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听见了花开的声音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ki0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我同住一间病房的,是一位华侨老人,他的病床紧靠窗口。
  老人说,他就住在对面的五层楼上,和住院大楼遥遥相望。闲谈中,我得知,老人无儿无女。十年前,他还在印度尼西亚漂泊,不料,老伴儿离他而去。失去了老伴儿,在外面还有什么意思,于是,他决定回国定居。在海外,他是一直以养花卖花为生,回来了,依然养花,但只养不卖,谁要就送他一盆。一年四季,陪伴他的便是那一盆盆五颜六色的鲜花。
  老人爱花如命。他告诉我,对面他住的那一室一厅,除了一张床之外,全被花们占领了。每天清晨,他把花一盆盆地搬到楼顶的平台上,到了傍晚,再一盆盆地往五楼的屋里搬,从不觉得累,从不感到烦。
  一聊起花,老人那浑浊的目光顿时明亮起来,仿佛一下年轻了二十几岁。他告诉我,花是通人性的,有感情的,你对它好,它就开得欢,香味就浓。在海外的日子,哪怕日子过得再艰难,他宁愿饿肚子,天天早上都得买两根油条擦花盆,日子长了,花盆被擦得乌黑发亮。有人来访,哪怕在屋里站一小会儿,挡住了窗外射进屋的阳光,他马上就会说:“到一边去吧,花儿们有意见了。”花儿们似乎明白老人的苦心,常常在一夜之间开放,米兰、杜鹃、海棠、月季……一朵接着一朵,装点着他的小屋。躺在花丛中,那真比躺在天堂里还快活。
  老人悄悄对我说,他得的是胃癌,是去年树叶落的时候得的,等到今年杨柳飞絮的春天,就是他生命的终点。谈到死,老人好像在说一件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事,那样的坦然,没有一丝伤感。我问他听谁说的,他说,他在医生办公室里看到了他的病历。我在心里埋怨大夫。老人把手直摆,说没关系,人跟花一样,有开有败,早点知道有什么不好。老伴儿走的那天,他在她的四周擺满了鲜花,躺在花丛中,老伴儿笑眯眯的,平静得很。说到这,老人叹了口气,说他真的要是走了,只有那些花让他放心不下。
  说这话时,老人不时地用眼瞟瞟对面的楼顶。正是朝霞满天的时分,我发现一个小小的身影在楼顶上忙碌。那是老人远房的孙女,住在离此不远的小区里,每天上学前帮爷爷搬花,再一盆盆地浇。
  一天黎明,我睡不着,早早地醒了,发现老人正睁着眼屏息凝神地聆听着什么,发现我醒来,便对我说,他听见了,听见花开的声音!我睁大眼睛隔窗看去,真的,朦胧的晨光中,我看见对面楼顶上的花全开了,红的、黄的、白的,一朵朵,一簇簇,鲜鲜亮亮,像是一幅美丽的锦缎,镶在天边的霞光里。遗憾的是,我眼近视,根本看不清,这景象是从老人口中听来的,他如数家珍,一一给我介绍着。顿了一息,好像对我又像是在问自己,米兰呢,也该吐蕊了吧?那花种是海外一位朋友送的,求我把它撒在祖国的土地上……他就那么依在窗前,远远地欣赏着他的花,向我描述着每一种花的种子是从哪来的。花们是怎样的惹人怜爱,是怎样的使他活出了做人的滋味。
  随着病情的加重,老人的视力明显下降,但还是常常睁大了眼朝对面张望。
  一日,小孙女和他的爸爸来看老人,还带来一副望远镜。我立刻想到,是让老人看花呢!小孙女还说,等她长大,一定到海外求学,把爷爷的花种撒遍世界的每个角落。老人不住地点头,开心地笑着。
  有了望远镜,方便多了,老人几乎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看花。他说那些花就是他从海外带回来的儿女,此刻,他们也正踮着脚,伸着脑袋在朝他这边瞅呢。
  那天,我出去有点事,回来时天已黄昏,我看见老人像往常一样,静静地依窗而坐,手里握着那副望远镜,雕塑一般,纹丝不动。我以为他睡着了,上前一看,他已经停止了呼吸。当医生把他抬上担架时,仍在微笑,所有的皱纹全绽放开来,恰似一朵硕大的波斯菊。
  啊,何止是菊花,分明是所有的花都开在老人的心里。
其他文献
青春的文字里,有你的背影。  今夜,仍懷恋那段虚拟的日子。念切当年迷茫,内心,曾经向你无数次地奋笔疾书。翻阅情窦的日志,有过迷乱的糗事,有过幼稚的冲动,但不会忘记,那带着瓦檐下的水滴顺着旧草帽下的小辫,淋湿了一个支支吾吾的留白的故事。  从此,再没有从此。
期刊
小年一过,儿子、儿媳、女儿抽空请假回家就忙着购置年货,他们逛一次街就是一次大搬家。牛肉、羊肉、兔肉、鸡肉、鱼虾、米、油、菜,奶茶饮料,白酒甜酒,水果,见啥买啥,年货办得非常丰盈。儿女们提前对年夜饭做了周密安排,而且给我们老两口列出了菜单,要求荤素搭配,样样得有。我和老伴儿特别高兴,专门做了糜子面粘糕、炸了油饼、蒸了羊肉包子、捏了面果子和荏果子、蒸了花卷馍。儿子、女儿说,年三十晚上让老爸老妈整十几个
期刊
那一缕春风,懂了一片柳叶的心思。  那一池春水,解了一縷春风的爱意。  那一场相拥漾起的春潮啊,谋划了一个个春梦。  不是吗?
