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声乐是善于表现情感的艺术。一个歌唱者纵然有好嗓子,即使能将歌曲倒背如流,但缺乏充分的情感表现,歌唱就会显得平淡无味,也不能让听众为之动容,更无法达到歌唱艺术的目的和要求。在训练和演唱时,歌唱者对所演唱的作品进行合理的再创造, 并通过音色来表现等方式,是歌唱中情感表达的有效方式。本文结合同行的研究成果和演唱经验,对于演唱中如何完美地表达情感做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歌唱情感;二度创作;个性修养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1-0-02
法国著名歌唱家亨利·费尔迪南·曼什坦说过:“情感是歌唱的灵魂,只有当声音和感情同样完美时,歌唱才可以被称为艺术。”声樂是歌唱者将歌曲作品呈现给听众并供听众感受的艺术,歌者的歌声将抽象的音乐转化为听得到、看得见的艺术形式,并影响和感染听众,在这一过程中情感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同样一首作品由不同的演唱者演唱,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艺术形象,出现不同的艺术效果,有的演唱者能准确地把握歌曲的情感和意境,使声与情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有的演唱者则过多地强调演唱技巧,忽视了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和内涵,在演唱过程中缺乏情感和韵味,失去了艺术感染力,无法引起听众的共鸣;有的歌者虽然很“投入”,但由于偏离了作品的主题,不符合歌曲的内容和情绪,对歌曲的表现不着边际甚至歪曲,这样更起不到感染听众的作用。以上种种现象都是由于演唱技巧与情感表现没有能够有机结合造成的。可见情感的表达在声乐演唱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同行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的教学和演唱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于演唱中如何完美地表达情感,收到较好的演唱效果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歌曲情感表达的基础——“二度创作”
声乐作品是语言和音乐的结合,诗人与作曲家只是共同完成了一首声乐作品,而只有当歌唱者将声乐作品进行演唱之后,歌唱才能成为完整的艺术。优秀的歌唱家的演唱之所以能使广大听众为之倾倒,受到公众的喜爱,除了他们具有美妙的嗓音和高超的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歌声准确生动的表达了声乐作品中的情感,从而引发了听众内心的情感共鸣。可见对声乐作品进行科学、合理的“二度创作”是极其重要的。
大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于情。”歌曲从创作、演唱到欣赏都离不开感情,是词曲作者动心,演唱者唱心和观众感心的艺术加工过程。歌唱者通过歌唱及表演来将作品中的每一个音符表达出来,也是一个理解情感—获得情感—表达情感的过程。在对歌曲的创作背景、旋律歌词和内容情感了解的基础上,充分将自身的演唱个性发挥出来,使演唱更具感染力。由于每部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内涵不同,从而体现在演唱者的演唱状态、演唱形式、风格、表情以及肢体语言上都会有所差异,对歌唱者的情绪的感染就会有所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自然就会不同。例如演唱《半个月亮爬上来》时,我们就要把声音控制在轻柔的半声上来演唱,从而体现静静夜色的美和纯洁爱情的美。而唱《恨是高山仇是海》时,就要把音量放大,声音唱的坚实有力,体现仇恨、愤怒的情绪。这就要求我们在演唱作品时,必须注意不同的情感表达需要运用不同的声音,体现不同的风格。另外,在一部作品中的即使人物是一样的,但是由于演唱者的性格、阅历、知识层次以及感情认识的程度等各方面的不同,对作品的理解会不同,想象的场景也会不同,相同作品中的人物和情感也会给人以不同的感觉,从而表达出来的情感艺术也是不同的。例如,在罗西尼的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中,理发师费加罗的角色法国男中音弗朗西斯.勒鲁扮演过,我国的歌唱家廖昌永也扮演过,但是由于他们的演唱技巧和风格的不同,所受的文化和时代环境的不同,使得他们塑造了两个具有鲜明个性的费加罗。富有个性化的声乐演唱,使得同一作品人物的每一次出现都会具有不同的魅力,带给人以不同的体验。
