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温州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于2008年成功创建浙江省精品课程。关于精品课程的创建主要的措施包括:学科长期积累和不断发展是创建省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优秀的师资力量是创建精品课程的保证,灵活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手段是创建精品课程的关键;教材建设及实验室建设是创建精品课程的保障。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省级精品课程思路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8-0-02
随着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的下发,全国各个高校都积极开展了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是深化教学改革,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工程,如何建设好精品课程,已经成为目前广大高校教师们非常关注的问题。
精品课程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应该是普遍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应该集科学性、先进性、教育性、整体性、有效性和示范性于一身[1]。所谓的“创建”就是指创造一个由无到有、创造条件的过程,并且是一个不断健全、完善的过程。在创建病理生理学省级精品课程的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创建省级精品课程应充分重视发展以下四个方面的建设。
1 创建精品课程的基础---学科长期积累和不断发展
病理生理学属于基础医学类,为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年轻的综合性边缘学科的课程。自1958年温州医学院创建以来,我校就在本/专科各专业开设病理生理学课程,现为临床医学、眼视光、麻醉、预防、口腔、影像、法医等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1997年评为温州医学院优秀学科,2000年评为温州医学院重点扶植学科,2001年获病理生理学硕士点,2003年评为温州医学院精品课程,2008年评为浙江省精品课程。
本课程首先面向在校本科生(中文教学:病理生理学本科教材一、二、三、四、五、六、七版;双语教学:pathophisiology 第一版),后又增加了专科教学(病理生理学专科教材第一版)。近几年又开展了继续再教育,全日制
研究生课程(高级病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进展,病理生理学实验技术),在职研究生课程以及针对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的培训课程(临床病理生理学,新编病理生理学),在校本科生选修课程(临床病理生理学,应激、应对与健康)并且针对留学生开展英语授课(pathophisiology 第一版)。
在40余年的发展建设过程中,我学科带头人和全体教师一直重视教学改革,将课程建设放在重要地位,积累了大量先进经验,获得多项教学研究成果。可见,创建我校病理生理学省级精品课程是历经几代人富有成效的努力工作,同时吸收并发展现代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思想和理念而实现的。总之,长期积累和不断发展是创建国家精品课程的基础。
2 创建精品课程的保证——优秀的师资力量
医学精品课程如同其他教育课程一样,必须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教师的知识结构、学术水平、及师德风范等直接决定了课程的发展方向和水平,具有优秀的师资队伍才能具备培养优秀学生的条件。
2.1 知识结构与年龄结构特点
目前,本学科有教职工1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共5人,讲师7人,均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具有硕士学位:10位;学士学位:2位;40岁以上:4位;30岁以上:8位。中青年骨干力量雄厚,具有良好团队合作精神。师资队伍与国内其他医学院校同行业相比,教学队伍机构合理,实力较为雄厚。
2.2 教学经历及教学改革成就
每一位教师均经过国内专业培训,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并积极在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及各种学术活动中进行讲学,在各学期中都承担着临床医学、儿科、影像、麻醉、妇产、护理等专业的理论授课、实验带教以及多媒体、网络课件制作等工作。目前课程负责人及主讲教师主持及参加各类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课题10余项,发表教学论文10余篇,获得多项校级以上教学成果及奖励。
2.3 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与效果
本专业通过校级督导听课制、院级督导听课制、青年教师试讲制、中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科主任听课评课制度、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外语培训等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和完善的教学规章制度,使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成为教学骨干。所有新毕业的青年教师都要担任助教工作,跟随不同教师上课,从中学习经验并帮助制作多媒体课件等,再通过试讲合格后才能登上讲台,鼓励青年教师参加讲课比赛,选拔优胜者给予奖励。通过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热情,使中青年教师队伍稳定。并与美国斯坦福大学肺科及重症监护科进行横向联系,加强国内外交流。
通过上述措施,我科室培养了一支结构合理、出类拔萃的师资队伍,这支队伍是创建省级精品课程和培养有创造力学生的关键和保障。
3 创建精品课程的关键——灵活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手段
近几年,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每学年有2000-3000人,所以上课使用200人大教室,主要采用录像、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法。本课程录像及多媒体课件清晰美观,图文并茂,富于动态效果,对一些抽象的病理生理学机制,适当使用动画片段来演示,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并取得了优良的教学效果。
努力开发和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本课程的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制作教学课件,并获得校级教学课件比赛一等奖。并且自行开发研制病理生理实验教学软件,获浙江省教学软件比赛二等奖。在千方百计提高理论和实验教学的同时,充分利用第二课堂,采取多种方法,全方位培养学生。例如,开展学术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开辟病理生理学橱窗和病理生理学习园地,向学生介绍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新进展;组织学生科研小组,进行初步科研训练,通过科研全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网络教学是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的产物,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手段的彻底实施,是传统教学的升华。我教研室目前正积极准备进一步完善病理生理学课程网站,内容涵盖理论课与实验课的课件、相关网站的链接、习题库、网上答疑系统等;制作一套远程教学课件,并且对其中内容经常保持更新。通过校园网将授课内容及测试系统与校园其他计算机共享,方便了学生对病理生理学知识选择性的学习。
