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针对中医妇科临床中补法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较深入地探讨,对于提高中医妇科治疗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补法;中医临床;妇产医学
【中图分类号】
R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6-0117-01
1 前言
补法作为一种中医治疗大法,能够增强患者体质,改善患者机体虚弱。以中医病例角度而言,疾病就是正邪之间相互斗争的过程,正邪矛盾中主要与疾病性质具有重要关系,在中医临床治疗中可采取“补”与“泻”两大方法。而在妇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上,应注意不要伤及精血。而精血与肝脾等器官具有比较紧密的关系。临床中妇科疾病的治疗尽管具有较多的治疗方法,但补法还依然占有重要地位。只要是根据补益正气、对冲任进行调理而实现患者机体气血通畅的方法都能够被称为补法,临床中可依据“虚”的症状进行治疗,现将采用补法治疗临床妇科疾病的体会总结如下。
2 滋肾补肾
肾是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的重要器官,妇女发育肾气旺盛,才可能产生月经并孕育后代。否则易产生经、带、产等方面疾病。中医临床妇科采用补法实现养阴滋肾的效果,可治疗月经不调,带下量多、产等方面的妇科疾病。肾中具有精气适合于固秘,因此,中医临床中大多采用诸如左归丸、六味地黄丸、右归丸等补法治疗妇科临床中月经不调、带下量、妊娠肿胀、不孕症等疾病。肾是妇女体内的重要器官,补肾关键在于调和阴阳。
3 柔肝养肝
肝气易于郁结,肝血不足则需要进行调养,因此可采取补泄两大方法治肝。肝作为机体藏血器官,临床中肝病主要具有肝血不足及疏泄太过等方面的症状表现,妇女易在行经、孕后产生肝阴不足,阴血下注等症状而引起诸多病症。妇科疾病的主要发病机制就是由于阴性凝结,难解郁结,气机不利而导致诸病发生。因肝主要具有疏泄作用,因此妇女郁结疾病的治疗主要是养肝血,疏肝气,逍遥散是中医临床中常采用的药物,其主要成分有白芍、当归、白术、柴胡、炙甘草等,分别对肝脾进行调养。肝气郁结一般伴有气滞气郁,通常认为应采取青皮、香附、郁金、川糠等药物行气,主要采用逍遥散实现疏肝达郁,但药物成分中的柴胡、薄荷用于对肝郁进行疏散,由于肝体阴用阳,肝气抑郁,不仅对藏血影响,还容易化风,行气药物通常较为辛燥,容易起到伤阴助阳作用。临床治疗中一般采取以柔济阴的柔肝方法,可发现养肝柔肝法关键在于通过滋养实现基于养肝而滋肾的效果。由于肝肾精血相生,采用祀菊地黄丸、逍遥散、调肝汤等药物实现养肝滋肾的功效。
4 和胃健脾
脾胃是分生精血的中药与源泉,而精血能够濡养机体脏器。传统中医十分重视脾胃作用,脾胃作为妇女孕乳的根本器官,脾胃需要后天进行对身心进行供养,实现繁衍后代的重要作用,这也是妇科疾病治疗的重要原则。健脾和胃的临床基础治疗方法可采用四君子汤,这个方法能够实现补气但不滞湿,对脾胃进行调养,具有比较平和的作用。此外,由于脾具有喜甘亚苦,喜温恶寒,喜升恶降,喜运恶滞,喜燥恶湿的特点,作为甘温药剂的补中益气汤等,能够结合甘、温、燥、升等特点,在中医临床中通常用于血崩的治疗。对妇女产后发热血虚、恶露不绝也可以采用该方法进行治疗,以实现除热甘温、止血固摄的效果。若患者脾胃偏虚,若达到治疗湿聚脾虚的效果,就要基于四君子汤添加其他成分,服用六君子汤、五味异功能、香砂六君子汤等。如化验患者脾虚不足,通常会产生心血亏损,失眠、心慌气短等症状,适宜采取归脾汤实现对心脾的补益效果,此方剂对于心脾化生及其生长之源的滋养具有重要作用,可实现血足旺脾的功效。此外,健脾益气止带、健脾益气通乳等方法也具有健脾作用,在患者具有脾虚的表现下,“甘味”药物实现健脾补中,脾胃生化气血,避免产生脾土奎滞,进而对脾胃正常功能进行维持。
