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经常说近代的中国“积贫积弱”,但如果按照近二十多年来经济史学家提供的数据,近代中国其实一直是个经济大国。《大国的兴衰》引用经济史学者贝罗克的统计,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一的宝座直到1890年才被美国抢去。但中国在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都不被看作大国,直到1950年以后才重新被视为大国。
既看经济总量,也要看经济结构
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一百多年里,中国的国际地位为什么与中国的GDP排名相去甚远?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果仅仅从经济的角度看,则与中国当时的GDP结构与其他大国迥异有关。
近代,大国地位是靠战争来确立的,而和战争关系最密切的经济部门是工业和交通运输。《大国的兴衰》一书认为:经济总量本身并无太大意义,“数亿农民的物质产量可以使500万工人的产量相形失色,但由于他们生产的大部分都被消费了,所以远不可能形成剩余财富或决定性的军事打击力量。英国在1850年是强大的,它强就强在拥有现代的、创造财富的工业和由此产生的一切利益”。
根据《大国的兴衰》一书的计算,1860年,英国的生铁产量占世界的53%,煤和褐煤的产量占世界的50%,其现代工业的生产能力相当于全世界的40%~50%,人均工业化水平是中国的15倍。
清朝不仅缺乏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而且其GDP中有相当高的份额是皇家园林及贮藏其中的价值连城的艺术品。圆明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皇家园林中的无数珍宝,就是清朝统治者把本可投资于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奢侈活动的活标本。这些财富不仅没有成为清朝抵抗侵略的战争资源,反而让清朝统治者更容易对外投降。1895年,慈禧太后没能把对日战争坚持到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担心日寇打进北京城,让她心爱的颐和园重蹈圆明园毁于一炬的覆辙。
抗日战争爆发前的1936年,中国的GDP仍高于日本,约为日本的1.9倍至2.8倍,但无论是日本政府、中国政府,还是西方的观察家,都认为日本明显强于中国,这是因为中国的工业力量和日本不在一个档次上。抗战初期,中国也确实节上败退。
铁路运输对战争影响重大
中国经济结构的逐步优化,为中国摆脱弱国地位奠定了物质基础。我们先来比较一下甲午战争、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在这三次战争中,国内能否生产出足够的军需品,并把这些军需品及时运送到前线,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甲午战争之前的1890年,中国现代制造业仅占GDP的0.1%,加上现代运输业和商业也仅占0.5%,武器严重依赖进口,这种极其落后的经济结构是中国节节失利的重要原因。另外,1890年中国铁路的营业里程只有10公里,日本已达2349公里。
全面抗战开始前的1933年,中国现代制造业增长到2.5%,加上现代运输业和商业占4%。193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增长到13411公里,此时的日本为21593公里,中日差距已明显缩小,这是中国政府能够在抗日战争中及时向前线调动军队,向后方疏散工业和高校的物质基础。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的1952年,中国现代制造业达到4.3%,加上现代运输业和商业占到7.1%,这是中国政府能基本保障志愿军在朝鲜前线的后勤供应,并在战争期间迅速恢复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
先进生产力比GDP更重要
1950年,中国的GDP比1913年减少了约1%,仅仅是美国的18%。此时,中国的GDP仅占世界总量的4.5%,加上支持中国进行抗美援朝战争的苏联和东欧国家,也仅占17.6%,而在朝鲜参战的美国加上其西欧盟国和日本,GDP总量高达世界的59.9%。中国却能在朝鲜战场上和打着“联合国军”旗号的美国及其盟国打成平手,签署停战协定,有人认为当时中国的国际地位高于晚清和民国。
1978年,中国的GDP总量比晚清和民国时代的排名都靠后,但拥有尖端国防科技的中国,国际地位显然大大提高了——中国是当时世界的“大三角”之一。
