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微转移的分子诊断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gig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30年来,随着外科技术和相关学科的发展,早期和中期肺癌的手术切除率明显提高,但术后复发率仍有25%~50%,总5年生存率始终徘徊在40%左右。肿瘤患者的高病死率与癌细胞发生异位隐匿性微小转移有关。在病程的早期,癌细胞就可能播散到原发灶以外的远处部位,而传统的诊断学方法不能检测到这种发生异位播散的隐匿性单个癌细胞或癌细胞集落[1]。Rosell等[2]认为,ⅠB期患者50%发生远处转移,其原因在于未消灭可能存在的微转移灶,从而保留了以后复发及转移的根源。Felip和Rosell[3]发现,即使临床诊断的Ⅰ期肺癌亦可能发生远处转移,主张对微转移进行检测,对高危人群实行术前化疗。临床上,影像学检查只能发现直径>1mm的转移灶,而无法检测到肿瘤细胞的微转移。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检测能力提高到了细胞和分子水平。迄今,有关肺癌微转移的研究仍处于一个探索阶段。

其他文献
卵巢癌的死亡率高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其主要原因为早期诊断较为困难,确诊时临床期别较晚及化学治疗(化疗)耐药等,以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仍是卵巢癌术后的主要辅助治疗手段,如何克服或预防耐药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及蛋白质组学理论及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完善,从蛋白质这一全新的角度探讨卵巢癌的顺铂耐药机制已成为可能.本研究采用差异凝胶电泳(DIGE)技术比较分析了卵巢癌顺铂敏感株(C0C1
我们该知道,文章在一些人眼里虽然小道,却关系重大。真正的好文章可以正人心,可以兴观群怨,可以让人生社会立心立命    一直有人问我作文的诀窍。我最初的答案是熟读若干篇文章,但这个问题持续了一二十年,我的回答也多少有些变化。  作文之不易,背诵诗文是基础,但背诵诗文并不能保证会写一手好文章。我年轻时也几乎能背诵穆旦的全部诗歌,但跟我尊重的这位天才前辈相比,我自己的诗歌创作实在无足称道。  背诵名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