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拓展

来源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37123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成型的关键时期,科研能力的培养必须在中学阶段得到重视。因此,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特别提倡开展研究型的学习活动。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笔者发现大多数同学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只是从网上下载一些资料,搞一些问卷调查,制作一个课件,真正的“研究”成分很少。笔者认为,在中学阶段开展研究性学习,不能仅仅满足从形式上开设了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或每位学生都领了研究性课题),应通过各种途径丰富和拓展学生研究性学习内容,有效提升研究性学习效果,让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更具有科学研究的“研究味”,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研究潜质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将来走上科学研究之路打下坚实基础。那么,作为教学主阵地的数学课堂教学,应采取何种方式实施研究型学习,以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笔者发现,通过对教学内容有效拓展,构建研究型课堂,是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的得力举措。下面笔者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为例,谈谈具体的操作思路。
其他文献
什么是体验?体验是指通过读的实践、读的亲身经历,对课文中的人物、事、景有所认识有所感触。发胖式的分析与拉长了的体验仅仅一墙之隔,可是跨越这一步,需要的是厚重的底蕴、驾驭教材的功力以及融渗到血液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目前的小学阅读教学中,只抓课文的内容、情节进行“发胖式”分析、理解的现象仍很严重。课堂上,教师一串又一串的提问和繁琐的讲解挤占了学生自悟的时间,磨灭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期刊
学习就是做学问,教学就是教学生做学问。学问就要“问”。做学问须勤“问”,教做学问须善“问”。“问”是—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因而是一门学问。
期刊
“作文难写,作文难教”,这是长期以来困惑教师学生且挥之不去的烦恼。为了写好作文,老师们上下求索,倍尝艰辛。有的主张多写多练,熟能生巧;有的主张由说到写,降低坡度;有的主张游戏中作文,让学生愉快作文;有的主张与多媒体网络结合……这些都不失为作文教学的好方法。
期刊
王铁军老师在《校长学》中告诉我们:“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管理者,必须按照社会要求,正确认识角色的自我,明确角色的身份,从而履行角色的义务,以满足社会和学校组织的期待,进行正确的角色扮演。”就现今而言,这里的“社会要求”可以理解为新课程对校长角色的要求。面对全新的课程改革,校长该如何来定位自己的角色,满足社会对学校的要求呢?我认为以下四种校长亟待更新自我,转换角色。
期刊
怎样与孩子们交往?我们这些当老师的一直都在琢磨。可这琢磨的结果似乎总是不能令人满意。“计划没有变化快”,孩子们的变化似乎总在我们的意料之外。但是有一点我们都认识到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切有效教育活动的基础,也正如古人所说的“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期刊
对学生进行教育转化的过程中,固然需要进行思想品德和文化知识的教育,但更重要的是心理教育。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素质,那么任何思想品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期刊
近来,从中央到地方,许多媒体纷纷把枪口对准教师,对教师课外补课现象口诛笔伐,大肆声讨,并称之为“走穴”。视教师们为明星大腕,实在是太抬举老师们了。有些地方的教委更是摆出一副蛮不讲理的霸道嘴脸:对搞有偿家教的教师,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年终考核不合格甚至解聘,颇有点大义灭亲的凛然状。
期刊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有一首题画诗:“四十年来画竹枝,白日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待到生时是熟时。”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也如同作画,要花大力气去提炼教学主线,抓重点、轻一般,去枝叶、留主干,删繁就简、以约驭博,深入浅出、以少胜多。
期刊
学生不能走进文本,进行入情入境的读,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情况呢?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缺乏生活积累与生活体验,尚不具备学习新知识的基础,要理解文本是相当难的。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期刊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安排了八个教学主题,共32篇课文,6篇选读课文和8个语文园地,纵观全册选编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体现了时代气息,蕴涵着丰富的教育价值。以开放、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