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风凭借力,但这一次的风,来势异常凶猛。
七年波澜不惊的中国A股市场,自2014年7月下旬开始强势上涨,仅仅10个月,上证综指就从2000点突进到5000点。虽然坚持了没有几天,又再次跌破5000点,但与之前的熊市相比,此轮涨幅已是不慢的速度。但与其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宏观经济数据并不乐观:中国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0%,创出六年来低点。
股市与实体经济严重背离,自然引发争议不断。挺牛者与唱衰者针锋相对,一方认为牛市刚刚开始,一方不断提醒更大的崩溃近在咫尺。更有专家认为,资本市场本应是聚集资金反哺实业,但现在却因为股市的水涨船高,让更多的资金都流入股市,实体经济则更加堪忧。
逐利永无止境,贪婪是多数人的天性,从房地产到股市,投资标的在变化,热度却总是类似。那么,到底是否应该降降温呢?《英才》记者专访了知名经济学家、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他认为,股市造富和楼市造富的道理是一样的,今天涨明天跌,每一次的造富,总会造就一批富人,同时每一次泡沫崩盘也都会造就一批穷人。市场是由基本面支撑的,但所有大起大落的市场都要警惕。
《英才》:新一轮牛市已经持续了10个多月,虽然大部分投资者开始忐忑不安,但仍然不减狂热,这种狂热是正常现象吗?牛市会继续走高吗?
樊纲:我历来反对股市的狂热。但现在我却认为,中国股市经历了上次大泡沫破裂后,经过七年的蛰伏和调整,已经有了很多改变,包括建立了很多政策与制度,都是对股市的利好。
虽然现在中国经济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有产能过剩的现象,经济也有下滑的表现,但毕竟中国的生产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如果资本市场的长期低迷,反而不能真实反映中国实际的生产能力和财富创造能力。所以,这一次资本市场的上涨是有真实基础的,但也不是所有的泡沫都是合理的。
《英才》:你认为哪些泡沫是不合理的?
樊纲:导致股市上涨和崩溃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市场投机、经济形式、创新环境、大宗商品涨跌等经济变量都可能会对股市产生影响。比如汇率,汇率是经常变化的,时高时低。中国汇率相对比较高,这也导致中国在全世界财富比例中迅速增长。但现在中国的币值被大大高估,最近我们的汇率没道理地升值了20%—30%。而同期欧洲和日本的币值都大幅度下降。这种不合理的情况,市场早晚会做出调整,在调整过程中对中国的财富比例,中国的股市估值都会发生相应的影响。
《英才》:每当股市的震荡,无论上涨或者下跌,舆论和股民几乎都以猜测的语气,指出可能与政府出台的某些政策相关。有人说,中国A股就是“政策市”, 你是否认同这些说法?
樊纲:对股市有影响的因素很多。不能把影响股市的因素归结为政府。现在政府做什么大家都解读成跟股市有关系。今天政府为了稳定经济多发了点货币,就有人解读为政府想让股市涨起来。明天通货膨胀,政府收紧一点货币,就又有人跳出来说,是政府要打压股市。甚至政府出台政策鼓励科技、严格税法、加强税收,都能解读成跟股市有关,这都是荒唐的。现在的资本市场,是因为各种国际、国内市场因素,逐步涨起来的,某些人的过度解读,完全是兴风作浪的说法。
《英才》:如果将政府行为与股市联系过多,是否也会有负面影响?
樊纲:现在,政府做点什么事,或者采取点什么措施,都被解读成是“挺股市”或者“砸股市”。实际上政府要做的事情多了,实体经济需要政府做的事情也多了,怎么可能围绕着股市做事呢?
我现在确实有种担心,一些股民会劫持政府,劫持政策。如果政府只能做有利于股市的事,不能做不利于股市的事,那政府就不用做事,也不敢做事了。而且,如果政府总想着维护股民利益,维护股市,生怕股民不满,该办的事不办,那也是一种民粹。长此以往,中国经济就会出现大问题。
《英才》:因为资本市场的快速造富,关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争论也愈演愈烈,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角度而言,如何解读两者之间的关系?
