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背景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不仅从知识能力的角度,更重要的是从思想道德素质的角度去评价一个人。面对二十一世纪,新时代的人想要适应社会的需要,必须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这些都是以自律为基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现代人的主要特征是独立自主性,亦即自律性。无论是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还是在思想品德修养中,都要求小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律能力。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认识的主体,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把被动接受的“要我学”,转化为主动进行的“我要学”。在这个过程中,任何外部对主体的影响,只有通过主体的积极“吸收”,即内化,才能转化为主体内部稳定的特征,并使学生终身受益。现代教育培养的人应该是主体性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并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本研究旨在了解小学中段学生学习自律能力的现状,揭示学生学习自律意识与行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因素,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步从“他律”到“自律”,并寻求改善的途径,使学生的学习自律能力得到提高。
二、理论阐述
(一)元认知
元认知是指人类对其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即认知主体对自己的认知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心理活动等方面的认识,其实质是认知主体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元认知能力是指认知主体对自己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调节和监控的能力。
(二) 小学生自我意识和调控的特点
童年期(6—12岁)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最佳期。这时期的最大变化就是学习活动成为儿童的主导性活动,从而使儿童的自我意识受到全面培养。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正处于客观化时期,是获得社会自我的时期。在这一阶段,个体显著地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是学习角色的最重要时期。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还是初步的,这表现为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不强,学生的行为调控主要依赖于外部控制力量,受家长、教师等成人要求的支配,愿意接受传统和权威的约束。
(三)自律能力
自律能力是由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等一系列环节所构成的。在自律能力指导下的外显行为具有鲜明的特征:一是行为的自愿性;二是行为的自知性;三是行为的自选性。自律能力的突出表现是善于“慎独”,即在无人监督、无人知晓的独处情况下,谨慎处事、言于律己,自觉地执行道德规范。
三、思考与建议
(一)激励学生的自信心,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所谓“自我教育”,就是让学生学会自己提醒自己、激励自己、战胜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或犯错误,学生犯了错误能谴责自己,进行自我反思,想想为什么会做错,该如何改正,并提出一些解决对策,以免再次犯同样的错误。那么,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自信,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
1.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引导学生超越自我
有些学生往往由于缺乏自我表现的机会,而产生胆小的心理,认为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对自己失去信心。老师要尽可能开展活动,让学生有机会表现自我,发现自我,正确认识到自己也是能做到的,从而增强自信心。
2.采取激励的教育方式,逐渐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小学生还不能很好地认识到自己的能力,需要家长或老师通过鼓励的方式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后,也会对自己进行鼓励,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二)帮助学生制定完善的计划,提高自我约束的能力
自我约束是一种被赋予组织结构的勤奋,是某种你可以通过它朝自己的目标前进和安排自己时间的计划或方式。根据元认知理论,我们知道人类要对自身的认知任务、目标等方面有认识。而小学中段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只是粗浅的认识,缺乏计划性和有效调控自己学习活动的能力。为了最有效地学习,学生必须明确要达到的近期、远期的目标和实现的方案,所以,学生应为自己制定一份完善的计划,并约束自己按计划进行。有一个明确规范的学习计划,才能合理地安排时间,充分利用时间,做到自己监督自己、约束自己,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安排的事情,养成有序的学习习惯。
(三)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自我监控的能力
学生在面临具体的学习任务时,有一个“想不想学”的问题。如果一个学生根本不想学,那么即使他已经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如何学”的问题同样无从谈起。因此,要使学生认真学习,提高自我监控的能力,应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动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了五个需要层次结构,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总会试着寻求满足其自身的需要,为了实现需要,人们就会产生内部动机,努力使自己满足需要。
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表扬、奖励、作品展示、给予特定的权利等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当然教师要明确什么时候奖赏、如何奖赏,进行有效的表扬,才会对学生起到诱因作用。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所要做的事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的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兴趣不仅关系到学习质量的提高,也关系到某些潜在能力的发展。我们可以利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大量鲜活的材料,来唤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通过老师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多彩的教学艺术来激发和培养。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的直观性、多样性以及教学内容的新颖性、生动性,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从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不会把上课当作一种负担。
(四)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
自我意识是由自我认识、自我情绪体验和自我调节构成的。它表现出五个特征:主动性、目的性、计划性、协调性和预见性。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成熟,就会逐渐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
四、结语
