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时代已如梦初醒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x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谷歌的人工智能机器人“阿尔法狗”(AlphaGo)在世界级围棋人机大战中战胜了韩国第一围棋手。这场战役标志着人工智能已经进入新时代,我们已经迎来世界第四次工业革命。
  30年前我在日本留学,学校曾带我们去参观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MAZAK公司,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工业机器人。后来,我们再去参观丰田汽车公司的时候,我发现机器人已经被大量使用在他们的工业生产环节了。1993年,我还自己编程做了一台前台机器人,它可以实现向客人问好、进行基本问答等功能。
  如今,放眼全球科技的发展,可以看到一个全新的未来机器人的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这要归功于三项核心技术在这个时代的应用发展。
  首先是语音识别技术性能的突破。近年来,百度、谷歌等众多互联网公司所研发的语音识别技术已经能识别90%以上的语言,并且语音识别的错误率已控制在6%以下。比如在中文识别技术方面,百度发布的“深度语音识别系统”据说可以做到比人为识别更加精准的程度。语音识别的应用市场是巨大的,它可以做到从最基础的语音识别输入、搜索、翻译到最终实现人与机器之间的正常“交流”。
  其次是云计算和大数据应用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像布朗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等知名高校的机器人项目,正在研发一种“知识分享型机器人”。简单地说,就是让机器人自己学习,然后把有用的知识经验,通过网络来与其他机器人自主共享,这是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应用的场景。近日,一位莫斯科的科学家正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对大量化合物进行筛选模拟试验,目的是开发出一种能鉴定所谓“防衰老剂”的工具,如果开发成功,未来或许就能找到减缓人类衰老的药物。这些过去10年、20年可能都不敢想的东西,现在已经成为“常规”项目了。
  第三,成熟的移动互联网技术为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稳健发展铺下基石。过去,机器人都是通过线路来操作的;今天,移动互联网可以使机器人在无线环境下运营操作,并实现信息实时联通共享。
  所以,中国想要在工业制造上取得突破,其核心任务就是一定要在智能机器人领域中取得成果。相较于人工生产,机器人的优势体现在它的精准度上,许多机器人能完成人工所无法完成的高精度操作。同时,机器人生产可以保证生产品质,最大程度地节约劳动力,并提升劳动安全性。提出工业4.0的德国,他们的智能机器人已经大规模代替普通劳动力,被应用在农业、工程、轨道交通、服务等各个领域里。
  目前在中国,机器人制造核心技术还在萌芽期,大部分工业机器人基本还是靠进口。工业智能化设备,比如工业机器人,在中国有巨大的市场。2013年,中国向欧美等国家购买了近40万台工业机器人,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购买国。2016年,中国科技部宣布最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决定鼓励并扶持本土优秀的人工智能研发项目。
  我相信,未来谁拥有最先进的机器人技术,谁就拥有未来的工业制造优势,这是实现未来中国“智”造的首要任务。
其他文献
未来全球经济将处于长周期下降状态,虽然这不一定意味着经济萧条,但相对于上半个周期的景气繁荣,将总体处于乏力和波折阶段;而国际政治方面,美国仍占据全球领导地位,但却过了权力鼎盛时期,随着潜在竞争对手的实力增强,大国之间的各类摩擦也将逐步增多。  2016年,英国通过脱欧公投、特朗普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胜出等一系列事件给全球经济政治秩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苏联解体后逐步形成的自由主义国际政治氛围似乎被打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后,中国的核电发展经历了几年的沉寂。2014年年底,国务院发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中,有"适时在东部沿海地区启动新的核电项目建设,研究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文件提出立足国情,立足现实,力争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据了解,《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与一项名为“制造强国战略研究(一期)”咨询项目有关。2013年1月24日,中国工程院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质检总局联合组织开展了“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和中国工
近日,马云办了湖畔大学,刘强东成立众创学院;前者有冯仑、史玉柱等大佬股东,后者有沈南鹏、周鸿秫等新贵加盟。可以预见,国内将掀起一场企业家办学风潮。以后,清不要叫我们“老板”
全国两会,万众瞩目。代表委员纵论国计民生,众多媒体全方位报道会议进程,网友及时评论两会热点。这是我们熟悉而习惯的“两会现场”。与此同时,在中国最广大的基层,两会的影响力和热络度一点也不弱。这里的每一座乡村、每一家企业、每一名官员、每一寸土地,都是两会的忠实粉丝。他们最关注两会哪些内容?对两会有哪些期待?两会对他们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从春节期间到全国两会召开,《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深入基层,采访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