4 创建精品课程的保障——教材建设及实验室建设
(1)教材建设: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呈现出高度综合、高度分化和大量涌现的发展趋势。为了确保人才培养始终处于科技的前沿,“教材”作为传播知识的载体,要及时反映科学技术的进展,保持先进性,是创建省级精品课程的保障。
本学科参编第六、七版全国规划教材《病理生理学》,及参编了王建枝教授主编的《Pathophysiology》(全英语)教材。并且主编及参编教材,参考书籍,复习资料等相关教辅材料17部。这些为培养富有时代气息的人才起到了保障作用。
(2)实验室建设:病理生理学实验课程包括基本技能操作训练、验证性实验、开放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及学生科研六部分,基本技能操作训练包括手术器械和仪器设备(Powerlab)的使用、实验动物和药品、基本操作(动物固定、麻醉剂注射、药品的配制、皮肤切口、气管和动静脉等体内管道插管、结扎打结等),验证性实验含盖病理生理学主要章节内容,如心血管、呼吸、消化等系统,并开设了开放性、设计性实验及学生科研兴趣小组,旨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此可见,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平台,也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重要基地。本实验室拥有八个本/专科生实验室,三个研究生实验室,两个实验准备室,实验室面积达到500平方米,可供8个小班同学同时开展实验。每个实验室均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自行设计并使用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软件。可用仪器有透射电子显微镜、血气分析仪、离体灌流装置、高效液相色谱仪、荧光光度计、倒置荧光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血凝仪、血气分析仪、电脑PCLAB四导系统、MEDLAB四导系统、POWERLAB八导系统、组织匀浆机、电子分析天平、超速冷冻离心机、超低温冰箱、常规实验仪器等。这些措施和条件为省级病理生理精品课程的运行打下了稳固的基础,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
5 精品课程的未来展望和目标
通过课程建设,建设一支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学队伍,鼓励年轻教师积极攻读博士学位,并培养在全国有影响的、有能力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学术带头人。引进科研和教学水平高的病理生理学人才,使本课程能够保持教学的高质量和长期稳定性的师资队伍。并且不断完善教学大纲以适应现代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出版和选用与精品课程相适应的优秀教材及实验指导及教学参考书;完善高质量的本科生题库,建设留学生教学全英文配套题库。进一步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争创在国内同一学科居于领先和先进水平的名牌课程。
参考文献
[1]李秀龙,袁涛.谈如何搞好精品课程建设[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07,3(1):11-12.
[2]王小川,王建枝. 创建国家精品课程的思路与举措[J].医学教育,2005,(1):15-16.
作者单位:温州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325035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省级精品课程思路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8-0-02
随着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的下发,全国各个高校都积极开展了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是深化教学改革,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工程,如何建设好精品课程,已经成为目前广大高校教师们非常关注的问题。
精品课程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应该是普遍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应该集科学性、先进性、教育性、整体性、有效性和示范性于一身[1]。所谓的“创建”就是指创造一个由无到有、创造条件的过程,并且是一个不断健全、完善的过程。在创建病理生理学省级精品课程的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创建省级精品课程应充分重视发展以下四个方面的建设。
1 创建精品课程的基础---学科长期积累和不断发展
病理生理学属于基础医学类,为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年轻的综合性边缘学科的课程。自1958年温州医学院创建以来,我校就在本/专科各专业开设病理生理学课程,现为临床医学、眼视光、麻醉、预防、口腔、影像、法医等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1997年评为温州医学院优秀学科,2000年评为温州医学院重点扶植学科,2001年获病理生理学硕士点,2003年评为温州医学院精品课程,2008年评为浙江省精品课程。
本课程首先面向在校本科生(中文教学:病理生理学本科教材一、二、三、四、五、六、七版;双语教学:pathophisiology 第一版),后又增加了专科教学(病理生理学专科教材第一版)。近几年又开展了继续再教育,全日制
研究生课程(高级病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进展,病理生理学实验技术),在职研究生课程以及针对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的培训课程(临床病理生理学,新编病理生理学),在校本科生选修课程(临床病理生理学,应激、应对与健康)并且针对留学生开展英语授课(pathophisiology 第一版)。
在40余年的发展建设过程中,我学科带头人和全体教师一直重视教学改革,将课程建设放在重要地位,积累了大量先进经验,获得多项教学研究成果。可见,创建我校病理生理学省级精品课程是历经几代人富有成效的努力工作,同时吸收并发展现代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思想和理念而实现的。总之,长期积累和不断发展是创建国家精品课程的基础。
2 创建精品课程的保证——优秀的师资力量
医学精品课程如同其他教育课程一样,必须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教师的知识结构、学术水平、及师德风范等直接决定了课程的发展方向和水平,具有优秀的师资队伍才能具备培养优秀学生的条件。
2.1 知识结构与年龄结构特点
目前,本学科有教职工1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共5人,讲师7人,均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具有硕士学位:10位;学士学位:2位;40岁以上:4位;30岁以上:8位。中青年骨干力量雄厚,具有良好团队合作精神。师资队伍与国内其他医学院校同行业相比,教学队伍机构合理,实力较为雄厚。
