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企合作,顾名思义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是目前解决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为交通行业的学生带来的极大的就业空间,使其就业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就目前来看,交通行业高职学生的就业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校企合作是否可以解决交通行业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是本文将要探讨的主题。
关键词:校企合作;交通行业;就业
一、概述
我国高等教育随高校扩招比例逐年增加而进入大众化时代,但用工量却急剧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社会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尤其在近几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受到冲击较严重,我国的出口量大幅度受到抑制,许多企业纷纷停业倒闭,进而导致失业人员大量增加。当下,中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就业人口总量正逐步迈向高峰期,劳动力市场已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高校学生的就业问题也被提上日程。国家也做出了诸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等措施来缓解金融危机,同时增加就业岗位。交通行业在就业环境整体不佳的情况下,却独享着改革开放以来我过交通行业急速发展所带来的就业机会,交通行业的学生也因此有了更多的选择。但这其中也隐藏着许多问题,为此就需要我们认清时事,保持清醒,才能真正把握好这机会获得理想职位。
二、交通行业高职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一)自主创业具有巨大挑战
高职学生创业是一项听上去很美好的事,但从国内外来看成功的人并不多。这里有多方面面原因导致了大学生创业难。从最开始的高职教育中,大多带创业性质的课程在各高职院校都被列为选修课程,只有在少部分高职院校开设必修课,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与此同时,创业教育所上课程内容缺乏时效性,无法适应当代市场经济下的创业要求,使得即使认真听了也很难运用到实践中。其二,从学生自身角出发,其受到自身专业的限制,同时缺乏社会经验,市场敏感度不高,这些往往使高校学生很难把握创业良机甚至误入歧途。同时,高职学生也缺乏足够的拼搏和闯劲,遇到一点挫折便容易打退堂鼓。对于无固定收入来源的高职学生来说,创业基金也是一大难题,即使能申请小额贷款,也存在着诸多限制,得到了也难以得到后续保证。
(二)交通行业就业结构不平衡
交通行业的高职学生就业率虽然一直呈持续上升状态,但就业结构却呈现出不同专业、不同性别就业不平衡状态,相对而言,女生就业较困难。一些如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市政工程技术、汽車检测与维修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公路工程与材料质量检测等专业的学生就更能得到国有、股份制和民营三类性质企业的青睐,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公路交通和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而工程机械控制技术、物流管理、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的等一些专业学生的就业率较之前就略呈下降趋势。在各个专业里,女生的综合成绩一般名列前茅,但从男女生的就业情况来看,这并没有成为就业开始时的优势,这部分女生只有在大部分男生踏上就业之路后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所以大部分交通专业女学生的出路是去地方私人企业从事销售和服务等工作。
(三)某些优势专业学生期望值普遍偏高,存在亚健康择业状态
具体表现为:其一,当下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这颗大树下乘凉,求学之路顺风顺水,不曾遇到什么影响大的挫折,交通行业这一高就业率专业更是未能为他们敲响警钟。这些都促成了交通学生的从众心理和较差的环境适应能力,遇到问题不懂分析,而是一味逃避。交通行业中就常需要身临施工一线,存在着工作量大,工作责任重,工作环境简陋等困难,一些责任心差的学生遇到这种情况甚至不辞而别,对当初所规定的责任也不履行,不仅影响自身信誉,又给学校和企业带来不良影响。其二,学生间普遍存在盲目就业现象,大部分没有为自己做好职业规划。很多学生没有明确的理想和方向,对自己也没有清晰的定位,缺乏面对挑战的信心和决心,面对挫折和失败时往往一蹶不振。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只好在用人单位来招聘时随波逐流,就业后可能表现出对工作的不满情绪,人在岗位,却心不在焉,又将面临失业状态。其三,近年来交通行业的高就业率致使一些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期望值过高的现象,却没有很好的自我分析与评价,过于高估自己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总是以工资报酬、发展机会和专业对口等作为择业标准,当这些得不到满足时往往又不肯降低自己的期望值,从而错失一些良机。
三、校企合作下交通行业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措施
由于我国高职院校的起步较晚, 在进行人才培养时没有可以借鉴的成型模式,因此在高职教育之中有很多问题,导致学生综合能力不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进行校企合作。交通行业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教育的开展能够使学生的就业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增加其就业的几率。具体可以从以下着手:
