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改善硕士生生源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eye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中国计量学院历年研究生招生人数、一志愿报考情况、录取考生来源情况、考生性别及年龄情况的统计分析,总结了研究生生源不佳的原因,介绍了改善生源质量方面所做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研究生;招生;生源质量
  作者简介:张卫东(1968-),男,山西大同人,中国计量学院研究生部,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研究生教育管理。(浙江 杭州 310018)
  
  随着1998年以来的高校大规模扩招,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也逐年扩大。2001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为15.6万人,至2010年已达53.4万人。研究生扩招无疑给地方院校开展研究生教育带来跨越式发展的机遇,但同时也使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暴露出来,给地方院校的研究招生工作带来巨大挑战。[1]本文通过对相关指标的分析来研究中国计量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研究生生源现状并介绍为我校改善生源质量所做的探索与实践。
  一、中国计量学院研究生生源方面的数据
  1.招生人数
  如表1所示,我校2004年开始自主招收第一届硕士研究生。研究生招生规模从2004年的27名发展到2010年的311名,七年间研究生招生数量增加了10倍。其中,2005年~2007年为招生规模的高速增长期,年均增长70%,2007年达到最高峰,增幅达92%,2008年之后增幅回落。从学科分布看,我校招收研究生的科目中工科占到60%以上,理科将近20%。
  2.一志愿考生报考及录取情况
  由于地方院校的影响力有限,加之我校优秀的本科毕业生把去更好的学校读研作为首选,因此我校一志愿考生主要由本校成绩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下的本科生,其他省、市属本科院校本科生、自考本科毕业生以及同等学力考生构成,其中本校考生占绝大多数,平均比例达89%。如表2所示,2004年~2008年,我校一志愿考生的录考比(录取人数与报考人数百分比)一直在16%以下,只有2009年和2010年一志愿考生的录考比达到25%左右,说明我校一志愿考生整体素质欠佳。另外,2004年~2010年,我校计划招收研究生的数量逐年增加,而一志愿报考人数在2008年后出现下降趋势。对照表1,从一志愿录取人数与总录取人数比率看,只有2007年达到47%,其他年份均低于40%,平均起来每年有超过60%的招生名额需要靠调剂录取完成,计划招生数量增加与生源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
  3.录取考生来源情况
  如表3所示,我校录取的考生中本校生源比例相对较高,平均占5成左右。从考生毕业时间和学历结构看,应届生和本科学历考生占绝大多数。
  4.录取考生性别、年龄构成情况
  整体来看,我校研究生男女比例基本保持稳定,除2005年男女生比例超过2∶1外,其他一般在1.3∶1附近波动。根据表4数据,我校研究生年龄在23岁左右,生源年轻化的特点突出。
  二、对中国计量学院研究生生源情况的分析
  综上所述,我校研究生招生规模平均以每年52%的比例增长,但生源数量持续不足,生源整体质量欠佳。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校办学实力的原因
  与高水平大学相比,地方院校在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学科水平、导师队伍等诸多方面存在许多不足,在优质生源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地方院校难以吸引到优质生源。
  2.研究生招生规模快速增长
  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扩大,现行的研究生招生制度又允许考生在第一志愿未录取的情况下进行调剂,使更多的考生抱着“搏一搏”的态度都选择报考名牌大学。地方院校争取生源的空间受到进一步挤压。
  3.生源的平均素质在下降
  现行的招生考试制度带有明显的应试教育的色彩,重成绩、轻能力。以至于有个别高校的考生在本科期间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准备研究生初试的4门考试上。近几年均有导师反映有的考生成绩看起来不错,但专业能力薄弱。由于第一志愿上线人数有限,学校为了完成招生计划,有时在调剂生源少的情况下不得不降低对生源质量的要求。
  三、改善中国计量学院研究生生源的探索与实践
  实施本硕创新计划(以下简称“创新计划”)是我校为吸引本校优秀应届毕业生所做的一项尝试。创新计划主要面向本科专业中学习成绩优秀、学有余力的高年级学生,是在本科教育阶段启动并延续到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的专门人才培养计划。[2]
