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4)02-0021-01
幼儿语言,是他们与社会交往与思维最主要的工具。儿童获得了语言,就意味着他们开始学会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喜恶,来认知和探索周边的世界,来和他人沟通。既然语言学习之于孩子的成长是如此重要,对老师和父母来而言,如何帮助和推动孩子的语言学习,是孩子智力发展的大事。研究表明,2-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下面,笔者就幼儿语言发展和大家作一个初步探讨。
一、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教师应注意为幼全面发展努力创造情绪愉快、气氛友好的和谐精神环境。在游戏活动中幼儿自身或幼儿之间常常会出现一些语言表达不明的情况,教师应尽量为幼儿提供自由交谈的机会,扩大幼儿自由交谈的空间,积极鼓励幼儿与人交谈,大胆地说明理由,不断丰富他们与人交流的经验,在愉快中获得语言的良好发展。如游戏活动时,给予幼儿充分交际的机会,在游戏之前请幼儿自己谈玩的规则,在各抒已见的基础上,对幼儿提出要求,然后再请幼儿按自己的愿望自由选择所喜欢游戏,当矛盾出现时,不要一语定案,而是鼓励这几名幼儿自己去讨论协调关系。例如,在玩木偶表演游戏时,小珍没有拿到小木偶,她看着其他小朋友们玩,心里不甘的找到我,“老师,我也想玩小偶”我对她说:“你说怎么办呢?你找小朋友商量商量吧!”于是小珍找到了婷婷对她说:“婷婷先让我玩一会儿行吗?”婷婷想了想说:“我还没玩呢!这样吧,我先玩一会儿,等我演完节目下班咱们再换行吗?”小珍虽然有些不乐意,但还是答应了。玩了一会儿的婷婷过来找小珍,“小珍我演完了,你去玩吧!”就这样,当出现交往障碍时,教师不要加以干涉,而是鼓励幼儿通过语言交流,自己协调解决问题。通过对话既锻炼了幼儿的思维反映,又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
二、用“装腔作势”来引导幼儿说话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发现幼儿用一些残缺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时,不能急于按照当时的情况或环境来估猜、理解幼儿说话的意思,满足他们的要求。这样对幼儿语言的培养没有好处,久而久之,会养成他们说半句话的习惯。例如:当托、小班孩子来到幼儿园,看到柜子里放着积木,很想玩,就会指着积木说:“积木。”这时,我们不妨来个“装腔作势”,可以回答:“是的,桌上有积木。”这样回答,孩子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他就会补充一句“老师,玩积木”或“老师,要积木”,老师还可以继续装不懂,回答孩子“老师不要玩积木”。等到孩子讲出能正确表达意思的话之后,再让他重复一遍,并告诉他,一定要把话说完整,别人才能懂得你说话的意思,否则别人就无法满足你的要求。这样的教育,日积月累,时间一长,幼儿就自然会注意尽量要把话说完整,讲正确。需要强调的是,在培养过程中,成人要控制自己姑息迁就或过于心软的态度。特别是当幼儿讲了好几次还没有讲正确时,大人可能会产生“可怜巴巴的、算了吧”的想法而依了孩子,如果这样做,必将前功尽弃,对孩子的语言发展很不利。
三、让幼儿充分体验说话的乐趣
语言是人们交际的一种工具,幼儿语言的发展就象木工需要亲自尝试才能掌握刨子的用法,裁缝需要经常练习才会使用缝纫机一样,幼儿只有在大量的语言运用实践中,才能逐渐掌握语言这种交流工具。因此,在日常生活活动中,应该抓住各种契机,让幼儿开展语言交流。比如:有一次户外活动时,草地上的七星瓢虫吸引了许多幼儿,他们围在一起,不由自主的进行观察研究,互相间也自然地开展语言交流,后来我也加入了他们的讨论,并运用启发性提问引导他们深入观察想象表达。如:“七星瓢虫长得怎样?”“它是怎样爬的?”“它现在想去做什么?”又如,有一次午餐时,幼儿盯着碗里的菜,连看录像也没心思了,于是,我就让个别幼儿先来尝一尝,并引导幼儿观察:“这是什么菜?”“看起来是怎样的?”“味道怎样?跟哪种菜的味道有点相似?”通过由浅入深的提问,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交流,体验“讲”的乐趣。
四、设计合理的语言教学过程
