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它不仅营造技艺精妙绝伦,而且是世界首座人畜分道的木质立交桥,堪称人类立交桥的鼻祖,被赞为“天下第一立交桥”。更为神奇的是,建桥的两位工匠,分别从左右两边建造,最后在中间天衣无缝地连接在一起。它就是被称为桥梁建筑史奇迹的广西岜团风雨桥。
深山里的隐秘古寨
2010年11月的一天,在去广西三江县独峒乡的路上,我不时看到路边河流上的风雨桥从车窗外一一闪过。在群山的怀抱中,那些古老的桥梁犹如一弯彩虹,静静地卧在碧水清溪之间。一开始,去独峒的路还算平坦,半小时后却变得崎岖起来。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犹如一条黑色的蟒蛇,缠绕在绿色的山腰上。汽车爬起坡来就像老牛,在山路上转来转去,用了近一小时才爬到山顶。
这里是云贵高原的边缘地带,独峒是三江县较偏僻的一个乡,位于广西与贵州、湖南三省区交界地,走几步路就跨到外省了。这里本是个物资集散地,邻近的贵州、湖南山区都要经过这个小地方把土产货物运到桂林、柳州;桂林、柳州的日常生活用品也要先运到这里,然后再运往邻近的贵州、湖南山区。
独峒乡不大,乡所在地有一条小河穿过的独峒寨,附近还有一个建在河边山坡上的牙寨,两个寨子人口相加不超过4000人。我到达牙寨时,看到依山坡而建的鼓楼桥也沐浴在夕阳里,温暖的阳光从木柱间穿过,洒在鼓楼桥里那些用古老木板做成的地板上。令人称奇的是,鼓楼桥是一座没有建在河流上的风雨桥,它悬空而建,背靠的是一座石头山,另一侧用木柱支撑,人要先从桥下的一条石板台阶路走上去,穿过桥下,然后才能走上鼓楼桥。桥左边是鼓楼,右边是门楼,整体看起来如同一个木制的城楼,寨子里的人出入都要经过这里。
在建筑史上,风雨桥被称为廊桥、楼桥或花桥,是下为桥墩、上为长廊的木桥。据记载,风雨桥起源于公元3世纪以前,兴于汉末至唐代。现在,在中国的西南、西北、华东等地区,还有风雨桥留存,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其中,湘、桂、黔三省交界和浙南闽北地区是最为集中的分布区。而论规模宏大、形式独特,当首推侗族的风雨桥。风雨桥可以说是侗族村寨模式的重复和再现,桥亭和鼓楼相似,廊桥则和民居的横向线条吻合。风雨桥与村寨中心的鼓楼相呼应,共同构成侗族村寨完整的建筑艺术面貌。
绝无仅有的桥梁建造奇迹
来到距离牙寨10里外的岜团寨时,刚下车,就听到芦笙的声音,弥漫在吊脚楼组成的寨子里。寨子依山建在两条山脉间的峡谷盆地,峡谷里是清清的苗江河,河床很宽,到处是山洪冲下来的鹅卵石,河水常年不断,滋养着寨子里的侗人。
寨子的东北角就是著名的岜团风雨桥,桥头有数株参天古松,从远处看,山水、侗寨、风雨桥,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过桥有条小路一直通向山里,是寨子的老路,翻过几座高山可到马胖、三江,现在这条路因新公路的修通无人再走了。
岜团风雨桥又被当地人称为人畜分离桥,建于1910年,比三江著名的程阳桥还要早10年。已有百年历史的岜团桥,桥长50米,最独特的地方是在分上下两层,是世界首座人畜分道行走的木质立交桥,可谓现代立交桥的鼻祖,与都市里的双层立交桥有异曲同工之妙。人通行的那层桥面较宽,高出牲畜通行的桥面2米多。牲畜通行的桥面只有不到2米宽。两条道之间用木板隔开。