  创新计划分两个阶段,核心内容为导师指导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工作。创新计划第一阶段,导师根据学生的基础,按四个学期制定研究计划,让学生了解开展科学研究的程序和方法的同时,逐步进入导师的科研课题,直到完成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二阶段,创新计划的对象为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并被我校录取的考生,导师根据其在前一阶段的研究成果,拓展研究内容的深度,指导研究生开展学位论文工作。
  1.创新计划的实施与管理
  (1)创新计划以项目为依托。学校每年组织一期创新计划项目的立项工作。项目由导师提出,原则上要求来源于教师主持的各类纵向科研项目,并适合用于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
  (2)二级学院负责组织项目的评审与汇总、学生和导师双选、计划任务书填写及项目的中期检查和验收工作。
  (3)研究生部组织监督和抽查项目进展情况、汇编项目总结和成果并根据项目的完成情况核定二级学院的工作量。
  2.创新计划的实施情况
  我校创新计划从2007年开始启动已进行了三期。共有10个二级学院的800余名学生参加,立项项目共计470项。
  2005级参加创新计划的学生中有103人第一志愿报考本校,录取46人,见表5。
  2006级创新计划目前接近尾声,已呈现出不少亮点。如光电学院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06级学生徐汉锋和杨樟成,在导师的精心指导下,利用近1年的时间完成了一种新颖的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的设计。据此他们撰写了全英文的学术论文《Simple FBG sensor head design for strain-temperature discrimination》,被第14届国际光电子及通信会议(OECC 2009)录用并在大会上宣读。
  再如质安学院安全工程专业06级学生胡栋参与了“大容量余热锅炉汽包水位测量装置的研究”(通用GE Edison项目)。他将参与科研工作的部分实验成果,总结成英文论文《HRSG drum level sloshing model and level trend signal extraction based on non-linear filter》,并作为第一作者向2008中国控制与决策大会(2008 CDC)投稿,并受邀请作了余热锅炉水位建模的相关报告。
  2009年9月22日的《科学时报》以《为本科生提前开启科研大门,中国计量学院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为题报道了我校目前开展的本硕创新计划的进展情况。
  3.创新计划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1)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与参加创新计划工作之间的矛盾。学生参加创新计划工作和考研复习都只能利用课余时间,合理分配和利用时间显得非常重要。对学生来说,前期工作做得再好,如果没有达到全国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的录取分数线,也无法进入创新计划的第二阶段。导师也不希望看到学生因过多地参加科研项目而影响考研结果,因此在大学四年级开始到初试前,导师基本不安排学生做事情,这样就把学生参加科研工作的有效时间打了折扣。
  (2)调动导师和学生双方的积极性。有的导师工作很认真,给学生布置的任务到了时间就要进行检查,学生往往因各种原因没完成工作就产生了畏难情绪,甚至觉得任务是一种负担。老师则觉得学生不投入、做不成事。双方的积极性都受到了影响。如何提高导师的指导艺术,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增强学生的主动性是今后工作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四、建议
  研究生生源质量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地方院校应努力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以特色和实力吸引优质生源,这也是提高生源质量的长远之计。同时,希望教育主管部门对地方院校所面临的研究生生源问题给予关注,给一些政策方面的支持,增加学校的招生自主权。比如可改革现行的高校推免权的审核办法,降低准入门槛,允许地方高校拥有向校内推荐免试生的资格等。
  
  参考文献:
  [1]赵丹.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质量分析与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3).
  [2]中国计量学院.关于实施本-硕创新计划的通知量院[Z].
  [3]科学时报.大学周刊 为本科生提前开启科研大门中国计量学院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N].2009-09-22.