利用声音的刚与柔,强与弱,亮与暗以及收与放来表达所塑不同情绪,准确的表达出歌曲作品的内容和思想艺术风格,是对歌曲作品在艺术上的第二次创作,当然歌曲演唱中的激情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真正掌握和应用情感与音乐思想的处理相结合的方法,我想歌唱艺术所提倡的最高境界就会体现到位!所以在演唱一首作品时,歌唱者要了解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时代背景,将自己放入作品所表达的氛围中,深入体验作品的感情,使情感能够准确的表现出原作的意图。“在演唱时要想打动别人,首先要打动自己”。歌唱者在对作品二度创作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借情”或“移情”的手段来开拓思维和想象,“借情”或“移情”就是打动自己的方法。如在演唱歌剧《伤逝》、《不幸的人生》时,要把自己当成歌曲中人,仿佛身处那个时代和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将观众引导到歌曲所渲染的情境、意境之中,达到情感共鸣的境界。
二、正确呼吸、声音强弱是情感表达的方法
在演唱时,从调整歌唱呼吸的方法或呼吸动作人手,是获得歌唱情感的主要渠道。呼吸是音乐表现的重要手段,歌唱的技巧强调“声情并茂”,而“声”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在于气息的运用正确与否,因而呼吸本身也就是音乐表现的一部分,所以在演唱和训练时应当按歌曲的感情需要进行呼吸。
这就要求歌唱者在平常的训练中从吸气入手,努力做出与歌曲所要表现的内容相同或相似的表情和情感动作。由于吸气的过程会强化人的情感意识,因此,吸气动作不仅带动着口腔、胸腔和头腔等歌唱部位的打开和兴奋,激发了人的歌唱欲望,而且还会极大地触动歌唱者的情绪记忆和情感体验,唤起了歌唱者的情感动作和表情动作,为歌唱情感的实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种带有感情的吸气是通畅的。气不像是吸进去的,而是自然地流进去的,放进去的。如唱抒情歌时,美的感情会使你不由自主地会像“闻花”一样吸气,唱喜悦欢快的歌时,你会像发现新鲜事那样让你用“惊讶”的状态吸气,唱悲伤的歌时,你会情不自禁地用“哭泣”的状态去呼吸等。这些富于感情的吸气无论其深度和长度都已具备了歌唱气息的需要,可以在演唱时充分自如地表达情感。
在训练和演唱时,歌唱者对所演唱的作品进行合理的再创造,将吸气训练与作品的所要表达的情感结合起来,并通过音色来表现等方式,注意声音的强弱对比,这样可以使听众的情绪随着歌曲起伏变化。这里的强和弱并没有一个绝对的说法,二者是相对而言的。演唱者需要有微妙、灵敏的感觉,对音色的力度有细腻的分析和表达。具体到作品中,由强及弱或由弱及强都需要有对比的力度效果。这些力度的变化关系演唱者要经常加以练习,控制好力度的运用对一首歌曲的表现至关重要。掌握这一技巧,会使我们更好的、更细腻的表达作品内容。例如唱无伴奏歌曲《半个月亮爬上来》时,就要把声音控制在轻柔的半声上来演唱,从而体现静静夜色的美;而唱《保卫黄河》时,则要把音量放大,声音唱的坚实有力,表现出那种英勇无畏的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在演唱作品时,必须注意不同的情感表达需要运用不同的声音,体现其不同的风格。
三、个性特点是情感表达的形式
由于每个演唱者的兴趣爱好不同,所以演唱的特点也不尽相同。有的委婉深情,有的质朴深沉;有的纤细优美,有的刚健豪放;这不仅仅是因为每个人的先天条件不同,主要是每个人对歌曲的理解不同。声乐是一门特殊的艺术门类,是人类用以抒发情感、交流情感的一种自然而普遍的形式,它是一门音乐与语言相结合的艺术,通过悦耳的声音和清晰的语言来表达内心丰富的感受。“情乃歌之魂”,在声乐艺术中起主导和统帅作用的是情感,它是声音的灵魂和砥柱。歌曲从创作、演唱到欣赏都离不开感情,是词曲作者动心,演唱者唱心和观众感心的艺术加工过程。
每首歌曲都有其本身的创作背景,其中包括作者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并以此来描绘理想中的情景。这一切是一个整体,表演者要用自己的感受、天赋与歌唱技巧把作者的意图完整的表达出来。情感的发挥是歌唱者的再创作能力的体现,因为他要求歌唱者在正确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引发情思,充分发挥想象力,然后通过歌唱和表演将作品完美的表达出来。这就要求演唱者要將自身完全投入到角色当中,用角色的眼睛看,用角色的耳朵去听,用角色的心灵去感受,唱出真情实感。
四、文化修养是情感表达的内涵