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是引导幼儿在文学作品的学习中丰富词汇,在模仿和理解的基础上,启发幼儿的想象力,运用简单的词汇、句子,逐步培养他们连贯说话的能力。如:我在教大班儿歌《谁的家》时,先很神秘地出示有天空、海洋、草地的背景图,有意识地启发幼儿想象,这是什么样的天空?是谁的家?幼儿观察图片后,很踊跃地说:“这是蓝蓝的天空,是太阳的家,是飞机的家,也是小鸟的家”等等。我又问:草地好看吗?用一个好听的词来说说看。幼儿议论了一会儿,说:“绿绿的草地、美丽的草地”。我还问:海洋是什么样的呢?幼儿想的都是蓝蓝的海洋。于是,我启发幼儿想象,海洋為什么是蓝蓝的呢?幼儿通过这一启发,想到海洋又深又大,都会用“深深的”来表示海洋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有目的地引导,幼儿都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达深深的海洋是鱼儿的家,深深的海洋是轮船的家等。所以幼儿语言能力表现如何,词汇运用恰当与否,除具形象的教具和图片外,和教师有目的地积极引导有着密切的关系。
五、掌握幼儿个性特点因材施教
小班幼儿由于环境的变化,对周围的人或事物都感到陌生,容易产生情绪不安,甚至变得“沉默寡言”,这时教师应善于把他们安置在自己周围,和他们亲近,抚爱他们,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话语,跟他们说话,使幼儿在感情上得到满足,陌生感、胆怯就会逐渐消失,对新的环境、教师、伙伴发生兴趣。这时幼儿也就逐渐产生了说话的愿望。此时教师要抓住时机,发展孩子们的说话兴趣,使他们有话愿意说,有事愿意讲。因幼儿的认识能力与语言水平是很不相同的,有的善于与人交谈,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有的不爱说话,说不清自己的意思。所以我们要掌握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根据不同情况,做好个别工作,对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向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完成一些有一定难度的语言交往任务,对于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不爱说话或以点头、摇头代替说话的幼儿,我们要主动亲近和关心他们,有意识地与他们交谈,解除他们说话的顾虑创设语言交际的情境,鼓励他们大胆说话。通过多讲多练,使他们逐渐习惯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总之,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切机会,让孩子们无拘无束地表达、交流、争论,满足幼儿“说”的愿望,从而为提高全民族的语言表达能力做出积极的贡献。
幼儿语言,是他们与社会交往与思维最主要的工具。儿童获得了语言,就意味着他们开始学会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喜恶,来认知和探索周边的世界,来和他人沟通。既然语言学习之于孩子的成长是如此重要,对老师和父母来而言,如何帮助和推动孩子的语言学习,是孩子智力发展的大事。研究表明,2-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下面,笔者就幼儿语言发展和大家作一个初步探讨。
一、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教师应注意为幼全面发展努力创造情绪愉快、气氛友好的和谐精神环境。在游戏活动中幼儿自身或幼儿之间常常会出现一些语言表达不明的情况,教师应尽量为幼儿提供自由交谈的机会,扩大幼儿自由交谈的空间,积极鼓励幼儿与人交谈,大胆地说明理由,不断丰富他们与人交流的经验,在愉快中获得语言的良好发展。如游戏活动时,给予幼儿充分交际的机会,在游戏之前请幼儿自己谈玩的规则,在各抒已见的基础上,对幼儿提出要求,然后再请幼儿按自己的愿望自由选择所喜欢游戏,当矛盾出现时,不要一语定案,而是鼓励这几名幼儿自己去讨论协调关系。例如,在玩木偶表演游戏时,小珍没有拿到小木偶,她看着其他小朋友们玩,心里不甘的找到我,“老师,我也想玩小偶”我对她说:“你说怎么办呢?你找小朋友商量商量吧!”于是小珍找到了婷婷对她说:“婷婷先让我玩一会儿行吗?”婷婷想了想说:“我还没玩呢!这样吧,我先玩一会儿,等我演完节目下班咱们再换行吗?”小珍虽然有些不乐意,但还是答应了。玩了一会儿的婷婷过来找小珍,“小珍我演完了,你去玩吧!”就这样,当出现交往障碍时,教师不要加以干涉,而是鼓励幼儿通过语言交流,自己协调解决问题。通过对话既锻炼了幼儿的思维反映,又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