5 养血补气
经络运行是气血的重要来源,也是妇女经孕产乳重要基础。如妇女气血调和顺畅,五脏就会安和,表现出冲任通盛。但妇女气血是重要根本,血随气行,经、孕等生理过程易于伤气耗血,引起气血虚弱,并对冲任产生影响,进而引发妇科疾病。因此,气血虚弱不只是妇科疾病重要病因,还是妇科疾病的主要表现。中医妇科临床中通常采用补气养血法,根据不同症状表现,对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进而获得较为明显的疗效。补气养血药物对于提高妇女机体免疫力及改善血液循环都具有重要作用。
6 结语
总之,在中医临床妇科中补法具有比较广泛的应用,也具有比较明显的疗效。采用补法治疗要根据阴阳论气血,综合患者体质及病情,明确虚症实质,避免闭门留寇,没有治疗外邪的情况下,尽量不要采取该补法;针对慢性虚症患者应采取缓补方式,而具有急性虚脱的患者,应及时采取大剂进补,不要耽误治疗的有利时机。根据女性生理病理中肝肾等器官及气血特点,临床妇科通常采用滋肾补肾、柔肝养肝、养血补气等治疗方法相结合进行使用,很少采用单一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毛宗群.浅谈补法在中医妇科的临床运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6
[2] 赵新广,尤昭玲,刘丹卓.补益精血法在中医妇科临床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0.18
[3] 刘淑仪,郭蕾,张俊龙.中医补法识粹[J],新疆中医药,2009.10
[4] 沈为民.轻刺补法治疗妇产疾病的疗效[J],针灸临床杂志,2011.16
本文针对中医妇科临床中补法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较深入地探讨,对于提高中医妇科治疗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补法;中医临床;妇产医学
【中图分类号】
R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6-0117-01
1 前言
补法作为一种中医治疗大法,能够增强患者体质,改善患者机体虚弱。以中医病例角度而言,疾病就是正邪之间相互斗争的过程,正邪矛盾中主要与疾病性质具有重要关系,在中医临床治疗中可采取“补”与“泻”两大方法。而在妇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上,应注意不要伤及精血。而精血与肝脾等器官具有比较紧密的关系。临床中妇科疾病的治疗尽管具有较多的治疗方法,但补法还依然占有重要地位。只要是根据补益正气、对冲任进行调理而实现患者机体气血通畅的方法都能够被称为补法,临床中可依据“虚”的症状进行治疗,现将采用补法治疗临床妇科疾病的体会总结如下。
2 滋肾补肾
肾是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的重要器官,妇女发育肾气旺盛,才可能产生月经并孕育后代。否则易产生经、带、产等方面疾病。中医临床妇科采用补法实现养阴滋肾的效果,可治疗月经不调,带下量多、产等方面的妇科疾病。肾中具有精气适合于固秘,因此,中医临床中大多采用诸如左归丸、六味地黄丸、右归丸等补法治疗妇科临床中月经不调、带下量、妊娠肿胀、不孕症等疾病。肾是妇女体内的重要器官,补肾关键在于调和阴阳。
3 柔肝养肝
