的血小板抑制作用存在较大差异。文章对缺血性卒中预防中的氯吡格雷抵抗机制及其应对措施进行了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