演唱者不应该只重视演唱水平的提高,还应该在拓展自身素质上多下功夫。声乐表演艺术是文学、艺术、历史、审美等多种文化的积淀,是词曲作者和演唱者思想感情的外延和表达,是演唱者综合素质的体现。每一位演唱者都应大量地博览群书,精读力作,努力缩小知识的盲区。演唱者必须要深入生活,因为艺术作品的创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要想准确的表现出来,只有深入其中,才能拓展视野,巩固知识,积累经验,为作品的表达作铺垫。声乐情感的运用和表达是一个不断认识的过程,并在反复的表演和实践中加深对情感内涵的理解。它既要求我们加深对作品的认识,又要求我们用自己个性化的风格去表达自己,感染观众。声乐艺术又不同于其他的艺术门类,即由于它自身就是一具乐器,所以它能给人以更直接的影响,更易于感人。声乐情感的抒发是“诗情”和“曲情”的统一体,并通过声腔美的声情创作,将蕴含在“声情”中的“诗情”和“曲情”圆满的表达给观众,只有当与欣赏者产生了情感共鸣才算真正达到了声乐表演的美的效果。它的美既是直观的、表面的,也是内在的、深入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提高综合素质,努力探索和挖掘。正如查理·潘才拉说:“歌唱必须触及灵魂,我们要把整个的生命和爱这双重的灵感,通过我们的演唱而再现。”
声乐演唱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的魅力正是由于作曲者的心灵之作与演唱者的自我情感体验相契合达到的。演唱中,声音固然重要,但是没有融入感情的歌曲就像一盘色、香俱全的菜肴,看起来十分诱人,而吃起来却索然无味。在表达情感时,也应多几分理智,理解情感,感受情感,然后去恰当地表现情感。演唱者不但要在歌唱过程中将技术与激情有效地结合,产生出优美的声音,更需要注意在诠释曲目时能准确运用这种结合,在整体歌唱发声状态基本的范围内作某些音色、气息等的调整,形成符合情感表达需要的声音质量,符合表达某个作品的要求,让作品充满灵性,达到情感与作品风格的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1]郑爱萍.浅谈歌唱情感的艺术处理[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8,(1).
[2]卢军.歌唱的情感表达[J].运城高等师专学报,2000,(5).
[3]关欣.谈民族声乐演唱中“神形兼备”的表演[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3,(2).
[4]俞子正,田晓宝,张晓钟.声乐教学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歌唱情感;二度创作;个性修养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1-0-02
法国著名歌唱家亨利·费尔迪南·曼什坦说过:“情感是歌唱的灵魂,只有当声音和感情同样完美时,歌唱才可以被称为艺术。”声樂是歌唱者将歌曲作品呈现给听众并供听众感受的艺术,歌者的歌声将抽象的音乐转化为听得到、看得见的艺术形式,并影响和感染听众,在这一过程中情感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同样一首作品由不同的演唱者演唱,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艺术形象,出现不同的艺术效果,有的演唱者能准确地把握歌曲的情感和意境,使声与情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有的演唱者则过多地强调演唱技巧,忽视了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和内涵,在演唱过程中缺乏情感和韵味,失去了艺术感染力,无法引起听众的共鸣;有的歌者虽然很“投入”,但由于偏离了作品的主题,不符合歌曲的内容和情绪,对歌曲的表现不着边际甚至歪曲,这样更起不到感染听众的作用。以上种种现象都是由于演唱技巧与情感表现没有能够有机结合造成的。可见情感的表达在声乐演唱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同行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的教学和演唱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于演唱中如何完美地表达情感,收到较好的演唱效果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歌曲情感表达的基础——“二度创作”
