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长春市供水现状,从水源、制水、输水3个方面分析长春市城区供水存在的安全问题,并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方面提出应急对策。
关键词:供水现状;供水安全;对策
中图分类号:S27文献标识码:A
长春市位于吉林省中部,地处松辽平原的东部边缘,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降水量5848mm,降水量随地势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且年内分配不均,6~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80%。境内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在20km2及其以上的河流有206条,地势呈东南高,西北低,河流多为南北流向。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1326×108m3。多年平均地下水水资源量为1636×108m3。多年平均入境水量为1480×108m3。
1长春市城区供水现状
11供水水源状况
长春市城区地表水源有新立城水库、石头口门水库、引松入长工程。1958年建成的新立城水库设计供水能力8880×104m3,1977~1979年连年干旱,水库水位连续3a位于死水位以下,仅能向城区供水4102~4717×104m3,城市用水极度紧张。为缓解断水危机,1977年6月石头口门水库首次临时向长春市供水。
石头口门水库1965年建成,设计是以防洪除涝、农业灌溉为主,结合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设计灌溉面积66万亩,灌溉供水量23500×104m3。1983年1月采取自石头口门水库开渠引水向长春市供水的方案,设计年供水量8000×104m3,使石头口门水库下游灌溉面积严重萎缩。2003年完成水库增容工程,兴利库容由原来的222×108m3提高到384×108m3,城市供水能力由8000×104m3增加到16800×104m3。
为解决长春市城区源水严重短缺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期规划了“引松入长”供水工程,规划年最大引水量30800×104m3。一期工程1993年年底开工,1999年5月正式通水,设计供水能力15400×104m3。2000年,长春市遭遇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两座水库一度以死库容运行,洗浴、洗车等高耗水行业临时关闭,为解决长春市供水危机问题,保证长春市居民的生活用水和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2000年开工建设“引松入长”二期工程,并与年末建成通水,二期工程完工后,“引松入长”总供水能力达到30800×104m3。
12制水与输水状况
长春市城区用水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而不断增加,城市供水量由70年代初的日供水量16万t,增加到现在的日供水量约80万t。目前,由长春市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4座凈水厂(日供水能力89万t)负责长春市城区居民生活和工业供水。
第一净水厂(南岭水厂)位于繁荣路与亚泰大街交汇处,建于1932年,生产规模为25×104m3/d,实际供水能力为16×104m3/d。由11条输水管线覆盖朝阳区、南关区、二道区、汽车厂、大成玉米等大部分区域。第二净水厂(中日友好水厂)位于长春市北郊苇子沟,建于1986年,生产规模为30×104m3/d。由3条输水管线覆盖二道区北部、宽城区、西部大成玉米等区域。第三净水厂位于南环城路杨家屯,建于1996年,生产规模为22×104m3/d,实际供水能力为18×104m3/d。由2条输水管线覆盖汽车厂、大成玉米、高新区等区域。第四净水厂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长石公路4km处,建于1996年,生产规模为25×104m3/d。2条输水管线覆盖二道区、经开区、净月区等区域。在建的第五净水厂位于第四净水厂附近,2010年10月开工,计划2012年底运行供水,设计供水能力为30×104m3/d。南北两条管线,南线沿南环路至西客站,北线沿环城高速至大成玉米等区域。
石头口门水库对接长春市第一、第二、第四以及在建的第五净水厂,都是通过放牛沟加压泵站通过加压送入水厂。2007年修建的从一水厂到三水厂的105km临时供水管线,可以为三水厂提供9万t/d的成品水;新立城水库对接第三净水厂,最早设计的向一水厂供水的明渠,虽然取水设备还在,但由于区间有多处污染源,如果不进行治理,无法保证水质要求。目前新立城水库无法将源水送至其他净水厂。
目前净水厂供水管网长度约1745km,其中运行50a以上的约有30km,管网密度约71km/km2。
13供水水源地水质现状
根据吉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近年来的水质监测资料显示,承担长春市城区供水任务的石头口门和新立城水库全年水质为Ⅲ类。
