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疫苗株S-191全基因序列测定及与流行株进化关系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NT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国内现在使用的Shanghai-191(S-191)疫苗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针对国内已经分离出的毒株,分析它们与疫苗株的核酸序列差异以及流行特征.方法 利用RT-PCR的方法分段扩增S-191疫苗株的全基因并测序,从GenBank中获得全球24条麻疹全基因序列和211株中国各省分离到的麻疹流行株以及WHO各基因型参考株的N基因C端456个核苷酸序列,计算麻疹序列13个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的突变率,分析病毒株和疫苗株基因型和遗传距离,构建基因亲缘性关系树.结果 获得S-191疫苗株的全基因序列并递交GenBank收录,进化树分析表明大部分流行株为H1基因型.各省流行株与S-191相比遗传距离为6.7%~8.2%.突变率分析显爪非编码区的突变率明显高于编码区,编码区中N基因的突变率最大.结论 本研究表明,中国大陆的麻疹病毒流行株以H1基因型为主,不存在明显的地域流行差异,在时间上也没有明显的突变积累特征.S-191疫苗株与近年来的麻疹流行株在遗传距离上差异较大,其保护作用需做进一步追踪探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θ(PKCθ)信号转导途径在γδT细胞表达L-选择素(CD62L)中的凋控作用.方法 用结核分枝杆菌抗原(Mtb-Ag)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并培养6~8 d,获得富含γδT细胞的结核分枝杆菌活化T细胞(MtbAT),作为γδT细胞来源,分别加佛波醇酯(PMA)、PMA+离子霉素(IMN)培养3、6、12、24 h,或用培养8 d的MtbAT细胞分别加入Mtb-Ag
目的 制备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与破伤风类毒素(TT)结合疫苗,并研究其免疫学特性.方法 TT经溴化氢活化后与己二酰肼形成TT-酰肼基衍生物,在碳二亚胺作用下与HBsAg共价结合.将结合物、HBsAg及乙肝疫苗免疫小鼠,并设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于7、14、21、28 d取血,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小鼠血清抗-HBs,于第7、28天应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脾单个核细胞(m
越来越多的细胞表面受体被确认具有能通过T细胞受体或B细胞受体调节免疫应答的能力.Fc受体样(Fc receptor like or homolog,FcRL/H)基因是近年发现的基因,自Georgia等[1]对骨髓瘤易位染色体(1;14)(q21;q23)断点区进行克隆发现了两个新的基因,即FcRL4(IRTA1)和FcRL5(IRTA2)后,相继有新的类似基因被发现。
期刊
目的 本研究拟建立一步法实时RT-PCR检测Nipah病毒(Nipah virus,NiV)和Hen-dra病毒(Hendra virus,HeV)的方法 ,对采集自中国重庆地区动物外周血样本进行NiV和HeV检测,以获得我国重庆地区的NiV和HeV的病毒流行病学资料.方法 2007年6月起至2008年6月,采集自重庆地区饲养的猪外周血标本580份、奶牛外周血标本250份、山羊外周血标本180份,
第17届国际支原体学大会于2008年7月6至11日在天津隆重召开.大会由国际支原体学组织(IOM)主办,天津医科大学承办.此为国际支原体学大会首次在中国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36个国家的代表198人,IOM的委员全部到会.国内参会的代表近100人。
期刊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栀子提取物1、9对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感染后的BALB/c小鼠脑内间层蛋白16(VP16)的影响,探讨栀子提取物1、9抗HSV-1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对HSV-1易感的BALB/c小鼠,以HSV-1 VP16为研究对象,借助RT-PCR方法检测栀子提取物1、9对小鼠脑内HSV VP16的影响。结果栀子提取物T9各给药组在同一时间内VP16 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病毒对
期刊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1β血清水平及IL-1β和IL-1RN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IL-1β血清水平及抗印抗体IgG、IgM和IgA浓度;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260例胃癌患者和284例不相关联的健康对照人群中IL-1B-31C/T、-511C/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以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IL-1RN基因
期刊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肺泡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水平及其对脂多糖(LPS)反应性的变化,探讨该变化在糖尿病机体防御病原体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将32只Wistar雄性大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A组)、糖尿病组(B组)、正常+LPS组(C组)及糖尿病+LPS组(D组).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TLR4表达的变化.结果
目的 构建5种不同类型的表达结核杆菌特异抗原的重组痘苗病毒,并研究其特异免疫原性.方法 运用同源重组技术将含结核分泌抗原Ag85A和ESAT-6的基因片段插入痘苗病毒表达质粒p18中.重组质粒导入痘苗病毒Ankara(MVA)后构建重组痘苗病毒,经筛选和Western blot鉴定,得到5个种类的带有结核抗原基因的重组病毒.用构建的5种重组病毒免疫小鼠,MTT法检测免疫后小鼠脾淋巴细胞对特异结核抗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是条件致病菌,但近年来已出现多重耐药株,被称为MDR-A6.MDR-Ab已是医院感染病原菌中最常见菌种之一,并且对包括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苷类在内的常用抗菌药物呈现多重耐药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