声乐作品是语言和音乐的结合,诗人与作曲家只是共同完成了一首声乐作品,而只有当歌唱者将声乐作品进行演唱之后,歌唱才能成为完整的艺术。优秀的歌唱家的演唱之所以能使广大听众为之倾倒,受到公众的喜爱,除了他们具有美妙的嗓音和高超的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歌声准确生动的表达了声乐作品中的情感,从而引发了听众内心的情感共鸣。可见对声乐作品进行科学、合理的“二度创作”是极其重要的。
大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于情。”歌曲从创作、演唱到欣赏都离不开感情,是词曲作者动心,演唱者唱心和观众感心的艺术加工过程。歌唱者通过歌唱及表演来将作品中的每一个音符表达出来,也是一个理解情感—获得情感—表达情感的过程。在对歌曲的创作背景、旋律歌词和内容情感了解的基础上,充分将自身的演唱个性发挥出来,使演唱更具感染力。由于每部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内涵不同,从而体现在演唱者的演唱状态、演唱形式、风格、表情以及肢体语言上都会有所差异,对歌唱者的情绪的感染就会有所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自然就会不同。例如演唱《半个月亮爬上来》时,我们就要把声音控制在轻柔的半声上来演唱,从而体现静静夜色的美和纯洁爱情的美。而唱《恨是高山仇是海》时,就要把音量放大,声音唱的坚实有力,体现仇恨、愤怒的情绪。这就要求我们在演唱作品时,必须注意不同的情感表达需要运用不同的声音,体现不同的风格。另外,在一部作品中的即使人物是一样的,但是由于演唱者的性格、阅历、知识层次以及感情认识的程度等各方面的不同,对作品的理解会不同,想象的场景也会不同,相同作品中的人物和情感也会给人以不同的感觉,从而表达出来的情感艺术也是不同的。例如,在罗西尼的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中,理发师费加罗的角色法国男中音弗朗西斯.勒鲁扮演过,我国的歌唱家廖昌永也扮演过,但是由于他们的演唱技巧和风格的不同,所受的文化和时代环境的不同,使得他们塑造了两个具有鲜明个性的费加罗。富有个性化的声乐演唱,使得同一作品人物的每一次出现都会具有不同的魅力,带给人以不同的体验。
利用声音的刚与柔,强与弱,亮与暗以及收与放来表达所塑不同情绪,准确的表达出歌曲作品的内容和思想艺术风格,是对歌曲作品在艺术上的第二次创作,当然歌曲演唱中的激情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真正掌握和应用情感与音乐思想的处理相结合的方法,我想歌唱艺术所提倡的最高境界就会体现到位!所以在演唱一首作品时,歌唱者要了解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时代背景,将自己放入作品所表达的氛围中,深入体验作品的感情,使情感能够准确的表现出原作的意图。“在演唱时要想打动别人,首先要打动自己”。歌唱者在对作品二度创作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借情”或“移情”的手段来开拓思维和想象,“借情”或“移情”就是打动自己的方法。如在演唱歌剧《伤逝》、《不幸的人生》时,要把自己当成歌曲中人,仿佛身处那个时代和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将观众引导到歌曲所渲染的情境、意境之中,达到情感共鸣的境界。
二、正确呼吸、声音强弱是情感表达的方法
在演唱时,从调整歌唱呼吸的方法或呼吸动作人手,是获得歌唱情感的主要渠道。呼吸是音乐表现的重要手段,歌唱的技巧强调“声情并茂”,而“声”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在于气息的运用正确与否,因而呼吸本身也就是音乐表现的一部分,所以在演唱和训练时应当按歌曲的感情需要进行呼吸。
这就要求歌唱者在平常的训练中从吸气入手,努力做出与歌曲所要表现的内容相同或相似的表情和情感动作。由于吸气的过程会强化人的情感意识,因此,吸气动作不仅带动着口腔、胸腔和头腔等歌唱部位的打开和兴奋,激发了人的歌唱欲望,而且还会极大地触动歌唱者的情绪记忆和情感体验,唤起了歌唱者的情感动作和表情动作,为歌唱情感的实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种带有感情的吸气是通畅的。气不像是吸进去的,而是自然地流进去的,放进去的。如唱抒情歌时,美的感情会使你不由自主地会像“闻花”一样吸气,唱喜悦欢快的歌时,你会像发现新鲜事那样让你用“惊讶”的状态吸气,唱悲伤的歌时,你会情不自禁地用“哭泣”的状态去呼吸等。这些富于感情的吸气无论其深度和长度都已具备了歌唱气息的需要,可以在演唱时充分自如地表达情感。