至于这座桥的来历,还有一个故事:岜团寨有一位漂亮的侗妹,本寨的一名木匠和外地的一名木匠同时看上了她,就决定比试定高下。比什么呢?木匠自然是比修桥。两名木匠各自从河的一头开始修桥,直到中间桥墩合龙,再由村里的长者评定高低。最后是本地的木匠技高一筹,娶走了那位侗妹。实际上,建造岜团桥的两位民间工匠是岜团、平流两村的吴金漆、石含章,建桥时他们没有图纸,也不用一棵铁钉,只用几根竹杆作测量工具,整座桥的结构全凭记忆。一人从左边建,另一人从右边造,最后在中间天衣无缝地连接起来。桥建得异常坚实牢固,尽管百年来人畜踩踏行走,以及多次遇到山洪冲击,却始终安然无恙。
当地制作建筑模型的能工巧匠说:“我们经常制作其他风雨桥模型,惟独很少制作岜团桥模型,因为它的建筑技艺实在太高超复杂了。”岜团桥营造技艺之绝伦,由此可见一斑。难怪广西著名壮族诗人古笛惊叹之余,赋诗盛赞其为“天下第一立交桥”、“鲁班师傅也折腰”。侗族是一个靠水而居的民族,在水边居住就要架桥,千百年来,造就了他们不用一铁一钉架桥的精湛工艺,是中国传统榫卯结构桥梁的集中体现。侗族风雨桥集桥、亭、塔、廊四者于一身,采用榫卯结合梁柱体系,桥体既有雄伟壮丽之姿,又有玲珑精巧之势,具有极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在中外建筑史上独具风韵。
在侗族的传统观念中,风雨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只是实用的交通之道,挡风遮雨的“晴雨伞”,而且是侗族原始信仰中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护寨消灾、招福纳财的“风水福桥”,更是侗族人民心中的“生命通道”。因为他们认为每个来到世上的人,都要通过这样的桥,桥的美丑好坏关系到他们的未来,所以他们把风雨桥修建得富丽堂皇,一是庇佑族人子子孙孙一生坦荡通畅,二是可以吸引更多的生灵来到寨子里。正因如此,一直以来生活并不富裕的侗人,却把风雨桥看得比家还重要,所以就出现了“雕檐画栋桥上盖,家居简陋也自在”的奇特现象。
守望千百年的传统文化
夕阳的余晖还没褪尽,我静静坐在岜团桥上。桥下的苗江只剩下接近山溪一样的很少的水,大面积的河滩已裸露出来。远去还有水车发出的“吱呀吱呀”声音,把一桶桶的水舀出来倒在顶端的竹筒里,再从竹筒流进河边的水田里。已经割完稻谷的田里养了不少鱼,站在田边就能看到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
河边的空地上,一大群吹芦笙的小孩打破了风雨桥的宁静。我随着悠扬的芦笙声音,从风雨桥旁的石板路走进寨子,看见寨子中间鼓楼前的广场上,一位壮年汉子和同伴们正认真地吹着芦笙。他们的周围,一群孩子拿着小芦笙到处乱跑。整个村里都充斥着芦笙的声音。一个鼓楼里,聚集了很多老人,有两位艺人正在用青竹制作芦笙,周围放满了刚做好的芦笙。每逢节日,侗族男子都要吹“芦笙踩堂”庆祝。
村里人依然坚守自己的传统,喜欢穿自己织染的土布。每逢节日、婚嫁,寨子里的女人穿传统服饰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跟随一个阿婆,绕过村里的一个个吊脚楼,走进她的家里。低矮的圆桌上摆满了丰盛的大餐,酸鱼、酸鸭、酸猪肉以及各种酸蔬菜、打油茶,让我感受到这里“侗不离酸”的饮食特色。正如当地侗族大歌中一首最为著名的歌曲——《侗不离酸》,唱的就是侗族的饮食都离不开这里独特的酸味。
就像寨子前历经百年风雨的岜团桥一样,当地侗人穿着土布,吃着酸菜,吹着芦笙,守望着这个西南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与文化。
