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国新疆地区土壤风蚀造成的荒漠化、沙化现象严重,机械沙障是工程治沙的主要措施之一。为探究低立式沙障的防沙效果,以砾石为沙障材料,垂直于主风向布设高30 cm的沙障带,利用组合式多通道通风集沙仪进行输沙量观测,结果表明:砾石沙障改变了近地表输沙流状况,障后0~120 cm减沙范围均在距地0~30 cm内,增沙范围在距地30~57 cm,沙障综合防沙距离>120 cm,且沙障综合防沙效益随障后距离的增加而减小。30 cm高的低立式砾石沙障经济实用,能较好地实现防沙效果。
【机 构】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科学院大学,喀什大学新疆帕米尔高原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喀什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
【基金项目】
:
新疆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项目(213031003),喀什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KS202000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新疆地区土壤风蚀造成的荒漠化、沙化现象严重,机械沙障是工程治沙的主要措施之一。为探究低立式沙障的防沙效果,以砾石为沙障材料,垂直于主风向布设高30 cm的沙障带,利用组合式多通道通风集沙仪进行输沙量观测,结果表明:砾石沙障改变了近地表输沙流状况,障后0~120 cm减沙范围均在距地0~30 cm内,增沙范围在距地30~57 cm,沙障综合防沙距离>120 cm,且沙障综合防沙效益随障后距离的增加而减小。30 cm高的低立式砾石沙障经济实用,能较好地实现防沙效果。
其他文献
小兴安岭是我国东北重要的生态屏障,近年来水土流失问题逐渐凸显。在系统分析小兴安岭山地丘陵生态维护保土区的水土流失现状、水土保持现状和水土流失危害基础上,提出了该区的水土流失防治途径和水土保持技术体系,希望为该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两年来,陕西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水利部“在监管上强手段,在治理上补短板”的水土保持工作总要求和陕西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凝心聚力“三个三”,即扭住拦沙工程、淤地坝和坡改梯建设三大工程,强化黄河专项整治行动、生产建设项目遥感监管、淤地坝风险隐患排查三项监管,推进水土保持机制体制改革、淤地坝地和坡改梯“占补平衡”、新的建管模式等三项创新,推动陕西省水土保持工作高质量发展。
在杨柳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过程中,探索在传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中融入面源污染防治、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垃圾及污水处理等生态清洁理念和措施,布设了生态修复、综合治理、清洁农业、生态沟道治理四大措施体系,形成了“净化—绿化—美化—园林化”的治理模式,对推进陕西省的清洁小流域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汉中、安康、商洛等陕南三市28个县(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近年来,陕西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河湖红线约束,实行水污染联防联控,加大水土保持工作力度,积极采取项目带动策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水源区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针对目前仍存在的缺乏环保设施运行费用,水源区涵养保护缺乏项目支撑,水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任务重、压力大等问题,提出了建立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持续加强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加快建设更多保水护水工程,进一步加大政策产业支持力度等对策建议。
为充分发挥财政投资撬动作用,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参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创新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宁夏积极开展水土保持以奖代补试点工作,通过三年试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建立了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撬动了社会资本参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并简化了工程建设程序,提升了农民群众直接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在经验总结和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全面推广以奖代补建管模式的思路。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遥感监管开展以来,全国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高寒高海拔地区由于自身气候、地形地貌的特殊性,遥感监管开展外业工作面临难度大、时间受限等问题,相关工作经验也比较欠缺,尚缺乏一套科学、高效的工作流程。基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水土保持遥感监管经验,首先对高寒高海拔区域开展遥感监管外业复核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然后在综合考虑经济成本、工作效率、作业安全的基础上,对水土保持遥感
管道项目是常见的一类生产建设项目,在编制平原区管道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时,多认为工程布置简单、施工内容单一、施工工艺简单,编制难度低,其实有很多关键点。围绕平原区管道项目工程占地和土石方进行分析,提出编制建议供大家参考,以期切实提高此类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质量。
河南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既是“大水缸”,又是“水龙头”,做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作是河南省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河南省水土保持工作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积极探索水土流失防治新思路、新措施,水源区水土流失防治取得显著成效。
场次暴雨水土保持调查是水土保持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需要大力推动开展。梳理了场次暴雨水土保持调查工作现状,总结了目前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场次暴雨调查的功能和作用。对场次暴雨水土保持调查的特点,以及与监测站点定位观测、区域年度动态监测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场次暴雨水土保持调查制度的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坡耕地是我国南方重要的耕地资源类型,也是区域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的源地,坡耕地水土流失监测是措施合理布局和效益评估的基础工作。分析了南方坡耕地数量及坡度分布特征,提出了南方坡耕地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工程措施和林草措施分类体系;在坡耕地降雨、径流、泥沙监测指标的基础上,建立了坡耕地水土保持效应评价最小数据集,指出田块坡度、径流系数、土壤侵蚀量、土壤有机质、土壤质地是水土保持效应评价的关键指标,可为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标准的拟定提供量化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