(一)明确各自存在的责任
为了得到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大多数高职院校都会去选择与企业合作,但合作程度较为浅显,大都是在捐助教学设备、培训员工、提供实习基地等层面停留。据有关部门调查指出只有17.5%的校企合作是共同开发教材的。因此,应明确校企合作下各自存在的责任,为交通行业学生就业解决培养机制上的问题。首先,需要对合作双方的需求做出分析,并从资源、规模、能力等方面协调好彼此存在的利益关系。其次,需要建立一个企业、学校共同管理的联席会,充分发挥双方力量,同时以特别拨款、专项经费等多种方式筹措办学经费,并使其制度化,用于教学设施建设、教材、教师工资、优秀学生补贴等。最后,企业从自身所需出发,全程参与人才培养,通过一个课程两个教师、两个班主任等来保证校企合作的融洽。
(二)大力加强在校企间建立供信息交流的平台
其一是网络交流平台,网络作为现在信息时代高校与外界交流必不可少的手段,可以更有效的促进校园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便于高职院校了解行业的发展,从而了解行业发展动态,以此来作为改善教学思路的标准,使教学内容更具实用性。对于企业方面来讲,这个平台可以被看成是以学校为中心,辐射众多合作企业的的大集体,便于校园与企业间,企业与企业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发展建议。对于学生来讲,这是个拓展专业视野的机会,可以从中知晓企业运作模式以及市场动态,对于将来的创业或者就业都是一个不错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过程。由此可见,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网络交流平台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对校园、企业和学生皆有利处。其二是校企合作联席会交流平台,和以往校企合作不同的是这能让企业参与到学校的教学中来,有利于企业从中挖掘有潜力的学生重点培养,同时可以让校方了解企业所需,培养出更能适应行业发展的人才。其三是双选人才交流会,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和学生进入交流会现场实地了解企业需求及用人标准,同时企业各方面专家进校园开展一些讲座、座谈会等与师生面对面交流,明确双方所需。 (三)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是校企合作中的重头戏
职业核心能力作为职业生涯的基本能力,是每个学生必不可少又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它可以适应岗位的不断变换,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用。当下国际公认的有合作与交流、应用技术、解决问题、计算、组织、应用信息等六大核心基本技能。针对中国高校学生现状又增加了创新和外语应用的能力。就学生而言,职业核心能力是作为就业所必备的,是进企业的敲门砖;就企业而言,底下员工的职业核心能力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就学校而言,可以提高学生就业的机会,从这可以看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就是为了就业服务,为企业发展服务。交通行业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可以从四方面入手:其一,专业课程方面发展素质教育功能,要有学生在校期间完整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计划,培养交通行业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综合表达能力、自主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同时使其具备一定社会经验和明確的努力方向。其二,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能力,这是学生核心能力培养计划的基础。其三,改以往考试测评模式为注重过程的评价模式,为学生提高职业核心能力持续提供动力。其四,将一些优秀的企业文化和精神带进校园,为学生起到榜样作用。
四、结语
当下,在蓬勃发展的交通行业中仍存在部分企业专业职工紧缺,而交通行业学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面对自主创业艰难、就业结构不平衡和亚健康心态影响,在校企合作模式下,交通行业学生的的问题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办法。首先明确校园、企业各自的责任,为学生就业解决培养组织机构上的问题,针对交通行业就业机构不平衡,可以通过建立信息交流平台来了解彼此所需,从而更好的把握发展方向,再通过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改变交通行业学生的亚健康择业状态,提升其就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校企合作模式下锻炼学生的目的,为其将来得到社会认可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闵维方,丁小浩,文东茅,岳昌君.2005 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2.
[2]肖云,杜 毅.大 学 生 就 业 能 力 建 设 :政 府 责 任 的视 角[J].当代青年研究,2013,
[3]王霆,杨玉梅,张瑾.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就业问题研究——基于企业用人单位、高校教师和毕业生的调查[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4]洪波. 交通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现况与对策研究[J].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1.