(摘自《中国科学探险》 作者:刘宪标 等)
深山里的隐秘古寨
2010年11月的一天,在去广西三江县独峒乡的路上,我不时看到路边河流上的风雨桥从车窗外一一闪过。在群山的怀抱中,那些古老的桥梁犹如一弯彩虹,静静地卧在碧水清溪之间。一开始,去独峒的路还算平坦,半小时后却变得崎岖起来。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犹如一条黑色的蟒蛇,缠绕在绿色的山腰上。汽车爬起坡来就像老牛,在山路上转来转去,用了近一小时才爬到山顶。
这里是云贵高原的边缘地带,独峒是三江县较偏僻的一个乡,位于广西与贵州、湖南三省区交界地,走几步路就跨到外省了。这里本是个物资集散地,邻近的贵州、湖南山区都要经过这个小地方把土产货物运到桂林、柳州;桂林、柳州的日常生活用品也要先运到这里,然后再运往邻近的贵州、湖南山区。
独峒乡不大,乡所在地有一条小河穿过的独峒寨,附近还有一个建在河边山坡上的牙寨,两个寨子人口相加不超过4000人。我到达牙寨时,看到依山坡而建的鼓楼桥也沐浴在夕阳里,温暖的阳光从木柱间穿过,洒在鼓楼桥里那些用古老木板做成的地板上。令人称奇的是,鼓楼桥是一座没有建在河流上的风雨桥,它悬空而建,背靠的是一座石头山,另一侧用木柱支撑,人要先从桥下的一条石板台阶路走上去,穿过桥下,然后才能走上鼓楼桥。桥左边是鼓楼,右边是门楼,整体看起来如同一个木制的城楼,寨子里的人出入都要经过这里。
在建筑史上,风雨桥被称为廊桥、楼桥或花桥,是下为桥墩、上为长廊的木桥。据记载,风雨桥起源于公元3世纪以前,兴于汉末至唐代。现在,在中国的西南、西北、华东等地区,还有风雨桥留存,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其中,湘、桂、黔三省交界和浙南闽北地区是最为集中的分布区。而论规模宏大、形式独特,当首推侗族的风雨桥。风雨桥可以说是侗族村寨模式的重复和再现,桥亭和鼓楼相似,廊桥则和民居的横向线条吻合。风雨桥与村寨中心的鼓楼相呼应,共同构成侗族村寨完整的建筑艺术面貌。
绝无仅有的桥梁建造奇迹
来到距离牙寨10里外的岜团寨时,刚下车,就听到芦笙的声音,弥漫在吊脚楼组成的寨子里。寨子依山建在两条山脉间的峡谷盆地,峡谷里是清清的苗江河,河床很宽,到处是山洪冲下来的鹅卵石,河水常年不断,滋养着寨子里的侗人。
寨子的东北角就是著名的岜团风雨桥,桥头有数株参天古松,从远处看,山水、侗寨、风雨桥,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过桥有条小路一直通向山里,是寨子的老路,翻过几座高山可到马胖、三江,现在这条路因新公路的修通无人再走了。
岜团风雨桥又被当地人称为人畜分离桥,建于1910年,比三江著名的程阳桥还要早10年。已有百年历史的岜团桥,桥长50米,最独特的地方是在分上下两层,是世界首座人畜分道行走的木质立交桥,可谓现代立交桥的鼻祖,与都市里的双层立交桥有异曲同工之妙。人通行的那层桥面较宽,高出牲畜通行的桥面2米多。牲畜通行的桥面只有不到2米宽。两条道之间用木板隔开。
至于这座桥的来历,还有一个故事:岜团寨有一位漂亮的侗妹,本寨的一名木匠和外地的一名木匠同时看上了她,就决定比试定高下。比什么呢?木匠自然是比修桥。两名木匠各自从河的一头开始修桥,直到中间桥墩合龙,再由村里的长者评定高低。最后是本地的木匠技高一筹,娶走了那位侗妹。实际上,建造岜团桥的两位民间工匠是岜团、平流两村的吴金漆、石含章,建桥时他们没有图纸,也不用一棵铁钉,只用几根竹杆作测量工具,整座桥的结构全凭记忆。一人从左边建,另一人从右边造,最后在中间天衣无缝地连接起来。桥建得异常坚实牢固,尽管百年来人畜踩踏行走,以及多次遇到山洪冲击,却始终安然无恙。
