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媒体应用领域的拓展,对普通职业院校视觉传达专业的培养目标提出更高的要求,结合职业技术院校自身特征与专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才能有效的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职业教育;视觉传达;人才培养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信息传播中的视觉效果。我国视觉传达专业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办以来,经过20多年的努力,得到了迅速发展与壮大。目前社会各行业对于视觉传达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大,对于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也趋于专业化。结合职业技术院校自身特征与专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才能有效的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一、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发展现状
根据调查数据我国视觉传达设计作为知识、科技与人才密集型行业,企业急需创意型人才,且需求量每年快速递增。从应聘情况看,一般要求美术功底深厚、熟练手绘创作、有较高的美术修养,客户经理、文案策划、美术指导、平面设计、项目服务是行业需求的重点,高水平的整合营销、传播策划、广告制作、影视广告制作人才严重缺乏,专业化程度高、有工作经验、外语能力强的广告人员最为紧缺。
据有关数据显示,2016至2017年全国开设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校数共有569所(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各个高校在培养特色和课程设置上侧重不同,有的侧重于媒体,有的偏向于美术,有的精细分工,划分为多个专业方向。在课程设计上,各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均有不同。
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发展现状
20世纪以来,数字化媒体的出现使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发生了质的变化,专业扩展至网络技术、数码艺术设计、手机媒体UI设计等各方面。视觉传达设计由平面化、静态化开始逐渐向动态化、综合化方向转变。此外,设计的主体上逐渐与各领域渗透融合,形成一个与其他视觉媒介紧密关联并相互协作的设计新领城。如数字印刷设计、书籍设计、展示设计,影像设计、视觉环境展示设计等。
利用媒体,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艺术设计,拓展应用领域范畴,创新设计理念及表现方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与整体能力的培养,围绕行业发展趋势,培养学生从设计思维、专业能力、市场推广等各环节系统训练。
三、专业建设措施
职业技术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主要为应用型人才,应培养面向生产、面向企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必须与行业、企业结合,并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
1.拓展专业方向
结合学科发展新趋势和社会发展需求,视觉传达专业建设应立足于专业发展的核心方向进行拓展,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并能更好地适应岗位要求。强化视觉传达设计和新媒体技术交互设计,逐步形成新的学科研究方向,形成视觉创意设计类专业群。
2.优化课程体系
由于新媒体迅猛发展,视觉传达专业涉及领域更加广泛,涉及行业也越来越多,传统课程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课程设置除满足印刷媒体的需要还要增设新课程,对课程进行整合,分阶段教学。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从市场调查情况及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情况,进行课程科目的设置及课时分配,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将来的就业提供相应的课程设置。优化课程体系,构建符合产业、行业需求的核心课程体系。特别是积极强化基于品牌构建与推广的整体包装设计研究与教学,拓展网络多媒体方向,使学科交叉渗透。积极建设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其中核心课程重质量,突出专业核心能力培养,选修课程增数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注重设计基础、专业考察、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综合性实训环节。
3.“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业设计教学与基础绘画教学的衔接与共融。教学模式上坚持以“做”为中心,教师在做的基础上教,学生在做的基础上学。转变教学观念,教师由传授知识、技能,转为培养学生能力与素质。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摆在首位,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注重专业技能、基础知识的学习,真正实现“教学做”合一。
4.深化校企合作
发挥职业技术院校优势,调动合作企业及专家,打造“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与合作企业专家导师)模式。共同指导学生开展实习实调、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共同参与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管理。并根据学科专业建设方面,建立方向明确、教学技能卓越、资历深厚的产学研教学团队。
5.建设科学的评价体系
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等多方面共同参与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构建人才培养质量全过程监控保障机制。形成完整的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用人单位评价制度,实现质量评价标准社会化。
开展教学标准研究,覆盖职业教育体系框架标准、职业能力标准、课程体系、课程标准、课程实施标准、评估标准等完整的教学标准链。通过标准建设规范教学,使专业建设从个人行为变成制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
參考文献
[1]欧阳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今传媒,2017.