  (责任编辑:沈清)
其他文献
摘要:积极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是做好高校就业工作的根本,现以某行业背景高校为例,阐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与维护的必要性、基本思路和具体对策。认为做到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互动互补,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键词:行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实践研究  作者简介:崔亮(1978-),男,河北保定人,石家庄铁道大学学生处,讲师;郭斌(1980-),男,河北沧州人,石家庄铁道大学学生
期刊
摘要:全球化的发展给我国大学生德育造成了较大冲击,积极探索大学生德育路径成为教育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周恩来“甘当公仆、积极进取、求真务实、和合协作、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引领大学生德育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启迪和借鉴。  关键词:周恩来精神;大学生德育;路径  作者简介:杨红波(1976-),男,湖南安乡人,广西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讲师。(广西 南宁 530004)余德民(1975-),男,湖南
期刊
摘要:针对学生不易将数据库课程与其他计算机课程融会贯通,形成系统化知识体系的问题,提出从软件开发视角出发,通过设计与解决系列问题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数据库概念,并以模式结构的教学为例进行详细介绍。实践表明,此种策略可有效促进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提高其解决问题与自主学习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教学策略;建构主义;混合式学习;自主学习  作者简介:单世民(1978-),男,辽宁大连人,大连理
期刊
摘要:为了保证我国稳定、持续的能源供给,以西南石油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分析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目前所具有的油气特色优势,探讨了立足石油、天然气、电力行业,打造特色鲜明的精品专业的建设方案。通过设置具有行业特色的培养计划,设定面向实际的实践课程,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机制,以及建立紧密联系生产实践的科研体系,实现新型特色专业的办学目标,力争把西南石油大学电气工程及其
期刊
摘要:在我国,行政管理是一个新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及模式尚未成熟,人才实践教育培养环节上仍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笔者基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的经验,结合自身的思考,提出了解决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育;人才培养;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作者简介:孙雁(1981-),女,安徽涡阳人,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公共管理系,讲师,管理学博士,主要研
期刊
摘要:力学学科具有基础性和应用性的双重特点。河南理工大学力学学科瞄准国内外力学学科和矿山工程力学领域前沿,借助全国和河南省煤炭经济建设发展的有利时机,依托学校优势学科的力量,把力学专业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地下工程和爆破工程特色的人才培养基地,以实现力学理论与工程应用相结合的建设目标,并使之成为服务国家、地方和行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  关键词:力学科学;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质量工程  
期刊
摘要:高等学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线的组织者和教育者,专职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工作。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职责,决定了高校辅导员应是一支必须具有相当的素质和能力的专业化、职业化队伍。但目前,高校辅导员尚属高等学校中最不稳定的、不够系统的一支队伍,也是工作性质最为繁杂、工作职责最不明确的一支队伍。笔者拟结合自身的工作,谈一谈自己的相关认识,并提出高校辅导
期刊
摘要:高校辅导员队伍状况直接关系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必须建立一支高层次、高素质、用得上、靠得住的辅导员队伍。而科学地选聘辅导员是建设高素质辅导员队伍的重要前提。同时,受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辅导员工作还存在一些局限,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选聘;人力资源理论  作者简介:石兆俊(1970-),男,甘肃兰州人,兰州大学学生处处长,副研究员,
期刊
摘要:日本高等教育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紧密相连。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两次高等教育改革深受西方高等教育影响。其中明治维新时期日本高等教育系统的建立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转向学习美式高等教育的改革,为现代日本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些特色是如何形成的,对我们非英语国家改革高等教育有何启迪?本文将作详细探讨。  关键词:西方;日本;高等教育改革  作者简介:王根顺(1951-),男,甘肃秦
期刊
摘要:社会贴现描述了与他人分享的资源的主观价值下降的现象,它是行为选择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着重介绍了社会贴现的数学模型、社会贴现现象和时间贴现、概率贴现现象的联系,还讨论了社会贴现现象的相关研究。并提出了社会贴现未来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  关键词:社会贴现;社会贴现函数;相关研究  作者简介:王利梅(1982-),女,河北邯郸人,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王红柳(1985-),女,河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