2现状供水存在的问题
21供水能力风险
单个水源地占总供水量的60%以上,供水风险大。石头口门水库对接长春市4座净水厂中的3座,承担长春市大部分的供水任务,同时引松入长工程也必须通过石头口门水库为长春市供水,一旦输水管网或水库水质出现问题,对城市供水影响很大。
净水厂制水能力不够。现有的四座净水厂设计供水能力102万t,但由于个别净水厂由于建厂时间早、设备标准低等原因,不能达到设计供水标准。在第五净水厂投产前,制水压力大。
管网不配套且老化严重。城市供水水源与净水厂不能全部联通,不能实现联合调度;同时还有30km的供水管网运行已超过50a,老化严重,漏失率高。
22供水水质风险
221水源地保护需要加强
虽然长春市于2006年制订了《长春市城市水源地保护专项规划》,但由于种种原因,退耕还库、还林工作进展并不顺利,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还有待完善。
222二次供水占比例较高,用户水质难保证
据统计,目前全市城区共有二次供水泵站1991座,二次供储箱(池)2048个。使用二次供水的居民约占使用自来水总人口的85%。由于没有统一规划,管理体制不顺畅,水箱多年不清洗消毒,水质不检测,很难保证饮用水的水质,而且常因欠电费停电而造成停水。
3应急对策
随着长春市城市规模的扩大,极端天气现象的频繁发生,城市供水系统的脆弱性不断凸显。但由于引松入长工程效益的发挥,未来再发生类似2000~2003年的连续干旱也不会出现严重缺水的局面。但若是发生历史上罕见的连续干旱,或者某一水源地出现突发性水质状况时,还是有一定的供水压力,要提早考虑和提出相应的对策。
31工程措施
311加强外调水源的调度管理,确保调水量最大化和使用高效化。
312设法联通新立城水库同放牛沟泵站的管线,实现石头口门水库和新立城水库的联合调度,在某一水库出现突发性水质状况时,保证城区供水。
313多渠道开源,加大污水和雨水利用的力度。
32非工程措施
321制订用水计划,错时定量供水。供水紧张时,定时限量向住宅供水,限制或禁止洗车、游泳场馆、洗浴及耗水量大、效益低的工业企业用水,按照浅宽式破坏的规则合理安排生产用水。
322压缩农业用水,保证城镇供水。适当减少灌溉面积,减少灌溉用水量。
323采用经济杠杆,实现节约用水。采用梯级水价,通过超额加价的办法来限制用水,最终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324向缺水严重的地区提供紧急援助措施。包括消防车送水等。
参考文献
[1]秦秋莉,等.我国城市供水安全状况分析及保障对策研究[J].水利经济,2001,(05):27-31.
[2]王晓辉.湛江市城市供水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J].广东水利水电,2012,(12):43-45.
[3]长春市水利局.长春市城区供水水源优化配置与调度方案.2010,(11).
关键词:供水现状;供水安全;对策
中图分类号:S27文献标识码:A
长春市位于吉林省中部,地处松辽平原的东部边缘,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降水量5848mm,降水量随地势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且年内分配不均,6~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80%。境内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在20km2及其以上的河流有206条,地势呈东南高,西北低,河流多为南北流向。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1326×108m3。多年平均地下水水资源量为1636×108m3。多年平均入境水量为1480×108m3。
1长春市城区供水现状
11供水水源状况
长春市城区地表水源有新立城水库、石头口门水库、引松入长工程。1958年建成的新立城水库设计供水能力8880×104m3,1977~1979年连年干旱,水库水位连续3a位于死水位以下,仅能向城区供水4102~4717×104m3,城市用水极度紧张。为缓解断水危机,1977年6月石头口门水库首次临时向长春市供水。
石头口门水库1965年建成,设计是以防洪除涝、农业灌溉为主,结合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设计灌溉面积66万亩,灌溉供水量23500×104m3。1983年1月采取自石头口门水库开渠引水向长春市供水的方案,设计年供水量8000×104m3,使石头口门水库下游灌溉面积严重萎缩。2003年完成水库增容工程,兴利库容由原来的222×108m3提高到384×108m3,城市供水能力由8000×104m3增加到16800×104m3。
为解决长春市城区源水严重短缺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期规划了“引松入长”供水工程,规划年最大引水量30800×104m3。一期工程1993年年底开工,1999年5月正式通水,设计供水能力15400×104m3。2000年,长春市遭遇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两座水库一度以死库容运行,洗浴、洗车等高耗水行业临时关闭,为解决长春市供水危机问题,保证长春市居民的生活用水和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2000年开工建设“引松入长”二期工程,并与年末建成通水,二期工程完工后,“引松入长”总供水能力达到30800×104m3。
