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渗透与培养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3535251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概述
  语言作为人类社会交流的基本工具,它产生于民族发展的历程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民族文化的印迹。各个民族由于其在自然环境、发展历程等因素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文化也呈现出一种多元的状态。作为文化载体之一的语言,当然也会存在着形态与用法上的差异。
  (一)客观环境导致的差异
  客观环境,尤其是自然生存环境的不同,极大地影响了民族的发展历程与文化底蕴,这必然也会体现到语言层面上。就以称呼方法为例,中西方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称呼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和别人打招呼的一种符号,在英语国家中的一般社交场合下,Mr.、Mrs.、Miss等称呼后面通常加人名,如Mr john,而我们国家恰恰相反,在姓氏后面加先生、女士反而是表示尊重的主要形式。原因就是西方人将直呼其姓视作不礼貌的。
  (二)文化渊源导致的差异
  东西方民族在自身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体系,这些文化体系反映到语言中便是有着较大差异性的思维方式与语言结构。换句话说,同一种客观事物,由于它在民族间造成的心理感受不同,因而,在语言表现上便会呈现出不同的意识感知,但这种意识感知存在不同调和性的时候,便会导致截然相反的语言效果。举例而言,“Thank you”是小学英语课文中的高频词组,事实上在英语国家,这也是人们的口头语之一,不论得到谁的帮助或哪种形式的帮助,人们都会说一声“Thank you”,即使是至亲的父母兄妹也不例外。但在中国,家庭成员间几乎不说“谢谢”,因为在国人看来,“谢谢”会使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显得冷漠生疏。至于“Excuse me”之类的英语习惯性用语,在中文中更是难以找到恰当的对应形式,仅能根据语境来选择合适的翻译。
  (三)社会习俗导致的差异
  社会习俗是民族文化的外在表征,具有长期性、固定性等特征,每一个民族都有着体现自身文化内涵的传统礼仪与约定俗成的习惯,这也会体现到语言层面。比如就隐私而言,西方人比东方人更强调隐私,特别是有关个人收入、年龄、婚姻状况、等都是他们最忌讳询问的事,谈论这些话本题都被视为有失礼貌。
  二、跨文化意识培养与语言教学的关系
  语言和文化关系紧密,互相依存,二者缺一不可,因此文化自然成为语言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十分重要的部分。要掌握和运用一种语言,就必须同时学习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在对待文化的问题上,英语教学的基本共识是,以语言教学为主,同时紧密结合相关的文化教学。
  三、西方文化意识在课堂中的引入方式
  语言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的学习,即语言学习不能仅仅围绕语言、词汇、语法、句法等知识、技能打转,它还是一种人际交往能力的学习以及文化背景的学习。语言服务于日常交流,并和特定的文化背景相关联。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在学生早期接触这门语言的时期,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中渗透西方文化,唤醒学生西方文化意识。在《英语课程标准》中,对小学六年级的文化意识分级做了具体的要求,它主要包括七点内容,诸如知道英语中最简单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对一般的赞扬、请求等做出适当的反应;知道国际上最重要的文娱和体育活动;知道英语国家中最常见的饮料和食品名称;知道主要英语国家的首都和国旗;了解世界上主要国家的重要标志物,如英国的大本钟等;了解英语国家中最重要的节假日。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笔者结合实际情况,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进行了一些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工作,尝试着将西方文化引入到我们的小学课堂。
  (一)立足语言教学,构建跨文化环境
  浓郁的文化氛围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环境布置,给小学生营造一个浓郁的西方文化氛围。这种跨文化环境的建构,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知到了西方文化的内涵,并逐渐培养起学生对于英语的习兴趣。
  (二)做好言语交际,训练跨文化思维
  英语思维是制约中国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又一重要障碍。英语思维是英语文化的在语言思维层面的体现,缺乏跨文化思维,学生学习的英语始终是中式英语,难以和英语国家的人展开自如的交流。
  (三)丰富语篇教学,完善跨文化内涵
  阅读不仅是小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手段与重要任务,也是他们获取外部信息,了解英语国家历史文化与人文风情的重要渠道。在现在通行的小学英语教材中,大部分的语篇阅读都是以英语国家的文化内容作为阅读主题的,诸如西方的重要节日、生活习惯、旅游方式等,为学生了解未知世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窗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以语言技能传授为主的阅读教学方式,要将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融入到阅读教学之中,让学生对中西方文化有一个初步的认知,进而使其更好地了解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差异性所在。为了更好地推进语篇阅读与文化内涵的融合,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首先,教师可以将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作为语篇阅读的导入工具。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好师生互动的工作,通过共同阅读,相互提问等形式来增强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性的认知,使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跨文化意识。
