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课堂观察,我们努力去辨识、品悟、理解、想象、体验师生们的心灵轨迹:在师生交往时他们的心有没有靠得更近,给彼此更多的体谅、温暖与感动?在教学进程中,有没有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的“心动”?……我们要观其形,而明其心。
观教师的心。观察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的精神、课堂理解力与判断力、创造力。重在询问:教师是否具有一颗拥抱着柔情与善意的心?是否有一颗明敏善感、体贴入微的细心?是否具有一颗持久关注、不烦不燥的耐心?教师是否具有一颗明察曲折、化险为夷、点铁成金的慧心?……在其不知不觉的状态中,描绘其言行从而挖掘其潜意识的心理活动与心灵轨迹。如笔者曾听过这样的一节队课,其主题为“迎国庆,爱祖国”。教师导课时问一个学生:“你在国庆节去干什么?”这个学生眉飞色舞地说:“我去吃肯德基。”教师问:“你为什么去吃肯德基?”学生感到迷惑不解、迟迟疑疑地说:“爱吃嘛!”教师紧追不放:“那你是在哪一天去吃?”学生有点莫名其妙了,他说:“你不是刚才说了,国庆节那一天嘛。”教师说:“好,欢庆国庆的方式有多种多样,这位同学以吃肯德基来欢庆国庆。而我们今天是这样来庆国庆的,举行‘迎国庆,爱祖国’主题队会。”从这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虽然有基于学生生活经验进行教学的倾向,但是其教学行为步步牵制,非得把学生的思路拉向自我预设的轨道。于是,就出现了这种牵强附会令人啼笑皆非的场景。其实质是漠视学生的主体性,不理解也不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是“灌输”而不是“对话”的理念引导着他的教育教学行为。诸如此类,透过课堂生活的原生形态来探测教师的心理活动。
观学生的心。观察学生的情感状态,具体包括师生交往的亲和性:是增强了信任与交流还是削弱了信任与交流;课堂生活中的情绪体验:是兴致勃勃欲罢不能,还是蔫不拉塌、无精打采;学生的思维过程:是自由充分的思想的行程还是凝滞不通没有思考的余地;学生的精神价值道德生活状态:是混乱不堪、迷惑不解,还是以是为非、习非为是……当然有许多情况,这些状态表现不是很明显,其变化过程绝对不是突飞猛进,两极的落差不是能一目了然。举个例子来说吧,很多课堂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教师请学生A来读某个段落,接着让其他的孩子来评读。孩子B高举着手大声嚷嚷道:老师,他读得没感情!(教师对学生A不置可否,学生A觉得有点羞惭与沮丧地坐下,教师也许对此毫不在意,或者是视而不见。)教师调整方向对着学生B鼓劲:好,那你敢不敢向他挑战,你来读一读!这个孩子两眼放光,语气坚定地说,敢,便开始咿咿呀呀地读起来了。全班一阵哄闹:吹牛,说大话,他自己也读得没感情。学生B也觉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低着头,不敢对着老师和同学们。教师觉得班级里乱得不可收拾,连声说安静安静,仍然无济于事……在这堂课中,一个小小的朗读环节就使学生A与B心理受到打击,自信心受到挫折,更有许多同学的哄笑,这些都极有可能导致学生间的矛盾。并且这些取笑别人的同学如果经常处于这种场景并时常以这样的方式来对待别人的话,他们也会缺乏一颗理解他人、宽容他人、关心他人的心。调整的策略可能很简单,在学生B评价学生A读得没感情时,教师可以稍稍转换评价角度,比如A学生读得很流利或声音响亮,好,现在大家自由读读,等下再请几位同学来试试,看谁读得更好。由此可见,在许多情况下,我们教师没有把心放在学生的立场上,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与酸甜苦辣。
当然,课堂观察中,观察师生之心不是分而治之而是合而并之。在同一个课堂教学生活片断中,我们就可以同时探索师生的心路历程。如孔子所言:“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 哉?人焉 哉?”(“要观察他因何去做这一事,再观察他如何这般去做,再观察他做此事时心情如何,安与不安。如此般观察,那人再向何处藏匿呀!那人再向何处藏匿呀!”)细品孔夫子的察人之道,对于我们课堂观察有非常大的启发意义。正是通过这样的精神问诊,我们才有可能构创更具情韵动人、更让人回味与依恋的课堂教学生活。