二、用“装腔作势”来引导幼儿说话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发现幼儿用一些残缺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时,不能急于按照当时的情况或环境来估猜、理解幼儿说话的意思,满足他们的要求。这样对幼儿语言的培养没有好处,久而久之,会养成他们说半句话的习惯。例如:当托、小班孩子来到幼儿园,看到柜子里放着积木,很想玩,就会指着积木说:“积木。”这时,我们不妨来个“装腔作势”,可以回答:“是的,桌上有积木。”这样回答,孩子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他就会补充一句“老师,玩积木”或“老师,要积木”,老师还可以继续装不懂,回答孩子“老师不要玩积木”。等到孩子讲出能正确表达意思的话之后,再让他重复一遍,并告诉他,一定要把话说完整,别人才能懂得你说话的意思,否则别人就无法满足你的要求。这样的教育,日积月累,时间一长,幼儿就自然会注意尽量要把话说完整,讲正确。需要强调的是,在培养过程中,成人要控制自己姑息迁就或过于心软的态度。特别是当幼儿讲了好几次还没有讲正确时,大人可能会产生“可怜巴巴的、算了吧”的想法而依了孩子,如果这样做,必将前功尽弃,对孩子的语言发展很不利。
三、让幼儿充分体验说话的乐趣
语言是人们交际的一种工具,幼儿语言的发展就象木工需要亲自尝试才能掌握刨子的用法,裁缝需要经常练习才会使用缝纫机一样,幼儿只有在大量的语言运用实践中,才能逐渐掌握语言这种交流工具。因此,在日常生活活动中,应该抓住各种契机,让幼儿开展语言交流。比如:有一次户外活动时,草地上的七星瓢虫吸引了许多幼儿,他们围在一起,不由自主的进行观察研究,互相间也自然地开展语言交流,后来我也加入了他们的讨论,并运用启发性提问引导他们深入观察想象表达。如:“七星瓢虫长得怎样?”“它是怎样爬的?”“它现在想去做什么?”又如,有一次午餐时,幼儿盯着碗里的菜,连看录像也没心思了,于是,我就让个别幼儿先来尝一尝,并引导幼儿观察:“这是什么菜?”“看起来是怎样的?”“味道怎样?跟哪种菜的味道有点相似?”通过由浅入深的提问,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交流,体验“讲”的乐趣。
四、设计合理的语言教学过程
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是引导幼儿在文学作品的学习中丰富词汇,在模仿和理解的基础上,启发幼儿的想象力,运用简单的词汇、句子,逐步培养他们连贯说话的能力。如:我在教大班儿歌《谁的家》时,先很神秘地出示有天空、海洋、草地的背景图,有意识地启发幼儿想象,这是什么样的天空?是谁的家?幼儿观察图片后,很踊跃地说:“这是蓝蓝的天空,是太阳的家,是飞机的家,也是小鸟的家”等等。我又问:草地好看吗?用一个好听的词来说说看。幼儿议论了一会儿,说:“绿绿的草地、美丽的草地”。我还问:海洋是什么样的呢?幼儿想的都是蓝蓝的海洋。于是,我启发幼儿想象,海洋為什么是蓝蓝的呢?幼儿通过这一启发,想到海洋又深又大,都会用“深深的”来表示海洋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有目的地引导,幼儿都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达深深的海洋是鱼儿的家,深深的海洋是轮船的家等。所以幼儿语言能力表现如何,词汇运用恰当与否,除具形象的教具和图片外,和教师有目的地积极引导有着密切的关系。
五、掌握幼儿个性特点因材施教
小班幼儿由于环境的变化,对周围的人或事物都感到陌生,容易产生情绪不安,甚至变得“沉默寡言”,这时教师应善于把他们安置在自己周围,和他们亲近,抚爱他们,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话语,跟他们说话,使幼儿在感情上得到满足,陌生感、胆怯就会逐渐消失,对新的环境、教师、伙伴发生兴趣。这时幼儿也就逐渐产生了说话的愿望。此时教师要抓住时机,发展孩子们的说话兴趣,使他们有话愿意说,有事愿意讲。因幼儿的认识能力与语言水平是很不相同的,有的善于与人交谈,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有的不爱说话,说不清自己的意思。所以我们要掌握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根据不同情况,做好个别工作,对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向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完成一些有一定难度的语言交往任务,对于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不爱说话或以点头、摇头代替说话的幼儿,我们要主动亲近和关心他们,有意识地与他们交谈,解除他们说话的顾虑创设语言交际的情境,鼓励他们大胆说话。通过多讲多练,使他们逐渐习惯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总之,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切机会,让孩子们无拘无束地表达、交流、争论,满足幼儿“说”的愿望,从而为提高全民族的语言表达能力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