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美术教育不只是为“艺术家”作准备,不只是为升学作准备,也不只是为就业作准备,而是为整个人生作准备。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中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用“爱心”去认识美,欣赏美和创造美。同时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 高中美术教学 美术欣赏 研究与思考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中学生身体与精神、知识与能力、道德与行为、认识与审美等方面有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美术教学也应适应这样的教育使命,引导高中学生去欣赏美术作品中的真、善、美和认识艺术美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所起的巨大作用。
1. 美术欣赏是人类的一种特有的创造活动。著名艺术社会学家豪泽尔指出:“人可以生来就是艺术家,但要成为鉴赏家就必须经过教育。”高中美术课主要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主,它培养学生愉快的生活态度、个性发展、个人行为的规范化,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美的认识和创造美的能力。同时增强我们的艺术素质,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多彩的美术作品尽管其技法不同,形态、内容、材料、工具各不相同,但其基本的艺术内涵却是相通的。高中生畅游在美术作品中就已经开始接受艺术美的影响和教育,受到了艺术美的熏陶,改变和塑造自己的人格精神。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就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美术教师要培养学生艺术美的意识。认识到艺术美对学生人格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把艺术美的教育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时时刻刻充分利用艺术美培养学生的人格。比如现在有部分学生盲目追求社会时尚;吊带衫、七分裤、修眉毛、描唇红,一边是手机一边是香烟,女同学流行背包一个又一个,男同学名牌服饰一套又一套,盲目仿模歌星、舞星。对于在校高中学生来说,他们不应该只看到事物的表面,只追求华丽醒目的外表,而不注重提高其自身的修养和素质,而甘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绣花枕头。因此,课堂上我们要引导学生走向健康、真实、高品味的艺术审美世界。
其次,细读精研教材,挖掘、提炼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艺术共性。如音乐和演讲用声音来表情达意;舞蹈和雕塑用动作、造型来抒发情感,书法和建筑用线条来传递美感等等。
再次,教学过程中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多媒体、录音机、视听教材、挂图等)。培养学生学会欣赏美,让学生在亲眼所见的艺术品中体会艺术魅力,领悟艺术内涵,提高审美能力。例如在欣赏《雕塑:凝固的艺术生命》一课时,为了让同学们理解欣赏雕塑的几个要点,我们例举了某公司大院内一尊圆雕,因为是身边的艺术品,学生在欣赏时,分析的比较透彻。从材质上看:青铜铸造,说明该公司以铜产品为主;从造型上看:一团熊熊烈火,在火焰的包围中一个冉冉升起的圆球,预示着 公司的未来蒸蒸日上,圆球蕴含着圆滿,又代表着地球,希望公司产品能走向世界。红红的火焰,又似一双双有力的手,这无数只手托起了地球,正是因为公司上上下下的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用勤劳团结的双手,才使得公司的前景如初升的太阳。在深化教学改革的时代,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是美术教学的一个高层次的战略目标,美术教师都应在艺术美的挖掘、提炼上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狠下一番功夫。
最后,美术也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平等的教育。对于少数热爱艺术的学生不能过多地围绕着他们转,也不能人为的压抑他们的艺术特长与个性发展。对于少数不太感兴趣的学生,要激发他们对艺术的热爱,要侧重评价其自身提高幅度和努力的程度,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极性。现在的学生都钟爱卡通画,如果我们用专业知识来要求他“三停五眼,虚实相生、准确生动”,只会泯灭学生绘画的欲望。课堂上我采用了“整体观察法”,只要他们把人物的比例、动态画到位就可以了,至于人物线条的虚实、疏密、穿插、结构,对一般学生不要求过高,因为在他们看来只要画的“差不多”就可以了。因此,在课堂上、作业中,美术欣赏认识中,教师既要有统一的要求,又有不同的评价尺度,应设立一种对不同层次都有激励作用的评价体系。
