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综合性学习中发展核心素养

来源 :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son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语文课程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
  那么,在综合性学习中,可以发展学生哪些方面的核心素养呢?
  一、学会学习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在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应当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美丑。因此,我们教师应当让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养成留心观察大自然和社会的习惯,通过观察,在口语交际或习作中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教师在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或相互评价中,应当充分重视细微的观察行为,并对这样的学生进行恰当的肯定。到了第三学段,还应当引导学生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进行思考、分析,使学生养成乐学善思的好习惯。
  二、实践创新
  主要是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
  第三学段的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例如,要探究的问题是“本班同学近视情况的调查及其原因的分析”,学生通过搜集信息,利用相关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就能够解决问题,写成简单的研究报告。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要对本班同学近视情况进行调查,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学生对近视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得出预防近视的科学方法,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行为。
  三、科学精神
  1、理性思维。在综合性学习中,要求学生要尊重事实和证据,就能培养他们的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例如,調查“我们家生活的变化”,就得在调查的基础上,以事实为证据,得出改革开放以来,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正确的结论,而不是凭空设想出一个所谓的结论。
  2、批判质疑。在综合性学习中,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并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就有利于培养他们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搜集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了解汉字的起源,学生就能进行比较、思考,懂得某些汉字是如何发展的。
  3、勇于探究。在综合性学习中,需要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能不畏困难,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等。例如,在“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时,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某个方面的内容,与小组内的其他同学一起,收集丰富多彩的传统作品,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一定会遇到不少困难。只要他们坚持按计划开展活动,逐一克服遇到的困难,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能培养他们勇于探究的能力。
  4、问题解决。在综合性学习中,学生要能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具有在复杂环境中行动的能力等。例如,调查“我家塑料袋的使用情况”,学生通过调查就会发现,一个普通家庭在生活中要使用很多的塑料袋,这些塑料袋会造成较大的环境污染,那么,怎样减少自己家里的塑料袋呢?学生围绕这一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按照这一方案去实行,最终有效地减少了家里使用的塑料袋,从而也就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综合性学习中,只要老师引导得法,学生积极参与,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有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由此看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执行课程标准的关键。语文实践活动是老师与学生的合作开发与
期刊
自实行文科综合开闭卷结合的中考改革后,历史材料解析是一年比一年难,材料一年比一年丰富,很多学生是谈“材”色变!作为教师,我一再强调,无论怎么变,万变不离其中,肯定逃不出“教材”和“课程标准”。但如没有具体的方法性的指导,再怎么说也无法稳定“军心”。现就从审题与答题两个方面谈谈我的几点应答策略。  首先谈谈审题技巧。审题是答题的关键。慢工出细活,审题一定应慢,应细,不放过所给材料包括问题中的任何一个
期刊
小学作文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作文教学的难点其实在于学生无素材写。无素材可写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把作文教学植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生活是作文创作的源头活水。作文与生活是血肉相连的。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地应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以此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  一、作文教学要源于生活  作
期刊
新课改要求教师改变教学理念,实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作为教师,有责任根據学生好学、好动、好新、好问、好模仿的年龄特征,在教学中因势利导,调动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想方法使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长期保持下去。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从根本上讲是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过程,在此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在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视对学生“各尽所能”的培养,把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尤其是创
期刊
数学离不开计算。计算是数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树立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计算教学应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兴趣,加强学生口算、估算、简算训练,培养良好的计算习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构思展开教学,才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各种研究表明,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是最有效的。作文也一样。而如何做到让学生快乐、轻松地作文呢?这里我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因势利导,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孩子对事物的主动选择,老师的职责就是促使和加强孩子的这种主动性,使兴趣变得持久和有目的。小孩子
期刊
语文教学离不开识字,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经验告诉我们,必须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教会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一、运用多种手段,激发识字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我想学生的姓名
期刊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人们追求诚信。诚信之风朴实憨厚、历史悠久。她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成为民族文化基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然而,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涤荡,人们发现,诚信在消退,拜金在滋长,利益取代了美德,诚信让位于欺诈。这些不良的社会现象也不时侵蚀着洁净的校园,对学生的成长及教育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诚信已成为广大学生急需学习的课程。近年来,我校系统地开展了一些诚
期刊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在思考这个话题:少讲一点能行吗?晚讲一会可以吗?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即使是今天,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现实:在许多数学课上,老师们仍然是在将学生定位在感觉学习的领域中展开教学活动。比如,习惯于让学生听课。习惯于让学生认真地坐在座位上听老师讲计算,说证明,一旦发现一些已经会做这个题目的学生不听课,我们心里也会浮起某些不愉快,我们也希望他们能够认真地听讲。  尽管在教
期刊
摘要:当今社会,数学学习越来越重用,但是数学也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学生学着学着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如何让学生有兴趣去学,有动力去学,成为现今老师需要研究的一门学问。让学生在小学数学打好坚实的基础,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将是未来老师需要掌握的一门手段。  关键词:兴趣 教法 逻辑性 应用性 喜悦  在“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时,有位老师这样教: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4个足球,要学生从左到右反复默默地数这个4个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