12制水与输水状况
长春市城区用水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而不断增加,城市供水量由70年代初的日供水量16万t,增加到现在的日供水量约80万t。目前,由长春市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4座凈水厂(日供水能力89万t)负责长春市城区居民生活和工业供水。
第一净水厂(南岭水厂)位于繁荣路与亚泰大街交汇处,建于1932年,生产规模为25×104m3/d,实际供水能力为16×104m3/d。由11条输水管线覆盖朝阳区、南关区、二道区、汽车厂、大成玉米等大部分区域。第二净水厂(中日友好水厂)位于长春市北郊苇子沟,建于1986年,生产规模为30×104m3/d。由3条输水管线覆盖二道区北部、宽城区、西部大成玉米等区域。第三净水厂位于南环城路杨家屯,建于1996年,生产规模为22×104m3/d,实际供水能力为18×104m3/d。由2条输水管线覆盖汽车厂、大成玉米、高新区等区域。第四净水厂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长石公路4km处,建于1996年,生产规模为25×104m3/d。2条输水管线覆盖二道区、经开区、净月区等区域。在建的第五净水厂位于第四净水厂附近,2010年10月开工,计划2012年底运行供水,设计供水能力为30×104m3/d。南北两条管线,南线沿南环路至西客站,北线沿环城高速至大成玉米等区域。
石头口门水库对接长春市第一、第二、第四以及在建的第五净水厂,都是通过放牛沟加压泵站通过加压送入水厂。2007年修建的从一水厂到三水厂的105km临时供水管线,可以为三水厂提供9万t/d的成品水;新立城水库对接第三净水厂,最早设计的向一水厂供水的明渠,虽然取水设备还在,但由于区间有多处污染源,如果不进行治理,无法保证水质要求。目前新立城水库无法将源水送至其他净水厂。
目前净水厂供水管网长度约1745km,其中运行50a以上的约有30km,管网密度约71km/km2。
13供水水源地水质现状
根据吉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近年来的水质监测资料显示,承担长春市城区供水任务的石头口门和新立城水库全年水质为Ⅲ类。
2现状供水存在的问题
21供水能力风险
单个水源地占总供水量的60%以上,供水风险大。石头口门水库对接长春市4座净水厂中的3座,承担长春市大部分的供水任务,同时引松入长工程也必须通过石头口门水库为长春市供水,一旦输水管网或水库水质出现问题,对城市供水影响很大。
净水厂制水能力不够。现有的四座净水厂设计供水能力102万t,但由于个别净水厂由于建厂时间早、设备标准低等原因,不能达到设计供水标准。在第五净水厂投产前,制水压力大。
管网不配套且老化严重。城市供水水源与净水厂不能全部联通,不能实现联合调度;同时还有30km的供水管网运行已超过50a,老化严重,漏失率高。
22供水水质风险
221水源地保护需要加强
虽然长春市于2006年制订了《长春市城市水源地保护专项规划》,但由于种种原因,退耕还库、还林工作进展并不顺利,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还有待完善。
222二次供水占比例较高,用户水质难保证
据统计,目前全市城区共有二次供水泵站1991座,二次供储箱(池)2048个。使用二次供水的居民约占使用自来水总人口的85%。由于没有统一规划,管理体制不顺畅,水箱多年不清洗消毒,水质不检测,很难保证饮用水的水质,而且常因欠电费停电而造成停水。
3应急对策
随着长春市城市规模的扩大,极端天气现象的频繁发生,城市供水系统的脆弱性不断凸显。但由于引松入长工程效益的发挥,未来再发生类似2000~2003年的连续干旱也不会出现严重缺水的局面。但若是发生历史上罕见的连续干旱,或者某一水源地出现突发性水质状况时,还是有一定的供水压力,要提早考虑和提出相应的对策。
31工程措施
311加强外调水源的调度管理,确保调水量最大化和使用高效化。
312设法联通新立城水库同放牛沟泵站的管线,实现石头口门水库和新立城水库的联合调度,在某一水库出现突发性水质状况时,保证城区供水。
313多渠道开源,加大污水和雨水利用的力度。
32非工程措施
321制订用水计划,错时定量供水。供水紧张时,定时限量向住宅供水,限制或禁止洗车、游泳场馆、洗浴及耗水量大、效益低的工业企业用水,按照浅宽式破坏的规则合理安排生产用水。
322压缩农业用水,保证城镇供水。适当减少灌溉面积,减少灌溉用水量。
323采用经济杠杆,实现节约用水。采用梯级水价,通过超额加价的办法来限制用水,最终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324向缺水严重的地区提供紧急援助措施。包括消防车送水等。
参考文献
[1]秦秋莉,等.我国城市供水安全状况分析及保障对策研究[J].水利经济,2001,(05):27-31.
[2]王晓辉.湛江市城市供水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J].广东水利水电,2012,(12):43-45.
[3]长春市水利局.长春市城区供水水源优化配置与调度方案.2010,(11).