自律作为社会道德的内化或个性化,在思想道德建设中极其重要。无论是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还是在思想品德修养中,都要求小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律能力。但小学中段的学生自我调控能力还不强,他们的行为主要依赖于外部控制力量,受家长、教师等成人的支配。自律能力是在小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采取各种措施,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是小学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不仅从知识能力的角度,更重要的是从思想道德素质的角度去评价一个人。面对二十一世纪,新时代的人想要适应社会的需要,必须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这些都是以自律为基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现代人的主要特征是独立自主性,亦即自律性。无论是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还是在思想品德修养中,都要求小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律能力。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认识的主体,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把被动接受的“要我学”,转化为主动进行的“我要学”。在这个过程中,任何外部对主体的影响,只有通过主体的积极“吸收”,即内化,才能转化为主体内部稳定的特征,并使学生终身受益。现代教育培养的人应该是主体性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并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本研究旨在了解小学中段学生学习自律能力的现状,揭示学生学习自律意识与行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因素,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步从“他律”到“自律”,并寻求改善的途径,使学生的学习自律能力得到提高。
二、理论阐述
(一)元认知
元认知是指人类对其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即认知主体对自己的认知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心理活动等方面的认识,其实质是认知主体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元认知能力是指认知主体对自己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调节和监控的能力。
(二) 小学生自我意识和调控的特点
童年期(6—12岁)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最佳期。这时期的最大变化就是学习活动成为儿童的主导性活动,从而使儿童的自我意识受到全面培养。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正处于客观化时期,是获得社会自我的时期。在这一阶段,个体显著地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是学习角色的最重要时期。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还是初步的,这表现为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不强,学生的行为调控主要依赖于外部控制力量,受家长、教师等成人要求的支配,愿意接受传统和权威的约束。
(三)自律能力
自律能力是由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等一系列环节所构成的。在自律能力指导下的外显行为具有鲜明的特征:一是行为的自愿性;二是行为的自知性;三是行为的自选性。自律能力的突出表现是善于“慎独”,即在无人监督、无人知晓的独处情况下,谨慎处事、言于律己,自觉地执行道德规范。
三、思考与建议
(一)激励学生的自信心,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所谓“自我教育”,就是让学生学会自己提醒自己、激励自己、战胜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或犯错误,学生犯了错误能谴责自己,进行自我反思,想想为什么会做错,该如何改正,并提出一些解决对策,以免再次犯同样的错误。那么,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自信,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
1.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引导学生超越自我
有些学生往往由于缺乏自我表现的机会,而产生胆小的心理,认为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对自己失去信心。老师要尽可能开展活动,让学生有机会表现自我,发现自我,正确认识到自己也是能做到的,从而增强自信心。
2.采取激励的教育方式,逐渐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小学生还不能很好地认识到自己的能力,需要家长或老师通过鼓励的方式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后,也会对自己进行鼓励,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二)帮助学生制定完善的计划,提高自我约束的能力
自我约束是一种被赋予组织结构的勤奋,是某种你可以通过它朝自己的目标前进和安排自己时间的计划或方式。根据元认知理论,我们知道人类要对自身的认知任务、目标等方面有认识。而小学中段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只是粗浅的认识,缺乏计划性和有效调控自己学习活动的能力。为了最有效地学习,学生必须明确要达到的近期、远期的目标和实现的方案,所以,学生应为自己制定一份完善的计划,并约束自己按计划进行。有一个明确规范的学习计划,才能合理地安排时间,充分利用时间,做到自己监督自己、约束自己,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安排的事情,养成有序的学习习惯。
(三)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自我监控的能力
学生在面临具体的学习任务时,有一个“想不想学”的问题。如果一个学生根本不想学,那么即使他已经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如何学”的问题同样无从谈起。因此,要使学生认真学习,提高自我监控的能力,应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动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了五个需要层次结构,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总会试着寻求满足其自身的需要,为了实现需要,人们就会产生内部动机,努力使自己满足需要。
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表扬、奖励、作品展示、给予特定的权利等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当然教师要明确什么时候奖赏、如何奖赏,进行有效的表扬,才会对学生起到诱因作用。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所要做的事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的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兴趣不仅关系到学习质量的提高,也关系到某些潜在能力的发展。我们可以利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大量鲜活的材料,来唤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通过老师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多彩的教学艺术来激发和培养。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的直观性、多样性以及教学内容的新颖性、生动性,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从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不会把上课当作一种负担。
(四)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
自我意识是由自我认识、自我情绪体验和自我调节构成的。它表现出五个特征:主动性、目的性、计划性、协调性和预见性。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成熟,就会逐渐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
四、结语
自律作为社会道德的内化或个性化,在思想道德建设中极其重要。无论是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还是在思想品德修养中,都要求小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律能力。但小学中段的学生自我调控能力还不强,他们的行为主要依赖于外部控制力量,受家长、教师等成人的支配。自律能力是在小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采取各种措施,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是小学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