2.美术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涉及到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心理、身体健康、艺术修养等方面。因此,它对我们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用高尚的精神去塑造学生。某高中有这么一位老师,年轻有为、语言幽默、教法灵活、思路清晰,所有学生都爱听他的课,而且有部分同学还相当崇拜他,但唯一觉得他美中不足的是:不修边幅,一头乱糟糟的头发。用同学们话说:“鸡窝头、有个性”。在同学们的心理无意识形成一个看法:事业上成功的人生活上是不讲究的。不知哪一天,这位教师剪了个平头,显得精神焕发,当他走进教室时教室里响起了一阵热烈而持久的掌声。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感染着学生,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具备一种奋发向发上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教师良好的言谈举止会给学生树立起一个好的形象,再加上教师生动、幽默的语言,外在仪表和丰富的内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模仿中审视自己,从而得全面教育。
2.2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学会欣赏课本之外的生活中的美。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去认识美、欣赏美。美术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具有独特的实质。只有真正理解了美术的内涵才能在生活中去认识美、欣赏美,从而达到创造美的目的。这种健康的人格品质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动力。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2.3培养学生自尊、自爱,发展个性和独立的人格,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去年我校高二年级某班有两三位男同学剪了分式略长的头发,遮住了半边脸,上课时总是低着头,偷偷地照镜子,时不时用手把头发向左梳梳,向右甩甩,一幅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样子。针对学生中毫无标准,毫无分辨地要“个性”,要“前卫”。我在学生中开展了“到底什么是前卫?什么是个性”?的讨论活动,并结合美术课上的“神韵美,整体和谐美”启发学生认识、剖析社会流行现象。一个学期过去了,现在大部分同学能正确看待、理解多种社会现象,对自己的言行举止也有了一个清晰的标准。价值观、人生观是看待了解自然社会和社会现象的基本观点,是学生进行艺术欣赏和行为调节的参照系,是学生进行健康、文明的审美活动的标准,是学生爱憎分明的人格的体现。
总之,目前的美术教学应适应中学的心理生理特征和社会发展,跟上新课程改革的脚步,引导学,生学会认识美、欣赏美和创造美,而不是把它作为通往白领的阶梯,不是唯一标准的“升学率”,不是“成为艺术家”。美术教育的成功意味着人和社会的和谐关系,意味着学生智慧、爱心的充分发展,最终导致审美能力的全面提高。
(作者单位:安徽省铜陵县第二中学)
【关键词】 高中美术教学 美术欣赏 研究与思考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中学生身体与精神、知识与能力、道德与行为、认识与审美等方面有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美术教学也应适应这样的教育使命,引导高中学生去欣赏美术作品中的真、善、美和认识艺术美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所起的巨大作用。
1. 美术欣赏是人类的一种特有的创造活动。著名艺术社会学家豪泽尔指出:“人可以生来就是艺术家,但要成为鉴赏家就必须经过教育。”高中美术课主要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主,它培养学生愉快的生活态度、个性发展、个人行为的规范化,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美的认识和创造美的能力。同时增强我们的艺术素质,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多彩的美术作品尽管其技法不同,形态、内容、材料、工具各不相同,但其基本的艺术内涵却是相通的。高中生畅游在美术作品中就已经开始接受艺术美的影响和教育,受到了艺术美的熏陶,改变和塑造自己的人格精神。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就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美术教师要培养学生艺术美的意识。认识到艺术美对学生人格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把艺术美的教育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时时刻刻充分利用艺术美培养学生的人格。比如现在有部分学生盲目追求社会时尚;吊带衫、七分裤、修眉毛、描唇红,一边是手机一边是香烟,女同学流行背包一个又一个,男同学名牌服饰一套又一套,盲目仿模歌星、舞星。对于在校高中学生来说,他们不应该只看到事物的表面,只追求华丽醒目的外表,而不注重提高其自身的修养和素质,而甘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绣花枕头。因此,课堂上我们要引导学生走向健康、真实、高品味的艺术审美世界。
其次,细读精研教材,挖掘、提炼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艺术共性。如音乐和演讲用声音来表情达意;舞蹈和雕塑用动作、造型来抒发情感,书法和建筑用线条来传递美感等等。