关键词:校企合作;交通行业;就业
一、概述
我国高等教育随高校扩招比例逐年增加而进入大众化时代,但用工量却急剧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社会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尤其在近几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受到冲击较严重,我国的出口量大幅度受到抑制,许多企业纷纷停业倒闭,进而导致失业人员大量增加。当下,中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就业人口总量正逐步迈向高峰期,劳动力市场已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高校学生的就业问题也被提上日程。国家也做出了诸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等措施来缓解金融危机,同时增加就业岗位。交通行业在就业环境整体不佳的情况下,却独享着改革开放以来我过交通行业急速发展所带来的就业机会,交通行业的学生也因此有了更多的选择。但这其中也隐藏着许多问题,为此就需要我们认清时事,保持清醒,才能真正把握好这机会获得理想职位。
二、交通行业高职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一)自主创业具有巨大挑战
高职学生创业是一项听上去很美好的事,但从国内外来看成功的人并不多。这里有多方面面原因导致了大学生创业难。从最开始的高职教育中,大多带创业性质的课程在各高职院校都被列为选修课程,只有在少部分高职院校开设必修课,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与此同时,创业教育所上课程内容缺乏时效性,无法适应当代市场经济下的创业要求,使得即使认真听了也很难运用到实践中。其二,从学生自身角出发,其受到自身专业的限制,同时缺乏社会经验,市场敏感度不高,这些往往使高校学生很难把握创业良机甚至误入歧途。同时,高职学生也缺乏足够的拼搏和闯劲,遇到一点挫折便容易打退堂鼓。对于无固定收入来源的高职学生来说,创业基金也是一大难题,即使能申请小额贷款,也存在着诸多限制,得到了也难以得到后续保证。
(二)交通行业就业结构不平衡
交通行业的高职学生就业率虽然一直呈持续上升状态,但就业结构却呈现出不同专业、不同性别就业不平衡状态,相对而言,女生就业较困难。一些如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市政工程技术、汽車检测与维修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公路工程与材料质量检测等专业的学生就更能得到国有、股份制和民营三类性质企业的青睐,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公路交通和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而工程机械控制技术、物流管理、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的等一些专业学生的就业率较之前就略呈下降趋势。在各个专业里,女生的综合成绩一般名列前茅,但从男女生的就业情况来看,这并没有成为就业开始时的优势,这部分女生只有在大部分男生踏上就业之路后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所以大部分交通专业女学生的出路是去地方私人企业从事销售和服务等工作。
(三)某些优势专业学生期望值普遍偏高,存在亚健康择业状态
具体表现为:其一,当下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这颗大树下乘凉,求学之路顺风顺水,不曾遇到什么影响大的挫折,交通行业这一高就业率专业更是未能为他们敲响警钟。这些都促成了交通学生的从众心理和较差的环境适应能力,遇到问题不懂分析,而是一味逃避。交通行业中就常需要身临施工一线,存在着工作量大,工作责任重,工作环境简陋等困难,一些责任心差的学生遇到这种情况甚至不辞而别,对当初所规定的责任也不履行,不仅影响自身信誉,又给学校和企业带来不良影响。其二,学生间普遍存在盲目就业现象,大部分没有为自己做好职业规划。很多学生没有明确的理想和方向,对自己也没有清晰的定位,缺乏面对挑战的信心和决心,面对挫折和失败时往往一蹶不振。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只好在用人单位来招聘时随波逐流,就业后可能表现出对工作的不满情绪,人在岗位,却心不在焉,又将面临失业状态。其三,近年来交通行业的高就业率致使一些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期望值过高的现象,却没有很好的自我分析与评价,过于高估自己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总是以工资报酬、发展机会和专业对口等作为择业标准,当这些得不到满足时往往又不肯降低自己的期望值,从而错失一些良机。
三、校企合作下交通行业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措施
由于我国高职院校的起步较晚, 在进行人才培养时没有可以借鉴的成型模式,因此在高职教育之中有很多问题,导致学生综合能力不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进行校企合作。交通行业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教育的开展能够使学生的就业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增加其就业的几率。具体可以从以下着手:
(一)明确各自存在的责任