期刊
2019年3月1日,当一位英俊、帅气、身着戎装的军人,千里迢迢从吉林省四平市某部队赶到陕西省西安市东郊,专程探望他的汉族“阿爸”“阿妈”时,人们才知道,在电通老总沈玉新辉煌业绩的背后,还深藏着一个故事。  那是许多年前的一次西藏之旅——  2009年4月,沈玉新自驾游来到那个令人神往、美若天堂的西藏日喀则市的吉隆县乃村。茫茫草原,皑皑白雪,几个天真可爱的藏家孩子正在嬉笑玩耍。游人的到来,让孩子们停
期刊
我和张师傅原来是邻居,房子就在学校旁边。最初,这里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场做的平房住宅区,后来纷纷加盖到三四层。张师傅家的三楼养着好多宝贝鸽子呢,他不想折腾。他的全部兴趣,似乎都在鸽子身上。  早晨,太阳升起的时候,张师傅打开鸽舍,鸽子“啪啪啪”地飞出来,朝着东方的朝阳飞去,鸽群身上披满粉红色的霞光。一会儿,一个转弯,像一阵旋风,又像海浪的漩涡,动态的弧线非常优美,随着角度的连续变换,顺光、逆光的照
期刊
娘家住在坡南汇头,夫家位于十八家路,一南一北,一直嫌两处隔得远,又疏于行走,嫁人后多年去返娘家皆是靠四个轮子代步,于是乎,很多熟悉的路皆成了那些走过的路。  那日,忽然兴之所至,逛到南门,想来已有些时日未去娘家了,甚是想念,可一想到这南门到坡南需上坡下坡,心里差点打起了退堂鼓。后在老姐的指引下,找到了一条捷径。  原教育局侧边有一条小巷,这似乎是一条仅容得下两人并行的夹墙,一眼望不到底,墙上青苔零
期刊
去成都,不能不去杜甫草堂。  唐肃宗上元元年,即公元760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杜甫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了上百首诗歌。一千多年来,杜甫草堂经宋、元、明、清多次修复,今天的草堂,又经过修复扩建,园内亭台林立,古木参天。从正门进入,是大廨、诗史堂、工部祠三座主要建筑物,由南至北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游人多从这条线进入草堂。  在草堂外面,浣花溪形成的一宽阔幽静的
期刊
沉默,但并不能無所事事。这段时间,沉迷于绘画,因为它能让人遗忘。  席勒的《深秋的小树》,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无奈的抗争。由褐色、黄色、暗红和黑色相混合的土堆,短线和曲线相交,笔触和色彩传达出这个土堆有死亡的味道。一棵曲折的树,苍白地从土里冒出,立在画的中间,僵硬枯萎的枝丫小心翼翼地伸向天空,占据了画的三分之一。背景以淡褐和白色相混为主调,更显一种苍凉与孤寂。树的线条粗犷,从主干分杈的树枝半呆在空中,
期刊
2月7日上午9点多,一辆鄂A牌照的汽车从宁洛高速公路河南省项城站缓缓驶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卡点工作人员示意将车停下。  按照项城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规定,项城高速口不允许外地车辆驶出、进入市区,只能调头返回。  这时,从车上下来一位年轻的男子。他解釋说,他们有当地开出的车辆通行证、身体检查合格证明,他在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作,妻子李薇薇是武汉协和医院妇产科医生,昨天,妻子请战支援疫情
期刊
迁到新居,令人兴奋,特别是新居有个四十多平方米的后院,看着视野宽阔,心胸亦宽阔,依商定意见,所有围墙下两尺宽的花圃全种月季,从外地买的。棵棵如人高低,枝间或花儿正艳,或含苞待放,七彩辉映,各呈春色。于是,后院很快花团锦簇、五彩缤纷了,只是北墙脚还有四个从老宅搬来的不合拍的“音符”:兩盆山茶,一盆桃树,一盆青橘。  说心里话,此四花也很上档次,但在朝霞般绚烂的无数月季背景中,明显渺小别扭。搬前院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