再次,教学过程中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多媒体、录音机、视听教材、挂图等)。培养学生学会欣赏美,让学生在亲眼所见的艺术品中体会艺术魅力,领悟艺术内涵,提高审美能力。例如在欣赏《雕塑:凝固的艺术生命》一课时,为了让同学们理解欣赏雕塑的几个要点,我们例举了某公司大院内一尊圆雕,因为是身边的艺术品,学生在欣赏时,分析的比较透彻。从材质上看:青铜铸造,说明该公司以铜产品为主;从造型上看:一团熊熊烈火,在火焰的包围中一个冉冉升起的圆球,预示着 公司的未来蒸蒸日上,圆球蕴含着圆滿,又代表着地球,希望公司产品能走向世界。红红的火焰,又似一双双有力的手,这无数只手托起了地球,正是因为公司上上下下的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用勤劳团结的双手,才使得公司的前景如初升的太阳。在深化教学改革的时代,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是美术教学的一个高层次的战略目标,美术教师都应在艺术美的挖掘、提炼上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狠下一番功夫。
最后,美术也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平等的教育。对于少数热爱艺术的学生不能过多地围绕着他们转,也不能人为的压抑他们的艺术特长与个性发展。对于少数不太感兴趣的学生,要激发他们对艺术的热爱,要侧重评价其自身提高幅度和努力的程度,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极性。现在的学生都钟爱卡通画,如果我们用专业知识来要求他“三停五眼,虚实相生、准确生动”,只会泯灭学生绘画的欲望。课堂上我采用了“整体观察法”,只要他们把人物的比例、动态画到位就可以了,至于人物线条的虚实、疏密、穿插、结构,对一般学生不要求过高,因为在他们看来只要画的“差不多”就可以了。因此,在课堂上、作业中,美术欣赏认识中,教师既要有统一的要求,又有不同的评价尺度,应设立一种对不同层次都有激励作用的评价体系。
2.美术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涉及到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心理、身体健康、艺术修养等方面。因此,它对我们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用高尚的精神去塑造学生。某高中有这么一位老师,年轻有为、语言幽默、教法灵活、思路清晰,所有学生都爱听他的课,而且有部分同学还相当崇拜他,但唯一觉得他美中不足的是:不修边幅,一头乱糟糟的头发。用同学们话说:“鸡窝头、有个性”。在同学们的心理无意识形成一个看法:事业上成功的人生活上是不讲究的。不知哪一天,这位教师剪了个平头,显得精神焕发,当他走进教室时教室里响起了一阵热烈而持久的掌声。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感染着学生,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具备一种奋发向发上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教师良好的言谈举止会给学生树立起一个好的形象,再加上教师生动、幽默的语言,外在仪表和丰富的内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模仿中审视自己,从而得全面教育。
2.2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学会欣赏课本之外的生活中的美。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去认识美、欣赏美。美术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具有独特的实质。只有真正理解了美术的内涵才能在生活中去认识美、欣赏美,从而达到创造美的目的。这种健康的人格品质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动力。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2.3培养学生自尊、自爱,发展个性和独立的人格,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去年我校高二年级某班有两三位男同学剪了分式略长的头发,遮住了半边脸,上课时总是低着头,偷偷地照镜子,时不时用手把头发向左梳梳,向右甩甩,一幅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样子。针对学生中毫无标准,毫无分辨地要“个性”,要“前卫”。我在学生中开展了“到底什么是前卫?什么是个性”?的讨论活动,并结合美术课上的“神韵美,整体和谐美”启发学生认识、剖析社会流行现象。一个学期过去了,现在大部分同学能正确看待、理解多种社会现象,对自己的言行举止也有了一个清晰的标准。价值观、人生观是看待了解自然社会和社会现象的基本观点,是学生进行艺术欣赏和行为调节的参照系,是学生进行健康、文明的审美活动的标准,是学生爱憎分明的人格的体现。
总之,目前的美术教学应适应中学的心理生理特征和社会发展,跟上新课程改革的脚步,引导学,生学会认识美、欣赏美和创造美,而不是把它作为通往白领的阶梯,不是唯一标准的“升学率”,不是“成为艺术家”。美术教育的成功意味着人和社会的和谐关系,意味着学生智慧、爱心的充分发展,最终导致审美能力的全面提高。
(作者单位:安徽省铜陵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