为了得到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大多数高职院校都会去选择与企业合作,但合作程度较为浅显,大都是在捐助教学设备、培训员工、提供实习基地等层面停留。据有关部门调查指出只有17.5%的校企合作是共同开发教材的。因此,应明确校企合作下各自存在的责任,为交通行业学生就业解决培养机制上的问题。首先,需要对合作双方的需求做出分析,并从资源、规模、能力等方面协调好彼此存在的利益关系。其次,需要建立一个企业、学校共同管理的联席会,充分发挥双方力量,同时以特别拨款、专项经费等多种方式筹措办学经费,并使其制度化,用于教学设施建设、教材、教师工资、优秀学生补贴等。最后,企业从自身所需出发,全程参与人才培养,通过一个课程两个教师、两个班主任等来保证校企合作的融洽。
(二)大力加强在校企间建立供信息交流的平台
其一是网络交流平台,网络作为现在信息时代高校与外界交流必不可少的手段,可以更有效的促进校园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便于高职院校了解行业的发展,从而了解行业发展动态,以此来作为改善教学思路的标准,使教学内容更具实用性。对于企业方面来讲,这个平台可以被看成是以学校为中心,辐射众多合作企业的的大集体,便于校园与企业间,企业与企业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发展建议。对于学生来讲,这是个拓展专业视野的机会,可以从中知晓企业运作模式以及市场动态,对于将来的创业或者就业都是一个不错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过程。由此可见,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网络交流平台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对校园、企业和学生皆有利处。其二是校企合作联席会交流平台,和以往校企合作不同的是这能让企业参与到学校的教学中来,有利于企业从中挖掘有潜力的学生重点培养,同时可以让校方了解企业所需,培养出更能适应行业发展的人才。其三是双选人才交流会,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和学生进入交流会现场实地了解企业需求及用人标准,同时企业各方面专家进校园开展一些讲座、座谈会等与师生面对面交流,明确双方所需。 (三)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是校企合作中的重头戏
职业核心能力作为职业生涯的基本能力,是每个学生必不可少又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它可以适应岗位的不断变换,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用。当下国际公认的有合作与交流、应用技术、解决问题、计算、组织、应用信息等六大核心基本技能。针对中国高校学生现状又增加了创新和外语应用的能力。就学生而言,职业核心能力是作为就业所必备的,是进企业的敲门砖;就企业而言,底下员工的职业核心能力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就学校而言,可以提高学生就业的机会,从这可以看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就是为了就业服务,为企业发展服务。交通行业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可以从四方面入手:其一,专业课程方面发展素质教育功能,要有学生在校期间完整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计划,培养交通行业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综合表达能力、自主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同时使其具备一定社会经验和明確的努力方向。其二,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能力,这是学生核心能力培养计划的基础。其三,改以往考试测评模式为注重过程的评价模式,为学生提高职业核心能力持续提供动力。其四,将一些优秀的企业文化和精神带进校园,为学生起到榜样作用。
四、结语
当下,在蓬勃发展的交通行业中仍存在部分企业专业职工紧缺,而交通行业学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面对自主创业艰难、就业结构不平衡和亚健康心态影响,在校企合作模式下,交通行业学生的的问题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办法。首先明确校园、企业各自的责任,为学生就业解决培养组织机构上的问题,针对交通行业就业机构不平衡,可以通过建立信息交流平台来了解彼此所需,从而更好的把握发展方向,再通过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改变交通行业学生的亚健康择业状态,提升其就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校企合作模式下锻炼学生的目的,为其将来得到社会认可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闵维方,丁小浩,文东茅,岳昌君.2005 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2.
[2]肖云,杜 毅.大 学 生 就 业 能 力 建 设 :政 府 责 任 的视 角[J].当代青年研究,2013,
[3]王霆,杨玉梅,张瑾.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就业问题研究——基于企业用人单位、高校教师和毕业生的调查[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4]洪波. 交通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现况与对策研究[J].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