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入,心理拓展训练在大学体育教学中逐步开展起来,但对于此项训练的作用和影响还不够明确。基于此,本文系统探讨在大学体育中实施心理拓展训练产生的积极效应。
关键词:大学体育;心理拓展训练;积极影响
所谓心理拓展训练,就是通过自然或人工设置的多样化环境,基于心理挑战为主题,以“激发潜能,熔炼团队,磨练心智、健康心理”为目的设计的挑战性、探究性、开放性的实践活动[1]。实际上是一种体验式学习方式,综合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等学科,根据社会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设计学习项目和活动。在社会竞争、就业日益激烈形势下,应重视和强化大学生心理承受力,让他们更为积极面对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实践表明,在大学体育中开展心理拓展训练有助于强健学生心理,培养和提升综合素质。
一、创新传统体育教学理念及方法
以往的大学体育教学内容主要是体能练习,尚未深入到精神、心理等层面,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社会适应力等方面不够重视[2]。为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形势,紧跟时代步伐,必须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心理拓展训练作为体验式学习,通过合作学习开展教学,不但打破传统高校体育教为主的模式,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氛围下参与体育教学中,使学生更好的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同时让通过切身体验更为全面的认识自己,挖掘自身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动手、协作等能力,促进学生顽强、自信、团结等品格的形成。此外,心理拓展训练把课堂和课外有机结合,基于“体验-分享-交流-整合-应用”形式,让学校和社会、自然有效结合,不但改变了大学体育课程的封闭格局,还丰富了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是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补充。
二、培养大学生竞争和协作意识
在大学体育的心理拓展训练中,学生个体和集体积极向上、敢于拼搏的精神始终贯穿其中。通过多样化的拓展训练活动,让学生不断去挑战自我,培养和强化他们的自信心、耐力及毅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克服挫折,提升学生的责任心、荣誉感,还可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比如:孤岛求生、翻高墙等拓展项目。对于此种团队协作性项目,需要全体人员的良好配合。譬如,在翻高墙项目中,要求全体人员在严格规则下,规定时间内达成,如果有人未翻或者犯规或者超时的,所有人须重新挑战。在不断失败后如有人出现灰心、放弃、消极等情绪,那么全体挑战必然失败。反之,在不断失败后团队成员及时调整情绪、相互鼓励、支持,那么这个团队挑战能取得成功,在挑战体验喜、怒、哀、乐,体验成功,认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可以看出,通过心理拓展训练,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掌握团队协作的方法。根据拓展训练要求,学生扮演的角色、地位也会有相应变化。在寻求他人帮助和帮助他人过程中,获得信心,在团队中展现个性。如此,让大学生的毅力、信心、体力、协作、互助等素质得以全面锻炼,并让学生在失败、挫折逐步形成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品格,进而达到挑战自我,强化竞争意识,培养团队精神的目的。
三、减轻大学生精神压力
心理拓展训练实际上就是让受训人员在不同项目、活动中面对和解决困难的过程。在遇到困难,分析和克服困难中,切身体验成败,感受内心状态,学会调控心理、稳定情绪的方法,培养克服困难的信心[3]。此外,通过多样化的心理拓展训练,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宣泄负性情绪,让身心得以放松,调节和稳定心理状态。有学者指出,心理拓展训练是一个心理状态缓冲器,可缓解个体应急时的紧张,稳定情绪,将压力转变成前进的动力,让其勇于面对和挑战挫折,建立强大的内心世界,增强自信。通过心理拓展训练,缓解学生的内心压力和精神负担,形成健康、阳光、积极的心理。
四、培养学生自信和毅力
当前,有些大学生因性格、能力等方面因素,遇事犹豫,做事不果断,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心理拓展訓练中,诸多项目能够培养学生在果敢、向上、冷静的品质。比如:在高空过断桥项目中,有些学生会表现出恐慌、紧张等心理,而选择放弃或者失败后不愿挑战,最终不能完成目标,反之如果能克服内心的恐慌、紧张、犹豫等心理,勇敢尝试,就必然取得成功。可以看出,通过针对性的心理拓展训练能够让学生克服恐惧,稳定情绪,在遇到挫折或者困难使能够冷静对待,不断去挑战和战胜自已,进而形成冷静、果断、坚忍的意志,强化内心。
总之,在大学体育中实施心理拓展训练,不但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强化体育课的实用性,延伸大学体育课程功能,還对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有着积极影响,有助于调节学生身心,减轻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提升心理素质,形成顽强拼搏的意志,培养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为保证心理拓展训练的有序有效开展,必须做好这两项工作:一是在教学前,必须考虑到心理拓展训练的师资、内容设计、硬件设施及管理制度等,应能充分利用好校内外资源,创建训练基地,以保证拓展训练的有序开展。二是根据大学院校办学规模,训练基地基础条件,准确定位,设计有效的心理拓展训练项目和活动,以便更好的达成训练目的。
【参考文献】
[1]翟洪军.浅析拓展训练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观察(上旬刊),2014(04):55-57.
[2]毛振明.学校心理拓展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177-179.
