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生态化课堂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svl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物课程是中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中学生物课程的教学目标可知,构建生态化课堂是中学生物课堂的发展方向,因此中学生物生态化课堂的理论与实践是当前中学生物教师十分关注的课题。
  关键词:中学生物;生态化课堂;理论;实践
  
  一、前言
  生物课程是中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生物课堂中存在许多“非生态”的现象,从而抑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生物课堂中构建生态课堂是许多中学生物教师关注的课题。所谓生态课堂,就是指应用生态学中的相关原理,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以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最大化,促进师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课堂形式,它是回归自然、崇尚自主的课堂,是交往与互动的课堂,是开放与生成的课堂,是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课堂。本文就中学生物生态化课堂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探讨,希望对中学生物教师构建生态化课堂有一定的帮助。
  二、生物生态化课堂的理论与实践
  1.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传授知识,而学生的主要任务则是接受知识,这种长期认识造成了生物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不平等性,从而导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处于一种非常被动的状态。然而,在生态化生物课堂当中,教师与学生是依靠彼此而存在的,是共生性的关系,二者在课堂中具有平等的关系,都有被尊重的权利和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生物课堂就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心灵沟通、相互交流的过程,因此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是中学生物生态化课堂的必然要求。教师必须要通过努力创建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良好教学情境,营造出自由和谐的课堂文化氛围,并且对学生的精神世界要有所了解。教师还应该与学生经常进行平等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倾听学生的一些建议和心声。同时,教师还要鼓励每个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从而明确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满足学生各种需求的同时,教师的合理需求也应当得到满足。如果教师很少或者不能从他们所做的事情中得到满足,那么教学效果也就会差强人意。因此学校也应该多创造一些条件,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从而保证教师和学生在最好的教育环境中成长。
  2.课堂环境
  众所周知,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就是课堂,因此课堂环境的创设也是构建生态课堂的重要环节。在生态化生物课堂中,需要提高课堂环境的文化品位。无论是教室的设计还是布置,都应该体现教育化、协调化、自然化、人性化的特色,从而充分发挥课堂环境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在学生座位的编排方面,需要符合公平和优化组合的原则,从而方便学生讨论、交流与合作。在教室的布置上也要充分地体现文化品位,可以通过一些名人字画、名言警句等营造学习氛围。除此之外,课堂心理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对激励师生主动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的效果十分明显,同时还有助于教学过程中给师生带来愉快的情感体验。构建和谐的生态课堂心理环境,教师需要满足学生对于安全感、归属感、尊重感等情感的需求,同时还需要及时和学生进行健康、有效的沟通。
  3.教学资源
  开发和使用课堂资源是生态课堂的一个显著特征。首先,生物生态化课堂中需要开发课堂资源和学生的智力资源,从而使课堂资源成为一种再生资源,形成资源使用的良性循环。其次,要创设与生态课堂相适应的和谐环境,并且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与竞争协同,让学生能够在互助与竞争中进步。但是目前课堂资源非常多样,来源也十分丰富,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甄选能力,从而能够选择适当的课堂资源加以利用,要让教学资源符合课堂教学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身心特点,从而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资源的作用。另外,生物学还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此除了专门的生物实验教学之外,还应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一些学习资源,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生物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4.教学评价
  在生态化生物学课堂中,教学评价突破传统的评价模式,建立了具有鉴定、选拨、导向、激励、诊断、改进、反馈、调控等多种功能的生态学评价过程。另外,在生态化课堂中,学生是评价的主体,从而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最终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在生态化课堂中,评价方式也是多元化的,不仅包括考试成绩,还包括过程评价、发展性评价等多种方式。
  三、结束语
  中学生物生态化课堂是中学生物课堂发展的方向,因此,树立生态课堂的教学理念,发挥生态课堂的教学功能,实施生态课堂的教学策略是当前中学生物教师应该关注的话题。但是,对于生物生态课堂的理论构建与实践还需要进行更多的长期的教学研究,还需要积累更多的教学实践经验,进而使其上升到更高的理论层次,以便对我们的教学进行指导。
  
  参考文献:
  [1]刘银华.构建生态课堂,提高生物课堂教学实效——对4人上一课教学案例的反思[J].中学生物学,2010(1):37-38.
  [2]吴玉玲.教育生态学:课程建设的新视角[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3):87-88.
  [3]沈双一,陈春梅.“课堂教学生态系统”新概念刍议[J].历史教学问题,2004(5):92-95.
其他文献
1979年,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春风,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系在美丽而神秘的中国西部边城——乌鲁木齐诞生了。
通过探讨黄河水资源量可再生性的量化问题,对黄河断流的情况、危害和成因进行分析。由于水资源量可再生性问题的复杂性,现行的方法一般都过于简单。目前迫切需要从水文循环更深层次上揭示水资源量可再生性。依据系统理论方法,从河流水循环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出发,提出度量和评价河流水体水资源量可再生性的指数。利用该指数,对黄河干流上、中、下游河段不同年代的水资源量可再生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能够客观地反
由福建青山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山东安丘机械厂联合开发的“预挂式白泥过滤机”,于1997年5月16日~18日在福建青山纸业公司(原青州造纸厂)召开了现场经验交流会。青山纸业公司介
随着大量数据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如果报道者不掌握一些必要的社会科学方法和新闻报道技巧,那么对数据统计的理解,以及对新闻报道描述往往就比较单一,会给受众造成枯燥与乏味之感
“5·12”特大地震.将秀美的青川撕裂得支离破碎的同时.也造就了一些不可思议的自然奇观。近日.有人就在青川旦东河口附近见到了对面山上因地震和余震而造就的巨型汉字“青
人的健康状况是其生活、保健方式及所处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事实证明,居住环境因素具有很强的主导作用。而现在,我国许多城市在开发建设过程中片面追求具体的、单一建筑的宏伟
选择陕北黄土高原6个典型地貌类型区为试验样区,采用野外实测及高精度的1:1万比例尺DEM为基准数据,研究栅格分辨率及地形粗糙度对DEM所提取地面平均坡度精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1:1万比例尺DEM,5 m是保证该地区地形描述精度的理想分辨率尺度;多要素逐步回归模拟的方法进一步揭示了DEM所提取的地面平均坡度误差E与栅格分辨率X以及地形起伏的代表性因子—沟壑密度S之间存在的量化关系为E = (0.
经中国造纸学会第四届二次常务理事会决定,第八届学术年会将于今年五月在北京召开,会期五天。 本次学术年会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同
初中思想品德课传统的灌输——接受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很少有实践和探索的机会,压抑了学生学习思品的积极性、主动性。新思想品德课教材以学生能够接受和乐于参与的方式组织和表
采用南海西沙永兴岛海洋观察站1958~1997年12~2月实测的北东向冬季风风速的平均值作为冬季风强度指数(WMI),与南海北缘滨珊瑚的相应年月份的实测δ18O平均值进行相关分析,得到线性回归方程WMI (m/s) = -4.913-2.138δ18O (‰),r= 0.83, n= 40。在计算(后报) 所得的1944~1997年代际变化序列中,WMI在40~60年代呈下降趋势,70年代略有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