樊纲:我不同意虚拟经济的概念,虽然早年古典经济学者,基本都是用这种体系分析经济的。我认为,金融也是有重要作用的。金融通过发现价格,引导资源配置,使整个资本、资源利用起来更有效率从而创造价值,所以和其他产业一样,金融具有生产性,也是有社会价值的。
但是市场的投机心理会导致金融泡沫的产生,而过度的泡沫可能会加剧经济的波动导致无效率,这一定是对经济有害的。当然,通过研究,可以提前发现价值减少波动,但市场的投机心理是不可控制的。所以资本的价值就是大波大动,今天涨得高,有人发财,明天跌的重,有人破产。而实体经济,包括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会相对比较稳定,不会有大波动。
《英才》:现在很多企业家认为金融市场更容易赚到钱,纷纷进入金融领域想分得一杯羹,这种转型对企业有利吗?
樊纲:我认为没有必要。有手艺在身,总有一碗饭吃,即使遇到问题,也不至于被逼得去跳楼自杀。但金融却不一样,一棋不慎,满盘皆输。而且实体经济如果真正做到了创新,并获得市场的认可,收益率远远高于金融。比尔·盖茨、乔布斯,他们都不是靠金融投机或者炒股票成了世界首富的。
我不强调工匠精神,单从获利角度比较,在股市上,可能短期挣到钱,但多数人是炒不出高收益率的。之所以总有人在做PE,就是因为PE是跟实体经济一起成长,PE拿的收益倍数很多时候都比股市高。况且,人生的价值,不是买个房子,买个车,做个有钱人那么简单。一个真正具有创新精神的实业家,能在一个领域里引领潮流,为人们创造出一些美好的东西,所获得的满足感与幸福感,是资本市场不能给与的。
七年波澜不惊的中国A股市场,自2014年7月下旬开始强势上涨,仅仅10个月,上证综指就从2000点突进到5000点。虽然坚持了没有几天,又再次跌破5000点,但与之前的熊市相比,此轮涨幅已是不慢的速度。但与其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宏观经济数据并不乐观:中国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0%,创出六年来低点。
股市与实体经济严重背离,自然引发争议不断。挺牛者与唱衰者针锋相对,一方认为牛市刚刚开始,一方不断提醒更大的崩溃近在咫尺。更有专家认为,资本市场本应是聚集资金反哺实业,但现在却因为股市的水涨船高,让更多的资金都流入股市,实体经济则更加堪忧。
逐利永无止境,贪婪是多数人的天性,从房地产到股市,投资标的在变化,热度却总是类似。那么,到底是否应该降降温呢?《英才》记者专访了知名经济学家、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他认为,股市造富和楼市造富的道理是一样的,今天涨明天跌,每一次的造富,总会造就一批富人,同时每一次泡沫崩盘也都会造就一批穷人。市场是由基本面支撑的,但所有大起大落的市场都要警惕。
牛市有基础
《英才》:新一轮牛市已经持续了10个多月,虽然大部分投资者开始忐忑不安,但仍然不减狂热,这种狂热是正常现象吗?牛市会继续走高吗?
樊纲:我历来反对股市的狂热。但现在我却认为,中国股市经历了上次大泡沫破裂后,经过七年的蛰伏和调整,已经有了很多改变,包括建立了很多政策与制度,都是对股市的利好。
虽然现在中国经济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有产能过剩的现象,经济也有下滑的表现,但毕竟中国的生产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如果资本市场的长期低迷,反而不能真实反映中国实际的生产能力和财富创造能力。所以,这一次资本市场的上涨是有真实基础的,但也不是所有的泡沫都是合理的。
《英才》:你认为哪些泡沫是不合理的?