2.2 教学经历及教学改革成就
每一位教师均经过国内专业培训,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并积极在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及各种学术活动中进行讲学,在各学期中都承担着临床医学、儿科、影像、麻醉、妇产、护理等专业的理论授课、实验带教以及多媒体、网络课件制作等工作。目前课程负责人及主讲教师主持及参加各类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课题10余项,发表教学论文10余篇,获得多项校级以上教学成果及奖励。
2.3 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与效果
本专业通过校级督导听课制、院级督导听课制、青年教师试讲制、中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科主任听课评课制度、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外语培训等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和完善的教学规章制度,使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成为教学骨干。所有新毕业的青年教师都要担任助教工作,跟随不同教师上课,从中学习经验并帮助制作多媒体课件等,再通过试讲合格后才能登上讲台,鼓励青年教师参加讲课比赛,选拔优胜者给予奖励。通过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热情,使中青年教师队伍稳定。并与美国斯坦福大学肺科及重症监护科进行横向联系,加强国内外交流。
通过上述措施,我科室培养了一支结构合理、出类拔萃的师资队伍,这支队伍是创建省级精品课程和培养有创造力学生的关键和保障。
3 创建精品课程的关键——灵活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手段
近几年,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每学年有2000-3000人,所以上课使用200人大教室,主要采用录像、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法。本课程录像及多媒体课件清晰美观,图文并茂,富于动态效果,对一些抽象的病理生理学机制,适当使用动画片段来演示,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并取得了优良的教学效果。
努力开发和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本课程的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制作教学课件,并获得校级教学课件比赛一等奖。并且自行开发研制病理生理实验教学软件,获浙江省教学软件比赛二等奖。在千方百计提高理论和实验教学的同时,充分利用第二课堂,采取多种方法,全方位培养学生。例如,开展学术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开辟病理生理学橱窗和病理生理学习园地,向学生介绍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新进展;组织学生科研小组,进行初步科研训练,通过科研全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网络教学是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的产物,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手段的彻底实施,是传统教学的升华。我教研室目前正积极准备进一步完善病理生理学课程网站,内容涵盖理论课与实验课的课件、相关网站的链接、习题库、网上答疑系统等;制作一套远程教学课件,并且对其中内容经常保持更新。通过校园网将授课内容及测试系统与校园其他计算机共享,方便了学生对病理生理学知识选择性的学习。
4 创建精品课程的保障——教材建设及实验室建设
(1)教材建设: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呈现出高度综合、高度分化和大量涌现的发展趋势。为了确保人才培养始终处于科技的前沿,“教材”作为传播知识的载体,要及时反映科学技术的进展,保持先进性,是创建省级精品课程的保障。
本学科参编第六、七版全国规划教材《病理生理学》,及参编了王建枝教授主编的《Pathophysiology》(全英语)教材。并且主编及参编教材,参考书籍,复习资料等相关教辅材料17部。这些为培养富有时代气息的人才起到了保障作用。
(2)实验室建设:病理生理学实验课程包括基本技能操作训练、验证性实验、开放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及学生科研六部分,基本技能操作训练包括手术器械和仪器设备(Powerlab)的使用、实验动物和药品、基本操作(动物固定、麻醉剂注射、药品的配制、皮肤切口、气管和动静脉等体内管道插管、结扎打结等),验证性实验含盖病理生理学主要章节内容,如心血管、呼吸、消化等系统,并开设了开放性、设计性实验及学生科研兴趣小组,旨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此可见,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平台,也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重要基地。本实验室拥有八个本/专科生实验室,三个研究生实验室,两个实验准备室,实验室面积达到500平方米,可供8个小班同学同时开展实验。每个实验室均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自行设计并使用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软件。可用仪器有透射电子显微镜、血气分析仪、离体灌流装置、高效液相色谱仪、荧光光度计、倒置荧光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血凝仪、血气分析仪、电脑PCLAB四导系统、MEDLAB四导系统、POWERLAB八导系统、组织匀浆机、电子分析天平、超速冷冻离心机、超低温冰箱、常规实验仪器等。这些措施和条件为省级病理生理精品课程的运行打下了稳固的基础,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
5 精品课程的未来展望和目标
通过课程建设,建设一支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学队伍,鼓励年轻教师积极攻读博士学位,并培养在全国有影响的、有能力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学术带头人。引进科研和教学水平高的病理生理学人才,使本课程能够保持教学的高质量和长期稳定性的师资队伍。并且不断完善教学大纲以适应现代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出版和选用与精品课程相适应的优秀教材及实验指导及教学参考书;完善高质量的本科生题库,建设留学生教学全英文配套题库。进一步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争创在国内同一学科居于领先和先进水平的名牌课程。
参考文献
[1]李秀龙,袁涛.谈如何搞好精品课程建设[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07,3(1):11-12.
[2]王小川,王建枝. 创建国家精品课程的思路与举措[J].医学教育,2005,(1):15-16.
作者单位:温州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325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