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来源 :临床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y04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tumor,IPMT)是一种相对少见的胰腺肿瘤,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表现.1982年Ohhashi最先报道这种肿瘤[1].经过20多年的病例积累和详细研究,现今对IPMT已有了较全面的认识,诊断水平也有显著提高.笔者结合历年文献,重点探讨IPMT在影像学诊断方面的进展.
其他文献
患者男,58岁.主因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闷不适,伴持续性隐痛半个月就诊.既往无明显腹痛及腹部外伤史.体检:一般情况尚可,上腹部可触及巨大肿物,约21cm×14cm大小,边界
患者女,14岁.出生后双手畸形,发现心脏杂音12年,活动后心悸、气短6年.患者父亲有手畸形(图1).体检:胸廓隆起,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触及收缩期震颤,并可闻及Ⅳ级收缩期吹风样杂
患儿男,5岁.5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右眼视力突然丧失,右眼球表面中央出现黑色新生物,直径约3 mm,充血发红.自觉右眼胀痛,不能视物,无头痛、恶心及呕吐等伴随症状.随后右眼新生物
患者女,75岁.因下腹坠胀疼痛伴尿频尿急1年,加重1周入院.1周来,尿频尿急加重,小腹胀痛,且腰痛伴乏力.尿常规:无异常.B超:膀胱占位性病变.
期刊
肺癌的侵袭和转移是多因素作用的极其复杂的过程.研究有关转移抑制基因、促进转移的蛋白酶类及其关系,是目前肿瘤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的
目的明确板股韧带正常MRI表现,建立由它所致假撕裂与外侧半月板后角真撕裂的鉴别方法.资料与方法采用60侧正常膝进行矢状和冠状位MR扫描,观察板股韧带的MRI表现.结果板股韧带
目的通过比较2种不同的扫描层厚对颈动脉多层螺旋CT(MDSCT)成像的影响以期获得合理的扫描参数. 资料与方法随机选择无脑缺血症状或脑梗死患者和有症状者共42例,随机分成1.3mm
目的研究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肺癌穿刺标本p53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运用FCM检测66例穿刺标本p53蛋白、PCNA表达. 结果 (1)66例肺肿块中病理诊断
患者女,42岁.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胸部疼痛,半年前加重,偶有气促.当地胸片示"左胸第7前肋软骨炎",用止痛药效果不佳.体检:左前胸部可触及一5.0cm×3.0cm大小肿物
患者女,27岁.反复腰痛5个月,血尿1次.于5个月前无诱因突发性左腰痛,阵发性加剧,伴全程肉眼血尿.于2002年7月11日入院诊治.体检: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HB 137 g/L,WBC 7.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