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h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于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我国近年来也在不断进行着教育改革。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有非常大的帮助。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简要介绍了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提出了在数学教学中提升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自主学习能力对当代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正处于接受不同教育方式的最佳时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开阔学生的思维,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一、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符合现阶段教育的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即将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使学生能够充分感受自己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小学生正处于对事物充满好奇的时期,让学生自己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相较于教师“填鸭式”教学方式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学习成果会使小学生异常兴奋,对于促进学生思维创新、提高学习积极性有非常好的效果。
  2.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大多均遵循教师的思路和指导。每天除了日常的课堂学习外,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成了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唯一一件事。此种做法显然无法满足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根据新课改要求,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全方位培养,不只是学习成绩的提高,也应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有了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后,就能积极主动地对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长此以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主动性,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积极引入新型教学模式。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尚处在发展阶段,教师“填鸭式”的教学虽然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但却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目前普遍应用的“分组教学法”。在结束本堂的重点知识讲解后,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根据当堂讲解的内容列出5~6道习题,在学生经过小组探讨、解答后,派出小组代表讲解本小组解题思路。如此一来,不但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解题灵感,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学生充分感受自主学习的魅力。
  2.将数学教学融入生活实践中。在大多数小学生的学习观里,数学是枯燥而乏味的,数学学习是教师和家长布置的必须完成的任务。实际上,数学不仅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关,也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用处,并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获得在生活中使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抽出部分时间进行情景教学。如让学生扮演商家和买家,买家拿着50元钱在商家买了价值23元的物品,问商家应找给买家多少钱。如此一来,不但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的作用,增强了学生自主处理问题的能力。
  3.教师加大鼓励和夸奖学生的力度。小学生的世界是非常简单的,教师或家长的一句“做得好”能够使小学生高兴很长时间,并让他意识到他做的事情是正确的。为了得到更多的表扬和鼓励,小学生会非常认真努力地多做这方面的事。因此,教师应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多多夸奖学生,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断加强,最终实现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结语
  总之,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小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数学一直是小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将自主学习方式应用到数学教学中,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根据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不够,学校和教师应加强在此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锋.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7(9):146-147.
  [2]赵福东.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J].学周刊,2014,26(11):94-95.
  [3]支启霞.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才智,2013,17(6):64.
  作者简介:王伟华(1979— ),女,山东胶州人,二级教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自主学习。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