当地制作建筑模型的能工巧匠说:“我们经常制作其他风雨桥模型,惟独很少制作岜团桥模型,因为它的建筑技艺实在太高超复杂了。”岜团桥营造技艺之绝伦,由此可见一斑。难怪广西著名壮族诗人古笛惊叹之余,赋诗盛赞其为“天下第一立交桥”、“鲁班师傅也折腰”。侗族是一个靠水而居的民族,在水边居住就要架桥,千百年来,造就了他们不用一铁一钉架桥的精湛工艺,是中国传统榫卯结构桥梁的集中体现。侗族风雨桥集桥、亭、塔、廊四者于一身,采用榫卯结合梁柱体系,桥体既有雄伟壮丽之姿,又有玲珑精巧之势,具有极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在中外建筑史上独具风韵。
在侗族的传统观念中,风雨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只是实用的交通之道,挡风遮雨的“晴雨伞”,而且是侗族原始信仰中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护寨消灾、招福纳财的“风水福桥”,更是侗族人民心中的“生命通道”。因为他们认为每个来到世上的人,都要通过这样的桥,桥的美丑好坏关系到他们的未来,所以他们把风雨桥修建得富丽堂皇,一是庇佑族人子子孙孙一生坦荡通畅,二是可以吸引更多的生灵来到寨子里。正因如此,一直以来生活并不富裕的侗人,却把风雨桥看得比家还重要,所以就出现了“雕檐画栋桥上盖,家居简陋也自在”的奇特现象。
守望千百年的传统文化
夕阳的余晖还没褪尽,我静静坐在岜团桥上。桥下的苗江只剩下接近山溪一样的很少的水,大面积的河滩已裸露出来。远去还有水车发出的“吱呀吱呀”声音,把一桶桶的水舀出来倒在顶端的竹筒里,再从竹筒流进河边的水田里。已经割完稻谷的田里养了不少鱼,站在田边就能看到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
河边的空地上,一大群吹芦笙的小孩打破了风雨桥的宁静。我随着悠扬的芦笙声音,从风雨桥旁的石板路走进寨子,看见寨子中间鼓楼前的广场上,一位壮年汉子和同伴们正认真地吹着芦笙。他们的周围,一群孩子拿着小芦笙到处乱跑。整个村里都充斥着芦笙的声音。一个鼓楼里,聚集了很多老人,有两位艺人正在用青竹制作芦笙,周围放满了刚做好的芦笙。每逢节日,侗族男子都要吹“芦笙踩堂”庆祝。
村里人依然坚守自己的传统,喜欢穿自己织染的土布。每逢节日、婚嫁,寨子里的女人穿传统服饰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跟随一个阿婆,绕过村里的一个个吊脚楼,走进她的家里。低矮的圆桌上摆满了丰盛的大餐,酸鱼、酸鸭、酸猪肉以及各种酸蔬菜、打油茶,让我感受到这里“侗不离酸”的饮食特色。正如当地侗族大歌中一首最为著名的歌曲——《侗不离酸》,唱的就是侗族的饮食都离不开这里独特的酸味。
就像寨子前历经百年风雨的岜团桥一样,当地侗人穿着土布,吃着酸菜,吹着芦笙,守望着这个西南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与文化。
(摘自《中国科学探险》 作者:刘宪标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