观教师的心。观察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的精神、课堂理解力与判断力、创造力。重在询问:教师是否具有一颗拥抱着柔情与善意的心?是否有一颗明敏善感、体贴入微的细心?是否具有一颗持久关注、不烦不燥的耐心?教师是否具有一颗明察曲折、化险为夷、点铁成金的慧心?……在其不知不觉的状态中,描绘其言行从而挖掘其潜意识的心理活动与心灵轨迹。如笔者曾听过这样的一节队课,其主题为“迎国庆,爱祖国”。教师导课时问一个学生:“你在国庆节去干什么?”这个学生眉飞色舞地说:“我去吃肯德基。”教师问:“你为什么去吃肯德基?”学生感到迷惑不解、迟迟疑疑地说:“爱吃嘛!”教师紧追不放:“那你是在哪一天去吃?”学生有点莫名其妙了,他说:“你不是刚才说了,国庆节那一天嘛。”教师说:“好,欢庆国庆的方式有多种多样,这位同学以吃肯德基来欢庆国庆。而我们今天是这样来庆国庆的,举行‘迎国庆,爱祖国’主题队会。”从这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虽然有基于学生生活经验进行教学的倾向,但是其教学行为步步牵制,非得把学生的思路拉向自我预设的轨道。于是,就出现了这种牵强附会令人啼笑皆非的场景。其实质是漠视学生的主体性,不理解也不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是“灌输”而不是“对话”的理念引导着他的教育教学行为。诸如此类,透过课堂生活的原生形态来探测教师的心理活动。
观学生的心。观察学生的情感状态,具体包括师生交往的亲和性:是增强了信任与交流还是削弱了信任与交流;课堂生活中的情绪体验:是兴致勃勃欲罢不能,还是蔫不拉塌、无精打采;学生的思维过程:是自由充分的思想的行程还是凝滞不通没有思考的余地;学生的精神价值道德生活状态:是混乱不堪、迷惑不解,还是以是为非、习非为是……当然有许多情况,这些状态表现不是很明显,其变化过程绝对不是突飞猛进,两极的落差不是能一目了然。举个例子来说吧,很多课堂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教师请学生A来读某个段落,接着让其他的孩子来评读。孩子B高举着手大声嚷嚷道:老师,他读得没感情!(教师对学生A不置可否,学生A觉得有点羞惭与沮丧地坐下,教师也许对此毫不在意,或者是视而不见。)教师调整方向对着学生B鼓劲:好,那你敢不敢向他挑战,你来读一读!这个孩子两眼放光,语气坚定地说,敢,便开始咿咿呀呀地读起来了。全班一阵哄闹:吹牛,说大话,他自己也读得没感情。学生B也觉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低着头,不敢对着老师和同学们。教师觉得班级里乱得不可收拾,连声说安静安静,仍然无济于事……在这堂课中,一个小小的朗读环节就使学生A与B心理受到打击,自信心受到挫折,更有许多同学的哄笑,这些都极有可能导致学生间的矛盾。并且这些取笑别人的同学如果经常处于这种场景并时常以这样的方式来对待别人的话,他们也会缺乏一颗理解他人、宽容他人、关心他人的心。调整的策略可能很简单,在学生B评价学生A读得没感情时,教师可以稍稍转换评价角度,比如A学生读得很流利或声音响亮,好,现在大家自由读读,等下再请几位同学来试试,看谁读得更好。由此可见,在许多情况下,我们教师没有把心放在学生的立场上,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与酸甜苦辣。
当然,课堂观察中,观察师生之心不是分而治之而是合而并之。在同一个课堂教学生活片断中,我们就可以同时探索师生的心路历程。如孔子所言:“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 哉?人焉 哉?”(“要观察他因何去做这一事,再观察他如何这般去做,再观察他做此事时心情如何,安与不安。如此般观察,那人再向何处藏匿呀!那人再向何处藏匿呀!”)细品孔夫子的察人之道,对于我们课堂观察有非常大的启发意义。正是通过这样的精神问诊,我们才有可能构创更具情韵动人、更让人回味与依恋的课堂教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