在训练和演唱时,歌唱者对所演唱的作品进行合理的再创造,将吸气训练与作品的所要表达的情感结合起来,并通过音色来表现等方式,注意声音的强弱对比,这样可以使听众的情绪随着歌曲起伏变化。这里的强和弱并没有一个绝对的说法,二者是相对而言的。演唱者需要有微妙、灵敏的感觉,对音色的力度有细腻的分析和表达。具体到作品中,由强及弱或由弱及强都需要有对比的力度效果。这些力度的变化关系演唱者要经常加以练习,控制好力度的运用对一首歌曲的表现至关重要。掌握这一技巧,会使我们更好的、更细腻的表达作品内容。例如唱无伴奏歌曲《半个月亮爬上来》时,就要把声音控制在轻柔的半声上来演唱,从而体现静静夜色的美;而唱《保卫黄河》时,则要把音量放大,声音唱的坚实有力,表现出那种英勇无畏的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在演唱作品时,必须注意不同的情感表达需要运用不同的声音,体现其不同的风格。
三、个性特点是情感表达的形式
由于每个演唱者的兴趣爱好不同,所以演唱的特点也不尽相同。有的委婉深情,有的质朴深沉;有的纤细优美,有的刚健豪放;这不仅仅是因为每个人的先天条件不同,主要是每个人对歌曲的理解不同。声乐是一门特殊的艺术门类,是人类用以抒发情感、交流情感的一种自然而普遍的形式,它是一门音乐与语言相结合的艺术,通过悦耳的声音和清晰的语言来表达内心丰富的感受。“情乃歌之魂”,在声乐艺术中起主导和统帅作用的是情感,它是声音的灵魂和砥柱。歌曲从创作、演唱到欣赏都离不开感情,是词曲作者动心,演唱者唱心和观众感心的艺术加工过程。
每首歌曲都有其本身的创作背景,其中包括作者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并以此来描绘理想中的情景。这一切是一个整体,表演者要用自己的感受、天赋与歌唱技巧把作者的意图完整的表达出来。情感的发挥是歌唱者的再创作能力的体现,因为他要求歌唱者在正确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引发情思,充分发挥想象力,然后通过歌唱和表演将作品完美的表达出来。这就要求演唱者要將自身完全投入到角色当中,用角色的眼睛看,用角色的耳朵去听,用角色的心灵去感受,唱出真情实感。
四、文化修养是情感表达的内涵
演唱者不应该只重视演唱水平的提高,还应该在拓展自身素质上多下功夫。声乐表演艺术是文学、艺术、历史、审美等多种文化的积淀,是词曲作者和演唱者思想感情的外延和表达,是演唱者综合素质的体现。每一位演唱者都应大量地博览群书,精读力作,努力缩小知识的盲区。演唱者必须要深入生活,因为艺术作品的创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要想准确的表现出来,只有深入其中,才能拓展视野,巩固知识,积累经验,为作品的表达作铺垫。声乐情感的运用和表达是一个不断认识的过程,并在反复的表演和实践中加深对情感内涵的理解。它既要求我们加深对作品的认识,又要求我们用自己个性化的风格去表达自己,感染观众。声乐艺术又不同于其他的艺术门类,即由于它自身就是一具乐器,所以它能给人以更直接的影响,更易于感人。声乐情感的抒发是“诗情”和“曲情”的统一体,并通过声腔美的声情创作,将蕴含在“声情”中的“诗情”和“曲情”圆满的表达给观众,只有当与欣赏者产生了情感共鸣才算真正达到了声乐表演的美的效果。它的美既是直观的、表面的,也是内在的、深入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提高综合素质,努力探索和挖掘。正如查理·潘才拉说:“歌唱必须触及灵魂,我们要把整个的生命和爱这双重的灵感,通过我们的演唱而再现。”
声乐演唱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的魅力正是由于作曲者的心灵之作与演唱者的自我情感体验相契合达到的。演唱中,声音固然重要,但是没有融入感情的歌曲就像一盘色、香俱全的菜肴,看起来十分诱人,而吃起来却索然无味。在表达情感时,也应多几分理智,理解情感,感受情感,然后去恰当地表现情感。演唱者不但要在歌唱过程中将技术与激情有效地结合,产生出优美的声音,更需要注意在诠释曲目时能准确运用这种结合,在整体歌唱发声状态基本的范围内作某些音色、气息等的调整,形成符合情感表达需要的声音质量,符合表达某个作品的要求,让作品充满灵性,达到情感与作品风格的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1]郑爱萍.浅谈歌唱情感的艺术处理[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8,(1).
[2]卢军.歌唱的情感表达[J].运城高等师专学报,2000,(5).
[3]关欣.谈民族声乐演唱中“神形兼备”的表演[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3,(2).
[4]俞子正,田晓宝,张晓钟.声乐教学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