总之,从中国一百多年来的历史经验看,无论是GDP总量,还是GDP在世界上的排名与份额,都不一定能反映经济发展水平,更难反映中国的国际地位。GDP统计,只是国力对比中的一个狭窄方面。是否拥有先进的生产力,具有现代化的经济结构,往往比GDP更加重要。
既看经济总量,也要看经济结构
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一百多年里,中国的国际地位为什么与中国的GDP排名相去甚远?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果仅仅从经济的角度看,则与中国当时的GDP结构与其他大国迥异有关。
近代,大国地位是靠战争来确立的,而和战争关系最密切的经济部门是工业和交通运输。《大国的兴衰》一书认为:经济总量本身并无太大意义,“数亿农民的物质产量可以使500万工人的产量相形失色,但由于他们生产的大部分都被消费了,所以远不可能形成剩余财富或决定性的军事打击力量。英国在1850年是强大的,它强就强在拥有现代的、创造财富的工业和由此产生的一切利益”。
根据《大国的兴衰》一书的计算,1860年,英国的生铁产量占世界的53%,煤和褐煤的产量占世界的50%,其现代工业的生产能力相当于全世界的40%~50%,人均工业化水平是中国的15倍。
清朝不仅缺乏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而且其GDP中有相当高的份额是皇家园林及贮藏其中的价值连城的艺术品。圆明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皇家园林中的无数珍宝,就是清朝统治者把本可投资于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奢侈活动的活标本。这些财富不仅没有成为清朝抵抗侵略的战争资源,反而让清朝统治者更容易对外投降。1895年,慈禧太后没能把对日战争坚持到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担心日寇打进北京城,让她心爱的颐和园重蹈圆明园毁于一炬的覆辙。
抗日战争爆发前的1936年,中国的GDP仍高于日本,约为日本的1.9倍至2.8倍,但无论是日本政府、中国政府,还是西方的观察家,都认为日本明显强于中国,这是因为中国的工业力量和日本不在一个档次上。抗战初期,中国也确实节上败退。
铁路运输对战争影响重大
中国经济结构的逐步优化,为中国摆脱弱国地位奠定了物质基础。我们先来比较一下甲午战争、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在这三次战争中,国内能否生产出足够的军需品,并把这些军需品及时运送到前线,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甲午战争之前的1890年,中国现代制造业仅占GDP的0.1%,加上现代运输业和商业也仅占0.5%,武器严重依赖进口,这种极其落后的经济结构是中国节节失利的重要原因。另外,1890年中国铁路的营业里程只有10公里,日本已达2349公里。
全面抗战开始前的1933年,中国现代制造业增长到2.5%,加上现代运输业和商业占4%。193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增长到13411公里,此时的日本为21593公里,中日差距已明显缩小,这是中国政府能够在抗日战争中及时向前线调动军队,向后方疏散工业和高校的物质基础。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的1952年,中国现代制造业达到4.3%,加上现代运输业和商业占到7.1%,这是中国政府能基本保障志愿军在朝鲜前线的后勤供应,并在战争期间迅速恢复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
先进生产力比GDP更重要
1950年,中国的GDP比1913年减少了约1%,仅仅是美国的18%。此时,中国的GDP仅占世界总量的4.5%,加上支持中国进行抗美援朝战争的苏联和东欧国家,也仅占17.6%,而在朝鲜参战的美国加上其西欧盟国和日本,GDP总量高达世界的59.9%。中国却能在朝鲜战场上和打着“联合国军”旗号的美国及其盟国打成平手,签署停战协定,有人认为当时中国的国际地位高于晚清和民国。
1978年,中国的GDP总量比晚清和民国时代的排名都靠后,但拥有尖端国防科技的中国,国际地位显然大大提高了——中国是当时世界的“大三角”之一。
总之,从中国一百多年来的历史经验看,无论是GDP总量,还是GDP在世界上的排名与份额,都不一定能反映经济发展水平,更难反映中国的国际地位。GDP统计,只是国力对比中的一个狭窄方面。是否拥有先进的生产力,具有现代化的经济结构,往往比GDP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