  四、总结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英语教材,将教材中有关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内容提炼为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资源,并且在教学活动中适当地引入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当然,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与英语知识教学并不是分离的,它们是一体两面,教师要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融入到具体的语篇教学中,让学生在词汇背诵、句法理解以及与语篇阅读中感受英美文化的魅力,真正做到“文化教学融入语言教学”,从而使学生乐于学习和接受西方文化,切实提升英语教育的效果。
其他文献
自国家建校以来,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学校,都会有“差下生”(既后进生)的存在。后进生问题不仅涉及千百万青少年和万千家庭,而且是影响民族素质,提高国家整体素养的问题。本文就如何更好地依据后进生的形成因素及行为特征,利用“师爱”教育转化后进生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一、摸清情况,分析原因  首先要了解学生过去学习情况,包括学习习惯、纪律情况,有无偏科现象等。其次,摸清学生人际交往的情况,了解家长的职业、文
期刊
所谓待优生,通常是指那些在遵守纪律、学习成绩、行为表现某方面暂时处于落后的学生。对于转化待优生,要首先做到认真观察,找出他们落后的原因,做到心中有数,而后对他们对症下药。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不断探索做好待优生转化工作的规律,也取得一定成效。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在待优生转化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分析病结,找准病因  “对症下药”人皆晓知,然而生成待优生的原因何在呢?这是我们作好转化工作首先弄清的问
期刊
一、引言  近几年来,物理教育工作者从文化角度对物理学和物理教育教学已经作了一些趋于系统化的研究,但一个现实问题是至今对“物理文化”还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定义。就目前已发发表的文章和著作中出现的对物理文化的定义来看,大多都是站在文化学角度,将“物理学”装在“文化”这个什么都可装“框”里边。  这样的处理,从完善科学文化学研究角度上来说可能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但对于物理教育教学来说,不易起到拓展思路的作
期刊
教学如果没有道德教育,就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教学;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失去手段的教育。  ——赫尔巴特  ·生情介绍  上海外国语大学嘉定外国语学校是一所地处安亭地区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我所任教的英语兴趣课竞赛班采用走班形式,从六年级新生中选拔而来,学生水平处于年级前三分之一的位置,但口语表达能力参差不齐。学生们在相处时关系友好融洽,行为举止方面常会互相影响。  ·教育情境  开学伊始,为了帮
期刊
八零后、九零后一直坚持着对游戏的执着。我从不反对学生玩游戏,但也要适可而止,很多中职学生存在厌学心理,再过分压制玩游戏,又会引发逆反心理,如何把握尺度呢?  一、现状分析  1.中职学生的厌学表现、成因及影响分析  中国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调查显示:59.3%的学生有厌学情绪。厌学的表现有:不认真听课,不完成作业,怕考试;严重者一提到学习就恶心、头昏、脾气暴躁;注意力分散,思维迟缓,情绪消极,敷
期刊
将教育划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已是今天绝大多数人对教育的基本看法,但教育是一个有机整体的观点得到研究其关系者的普遍认同。自从孩子有了学生的身份,家庭随着孩子的身影开始介入学校教育,学校因教育教学需要而尝试能在家庭教育方面有一番作为,使得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渗透、彼此交融。  在学校层面,班级作为教育教育的基本单位,班主任因其工作需要,以孩子的教育问题为核心话题,最为频繁地和家长打交道,
期刊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主轴心,是小学生学习的榜样,是孩子们走向成功之路的引领者,也是孩子们心灵成长的健康卫士。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班主任,我们肩上肩负着的责任更加重大,所要面对的工作面更加广泛,如何当好一个班主任,就需要我们进行交流、学习、积累,以提升自己的的全方面的修养。下面就从我当班主任的管理实践出发,谈谈自己的心得。  一、要学会关爱学生  我们都说老师犹如孩子的第二个父母,那么作为“父母”,
期刊
2007年10月9日阳光明媚,看上去和平日没有什么两样,但是这样一个普通的日子对我来讲终生难忘。下午刚一踏入办公室,邻座的徐老师便对我说:“刘老师快看看吧,传达室董老师给你拿过来一封信,送信人要求董老师必须亲自送到你手中,来送信的人是一个男青年,又高又帅……”难道是他?听着徐老师的描述,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人,不,不会是他,可又会是谁呢?我迫不及待的打开信,翻到最后一页署名处:一个令您头疼的学生,
期刊
现实生活中,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同样也离不开家庭的熏陶。家庭是个人最初的活动场所。家庭中的各种习惯是孩子最初接触到的行为规范,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形成当然有着重要影响。所以,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需要家庭与幼儿园相互合作,形成合力,实现“家园教育一体化”。那么,何谓家园合作?为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又该怎样进行的家园合作?  首先,一方面,幼儿在园获得的行为习惯能够
期刊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让学生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经历从不同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同时,解决问题是数学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始终是数学教师需要特别研究的专题。因此,在新课标的要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