樊纲:导致股市上涨和崩溃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市场投机、经济形式、创新环境、大宗商品涨跌等经济变量都可能会对股市产生影响。比如汇率,汇率是经常变化的,时高时低。中国汇率相对比较高,这也导致中国在全世界财富比例中迅速增长。但现在中国的币值被大大高估,最近我们的汇率没道理地升值了20%—30%。而同期欧洲和日本的币值都大幅度下降。这种不合理的情况,市场早晚会做出调整,在调整过程中对中国的财富比例,中国的股市估值都会发生相应的影响。
《英才》:每当股市的震荡,无论上涨或者下跌,舆论和股民几乎都以猜测的语气,指出可能与政府出台的某些政策相关。有人说,中国A股就是“政策市”, 你是否认同这些说法?
樊纲:对股市有影响的因素很多。不能把影响股市的因素归结为政府。现在政府做什么大家都解读成跟股市有关系。今天政府为了稳定经济多发了点货币,就有人解读为政府想让股市涨起来。明天通货膨胀,政府收紧一点货币,就又有人跳出来说,是政府要打压股市。甚至政府出台政策鼓励科技、严格税法、加强税收,都能解读成跟股市有关,这都是荒唐的。现在的资本市场,是因为各种国际、国内市场因素,逐步涨起来的,某些人的过度解读,完全是兴风作浪的说法。
《英才》:如果将政府行为与股市联系过多,是否也会有负面影响?
樊纲:现在,政府做点什么事,或者采取点什么措施,都被解读成是“挺股市”或者“砸股市”。实际上政府要做的事情多了,实体经济需要政府做的事情也多了,怎么可能围绕着股市做事呢?
我现在确实有种担心,一些股民会劫持政府,劫持政策。如果政府只能做有利于股市的事,不能做不利于股市的事,那政府就不用做事,也不敢做事了。而且,如果政府总想着维护股民利益,维护股市,生怕股民不满,该办的事不办,那也是一种民粹。长此以往,中国经济就会出现大问题。
实业幸福感高于股市
《英才》:因为资本市场的快速造富,关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争论也愈演愈烈,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角度而言,如何解读两者之间的关系?
樊纲:我不同意虚拟经济的概念,虽然早年古典经济学者,基本都是用这种体系分析经济的。我认为,金融也是有重要作用的。金融通过发现价格,引导资源配置,使整个资本、资源利用起来更有效率从而创造价值,所以和其他产业一样,金融具有生产性,也是有社会价值的。
但是市场的投机心理会导致金融泡沫的产生,而过度的泡沫可能会加剧经济的波动导致无效率,这一定是对经济有害的。当然,通过研究,可以提前发现价值减少波动,但市场的投机心理是不可控制的。所以资本的价值就是大波大动,今天涨得高,有人发财,明天跌的重,有人破产。而实体经济,包括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会相对比较稳定,不会有大波动。
《英才》:现在很多企业家认为金融市场更容易赚到钱,纷纷进入金融领域想分得一杯羹,这种转型对企业有利吗?
樊纲:我认为没有必要。有手艺在身,总有一碗饭吃,即使遇到问题,也不至于被逼得去跳楼自杀。但金融却不一样,一棋不慎,满盘皆输。而且实体经济如果真正做到了创新,并获得市场的认可,收益率远远高于金融。比尔·盖茨、乔布斯,他们都不是靠金融投机或者炒股票成了世界首富的。
我不强调工匠精神,单从获利角度比较,在股市上,可能短期挣到钱,但多数人是炒不出高收益率的。之所以总有人在做PE,就是因为PE是跟实体经济一起成长,PE拿的收益倍数很多时候都比股市高。况且,人生的价值,不是买个房子,买个车,做个有钱人那么简单。一个真正具有创新精神的实业家,能在一个领域里引领潮流,为人们创造出一些美好的东西,所获得的满足感与幸福感,是资本市场不能给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