[3]孙利红.心理拓展训练对大学生自我和人际关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01):102-106.
关键词:大学体育;心理拓展训练;积极影响
所谓心理拓展训练,就是通过自然或人工设置的多样化环境,基于心理挑战为主题,以“激发潜能,熔炼团队,磨练心智、健康心理”为目的设计的挑战性、探究性、开放性的实践活动[1]。实际上是一种体验式学习方式,综合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等学科,根据社会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设计学习项目和活动。在社会竞争、就业日益激烈形势下,应重视和强化大学生心理承受力,让他们更为积极面对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实践表明,在大学体育中开展心理拓展训练有助于强健学生心理,培养和提升综合素质。
一、创新传统体育教学理念及方法
以往的大学体育教学内容主要是体能练习,尚未深入到精神、心理等层面,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社会适应力等方面不够重视[2]。为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形势,紧跟时代步伐,必须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心理拓展训练作为体验式学习,通过合作学习开展教学,不但打破传统高校体育教为主的模式,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氛围下参与体育教学中,使学生更好的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同时让通过切身体验更为全面的认识自己,挖掘自身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动手、协作等能力,促进学生顽强、自信、团结等品格的形成。此外,心理拓展训练把课堂和课外有机结合,基于“体验-分享-交流-整合-应用”形式,让学校和社会、自然有效结合,不但改变了大学体育课程的封闭格局,还丰富了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是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补充。
二、培养大学生竞争和协作意识
在大学体育的心理拓展训练中,学生个体和集体积极向上、敢于拼搏的精神始终贯穿其中。通过多样化的拓展训练活动,让学生不断去挑战自我,培养和强化他们的自信心、耐力及毅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克服挫折,提升学生的责任心、荣誉感,还可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比如:孤岛求生、翻高墙等拓展项目。对于此种团队协作性项目,需要全体人员的良好配合。譬如,在翻高墙项目中,要求全体人员在严格规则下,规定时间内达成,如果有人未翻或者犯规或者超时的,所有人须重新挑战。在不断失败后如有人出现灰心、放弃、消极等情绪,那么全体挑战必然失败。反之,在不断失败后团队成员及时调整情绪、相互鼓励、支持,那么这个团队挑战能取得成功,在挑战体验喜、怒、哀、乐,体验成功,认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可以看出,通过心理拓展训练,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掌握团队协作的方法。根据拓展训练要求,学生扮演的角色、地位也会有相应变化。在寻求他人帮助和帮助他人过程中,获得信心,在团队中展现个性。如此,让大学生的毅力、信心、体力、协作、互助等素质得以全面锻炼,并让学生在失败、挫折逐步形成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品格,进而达到挑战自我,强化竞争意识,培养团队精神的目的。
三、减轻大学生精神压力
心理拓展训练实际上就是让受训人员在不同项目、活动中面对和解决困难的过程。在遇到困难,分析和克服困难中,切身体验成败,感受内心状态,学会调控心理、稳定情绪的方法,培养克服困难的信心[3]。此外,通过多样化的心理拓展训练,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宣泄负性情绪,让身心得以放松,调节和稳定心理状态。有学者指出,心理拓展训练是一个心理状态缓冲器,可缓解个体应急时的紧张,稳定情绪,将压力转变成前进的动力,让其勇于面对和挑战挫折,建立强大的内心世界,增强自信。通过心理拓展训练,缓解学生的内心压力和精神负担,形成健康、阳光、积极的心理。
四、培养学生自信和毅力
当前,有些大学生因性格、能力等方面因素,遇事犹豫,做事不果断,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心理拓展訓练中,诸多项目能够培养学生在果敢、向上、冷静的品质。比如:在高空过断桥项目中,有些学生会表现出恐慌、紧张等心理,而选择放弃或者失败后不愿挑战,最终不能完成目标,反之如果能克服内心的恐慌、紧张、犹豫等心理,勇敢尝试,就必然取得成功。可以看出,通过针对性的心理拓展训练能够让学生克服恐惧,稳定情绪,在遇到挫折或者困难使能够冷静对待,不断去挑战和战胜自已,进而形成冷静、果断、坚忍的意志,强化内心。
总之,在大学体育中实施心理拓展训练,不但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强化体育课的实用性,延伸大学体育课程功能,還对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有着积极影响,有助于调节学生身心,减轻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提升心理素质,形成顽强拼搏的意志,培养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为保证心理拓展训练的有序有效开展,必须做好这两项工作:一是在教学前,必须考虑到心理拓展训练的师资、内容设计、硬件设施及管理制度等,应能充分利用好校内外资源,创建训练基地,以保证拓展训练的有序开展。二是根据大学院校办学规模,训练基地基础条件,准确定位,设计有效的心理拓展训练项目和活动,以便更好的达成训练目的。
【参考文献】
[1]翟洪军.浅析拓展训练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观察(上旬刊),2014(04):55-57.
[2]毛振明.学校心理拓展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177-179.
[3]孙利红.心理拓展训练对大学生自我和人际关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01):1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