肝气易于郁结,肝血不足则需要进行调养,因此可采取补泄两大方法治肝。肝作为机体藏血器官,临床中肝病主要具有肝血不足及疏泄太过等方面的症状表现,妇女易在行经、孕后产生肝阴不足,阴血下注等症状而引起诸多病症。妇科疾病的主要发病机制就是由于阴性凝结,难解郁结,气机不利而导致诸病发生。因肝主要具有疏泄作用,因此妇女郁结疾病的治疗主要是养肝血,疏肝气,逍遥散是中医临床中常采用的药物,其主要成分有白芍、当归、白术、柴胡、炙甘草等,分别对肝脾进行调养。肝气郁结一般伴有气滞气郁,通常认为应采取青皮、香附、郁金、川糠等药物行气,主要采用逍遥散实现疏肝达郁,但药物成分中的柴胡、薄荷用于对肝郁进行疏散,由于肝体阴用阳,肝气抑郁,不仅对藏血影响,还容易化风,行气药物通常较为辛燥,容易起到伤阴助阳作用。临床治疗中一般采取以柔济阴的柔肝方法,可发现养肝柔肝法关键在于通过滋养实现基于养肝而滋肾的效果。由于肝肾精血相生,采用祀菊地黄丸、逍遥散、调肝汤等药物实现养肝滋肾的功效。
4 和胃健脾
脾胃是分生精血的中药与源泉,而精血能够濡养机体脏器。传统中医十分重视脾胃作用,脾胃作为妇女孕乳的根本器官,脾胃需要后天进行对身心进行供养,实现繁衍后代的重要作用,这也是妇科疾病治疗的重要原则。健脾和胃的临床基础治疗方法可采用四君子汤,这个方法能够实现补气但不滞湿,对脾胃进行调养,具有比较平和的作用。此外,由于脾具有喜甘亚苦,喜温恶寒,喜升恶降,喜运恶滞,喜燥恶湿的特点,作为甘温药剂的补中益气汤等,能够结合甘、温、燥、升等特点,在中医临床中通常用于血崩的治疗。对妇女产后发热血虚、恶露不绝也可以采用该方法进行治疗,以实现除热甘温、止血固摄的效果。若患者脾胃偏虚,若达到治疗湿聚脾虚的效果,就要基于四君子汤添加其他成分,服用六君子汤、五味异功能、香砂六君子汤等。如化验患者脾虚不足,通常会产生心血亏损,失眠、心慌气短等症状,适宜采取归脾汤实现对心脾的补益效果,此方剂对于心脾化生及其生长之源的滋养具有重要作用,可实现血足旺脾的功效。此外,健脾益气止带、健脾益气通乳等方法也具有健脾作用,在患者具有脾虚的表现下,“甘味”药物实现健脾补中,脾胃生化气血,避免产生脾土奎滞,进而对脾胃正常功能进行维持。
5 养血补气
经络运行是气血的重要来源,也是妇女经孕产乳重要基础。如妇女气血调和顺畅,五脏就会安和,表现出冲任通盛。但妇女气血是重要根本,血随气行,经、孕等生理过程易于伤气耗血,引起气血虚弱,并对冲任产生影响,进而引发妇科疾病。因此,气血虚弱不只是妇科疾病重要病因,还是妇科疾病的主要表现。中医妇科临床中通常采用补气养血法,根据不同症状表现,对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进而获得较为明显的疗效。补气养血药物对于提高妇女机体免疫力及改善血液循环都具有重要作用。
6 结语
总之,在中医临床妇科中补法具有比较广泛的应用,也具有比较明显的疗效。采用补法治疗要根据阴阳论气血,综合患者体质及病情,明确虚症实质,避免闭门留寇,没有治疗外邪的情况下,尽量不要采取该补法;针对慢性虚症患者应采取缓补方式,而具有急性虚脱的患者,应及时采取大剂进补,不要耽误治疗的有利时机。根据女性生理病理中肝肾等器官及气血特点,临床妇科通常采用滋肾补肾、柔肝养肝、养血补气等治疗方法相结合进行使用,很少采用单一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毛宗群.浅谈补法在中医妇科的临床运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6
[2] 赵新广,尤昭玲,刘丹卓.补益精血法在中医妇科临床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0.18
[3] 刘淑仪,郭蕾,张俊龙.中医补法识粹[J],新疆中医药,2009.10
[4] 沈为民.轻刺补法治疗妇产疾病的疗效[J],针灸临床杂志,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