作者简介
孙恺,女,汉族,1983—,山东潍坊市。毕业于日本爱知县立艺术大学,2012级艺术设计硕士研究生,视觉传达设计研究方向。现任职山东工业技师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教师。
(作者单位:山东工业技师学院 山东潍坊)
关键词:职业教育;视觉传达;人才培养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信息传播中的视觉效果。我国视觉传达专业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办以来,经过20多年的努力,得到了迅速发展与壮大。目前社会各行业对于视觉传达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大,对于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也趋于专业化。结合职业技术院校自身特征与专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才能有效的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一、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发展现状
根据调查数据我国视觉传达设计作为知识、科技与人才密集型行业,企业急需创意型人才,且需求量每年快速递增。从应聘情况看,一般要求美术功底深厚、熟练手绘创作、有较高的美术修养,客户经理、文案策划、美术指导、平面设计、项目服务是行业需求的重点,高水平的整合营销、传播策划、广告制作、影视广告制作人才严重缺乏,专业化程度高、有工作经验、外语能力强的广告人员最为紧缺。
据有关数据显示,2016至2017年全国开设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校数共有569所(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各个高校在培养特色和课程设置上侧重不同,有的侧重于媒体,有的偏向于美术,有的精细分工,划分为多个专业方向。在课程设计上,各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均有不同。
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发展现状
20世纪以来,数字化媒体的出现使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发生了质的变化,专业扩展至网络技术、数码艺术设计、手机媒体UI设计等各方面。视觉传达设计由平面化、静态化开始逐渐向动态化、综合化方向转变。此外,设计的主体上逐渐与各领域渗透融合,形成一个与其他视觉媒介紧密关联并相互协作的设计新领城。如数字印刷设计、书籍设计、展示设计,影像设计、视觉环境展示设计等。
利用媒体,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艺术设计,拓展应用领域范畴,创新设计理念及表现方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与整体能力的培养,围绕行业发展趋势,培养学生从设计思维、专业能力、市场推广等各环节系统训练。
三、专业建设措施
职业技术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主要为应用型人才,应培养面向生产、面向企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必须与行业、企业结合,并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
1.拓展专业方向
结合学科发展新趋势和社会发展需求,视觉传达专业建设应立足于专业发展的核心方向进行拓展,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并能更好地适应岗位要求。强化视觉传达设计和新媒体技术交互设计,逐步形成新的学科研究方向,形成视觉创意设计类专业群。
2.优化课程体系
由于新媒体迅猛发展,视觉传达专业涉及领域更加广泛,涉及行业也越来越多,传统课程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课程设置除满足印刷媒体的需要还要增设新课程,对课程进行整合,分阶段教学。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从市场调查情况及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情况,进行课程科目的设置及课时分配,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将来的就业提供相应的课程设置。优化课程体系,构建符合产业、行业需求的核心课程体系。特别是积极强化基于品牌构建与推广的整体包装设计研究与教学,拓展网络多媒体方向,使学科交叉渗透。积极建设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其中核心课程重质量,突出专业核心能力培养,选修课程增数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注重设计基础、专业考察、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综合性实训环节。
3.“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业设计教学与基础绘画教学的衔接与共融。教学模式上坚持以“做”为中心,教师在做的基础上教,学生在做的基础上学。转变教学观念,教师由传授知识、技能,转为培养学生能力与素质。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摆在首位,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注重专业技能、基础知识的学习,真正实现“教学做”合一。
4.深化校企合作
发挥职业技术院校优势,调动合作企业及专家,打造“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与合作企业专家导师)模式。共同指导学生开展实习实调、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共同参与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管理。并根据学科专业建设方面,建立方向明确、教学技能卓越、资历深厚的产学研教学团队。
5.建设科学的评价体系
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等多方面共同参与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构建人才培养质量全过程监控保障机制。形成完整的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用人单位评价制度,实现质量评价标准社会化。
开展教学标准研究,覆盖职业教育体系框架标准、职业能力标准、课程体系、课程标准、课程实施标准、评估标准等完整的教学标准链。通过标准建设规范教学,使专业建设从个人行为变成制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
參考文献
[1]欧阳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今传媒,2017.
作者简介
孙恺,女,汉族,1983—,山东潍坊市。毕业于日本爱知县立艺术大学,2012级艺术设计硕士研究生,视觉传达设计研究方向。现任职山东工业技师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教师。
(作者单位:山东工业技师学院 山东潍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